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4342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4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摘要基于教师研究的校本培训作为一种“生态”模式,将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开展研究的具体分工有:从事件研究到问题研究;经验总结研究与经验移植研究;试验研究。教师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对自身角色的重新认知、教师要重视理论的作用、学会反思和合作,重建新型的学校文化。关键词校本培训 教师发展 行动研究 学校文化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场改革的前途将会如何?是否真正成为推动学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契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于教师角色转型和职业生活方式改变的教师专业力量的兴起:教师要努力转变传统的改革的“保守者”、课堂教学的“日常操作工” 、教师培训中

2、的“被培训者”、学校教育中的“被管理者” 的角色,重建其学校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走上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之路。而以基于教师自我反思研究与合作互助研究相结合为手段、以塑造协作性学校文化为内涵的校本培训将成为教师开展对话、谋求发展的支撑平台。一、转向“基于研究”的校本培训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L.Stenhouse,1975)在阐述“教师研究者”的概念时论道:所有的课程研究和设计,都是建立在课堂研究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工作。因此,“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在论及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时也明确指出:学校教育的成功取决于三个要件:“硬件、软件、人件”。所谓“

3、人件”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条件;教师的素质及其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动力是全部教育问题的核心。那么,教师的发展之路该如何迈步?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窘境是:被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视为当然、几乎是麻木地、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的,以文本知识为内容、以课堂讲授为形式、远离受训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师培训,对受训教师专业的发展助益甚微。教师培训向何处去?究竟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受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不愿对教师培训抱任务观点的、不愿看到教师培训成为劳民伤财的欺人之举的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真反思、努力作为。近年来,受国际教育研究风气的影响和国内教育改革需要

4、的推动,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广大中小学逐渐兴起对“校本培训”的研究和关注。校本培训,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师培训模式,它是一种为了促进基于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如发挥校外专家理论引领、经验提升的作用;强调教师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建立积极的专业学习和问题解决的伙伴关系等。),由任职教师所在学校规划实施,主要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形式。作为一种以现场培训为主要方式的教师在职培训策略,它的基本理念是:培训中应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实践知识,最好的教师培训是教师的自我培训;其目标就是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把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与自己教育教学

5、的实践经验进行充分的整合,进行持续的对话,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理性的同时,发展出教师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其主要途径是结合受训教师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境,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融为一体。校本教师培训模式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仅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还要体现在自身的专业成熟中。”它把培训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和过程中,实现了教师培训的基层化、全程化和全员化。校本培训将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知和自我观念,不断增进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满足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实现其人生价值;同时作为一种“生态”模式,它也将促进学校充分挖

6、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发展。二、校本培训中教师开展研究的三种方式20世纪中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观念:教学研究不应只是教学研究专家的专利,从事教学实践的教师也应该从事教学研究,教学研究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内容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同时,相对于“理论研究”来说,“实践研究”,因其大大缩短了“教师”与“研究”、“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距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广大的教师)的关注,学校探究文化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校本培训中让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将推动教师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现在学校中课题式研究的最大弊端就是:形式上的“包办”,过程上的“非参与性”、“非合作性”,目的上的“贴标签式”和“功利

7、性”。事实上,教师的研究有自己的理念与准则,应该将教学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来对待、来运作,引导教师走一条有别于学院式科研的研究之路:鼓励教师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问题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教师的研究成效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现实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更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绝不仅仅表现为研究文本。仅就文本形态的成果也同专家学者的论文、报告有所不同,它重在描述分析案例,讲述自己的故事,记录自己反思、改进教学工作的历程。(一)从事件研究到问题研究借鉴医疗、法律和军事上的病例研究、案例研究和战例研究 ,我们可将学校场景中的事件研究分为两类:教例研究(教育方面,针对班

8、级管理方面的事件及问题)和教历研究(针对课堂教学方面的事件及问题)。1教例研究产生于行动研究实践中的“教例研究”,目前正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登堂入室的捷径。参与研究的教师首先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往往是反映教育实践矛盾性、复杂性,包含当事者困惑、疑虑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以记叙文的形式写成“教例”;进而围绕教例展开集体研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教例研究报告”;最后,通过对特殊教例的分析取得新的发现,或通过对同类教例的研究,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教例研究”的基本环节是:教例描述教例分析教例归纳新教例的创设专题研究(问题研究)。(1)“教例描述”。写作要求:事件经过详实;写出教师本人的原始

