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防培训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8463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防培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气防培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气防培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气防培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气防培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防培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防培训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1、空气中毒物的浓度,浓度越高, 进入机体的速度越快,进入的量越大。2、血/气分配系数 (blood/air partition coefficient)。 3、水溶性。4、劳动强度、肺通气量、肺血流量。 皮肤 消化道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毒物本身的特性1、化学结构2、理化特性 剂量、浓度、作用时间 毒物的联合作用 生产环境与劳动强度 个体感受性防中毒综和措施1组织管理措施:加强领导,重视防毒工作。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卫生法规和标准。合理组织劳动,尽量减少工人接触生产性毒物的时间,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2防毒技术措施防毒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在生产中尽可能使

2、用低毒物料,采用能够消除或减少生产性毒物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通风排毒措施,实现消除或降低毒物浓度、预防职业中毒的目的。消除毒物脱离接触,采用可弃掉有毒物质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使工人脱离与有毒物质的接触,实现第一级预防是实现预防职业中毒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和降低毒物浓度,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直接关系到职业中毒的发生,因此,降低作业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将其恒定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下,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其中,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生产过程密闭化,控制有毒物质不逸散到车间空气中;将逸散的毒物及时有效的排出或清除作业现场是控制空气中毒物浓

3、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尤其是以无毒代替有毒是防毒方面的一个重要科研方向。生产设备的管道化、密闭化和机械化。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把敞口设备改为密闭的设备,控制毒物发生源,不使毒物向外逸散是防止有毒气体和粉尘外逸的有效措施。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或清除作业现场,其中局部排风效果最好、最为常用。厂区内车间的布局和车间内生产设备的布局要有利于控制有毒物质的扩散。其中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自动化)。即把生产设备和工人操作地点隔离开来。有两种做法,一种把生产设备放在隔离室内;另一种把工人操作地点放在操作室内。个体防护措施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防护服4、卫生保健措施

4、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教育个人卫生和个人卫生措施防护器具1、分类与选择 防尘呼吸护具有三种基本类型 空气净化式防毒呼吸护具 导管式(过滤式)(过滤式防毒面具) 直接式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 自吸式 送风机式呼吸 定量供气式护具 送风式 按需供气式 (隔离式) 复合供气式 自救器 空气呼吸器 生氧式 自给式 氧气呼吸器开放式(隔离式)循环式防护器具 的选用 对于狭小的有限空间作业,不宜选用空气呼吸器,根据现场条件可选用长管呼吸器,对不适宜选用长管呼吸器的,必须选择采用外接风源,高强度送风管的呼吸器具(如压力式长管呼吸器具)。 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1使用前应检查全套面具气密性。方法:戴好面具用手或橡皮塞堵

5、上滤毒罐进气孔,深呼吸,如感觉憋闷,则此套面具气密良好,可用。否则应更换。 2佩戴时如闻到毒气微弱气味,应立即离开有毒区域。 3有毒区的氧气占体积18%以下;或有毒气体浓度占总体积2%以上时,则滤毒罐不能起防护作用。因此,使用前应进行作业区有害气体浓度检测。 45#滤毒罐标有罐的总重量,药剂极易吸潮失效,每次用前需重新称量,当罐总重量超过原重量20克时,应停止使用两次使用间隔时间在一天以上,应将滤毒罐的螺帽盖拧上,塞上橡皮塞保持密闭,以免受潮失效。6滤毒罐应储存于干燥、清洁、空气新鲜的场所,严防潮湿,过热,有效期为五年,超过五年应重新鉴定。7防毒面具一般不能用于槽、罐等密闭容器的工作环境。8应

6、根据GB 2890-82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对象举例选择相应色别的滤毒罐。长管呼吸器使用方法 1)佩戴长管呼吸器前先检查整套长管呼吸器外表有无缺损,检查面罩视镜是否干净,然后取下面罩戴在头上用手捂住吸气口,如感到憋气,则证明该面罩气密性良好,可以使用,否则查明原因或另换面罩。 2)面罩接上长管将长管吸气口堵上,用力吸气,若感到憋气则说明长管气密性良好可用。 3)导气软管的进气端应放在远离有毒区域空气新鲜的上风口,进气口离开地面5cm以上并固定上,设专人看护。软管要平直,不得打折,严禁被压踩,使用人员在作业中也要注意不要踩到自己或他人的软管,使用中也要防止锐物割破导气。 4)面罩及导气管不得粘带油

