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四版ppt课件(吴德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8571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536 大小:4.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第四版ppt课件(吴德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6页
管理经济学第四版ppt课件(吴德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6页
管理经济学第四版ppt课件(吴德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6页
管理经济学第四版ppt课件(吴德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6页
管理经济学第四版ppt课件(吴德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第四版ppt课件(吴德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第四版ppt课件(吴德庆).ppt(5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管理经济学(第四版) 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吴德庆 马月才 编著,2,绪 论,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第2节 管理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决策第3节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第4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第5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利润,3,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4,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研究企业行为,区别在于:,5,第2节 管理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6,管理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企业的管理决策很多,管理经济学涉及的只是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决策决策就

2、是选择,即在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管理决策的七个步骤:一、确定目标;二、界定问题;三、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四、提出可行方案;五、收集和估计数据;六、对方案进行评估,从中选优;七、实施和监控,7,第3节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8,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边际分析法,管理经济学从微观经济学借用许多经济学理论,但最重要的还是借用了推导这些理论的经济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就是在决策分析时运用边际概念。例如,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产量最优。,9,边际分析法体现向前看的决策思想,例01 一家民航公司在从甲地到乙地的航班上,每一乘客的全部成本为 250元,那么,当飞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较低的票价

3、(如每张150 元)卖给学生呢?人们往往认为不行,理由是因为每个乘客支出的运费 是250元,如果低于这个数目,就会导致亏本。但根据边际分析法,在 决策时不应当使用全部成本(在这里,它包括飞机维修费用以及机场设 施和地勤人员的费用等),而应当使用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 本。这种额外增加的成本在边际分析法中叫做边际成本。在这里,因学 生乘坐而引起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如30元),它可能只包括学生的就 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载荷而增加的燃料支出。因学生乘坐而额外增加的收 入叫做边际收入,在这里,就是学生票价收入150元。在这个例子中, 边际收入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机能为公司增加利润,所以按

4、低价让学生乘坐飞机对公司仍是有利的。,10,边际分析法和最优化原理,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如何确定规则:边际利润0时,扩大业务量; 边际利润0时,减少业务量; 边际利润=0时,业务量最优,此时利润最大。,11,例02,某农场员工在小麦地里施肥,所用的肥料数量与预期收获量之间的关系估计如表01所示。,010203040506070,每亩施肥数量(公斤),预期每亩收获量(公斤),预期每亩边际收获量,200300380430460480490490,10 8 5 3 2 1 0,12,假定肥料每公斤价格为3元,小麦每公斤的价格为1.5元。问:每亩施肥多少能使农场获利最大?,13,每亩施肥数量(公斤)

5、,边际收入(元),边际成本(元),边际利润(元),010203040506070,1512 7.5 4.5 3 1.5 0,3333333,12 9 4.5 1.5 0 -1.5-3,从表02中看到,当每亩施肥数量为50公斤时,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零,此时施肥数量为最优。此时,利润为最大。利润=总收入-总成本=1.5480-350=570(元),解:,14,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怎样最优分配 规则: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带来的边际效益(成本)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总成本最低)。,15,例03,某公司下属两家分厂甲和乙生产相同的产品,但因技术条件不同,其生产成

6、本也不相同。它们在各种产量下的预计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数据见表03、表04。,16,表03,012345,产量(万件),总成本(万元),边际成本(元/件),200 6001 2002 0003 000,200 400 600 8001 000,分厂甲数据,17,表04,012345,产量(万件),总成本(万元),边际成本(元/件),100 300 6001 0001 500,100 200 300 400 500,分厂乙数据,18,现假定公司共有生产任务6万件,问应如何在这两家分厂中分配,才能使公司总生产成本最低。 解:任务的分配应按边际成本的大小顺序来进行:第1个1万件应分配给乙,因为此时乙的边

7、际成本最低,只有100元。第2、第3个1万件应分别分配给甲和乙,因为此时甲、乙的边际成本为次低,均为200元。第4个1万件应分配给乙,此时乙的边际成本为300元。第5、第6个1万件则应分别分配给甲和乙,此时它们的边际成本均为400元。所以,总任务6万件应分配给甲2万件,乙4万件。此时两者的边际成本相等,均为400元。总成本最小,为1 600万元(=600万元+1 000万元)。,19,例04,某企业的广告费预算为110万元,打算分别用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广告。经调查,这三种媒介的广告效果预计如表05所示。,20,表05,做广告次数,能使销售量增加的金额(万元),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4