9、想法;用具体事实表达教育效果。(2)“教例分析”。课题组围绕教师提供的教例展开研讨,各组员从个人的理论背景出发,以批判的眼光对教例中的教育措施、教育思想和教育效果进行分析、阐述。提供教例的教师,在吸纳课题组讨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议论文式的“教例分析报告”。教例分析报告写作的一般格式:问题的发现与界定;问题成因或症结的分析,即通过调查、咨询或文献研究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解决,包括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方案的实施,搜集系统的证据说明教育措施的具体效果 ;反思与讨论,即自我反思,与同事的讨论,吸纳他人的意见。教例分析报告撰写者在界定问题的性质,分析问题的成因,推断问题解决的措施,说明教育效

10、果等各个环节,都会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受到挑战,从而激起了理论学习、交流互动、合作探讨的需要。而每一份教例分析报告的最后成形,都需通过集体讨论和个人修改的多次发复。(3)教例归纳。把反映同类问题的教例放在一起,引出专题,如师生关系、教育机智、班风建设等。(4)问题研究。个案归类之后就可进行专题研究(论文研究)了。其写作格式为:一、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原因;二、迄今为止关于解决此问题的探索(有哪些比较好的做法、效果如何);三、有待解决或值得思考的问题。实践表明,教例研究在充分尊重和吸纳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唤醒了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兴趣和教育热情,从而推动教师跨上通向教育研究殿堂的第一个台阶。2

11、教历研究“教历”的 提出受到“病历”的启发。病历是医生把病人陈述、临床检查、化验等资料,按一定形式写下的医疗记录。病历因其完整地记录了对病人诊疗、观察的全部过程,而成为检查医疗质量、总结治疗经验的重要依据。“教历”不同于“教案”,它是“教案”(一般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准备性方案)的扩充,包含了为一般教案所忽略的“教后记”(记录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原有计划的变更、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自己通过施教所获体悟等内容)。教历可成为教师总结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凭依,同时也成为教师认识自己及自己教学实践的重要资料。(1)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如下几项内容:一、背景:任教者姓名、记录时间、科目与专题、任教班

12、级、学生人数、记录所包含的时间跨度(一节课、一个教学单元、一个月等等)等。二、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材料、方法等。三、进程描述:一是过程实录;二是时间分配(各个教学环节实际所用的时间)记录;三是调整记录(教师根据教学进展情况,临时改变计划,对教学内容、方法、步骤等所作的调整及其原因。);四是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师生情感互动)。四、课后反思(同行评议、自我反思)教师在教学之后,就要把已经完成的教学过程当作认识对象,并根据来自多方面(学生、同行、研究人员等)的信息,对之作出批判性的思考和评价,如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在教学中意识到什么不足,从中悟出什么道理?这

13、些个人体悟是否与现有的某一教学理论存在联系等等。教历中有关教学过程的记载,有详式和略式两种。详式可以借助音像手段录制、或听课老师详细记录、或通过课后回忆来整理。虽然详式比较费时费力,但由于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教学过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略式主要记录实际教学过程与教案设计的差异,教学中的灵感、教学机智、感悟等。(2)教历研究的变式: 一、背景及问题(如以前某一堂课是怎么上的?你认为有待改进之处是什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某一环节,如课堂提问、导入等)二、设计(针对问题尝试新的教学设计)三、实施四、反思(评价新、旧教学设计所带来的不同课堂教学效果)(二)经验总结研究与经验移植研究;1经验总结研究:

14、我们教师对“经验总结”并不陌生,并多有尝试。“经验总结”一般只是感性经验的粗加工,它以具体实践事实为基础,采用罗列事实,叙述已发生的现象和过程状况以及体会,通过简单的比较、分类等分析方法,对事物在形式上的、现象方面的共同普遍特征进行初步的抽象和概括,一般只能认识个别事实、表面现象(外部的因果关系)。 如果说经验总结只是在经验思维水平上进行的话,那么,经验总结研究,是在理论思维水平和实践验证基础上进行的。它是研究者在经验思维水平的总结基础上,运用一系列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性方法,舍去细枝末节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本质、内在机制和规律,同时通过实践的再次验证。经验总结研究示例:鄞州董玉娣中学数学教改

