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计算机系统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85792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计算机系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银行计算机系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银行计算机系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银行计算机系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银行计算机系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计算机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计算机系统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银行计算机系统概述,顾浩 胡乃静 董建寅等编著,2022/12/23,2006.8.27,2,关于本课程,特色院系, 特色专业, 特色课程特色: 行业特色, 区域(海派)特色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课程的特色:贴近银行业, 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学科。课程的特点:知识面较广。实践性较强。结论:值得一学,也能学好。,2022/12/23,2006.8.27,3,11 计算机和银行信息化,11 计算机和银行信息化1.1.1 计算机与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文化已发展成为信息社会中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成为人类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计算机50余年来的发展成就可

2、概括成五个“一”: 即: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信息时代; 形成了一个新产业信息产业; 产生了一门新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创了一种新的科研方法计算方法; 孕育了一种新的文化计算机文化。,2022/12/23,2006.8.27,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2022/12/23,2006.8.27,5,1.1.2 计算机和银行信息化,银行电子化: 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彻底改造银行业传统的工作方式,实现银行业务处理的自动化、银行服务电子化、银行管理信息化和银行决策科学化,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金融信息的全部活动的过程。银行电子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集

3、银行业务处理、银行信息管理和银行决策为一体的银行信息系统。,2022/12/23,2006.8.27,6,1.1.3 银行信息化的发展概况,可总结为四个阶段,六大系统 最近20多年来,我国的银行信息化建设经历了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在此期间,银行的储蓄、对公等业务开始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第二阶段: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此间,逐步完成了银行业务的联网处理。第三阶段: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在此阶段,银行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计算机处理连网,互联互通。第四阶段:从2000年开始,各大银行开始业务的集中处理

4、,利用因特网技术与环境,加快金融创新,逐步开拓了包括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网上的金融服务。,2022/12/23,2006.8.27,7,六大系统,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包括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国库综合业务系统、货币发行系统和银行监管信息系统。跨行交易系统和信息系统:包括中国外汇交易系统、国债交易登记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支付体系建设:包括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同城资金清算系统、同城票据清分系统、电子结算和电子清算系统、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以及正在建设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政务信息化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系统、公文传输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服务体系和人民银行外部网站。征信系统:根据国务

5、院的要求,该系统已于2004年启动建设,目前各大银行开始按照央行的统一要求开发了数据接口程序,完成了与央行的联调测试并于当年开始局部地区的试运行。上海已开始供市民使用。,2022/12/23,2006.8.27,8,六大系统,技术保障体系人民银行内部计算机网络系统,它由覆盖央行全部城市中心支行以上机构的内联网、金融卫星通信网、支付地面网三大部分组成。标准化建设。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2022/12/23,2006.8.27,9,12 银行业具有的信息属性,“银行本质不是经营金钱的,银行经营的就是信息”。总之,银行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就是信息,银行是靠通信工具来传递信息的。靠计算机来处理、加工信

6、息的。 宏观上,整个银行业都具备数据密集和时间价值高这两个基本特征,这就要求银行业必须大力应用信息技术。 微观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经营活动的抽象化,要求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操作流程都要实现高度的信息化。 金融创新离不开信息化,也离不开计算机。 上述三点,决定了银行业必须要占领信息化的制高点,银行业也由此成为被信息技术改造得最早、改造得最彻底的行业,同时也是计算机应用最前沿的行业。我们甚至可以说,银行本身就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2022/12/23,2006.8.27,10,1.3国外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简况 1.3.1 国外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回顾,计算机系统在国外银行的应用,大致可以划分为

7、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末。此间,计算机在事务处理中的应用刚刚开始,银行界主要使用穿孔卡片来处理数据。因当时计算机的价格昂贵,只有少数银行购置了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2批处理阶段上世纪50年代末,IBM公司研制成功全晶体管化的7090和7070计算机系统,这宣告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诞生。这一阶段的典型应用是批量处理,也就是把处理的业务数据采用分批集中处理的方法,产生各种账表。,2022/12/23,2006.8.27,11,131 国外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回顾,3联机处理阶段1965年是第三代电子计算机诞生的标志,其特点是,在硬件上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

8、it,IC)代替分立元件,在软件上是用OS代替了管理程序。IBM360系统是第三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它对银行的重大影响是使银行业务从批量处理转向联机处理。,2022/12/23,2006.8.27,12,131 国外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回顾,联机处理解除了批量处理需要大量人工书写工作的弊端,使数据可由源数据直接通过终端送入计算机,不仅省掉许多人工书面工作,且可立即反馈处理结果,缩短处理周期。因此,联机计算机技术在银行界很快得到广泛应用。但因缺乏经验,这一阶段还是以各种单项业务的联机处理为主。4综合处理阶段这一阶段始于上世纪的70年代初期,它可以看作是银行内部业务处理的综合化。从20世纪70年代