7、脂;不得在高温环境下使用长管呼吸器。 5)使用过程中严禁摘下面罩,口内有异味,立即停止工作,撤离有毒区。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说明(巴固C-900)一、使用前快速检查1气瓶压力完全打开气瓶阀,压力必须显示260至300Kg之间。2气密性关上气瓶阀,观察压力表,在一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得大于20Kg。3报警哨3.1从面罩上卸下供气阀。3.2把手放在供气阀出气口,使空气泄漏。3.3观察压力表,在压力低于555Kg时,报警哨必须响。二、佩戴1调节背带整个背板的调节分为两步:1.1把整套装置背在身上,往下拉装在两边肩带上的环形垫圈,使之贴近背部。1.2拉紧腰带,使其完全贴合腰部。2佩戴面罩2.1将面罩的目镜

8、部分朝下,套上颈部束带。2.2将面罩由下颚部套入,并用束带束住头部。2.3由上至下调节束带,使其束紧。注意不要太紧。2.4用掌心堵住面罩接口,吸气然后屏住呼吸,使用者应感觉到面罩紧贴脸部,直到恢复呼吸为止。(或用手掌封住面罩接口并呼吸,如感到无法呼吸,说明密封良好来测试面罩的气密性)。如感觉面罩并未贴近脸部,再调节束带并重复实验。3将供气阀连接在面罩上的接口处。三、使用1把气瓶阀完全打开,检查气瓶压力到位,整套呼吸器已可使用。2注意经常查看压力表,在报警开始时,尽快撤离危险区域。四、使用后1同时按供气阀的2个按钮卸下供气阀。2用拇指搬开头带扳扣,使束带放松;将拇指插入面罩和下颚之间,小心将面罩

9、朝上脱下,拿下面罩。3关上气瓶阀。4按供气阀的控制按钮排空整个系统。5松开腰带6松开肩带,小心卸下整套呼吸装置。口对口吹气法 这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的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造成伤员吸气;然后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如此有节奏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吹16-20次,如图所示。人工呼吸注意事项1、施行对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与伤员嘴与嘴要对紧,以免漏气;吹气的大小,应注意在刚开始时吹气压力可略大些,频率稍快些,1020次后,应逐步

10、将压力减小,以维持胸部有隆起最为合适;救护者与伤员的嘴间是否要放块布以避免直接接触的问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条件时,可放二层纱布或一块手帕隔开,但以不影响空气出入为原则。2、人工呼吸法适用于电休克、中毒窒息或外伤性窒息等所引起的呼吸停止;操作时应注意心跳情况,如心跳停止,应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3、施行人工呼吸法,有时要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数小时才能把伤员救过来。施行时间的长短,以自主性呼吸得以恢复或出现死亡征象为原则。胸外心脏挤压法要点 在作胸外心脏挤压前,应先作心前区捶击术,使伤员取头低脚高位,术者以左手掌置于伤员心前区,右手握拳在左手背捶击35次,每次间隔l一2秒。捶击的主要目的是使

11、物理能转换为电能,以助于心脏复跳。如果捶击无效,应及时、正确地作胸外心脏挤压,其要点是:1、伤员应仰卧于木板或地上。操作前的准备同人工呼吸法。2、正确的按压部位是在胸骨下l3处。救护者在伤员的右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的背面上,使双手重叠,如所示。按压方向。双手重叠,于伤员胸骨下段,以双肘和臂肩力有节奏地、冲击地向脊柱方向力挤压使胸骨压下34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挤压后,应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便心脏舒张。4、按压次数。以每分钟80-100次为宜。按压过快,心脏舒张不充分,心室内血液不能完成充盈;按压过慢,动脉压力低,效果也不好。 胸外心脏挤压法注意事项1、按压的力量要因人而异。对身强力壮的伤员,按压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员,力量则要小些。按压时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重力应放在掌根部,着力仅在胸骨处,切勿在心尖部按压。同时注意用力不能过猛,否可导致骨折,心包积血或引起气胸等。2、胸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应同时施行,一般每按心脏5次,做口对口吹气一次。如一人同时兼做此两种操作,则每按压心脏15次,较快连续吹气2次。3、按压显效时,可摸到颈总动脉、股动脉搏动,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唇、皮肤转变为红润,血压复升至60mmHg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