8、.03.02.21.81.4,电视,电台,报纸,1.51.31.00.90.6,2.01.51.21.00.8,21,假设每做一次广告,电视、电台和报纸的费用分别为30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问:应如何在不同媒介中分配广告预算,才能使总广告效果最优。 解:因广告费资源有限,故当各种媒介上的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均等时,广告费的分配为最优。,22,三种媒介第1次广告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可计算如下:,可见,尽管做一次电视广告的效果比做电台、报纸广告大(41.5,42),但因电视的广告费高,它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在第1次广告中并不是最大的。广告费的分配应根据每元广告费边际效果大小的顺序来进行(见表0

9、6)。,23,表06,选择的广告,每元的边际效果,每元边际效果排序,累计广告费(万元),电台(第1次)电视(第1次)电台(第2次)电视(第2次)电台(第3次)报纸(第1次),10 40508090110,1.5/10=0.154/30=0.1331.3/10=0.1303/30=0.1001/10=0.1002/20=0.100,1 234,24,可见,选择电台做3次广告,电视做2次广告,报纸做1次广告,就可以使有限的广告费(110万元)取得最大的广告效果。此时,各种媒介的每元边际效果均等于0.100。,25,边际分法析扎根于数学之中,函数的边际值=函数的一阶导数 例如,假如利润( )的方程为

10、: =-10,000400Q-2Q 则边际利润Md /dQ=400-4Q M=0时,产量Q为最优: 400-4Q=0,Q* =100边际分析法与微分学相结合是最优化最方便的工具,26,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共同点: 判断一个方案对决策者是否有利,都要看由此引起的收入是否大于由此引发的成本,即看它是否能为决策者增加利润。区别: 边际分析法分析的是变量的微量变化对收入成本或利润的影响。 增量分析法分析的是某种决策对收徒成本利润的影响。“某种决策”既可以是大量变化,也可以是非数量的变化。,27,第4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28,企业产生的根源 当市场交易费用太高,由一个组织的权威(

11、企业家)来支配资源能节省交易成本时,就产生企业。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恰好等于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时,企业规模达到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合理边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自主经营;二、自负盈亏;三、产权明晰。,企业的性质,29,企业的目标,短期目标应是多样化的图01,30,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价值= 1 /(1+i)+ 2/(1+i) + n / (1+i) =,t,31,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三大优点:一、促使管理者坚持长期行为;二、促使管理者考虑效益的时间性;三、促使管理者考虑经营的风险性。,32,表0 9 两个方案收益时间的

12、比较 单位:万元,33,企业目标和经理行为,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股东)和经理人员的目标有差异,由此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为驱使经理人员为实现所有者目标而奋斗,在企业内部应当健全监督和激励机制,在企业外部应造就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34,第5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利润,3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经济成本)会计利润反映企业通过经营增加多少货币收入,是投资者投资和政府征税的依据。经济利润反映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劣程度,是经理人员决策的基础。,36,机会成本,指如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几种具体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1

13、)业主用自有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把这笔资金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2)业主自己任经理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薪水收入。(3)机器如果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零。,37,(4)机器如果原来是生产产品A,可得一笔利润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就是它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利润收入。(5)过去买的物料,其机会成本等于现在的市价。(6)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雇佣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息率贷入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其会计成本是一致的。(7)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38,例05,甲用自己

14、的钱1 000元办工厂(如果这笔钱借出去,每年可得利息100元)。乙则从银行借钱1 000元办同样的工厂,每年支付利息100元。 试求甲、乙资金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 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00元; 乙:会计成本=100元,机会成本=100元。,39,例06,甲自己当经理管理工厂,不拿工资,但如果他在其他单位工作,每 月可得工资1 200元。乙聘请别人当经理来管理工厂,每月付工资1 200元,试求甲和乙管理工厂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 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 200元; 乙:会计成本=1 200元,机会成本=1 200元,40,例07,假定有两个方案。 方案:机器甲原