9、后半期开始,银行业务处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银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朝着“无支票”、“无现金”的方向迈进。,2022/12/23,2006.8.27,13,1计算机系统在国外银行的应用概况,计算机系统在国外银行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储蓄业务首先实现电脑化(2)支票处理实现计算机化(3)凭证和报表管理的计算机化(4)使用计算机开展信用卡业务(5)通过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进行资金划拨(6)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经济分析、风险预测和控制(7)银行业务向个性化

10、和增值服务为主的运营方式发展,2022/12/23,2006.8.27,14,支票处理实现计算机化,为处理大量支票业务,美国银行启动一个银行会计自动化的项目电子记录机会计ERMA,它每秒可处理10张支票,这一设备使美国银行每年可处理7.5亿张支票,美国银行因此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能提供与用户银行账号相关联的信用卡的银行, ERMA使美国银行的利润超过其他银行, 而使它能在197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2022/12/23,2006.8.27,15,2发达国家银行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特点,(1)使用面广,设备先进。(2)功能齐全,服务完善。发达国家的银行计算机系统现已实现了三个层面的信息系统。第一

11、,银行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第二,银行业之间的信息系统;第三,银行业与客户之间交付的信息系统银行推出了面向大众的各类自动服务,建立了自动客户服务系统网络. (3)自动化程度高,安全保密性强。目前在发达国家中,基于网络环境的银行计算机系统中都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一个标准化的结账规则体系,还有各类软、硬件方面的安全保障措施,,2022/12/23,2006.8.27,16,IBM3031,IBM370/158,IBM4341,IBMES/9000,2022/12/23,2006.8.27,17,1.4 我国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脱机处理系统,到联机处理系统,再到计算机网络支撑下的综合银行

12、处理系统,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试点阶段:浦江一号用于票据处理, 法国60/61小型机用于全国银行对账业务试验阶段:引进日、美通用机用于银行对公、对私和外汇业务探索阶段:银行主要业务实现了计算机处理和网点的计算机化大规模推广阶段:银行全面实现计算机化深度开发阶段:向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推出以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为标志的新一代业务系统产品定制、个性化服务阶段:含各类个性化的理财服务,跨行业的代理服务、国际间的外汇买卖、对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银行卡的发展、支付清算系统等等跨越各系统、各部门、各行业的服务系统,2022/12/23,2006.8.27,18,1.5 银行计算机系

13、统的软硬件特点 1.5.1 银行用计算机硬件技术,早期计算机用分立式元件和磁芯存储器引进IBM 360/370系列 引进IBM 4300系列 引进IBM ES9000系列大型机 集中式配置是中心计算机承担有关账户的控制和更新,而终端只负责数据的收集和输出集中分布式配置是部分业务在中心做,部分业务交给终端机。分布式配置是将全部账户放在网点一侧,即将所有的业务都放在第一线的终端控制机去处理,中心主机只做些通兑方面的交换和科目汇总等方面的工作。对公通兑的范围为分行辖内,客户可在分行内任何一个联网行处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包括现金支票、账支票、汇兑、银行汇票及本票业务。对公通兑采用支付密码或电子图章印鉴方

14、式,2022/12/23,2006.8.27,19,1.5.2 银行用计算机软件技术,1.操作系统:通用操作系统、DOS、VM、MVS 等。专用操作系统:如IBM 400(e)小型机上的OS/400。 微机使用的操作系统:从DOS、MSDOS、Unix、Xenix、NetWare、Windows直到Linux。2.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 、COBOL 、C、C、VB、VC、JAVA等 。3. 银行数据库:目前,银行系统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 、DB/2、Sybase、MS SQL Server等,而大型数据库则以Oracle 和DB/2 居多。,2022/12/23,2006.8.

15、27,20,1.5.3 计算机网络技术,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商业银行率先采用计算机进行银行业务的处理,从此,吹响了银行业务电子化的序曲。21世纪的今天,历经50多年的发展,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把信息革命悄然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光纤通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基础上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把超国界的亿万个厂商及个人家庭联系在一起,掀起了以互联网为特征的银行业务电子化的浪潮。,2022/12/23,2006.8.27,21,1.6 现代银行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及分类,1.6.1 后台处理系统核心后台是业务数据大集中后的银行数据处理中心 。后台处理系统硬件设备主要以大型

16、主机为核心,联结海量存储器、各类通信设备、大型磁带库、高速打印机等外部设备。1.6.2 前置处理系统是面向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统一接入处理、判断的转发系统 。它将核心账务系统有效地屏蔽起来, 在减轻其运行压力的同时、简化了系统开发和维护管理的投入。 一般用IBM6000、HP9000小型机作前置机,根据业务规模也有用PC服务器作前置机。,2022/12/23,2006.8.27,22,1.6 现代银行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及分类,1.6.3 柜面业务系统 与前置系统相接的则是各种各样的柜面业务系统、银行应用系统等。随着综合柜员制的推行, 银行逐渐采用综合柜面系统。所谓综合柜员制是指建立在银行柜面业务高