15、经验一、问题的提出二、收集有效解决教与学中主要问题的针对性措施1.进行教学调研 2.深入课堂听课 3.采用其它特殊的调查方法三、筛选经验四、实验验证五、组织论证与写出研究成果2、经验移植研究经验移植研究就是把别人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分析、理解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验移植研究的步骤:一、充分准备(自己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确立听课的研究主题)二、实录点评(尽可能完整地记录教学的主要环节和现场个人领悟:师、生活动;教学媒体;各环节教学时间;特色点评。)三、对比研究(经验移植的关键一步是通过对比来判别不同教学设计、不同教法的高下优劣,寻找适合自己的经

16、验知识。)四、及时讨论(课后与授课者或听课同行的讨论可开阔思路、加深领会。)五、积累资料(将听课中最重要的收获梳理成文。)经验移植研究的具体开展,除了现场听课以外,还可观看授课录象制品、阅读“教案选编”等。这种研究方式如与经常性的教研组教研活动相结合,对促进教师间的智慧共享和教研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事实上是一种“前实验设计”,它不对试验对象进行分组,对其它无关变量也缺乏控制,但它是实验设计的重要元素。试验研究一般步骤:(一)提出行动依据:实践中的问题;选择该专题的优势条件;3、重要性及意义等。(二)目标:中心目标;具体目标;试验假设(三)行动:试验对象、措施、组织、实施、检

17、验试验研究示例:一、研究问题:范文模仿在初中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作用二、研究假设:利用范文仿作的初中写作水平要高于不用范文写作的学生。三、样本:鄞州董玉娣中学一(2)、(4)班,三(3)、(5)班,共4个班,149人。四、前测:学生在无范文模仿条件下作文的测试成绩五、试验处理:给(样本)学生提供范文模仿,让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范文,然后进行仿作。六、后测:学生在经过范文仿作训练后独立作文成就测验(段落层次、用词造句、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三、教师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角色重塑和文化重构“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转换教师的工作生活方式、改善生存状态、实现专业成长、提升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中教师开

18、展研究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角色的重塑和学校新质文化的生成。(一)前提:教师“认识你自己”“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前提是教师对自身角色的重新认知。当前学校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学校教育所面临的目标、任务都要求学校尽快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型,这同时也意味着师生角色形象的转变:学生必须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的容器,学习上“孤独的苦行僧、残酷的竞争者和沮丧的失败者向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向愉快的、成功的、合作的学习者转化。而要促成这种转变,关键还在于教师。如果教师的观念不变,角色职能不变,学生就不可能完成其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由传统单一的知识的灌输者、真理的权威、纪律的维护者等角

19、色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以及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转化。总之,网络时代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高为师”的观念已经过时),而应趋向更多元化。教师具备了角色转型的意识,将促进教师树立起“专业”和“专业发展”的意识,并努力从“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情意(树立现代教育理想与信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完善人格特征)”三个纬度不断地完善自己。(二)一个重视:重新审视“理论”的作用中小学教师曾经针对教育理论研究脱离教育实践的状况发出了“让理论走开,让实践进来”的呼吁;歌德

20、也有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但这并不能得出我们只需实践,不需理论这样一个结论。事实上,理论水平的高低反映着个体思想觉悟、精神修养的整体状况。有位学者在探讨语文教育问题的时候这样说道:语文教育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语文教师的理论修养问题。语文教育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师的理论修养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实际上,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开展的。这种理论指导通过两个途径得以实现,一是通过教育活动的宏观设计,例如课程编制,考试方案的制定等等,从宏观上决定教育活动的方向;二是通过影响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理解来实现理论的指导作用。后者更深入,更持

21、久,更无所不在。所有教师都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开展教育活动的,只是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这种教育观念来自于每一位教师的理论修养,它保证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因而也就能更准确、更灵活地把握教育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理论修养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教育素质。但是我们在谈到理论的重要性时,必须正确认识理论的两种不同形态和性质。理论在现实中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一种为群体所共有的普遍形态,它脱离于产生理论的主体,以文字、各种符号形式存在,称为公众理论,它是公众理性的凝结,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另一种为个人所拥有的局部形态,称为个人理论,它可能是某种专家所倡导的教育

22、理论的“内化”,而更多是源于教师对日常生活经验、教育教学经验的自我解释,它更多处于缄默的、常识的、经验的、感性的层次,并往往是粗糙的、零碎的、情境性的,甚至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认为,只要教师学习了某种新的理论知识,就会自然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并自然导致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事实上,真正影响教育教学实践的是教师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它随时随地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策略。因此,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首先就得改造教师的这种“内隐理论”,使之上升为全面的、理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有效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培训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教师通过主动反