15、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共为1 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折旧费与机器甲期初、期末残值的差额相等)。 方案:机器乙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共为1 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机器乙期初、期末残值的差额为400元)。试求两个方案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41,解: 方案:生产产品B的会计成本=1 000 +200=1 200(元) 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 =人工、材料费的机会成本+折旧的机会成本+设备的机会成本=1 000+200+0=1 200(元) 方案:生产产品B的会计成本=1 000

16、 +200=1 200(元) 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 =人工、材料费的机会成本+ 折旧的机会成本+设备的机会成本=1 000+400+200 =1 600(元),42,例08,企业甲每年耗用钢材100吨,用的是库存材料,当时价格100元/吨。企业乙每年也耗用钢材100吨,用的是现购材料,市价为120元/吨。试求企业甲和企业乙耗用钢材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企业甲:会计成本=100100=10 000(元) 机会成本=100120=12 000(元) 企业乙:会计成本=100120=12 000(元) 机会成本=100120=12 000(元),43,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经济利润反

17、映资源用于本用途,比用于其他次好用途的价值高多少。,44,例09,某商人拟投资50 000元开设一家商店,自当经理。年收支情况预计如下: 销售收入 165 000 会计成本 145 000 其中:售货成本 120 000 售货员工资 20 000 折旧 5 000 会计利润 20 000(元) 需要说明的是,该商店的货物是过去进的,假如现在进这批货,售货成本将为130 000元。售货员的工资则与现在劳动市场上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当。这50 000元资产,预计使用一年后只值44 000元。经理如在别处工作年收入为15 000元。全部投资若投入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可获年收入4 000元。试求该商店的年

18、预计经济利润;该商人是否应在这里投资。,45,解: 全部机会成本=售货机会成本+售货员工资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经理薪水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 =130 000+20 000+(50 000-44 000)+15 000+ 4 000 =175 000(元)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全部机会成本=165 000- 175 000= - 10 000(元) 可见,尽管该商店有会计利润20 000元,但经济利润为负值,说明该商人在这里投资并不合算。,46,正常利润,指为了吸引企业家在本企业投资,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报酬。它等于如把企业家的投资和精力投到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故它是一种机会

19、成本。,47,外显成本和内涵成本,外显成本系会计账上表现出来的成本。内涵成本系会计账上未表现的成本。外显成本=会计成本内涵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涵成本),48,第1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第1节 需求第2节 供给第3节 供求法则和需求供给分析第4节 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49,第1节 需求,50,需求量 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能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 产品价格2. 消费者的收入3. 相关产品的价格4. 消费者的偏好5. 广告费用6. 消费者对价格的期望,51,需求函数,反映需求量与影响它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20、其数学表达式为:Qx=f ( Px ,Py , T , I , E , A),52,例11,某洗衣机厂洗衣机的具体的需求函数估计为: Q=-200P+200I+0.5A (11) 式中,Q为顾客对该厂洗衣机的需求量;P为洗衣机价格;I为居民的平均收入;A为广告费用;-200,200和0.5是这个需求函数各自变量的参数。 式(11)说明:如果计划年度P、I、A的值分别预计为300元、800元和10 000元,那么,计划期某洗衣机厂洗衣机的预计需求量应为10.5万台,即: Q =-200300+200800+0.510 000=105 000(台),53,需求曲线,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可记

21、为:Q=f (P)。例如,Q=165 000200P,53,54,图11,55,表11,56,需求曲线的分类,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行业需求曲线企业需求曲线需求的规律需求曲线总向右下方倾斜,图12,57,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曲线位移。图13,58,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因素变动,导致需求量沿需求曲线变动。图14,59,第2节 供给,60,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1. 产品的价格2. 生产中可互相替代的产品的价格3. 产品的成本,供给量影响供给量的因素,61,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供给函数反映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的诸因素

22、之间的关系,其表达式可记为: Qs=f(P,Ps,C),62,供给曲线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可记为: Qs=f(P) 图15,63,供给曲线的分类,企业供给曲线行业供给曲线 图16,64,供给的规律:供给曲线总是自左到右向下倾斜。,65,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指非价格因素变动,它导致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图18,66,供给量的变动指价格因素发生变动它导致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变动。 图17,67,第3节供求法则和需求供给分析,68,需求与供给和价格的关系,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69,图19,70,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绘制供给和

