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8476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0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教材.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企业培训师职业技能训练 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训练精品课程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艰巨任务,真正担当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不但要具备基本的业务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一方面,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有一定心理辅导能力,当学生面临心理困惑时教师要能理解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与自我调节的方法,确保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一定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

2、方法,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一节科学的健康观念关于健康内涵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那种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就是等于健康的观念正在被一种“立体健康观”所替代,即健康应由心理尺度、医学尺度和社会尺度来评价,健康的概念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走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1948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并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

3、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11 11黄希庭主编:心理学与人生,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由这十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989 年 WHO 又将健康的概念补充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而言,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更有着

4、其突出的地位。“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对健康这一概念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为了实现完满康宁的健康状态不仅要讲究生理卫生,还要讲究心理卫生,那么,准确地认识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有意识地规划、调整自己的心理发展,主动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就成了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心理学家荣格就曾经提醒人们,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他认为,随着人们对外部空间的拓展,人们对心灵的提升却停止了;人们在智力方面收获过剩,心灵方面却沦丧殆尽。精神生活的深度不安折磨着现代社会中最敏感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

5、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问题,苦闷、孤独、焦虑、冷漠甚至精神崩溃,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马加爵事件更是发人深思,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纪性”的问题,抑郁症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纪病”。第二节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近代心理卫生运动是本世纪初美国人比尔斯倡导的。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其兄患癫痫症,他害怕自己也患此病,整日忧心忡忡,精神失常而自杀,得救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住院三年期间,他亲眼目睹

6、了精神病人所遭受的种种冷漠与非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对精神病人的误解、歧视和偏见,不胜悲愤。出院后他将自己在精神病院的生活与感悟写成自觉的心(A Mind That Fond Itself),于 1908 年 3 月出版。得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高度评价和支持。1908 年 5 月由比尔斯发起,成立了 “康涅狄格洲心理卫生协会”。这就是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发起人除比尔斯本人外,还有大学教授、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教会牧师审判官、律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的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此协会工作的目标,有下列五项;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病;提高精神患者的待遇;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知识;

7、与心理卫生有 关的机构合作。其活动的对象已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从而奠定了心理卫生的坚实基础22 。经比尔斯和同行们的继续努力,于 1909 年 2 月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1917 年全国总会出版的心理卫生季刊为科普读物,宣传心理卫生常识,流传很广,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各种不定斯刊物和小册子,供群众免费阅览。一、什么是心理健康?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33精神医学者孟尼格尔(Karl 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

8、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44心理卫生学者阿可夫(Abr Arkoff)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具备:“有价值心质”的人,即:有幸福感;和谐(指在情绪平衡,以及欲望与环境之间协调);自尊感(包含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个人成长(潜能充分发展);个人成熟(个人发展达到该年龄应有的行为);个人统整性(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极主动,能应变);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从环境中自我独立(独立自主,自由而自律);有效适应环境。55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广义

9、和狭义两种角度来定义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22黄希庭、郑涌等著: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33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44章志光,赵玲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55段鑫星,赵玲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身体、智力

10、以及情感十分调和;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6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的理想切合实际;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77台湾学者王沂钊历经多年的研究,认识到唯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身体的健康,能在社会上保持较高的效能,而提出以下六项

11、衡量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准则:要有工作而且乐于工作(这是人性最高的心理需求和快乐的来源);要有朋友而且乐于与他人交往(透过与人分享心情,体会爱的幸福感,能够稳定情绪)要适当的了解自己并且悦纳自己;能客观地评估他人与认可他人;能与现实环境维持良好的接触;经常保持满意的心情。台湾学者黄坚厚在 1982 年提出了衡量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发挥智慧和能力,以获取成就和满足;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人相处时正面态度多于反面态度;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和悦纳的态度;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以上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但基

12、本理念是一致的。其实,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不健康到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人的心理健康可以从相对不健康变得健康,也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目前公认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获得成就。 66贾晓明,陶恒著: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年 77周家华,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

13、出版社 2004 年版 2、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能对自己的优缺点作恰当的评价,不苛求自己,生活的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对自己基本感到满意,很少自责、自卑、自我否定,心理相对平衡。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免不了因挫折和不幸产生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心境积极乐观。4、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意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对他人充满理解、同情、尊重、

14、关心和帮助,有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并能在其中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5、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对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6、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能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善于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环境中,是自己的心理需要与社会协调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第三节心理问题及其类型一、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为我们的对心理健康的追求指明了方向。但对于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很多人还不能把握。