23、思、主动建构和相互交流,把“公众理论(教育科学理论)”与“个人理论(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进行充分的转化与整合,经过持续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后,最终发展出教师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论。(三)两个学会: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何谓“反思”?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

24、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有助于教师向专家型发展。有的教师从教几十年而无所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反思。其次,教师要善于跳出圈外,看看周围的或更远的同仁是如何在工作的。我们呼吁“教师需要摆脱职业的孤独处境”,要大力倡导教师间的交流与对话,(因为这正是目前教师专业生活中所缺少的)。 其实许多问题的解决、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高都缘于交流。交流、对话的本质涵义是,它是一个教师相互学习(学会教学、学会研究、学会合作)的过程,是教师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通过对话,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使教师个体不仅

25、与人类业已形成的知识、他人的经验和实践联系起来,实现个人认识对时空与个人实践的超越,而且能对自己过去的实践实现自我超越,并具有创造新的未来实践的能力。同时,在对话和沟通中,教师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教师间的交流包括:通过听课、切磋、交谈等方式与同行的交流;通过阅读与名师名家的交流;通过反思日记、教育教学叙事等方式与自己的交流。(四)重构学校文化 如何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每位教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成长的教育教学实践者,让“提高自我”真正成为每位教师的工作、生活法则和信条?如何通过校本培训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

26、每一位教师体会到因其工作的创造性而获得的生命的内在尊严和欢乐?为此,学校就要着力营造一种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有利于个体、部门和学校发展的组织文化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和学校特色的现代教育理念、完善的组织结构及规章制度,参与式的管理方式,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机制,以及组织成员非常强烈的心系组织兴衰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责任感。这种组织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倡导“民主”促进参与为过程、基于“章法”指向“自律”为机制、以人为本谋求“发展”为目的的学校管理制度;倡导反思的工作氛围;以持续的“假设检验”为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谐宽容、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 四、结语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

27、;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较高的教育质量。总之,教育应当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为此,教师要突破内外限制(制度的限制、生存压力的限制、人的惰性的限制),努力让工作超越经验的水平,进入反思,理性的分析,即研究水平,给工作注入活力,注入个性和创造性;努力让工作超越“谋生”的层面(功能),给工作添上理想的色彩,体现生活的乐趣及生命主体的价值,使教育工作成为个体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方式和途径。对新教材内容的质疑和对教学

28、方法的讨论董玉娣中学语文组 江一波新教材在我区实施一年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从总体来说,它依据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大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紧紧围绕“语文素养”,抓住“素质”二字做足了文章,充分体现了全新概念的语文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很好的教材。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平时的阅读、听课、研究中,我发现该教材本身有局限,同时也发现有些老师的

29、“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以下就我的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谈谈对教材的内容编排的看法。1一味的“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造成学生课堂上的收获减少。新教材贯彻以学生为本位的方针,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方面组织单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按文体组织单元。“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增加了课文的可读性,并且把读、写、说整合,阅读和综合性学习混编,改变了过去读和写分离、写和说分离的状况。读、写、说勾连贯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些都是为许

30、多老师称道的。但是我认为新教材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就是忽视了语文知识的传授、培养和积累。新教材培训时专家的说法是,语文学习要淡化语文知识,要“少做题,多读书”,已经试用的七年级新教材,所有的篇目几乎都是从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宏观角度让学生总体把握,而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基本的基础知识几乎为零。试想,一个七年级(初一)的孩子,离开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去空洞地理解文章,那除了悬浮还能剩下什么?再看新教材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几乎是清一色的高屋建瓴式的理解分析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连辨字组词、多音字等这些最基础的东西都被砍了,语法、修辞等更是免谈。为何如此?据时髦的解释是:老农民不懂语文知识,话照

31、样说得漂亮;作家不懂这些也照样写出好作品。此话确实不假。但其一,如果老农民懂了这些知识,话是否会说得更漂亮?其二,对知识的有意运用,其能力比无意运用无疑要高出很大的档次。我们不能眼看自己的学生也像老农民那样,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才能把话说得漂亮!适当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培养,必然会大大缩短这种从无意运用到有意运用的时间。如果说旧的教材教法把知识奉为至尊,使鲜活的语文变得僵死,那么,新教材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只讲理解、把握,而不讲知识依据,使本来有章可循的语文变得太过浮泛、虚渺,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误解,产生一种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反不如以前,也就