23、需求曲线,可以分析供给、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分析供需曲线背后诸因素对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这种分析方法称为需求供给分析法。,71,西红柿价格为什么会有季节性波动? 图110,72,汽车需求的增加对轮胎价格的影响。,图112,图111,72,73,政府对产品征收消费税,对产品和销售量的影响 图113,74,(续上页 ) 政府征收消费税,会使价格上涨,销售量减少 税额将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各自负担的 程度因供需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75,政府规定最高价格的情况 图114 政府规定最高价格会导致商品短缺,并会在市场上引起反常现象。,76,政府规定最低价格的情况 图115政府规定最低价格

24、会导致商品过剩,77,第4节 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78,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价格机制通过商品的价格波动能自动调节供需,基本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一、资源的稀缺性二、资源的可替代性三、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选择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79,第2章 需求分析,第1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第2节 需求的收入弹性第3节 需求的交叉弹性,80,第1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81,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点价格弹性:,.,.,.,81,82,图21,83,也可用几何方法求:图22 =BC/AB,84,用几何方法比较a、b两点的p :图23,85,弧价格弹性: 图24,.

25、,86,例21,假定某企业的需求曲线方程为:Q=30-5P。求P=2,Q=20处的点价格弹性。 解: dQ/dP=-5 P =dQ/dPP/Q=-52/20=-0.5 在P=2,Q=20处的点价格弹性为0.5,87,例22,假定在某企业的需求曲线上,当P=2时,Q=20;当P=5时,Q=5。求价格从2元到5元之间的弧价格弹性。 解:已知Q1=20,Q2=5;P1=2,P2=5; 即价格从2元到5元之间的弧价格弹性为1.4。,.,+,88,需求曲线按价格弹性的不同分类 图25,89,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图26,90,表21,90,91,价格弹性与总收入(TR)、边际收入(MR)和平均收

26、入(AR)之间的关系,图27,92,AR(P)、MR和 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MR=P(1 1 ),93,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1. 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2. 可替代物品的多少3. 购买商品的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率4. 时间因素,94,价格弹性应用举例,1. 用于对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与估计例23 某国为了鼓励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于1993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进口,估计这些措施将使可得到的石油数量减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81.4之间,问第二年该国石油价格预期会上涨多少?,95,解: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 %价格变动 % 价格变动 % = 需求量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价格

27、弹性为0.8时,价格变动%=20 %0.8=25% 当价格弹性为1.4时,价格变动%=20 %1.4=14.3 % 所以,预期第二年该国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在14.3 %25 %之间。,96,例24,某企业某产品的价格弹性在1.52.0之间,如果明年把价格降低10 %,问销售量预期会增加多少? 解: 需求量变动 % =价格变动 %价格弹性 如价格弹性为1.5时,需求量变动 % =10% 1.5=15 % 如价格弹性为2.0时,需求量变动 % =10% 2.0=20 % 所以,明年该企业销售量预期增加15%20%。,97,2. 用于企业的价格决策3. 用于政府制定有关政策,98,第2节需求的收入弹性

28、,99,收入弹性的计算,需求的收入弹性映需求量对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 =(Q/I)(I/Q) 点收入弹性: =(dQ/dI)I/Q弧收入弹性:EI =,99,100,产品按收入弹性的大小分类,弹性0 正常货弹性0 低档货弹性=0 高档货,101,收入弹性应用举例,1. 用于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例25 政府为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要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假定根据资料,已知租房需求的收入弹性在0.81 . 0之间,买房需求的收入弹性在0.71.5之间。估计今后10年内,每人每年平均可增加收入2%3%。问10年后,对住房的需求量将增加多少?,102,解:先估计10年后,居民平均

29、收入增加多少。 如果每年增2%,则10年后可增加到1.0210=121.8%,即10年后每人的收入将增加 21. 8%。 如果每年增加3%,则10年后可增加到 1.0310 =134.3%,即10年后每人的收入将增加 34.3%。,103,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收入变动%需求量变动%=收入弹性收入变动%(1)10年后租房需求量将增加:租房需求量增加幅度在17.4%34.3%之间。,104,(2)10年后买房需求量将增加:买房需求量增加幅度在15.3%51.5%之间。,105,2. 用于企业经营决策3. 用于安排部门的发展速度,106,第3节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107,交叉弹性的计算,需求的交