17、度电子化基础上, 前台人员打破柜组间的分工界限, 由单独柜员综合处理会计、出纳、储蓄、信用卡等业务。综合柜面系统实现了营业窗口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的转变,对客户实现了一条龙的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效率。 1.6.4自助服务系统 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完全自助的, 没有银行柜员直接参与的, 全新的服务方式。,2022/12/23,2006.8.27,23,1.7未来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17.1 大集中 背景:为顺应银行业务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大趋势, 将过去分散的、功能较弱的、以业务自动化处理为主的单一计算机系统改造为功能强大的集中式计算机应用系统。这种系统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经营管理和业务运作的核心

18、基础和最重要的竞争武器。 从管理上讲:将减少决策、管理、执行过程的中间环节。 从宏观上讲:数据集中更有利于我国银行之间的合作。 从经营模式上讲:可使银行从传统的“以账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 更利于银行新产品的推出和推广。,2022/12/23,2006.8.27,24,1.7.1 大集中,从数据的有效利用上来讲:可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 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并通过CRM建立客户服务中心, 使银行的管理决策由人为经验型转向科学决策型数据大集中的实质:不仅是把分散在各区域主机上的业务简单地集中在一台或几台主机上, 而意味着银行IT建设甚至管理模式的重新

19、考虑。1.大集中的优势 :有利于资源整合;节省投资, 便于管理;版本统一, 易于维护;提高运行质量, 减少维护成本。,2022/12/23,2006.8.27,25,2.大集中的问题,安全问题:银行数据业务大集中了,风险也跟着集中了。升级风险:从旧的系统升级到新的系统,必须采取一定方案,实现系统的平滑升级。原有投资保护:银行设备一般都是专用设备,从系统性能上来看,可能通过软件的升级就可以承载新的平台;基于中间件技术开发的软件系统, 也可起到保护原有投资的作用。带宽问题:现有的带宽能否满足大集中后的大容量数据传输的要求是一直被关注的问题。 人员问题:可能会导致员工的裁员, 但银行业务大集中要求有

20、高素质的人适应业务发展的变化, 高效率的IT技术如不能被高效率的人的使用, 可能还是低效率。,2022/12/23,2006.8.27,26,关于中间件,按照IDC的定义, 中间件是一类软件, 而非一种软件, 中间件不仅仅实现互连, 还要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 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 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网络通信功能。总之, 中间件是介于操作系统(包括底层通信协议)和各种分布式应用程序之间的一个软件层, 定义和建立了分布式软件模块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机制, 为运行在分布式环境下的多个进程通过网络进行互操作提供服务。中间件的最显著优点是可屏蔽分布式系统的异构性和简化分布式系统的管理和开发,

21、顾名思义,中间件在网络环境下一种起承上(网络应用软件)启下(OS)作用的基础软件。其主要作用是管理各种网络资源,为网络应用软件提供有效的开发、部署和运行平台, 它对应的解空间更靠近网络应用所面临的问题空间。,2022/12/23,2006.8.27,27,1.7未来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1.7.2 多中心化为了分担数据业务大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国内许多银行在实施大集中化的同时,也建立了多个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业务大集中化和多中心化是一对互补的策略。 1.7.3 标准化 在指导银行信息化建设方面, 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规定银行业系统标准化的框架;二是为数据源规定统

22、一的代码。,2022/12/23,2006.8.27,28,1.7.4网络化,1.B/S结构目前各大银行正逐渐建立从总行到各银行网点的各级网络架构,在银行应用系统上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 (Browser / Server, B/S)结构, 从而实现银行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化。2.网络架构银行计算机网络包括金融系统的公用数据通信网络以及各银行自己组建的专用网络,包括总行、省级分行、地市级分行、支行、网点五级不同层次的网络。这里主要简单介绍公用数据通信网络中国家金融通讯网CNFN的架构。,服务器,客户机,客户机,客户机,浏览器,浏览器,浏览器,DBMS服务器,WEB服务器,2022/12/23,2006.8.27,29,CNFN结构图,五个层次:总行, 省级分行,地市级分行,支行网点,CNFN的建设目标是向金融系统用户提供专用的公用数据通信网络, 通过文件和报文传输向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另一建设目标是一网多用,技术方案:将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分离的方案, 以建设一个独立于应用的国家级金融通信网络.,2022/12/23,2006.8.27,30,通信处理机,提供网络资源(主机)及访问能力(终端及终端控制器),提供通信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