32、是说,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实际上是在减少。以前虽不怎么精彩,但好歹没什么错,把老师讲的记住了,也算是一种收获。可现在课堂上到底谁说了算呢?这个地盘谁做主呢?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听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时学生名为讨论实际却是在下面聊天,而有的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却还能得到老师表扬说有创新。这里面问题比较集中的应该是语法的问题。浙教版的教材,每个单元后面几乎都安排了一个语法知识,而且相对完整。而现在,出现在课文中的语法现象让许多老师觉得像只烫手的山芋,丢也不是,吃也很难。据昨天的一位发言老师讲,现在面对这个问题有三种看法:有的干脆不教,理由是北京老太太没学过语法,

33、骂人照样很溜;有的主张教,而且要在初一完成,可以跟英语的语法进行区别;还有的是随文而教,但教了以后效果几乎为零,又浪费了时间。那么到底拿语法等知识怎么办?2新型学习实践模式综合性学习,全面展开有难度。新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这个栏目,源自课标,课标提倡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认为“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致力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和校园内外学习探究的相互沟通。综合性学习应该有几个特点:第一,读写结合。如七上第三单元全为写景抒情课文,所以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定名为“感受自然”。在

34、进行综合性学习时要求尽量与所学过的课文结合起来,对学到的东西加以巩固、迁移和运用。第二,具有选择性。由于各地各校条件各异,学生兴趣各异,每一综合性学习都设计三种难易不同的活动供师生选择,活动持续时间也可长可短,表现了很大的灵活性、自由性。第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行组织策划活动,或搜集信息,或采访,或调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自己筛选、研究,最后以说或写的形式展示活动成果。活动目标最终指向“三个维度”,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第五单元的“探索月球奥秘”的学习目标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月球的基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继续学习利用

35、图书馆和互联网简单获取资料;用科学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科学现象;在有所遵循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写作练习,等等。教材的编排煞费苦心,但是我们再实际的操作中,能达到全部的目标吗?下面还有一例:综合性活动关于黄河,母亲河的,下面是教学建议: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与同学交流;收集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以及相关的故事;举办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调查黄河缺水断流、水污染以及造成生态破坏的事实;召开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设计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写出自己对黄河的希望和祝福。这么多的活动,多则多矣,既动手又动脑还动感情,活动设计照顾到了“三个维度”,

36、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以学生的读书的剩余时间、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学生的能力而言,他们能在24教时里面完成这些任务吗?他们到底会得到多少收获?我们大家都是语文老师,面对这些活动,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能做到多少?也许有的老师说,我们不应该低估学生的能力,是的,我们对学生确实应该有信心,但是如果仅仅是老师们一厢情愿的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就一定能有多少收获了吗?当然我不是否定综合性活动,我的意思是,是否每个单元后面的综合性活动都得这么大张旗鼓,如果扎扎实实搞好一册书中的某几个活动,算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二、对课堂上的两个教学行为提点意见。其一、表面自主,忽视学生的阅读需要这是某教师执教珍珠鸟时

37、的一个片段: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生:珍珠鸟为什么后来不怕人了?生:珍珠鸟漂亮吗?生: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师:同学们在读书时都动了脑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疑问入手,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自由质疑,这是比传统课堂进步的地方。但问题是,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对所拟的标题进行归类筛选,也没有提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思维的空间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显然受到了限制。这样的质疑,不过是展示“自主学习”的一张标签而已

38、。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解决预先准备的问题,即使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解决问题时也会索然无味。实际上,学生的问题往往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老师作适当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对话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下面一位老师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执教,绝唱,在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时,一个学生指出文章的比喻特别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加以诵读感悟,然后告诉他们这是特殊的比喻通感。接下来却不把重点放在讲解通感的定义和与一般的比喻的区别上,而是在略作介绍以后,继续引导学生从文本和其他学过的文章找出

39、运用通感的句子并让他们加以揣摩分析。在下课前,播放腾格尔的一首歌,让学生运用通感或比喻的修辞方法说一句话来谈感受,很多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当学生有阅读的需要时,老师应该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使新旧知识产生了联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水平经历了感性理性实践过程,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深化。其二、泛化体验, 造成阅读的伪体验感悟和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的两个概念,也是语文教师使用极多的两个词语。然而在什么前提下、在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感悟与体验,有时候老师会缺少细致的研究和设计,在实践操作上极易走向形式化与简单化。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刚粗粗地读了