30、叉弹性反映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交叉弹性= =(Qy / Px) (Px /Qy) 点交叉弹性= (dQy / dPx) (Px /Qy) 弧交叉弹性=,.,107,108,交叉弹性应用举例,1. 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2. 用于分析产品间的竞争关系3. 用于定价关系4. 作为划分行业的标志,109,第3章 需求估计和需求预测,第1节 需求估计第2节 需求预测,110,第1节 需求估计,111,需求估计,一、市场调查法二、统计法,112,访问调查法例31 某公司在1 000人中调查皮革钱包的需求量,调查表中列出了五种价格水平,要求被调查人在每一种价格上表示购

31、买意见,共有六种意见可供选择(1)肯定不买;(2)不一定买;(3)可能买;(4)较可能买;(5)很可能买;(6)肯定买。 调查结果如表31所示。,113,表33,价格(元),各种意见人数,98765,500300100 50 0,(1),(2),(3),(4),(5),(6),300225150100 25,125175250100 50,50150250200225,25100150250300,0 50100200400,114,调查人把每种意见的购买概率定为:(1)0 ;(2)0.2;(3)0.4;(4)0.6;(5)0.8;(6)1.0。 为了获得需求估计所需要的数据,要根据概率计算每

32、种价格水平上的期望需求量。例如,价格为9元时的期望需求量为:5000+3000.2+1250.4+500.6+250.8 0 1.0=160(个) 这样,就可以求得需求估计用的各种价格水平上的期望需求量数据(见表32)。,115,把这些数据画在坐标图上,可以得出一条需求曲线,这条需求曲线的方程为: P=10.07-0.006 3Q(见图31)。,价 格(P),需求量(Q),5,6,7,8,9,800,640,500,335,160,表32,116,图31,117,市场实验法表33,价格变动1%,销售量变化率(%),-3.07+1.16+0.18,佛州印第安河流域产橘子,佛州内地产橘子,加州产橘

33、子,佛州印第安河流域产橘子佛州内地产橘子加州产橘子,+1.56-3.01+0.09,+0.01+0.14-2.76,118,统计法(回归分析法)四个步骤1. 确定自变量2. 取得观察数据3. 选择回归方程的形式 (1)线性函数: 函数特性:边际需求量是常数;可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 (2)幂函数: 函数特性:每个变量的弹性是常数,等于它的指数;可转化为线性关系,仍可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4. 估计回归参数,118,119,回归分析法简介 假定需求函数(回归方程)的形式为一元线性方程: ,如图32所示。,120,假定观察数据有: 在 时, 的估计值为 ;此时, 与 之间的离差为 。用最小二乘法求

34、参数,也就是使上述离差的平方和的值为最小,这时,回归方程 能最好地拟合观察数据。,121,根据微分知识,为使上式的值为最小,必须满足下列条件:解上述两个方程,即可求得参数,的值。,122,式中,n为观察数据成对的数目; 为观察数据x的总 和; 为观察数据y的总和; 为观察数据y的算术平均值 ;为观察数据x的算术平均值 。,123,例32,假定一家连锁商店在自己的六家分店中销售蛋糕。这六家分店所在地区的居民,都属于中等收入水平。最近,各分店都按每公斤7.9元出售,平均每店每月销售4 625公斤(假定各分店的月销售量是比较接近的)。今连锁商店打算估计蛋糕的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为此,它们进行了实验:

35、第一家分店的价格仍维持每公斤7.9元不变,但其他五家分店的价格都做了变动。价格变动后,各分店的月销售量如表34所列。,124,表34,假定蛋糕的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 。请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方程中和的值。 解:六家分店价格和销售量的观察数据以及据此计算出来供最小二乘法使用的各种数字如表35所列。,分店编号,价格 (元),1,7.94 650,销售量 (公斤),2,3,4,5,6,9.93 020,12.52 150,8.94 400,5.96 380,4.55 500,125,表35,分店编号,价格(元),销售量(公斤),123456,7.9 9.912.5 8.9