40、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通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成为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感悟与体验的主要手段。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与体验,这两者都可视作阅读的伪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追求读书中的“真情实感”和有见解的感悟与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读书与思考,即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时下,教师似乎不太愿意提及“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更愿意谈论“自读会悟。个体体验”,殊不知,读书理解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

41、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否则,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话,或是人云亦云的套话,或是肤浅片面的白话,缺失了悟性、个性、灵性,也谈不上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因为我没有施教新教材,在这里说这些可能有挑刺的意思,但是提出来,也是就教于在座的各位老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点,使自己在即将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克服这些问题。让语文回归美的本位陈琦摘要:语文教学在考试转轮的碾压下,空间不断萎缩,语文美的特性正逐渐失落,长此以往,语文失去的将不仅

42、仅是美,失去的很可能是语文的生命、语文的灵魂,因此,本文对语文美的呼唤,不仅是对学科技能的探讨,更是语文教学现状的强烈忧虑和对语文教学回归美的本色的热切期待。关键词:美的语文人文科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课堂课外生活审美功利语文考试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之际,在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从而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语文是断臂维纳斯的美丽“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的科学主义矛盾、困扰的历史。”申小龙语文阐释中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语言史永恒的争论主题,这一争论至今还在延续。但不管如何争论都无法抹杀汉语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双重特性,也很难准确界定二

43、者孰轻孰重。语言是人文的语言,人文是语言负载下的人文,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告诉我们,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刻意隔离无异于对人的灵与肉的强行肢解。人文是美,是鲜活的生命;科学意义上的语言是美化生命、强健生命、表现生命的皮肤和骨骼。语言总是“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的、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阐释过程”。因而语文教学上的这种争论注定是无益的,它无助于准确界定语文学习的任务。那么语文是谁?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语文学习学什么?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想

44、往。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的时候,无异于把美神维纳斯剖解得支离破碎,维纳斯不美了,语文还有美吗?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她诱人的魅力。语文学习还能学什么?许多有识之士对当前语文教学“美”的不断失落倍感惋惜和忧虑。曾几何时,我们对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正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化“美”为“丑”的忍耐,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美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敢问语文教学

45、路在何方?人文语文与科学语文之争的最大“成效”也许莫过于舍“美”而取“考试”。语文不是一切为了考试的雕虫小技,她是一种厚实的涵养,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考试”“考”的就应该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动人心魄的美;语文学习就应该是如饥似渴地畅饮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语文的美,俯拾皆是;语文教学,路在脚下语文教学是流动着美的韵律当我们的教学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当课堂沉闷到师生都感到窒息的时候,语文美妙的韵律已经沉沉睡去。一首歌唱道:“我已不再想你,我失落了和你牵手的冲动”,以此来阐释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可谓恰如其分。当这个对象依然美丽照人的时候,却仍旧激发不了审美的冲动,感受不到美的愉悦,那么也

46、许只能作以下假设推断:1、审美判断媒介缺失。2、审美环境导引偏差造成审美判断偏差。3、审美概念不健全。等等。审美判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并随着环境熏陶和媒介的引导逐渐走向成熟,从而最终形成独立的审美意识。可见,媒介和环境对审美对象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依此推断,语文教学忧人现状应该与媒介和环境误导有关。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材,我们的各种媒体时时刻刻都在向学生传输着共同的信息:考试!考试!考试!先看我们的课堂,当我们齐声诵读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悟着它的气魄与美丽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忘掉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的重点。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语文的美也

47、随着流水渗入脚下的尘土。再看我们语文学术界,我们奉为瑰宝的语文教学理论,大多也都是随着考试的转轮,审察着或浅或深的车辙,然后告诉我们: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研究不可谓不深,观点不可谓不新,作用不可谓不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能完全摆脱“功利语文”的束缚,畅谈、宣扬纯美语文醉人的韵律和魅力。最后看我们的学生,当我们摇头摆脑赏析着“黛玉葬花”凄美情境,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的情与理的时候,下面突然冒出一句话:考试会考这个吗?我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大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大得我们无暇也不敢去想:当我们领着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尽情享受荡人心魄的流动曲线,倾心触摸着热烈欢跳的至美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应付考试?如果真的如此,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考试”还很不完善;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我们也习惯了日复一日地拿起剖刀剖解着静止的语文、僵死的语文;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美的韵律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教”是指挥,“学”是用不同种类的乐器演合奏出的和谐美妙的乐曲,“教”是灯塔,“学”是摇动舵浆划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学”是主人,“教”是引爆主人思维活力的引线,“学”是创造,“教”是开启创造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