36、 5.9 4.5,4 6503 0202 1504 4006 3805 500,36 73529 89826 87539 16037 64224 750,62.41 98.01156.25 79.21 34.81 20.25,21 622 500 9 120 400 4 622 50019 360 00040 704 40030 250 000,=49.6,=26 100,=195 060,=450.94,=125 679 800,126,代入式(34),得:代入式(35),得:所以,拟合观察数据的回归方程应为:,127,第2节需求预测,128,德尔菲法,一种背靠背征求专家意见的调查方法,12

37、9,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130,表3 8,131,用回归模型预测,例33 假设已知太阳食品公司的需求函数为Q=15.939-9.057P+0.009I+5.092 C 式中, Q为销售量(吨); P为太阳食品公司食品的价(元); I为社会人均收入水平(元); C为主要竞争对手 的定价水平(元)。 假定该公司下个季度的价格预测为 5.85元,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预计为4.99元,收入预测值为 4 800元,请预测销售量。 解:把已知数据代入需求函数, 得:Q=15.939-9.0575.85+0.0094 800+5.0924.99 =31.565(吨) 即该公司下个季度的预计销售量为31.5

38、65吨。 应注意的是,该公司必须在预测社会人均收入水平和竞争对手的可能定价水平后,才能根据自己产品的定价预测未来产品的销售量。,132,第4章 生产决策分析,第1节 什么是生产函数第2节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第3节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第4节 规模与收益的关系第5节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第6节 生产函数和技术进步,133,第1节什么是生产函数,134,生产函数的概念,生产函数反映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不同的生产函数代表不同的技术水平。短期生产函数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的;长期生产函数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135,

39、第2节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136,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137,表41,01234567891011,0 13 30 60104134156168176180180176,13173044302212 8 4 0-4,13152026 26.8262422201816,138,图41,139,边际产量= =总产量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平均产量= =总产量曲线上该点与原点之间连接线的斜率。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最大,140,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

40、投入量起初会使该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141,生产的三个阶段,图42,142,第一个阶段不合理,因为固定要素投入过多,其边际产量为负值。第三个阶段不合理,因为可变要素投入过多,其边际产量为负值。第二个阶段是合理的,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边际产量均为正值。,143,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边际产量收入指可变投入要素增加1个单位,能使销售收入增加最多。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条件:,144,例41,假定某印染厂进行来料加工,其产量随工人人数的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这里, 为每天的产量; 为每天雇用的工人人数。又假

41、定成品布不论生产多少,都能按每米20元的价格出售,工人每天的工资均为40元,而且工人是该厂唯一的可变投入要素(其他要素投入量的变化略而不计)。问该厂为谋求利润最大,每天应雇用多少工人?,145,解:因成品布不论生产多少,都可按每米20元的价格出售,所以边际收入(MR)为20元。 成品布的边际产量为: 根据式 (45), 即该厂为实现利润最大,应雇用工人16名。,.,146,例42,在上面印刷车间的例子中,假定印刷品的价格为每单位0.30元,工人的日工资率为2.4元。 (1)假定工人是该车间唯一的可变投入要素,该车间应雇用多少工人? (2)假定伴随工人人数的增加,也带来用料(纸张)的增加,假定每

42、单位印刷品的用料支出为0.10元。该车间应雇用多少工人? 解:(1)假定工人是唯一的可变投入要素。,147,根据表42,当 元时,工人人数为8人,所以应雇用8人。 (2)假定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也会相应增加原材料支出,则有关数据可计算如下:,表42,148,根据表43,当工人人数为7时, =3.6。所以,最优工人人数应定为7人。,表43,149,第3节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150,等产量曲线的性质和类型,什么是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反映能生产一定产量的各种投入要素组合。图43,151,性质:较高位置的等产量曲线总是代表较大的产量。图44,152,分类:1.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 图45,1

43、53,2.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图46,154,3. 投入要素之间替代不完全图47,155,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指增投1个单位x,能替代多少单位y。,156,图4 8,157,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量曲线的斜率,它总是随着x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158,等成本曲线,等成本曲线反映总成本不变的各种投入要素组合。等成本曲线的方程式: 这里, 代表等成本曲线在 轴上的截距,说明越在外面的等成本曲线代表越高的成本; 代表等成本曲线的斜率。,159,图49,160,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确定,图解法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代表最优组合。图410,161,一般原理: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44、是:图412,162,例44,假设等产量曲线的方程为: ,其中K为资本数量,L为劳动力数量,a和b为常数。又假定K的价格为PK, L 的价格(工资)为PL。试求这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 解:先求这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 L的边际产量为: K的边际产量为:,163,根据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最优组合的条件是: 所以, K和L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为a PL / b PK。,164,例45,某出租汽车公司现有小轿车100辆,大轿车15辆。如再增加一辆小轿车,估计每月可增加营业收入10 000元;如再增加一辆大轿车,每月可增加营业收入30 000元。假定每增加一辆小轿车每月增加开支1 2

45、50元(包括利息支出、折旧、维修费、司机费用和燃料费用等),每增加一辆大轿车每月增加开支2 500元。该公司这两种车的比例是否最优?如果不是最优,应如何调整?,165,166,即大轿车每月增加1元开支,可增加营业收入12元,而小轿车只能增加营业收入8元。两者不等,说明两种车的比例不是最优。如想保持总成本不变,但使总营业收入增加,就应增加大轿车,减少小轿车。,167,利润最大化的投入要素组合,为谋求利润最大,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必须同时满足MRPK=PK和MRPL=PL。这种组合也一定能满足最优组合的条件,即MPK/PK=MPL/PL。,168,图413,169,价格变动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

46、影响,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比例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更多地使用比以前便宜的投入要素,少使用比以前贵的投入要素。 图414,170,生产扩大路线,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投入要素最优组合比例发生变化的轨迹。 图415长期生产扩大路线短期生产扩大路线,171,第4节规模与收益的关系,172,规模收益的三种类型,假定:aL+aK=bQ 1. ba 规模收益递增 2. ba 规模收益递减 3. b=a 规模收益不变,173,图416,174,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1)工人专业化(2)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3)大设备单位能力的费用低(4)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5)其他因素促使规模收

47、益不变的因素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主要是管理因素,175,规模收益类型的判定,假如,那么,hk 规模效益递增如果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那么,n=1 规模效益不变(h=k) n1 规模效益递增(h k ,假定k1) n1),176,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优点:1. 其对数形式为线性函数2. 边际产量的变化,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 属于齐次生产函数,便于判断规模收益类型4. 指数b、c,恰好是K、L的产量弹性,177,第6节生产函数和技术进步,178,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技术进步,指技术知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有了进展。它应当表现为以更少的投入,得到与以前同样的产出。 故技术进

48、步导致生产 函数的改变,表现为 等产量曲线的位移。图418,179,技术进步的类型,1. 劳动节约型2. 资本节约型3. 中立型,180,图419,181,技术进步在产量增长中所作贡献的测定,假定某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为: 那么, 假定在这一期间,该单位增加的全部产量为Q。 式中, 为因增加投入而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Q 为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两边均除以Q ,得:,182,如果Q/Q为全部产量增长率,记为GQ;K/ K为资本增长率,记为GK;L/ L为劳动增长率,记为GL;Q Q为因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增长率,记为GA,则式(413)又可写为: 或:,183,例47,假定某企业期初的生产函

49、数为: 。在这期间,该企业资本投入增加了10 %,劳动力投入增加了15%,到期末总产量增加了20%。(1)在此期间该企业因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增长率是多少? (2)在此期间,技术进步在全部产量增长中做出的贡献是多大? 解:(1)因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增长率为:GA=GQGKGL=20 %-0.410%-0.615% =7% 即在全部产量增长率20%中,因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增长率为7%。 (2)技术进步在全部产量增长中所做的贡献为:GAGQ 100%=7%20%100%=35% 即在全部产量增长中,有35%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184,第5章 成本利润分析,第1节 管理决策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第2节

50、 成本函数第3节 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第4节 贡献分析法及其应用第5节 盈亏分析法及其应用第6节 成本函数的估计,185,第1节管理决策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186,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适用于决策的成本为相关成本与决策无关的成本为非相关成本,187,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指资源如果用于其他次好用途而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会计成本指账簿上记录的成本。 机会成本属于相关成本,会计成本为非相关成本,188,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增量成本:由决策引起的成本增加量 C=C2C1沉没成本: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例51 某安装工程公司投标承包一条生产线,其工程预算如表51所示。,189,单位:元,表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