15、心理问题通常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明确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有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的连续带。因此,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二、心理问题的类型根据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通常把它分为心理困忧、心理障碍和精神病。88 88 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2005 年版 北京出版社(一)心理困忧。主要发生在正常人身上,不可能延续很长时间,没有对正常生活造成多少影响的心理紊乱叫心理问题。如:适应、应激、婚姻家庭、人际关

16、系、考试焦虑、升学就业问题等,它是心理咨询所要解决的主要对象。(二)心理障碍。主要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心理失调。神经症是一组由精神因素造成的非气质性的大脑神经机能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歇斯底里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人格解体综合症、疑病症等。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主要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等。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以异常行为作为性满足主要方式的一组性行为障碍的总称。这种人用

17、异常行为部分或全部取代了正常性生活。常见的性行为变态有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施虐癖、受虐癖等。(三)精神病它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制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的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等。三、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判断是否有心理问题,特别是判断是否有某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实质上是一个心理评估与诊断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如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等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根据严格的诊断标准,按照严格的程序去实施的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通常所使用的评估和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会谈法和测验法。因

18、此是否有心理疾病不能根据一些躯体现象就轻易做出判断,更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甚至乱贴标签。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本来属于正常现象,可有些人却盲目给自己诊断为某种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这对降低紧张情绪和缓解心理痛苦是很不利的。这种消极的暗示作用有时还会使情绪和躯体反应进一步加重,反而给身心带来更大的痛苦。第四节亚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亚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学根据心理测验统计结果、症状分析、个人内心体验等方面来评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用健康与不健康来表达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事实上,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没有心理障碍与疾病,但又感觉

19、心理不健康”,这就是亚心理健康,也称第三心理状态。二、亚心理健康的特点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的人,虽然各项体检指标均为正常,也无法证明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与健康人比却又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许多人常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酸腿痛、疲劳乏力等不适。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但情绪低落、反应迟缓、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等。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杰斯为亚心理健康易感者描绘的心理画像是:情绪低落、自卑失助、放任冲动、角色混乱的人。现代人陷入亚心理健康状态有七大信号:焦虑感烦恼不堪,焦躁不安,生机的外表下充满无

20、助;罪恶感自我冲突,有一种无能、无用感;疲倦感精疲力竭、颓废不振、厌倦、无聊;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无聊感空虚、不知该做什么、不满足但不思动;无助感孤立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无用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卑内疚。三、亚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亚心理健康是一种比较痛苦而又无奈的心理状态,它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隐形杀手”。从现在到 21 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99美国托萨世界报报道说,今日社会赴医院就诊的病人中,估计有 60%的人并无特殊疾病,只不过是感到痛苦而已。台湾心理学家吴静吉为现代人维护心理健康,走出亚心理健康状态开出了十二条良方:1、重视

21、快乐的价值;2、诚实待己、怡然自处;3、不庸人自扰、拒绝杞人忧天;4、抒发压抑感受、清理消极问题;5、发展积极乐观的思考模式; 9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桂世权 魏青等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6、掌握此时此刻的时空;7、确定生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8、降低期望水平、缓慢冲刺脚步;9、追求人生理想,建立亲密关系;10、追求有意义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创意;11、尊重自己,亲近别人;12、积极主动,分秒必争。亚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十分突出的问题,它严重地影响着人的心理生活质量,将人的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因此,只有帮助个体正确认知亚

22、心理健康状态,掌握有效的调适方法,才能摆脱亚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心理。理解与应用讨论: “只要身体没有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就是等于健康”这种观念对吗?为什么?理解:案例: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老师正在讲心理健康的标准,李同学听的非常认真,恰好李同学这段时间心情不太好,老师每讲一条标准,李同学都觉得自己有问题。上完课后,李同学惴惴不安地离开了,从此李同学心理一直有个阴影“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了?”。上面这个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在很多人身上都曾有发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地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一,心理健康的标准仅适合于大多数人,没有全部达到上述标准的人并非意味着心理不健康,但在某一方面极端异常的人,必定

23、是属于心理异常。第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受时代、民族、文化等因素制约,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群发生变化。第三,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异常心理与行为的偶尔出现不能成为心理变态的依据,而异常心理和行为究竟维持多久才能变态或病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第四,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它只是个体在自身和环境许可下的一种最佳功能状态。人们应为实现这样的标准而努力,但又不必因为达到上述标准而沮丧。第五,是否有心理问题不能根据心理健康的标准和一些躯体现象就轻易作出判断,更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甚至乱贴标签。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本来属于正常现象,可有些却盲目给自

24、己诊断为某种心理障碍这对降低紧张情绪和缓解心理痛苦是很不利的。这种消极的暗示作用有时还会使情绪和躯体反应进一步加重,反而给身心带来更大的痛苦。5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中小学教师面临多种选择和挑战,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2001 年 4 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 168 所中小学 2292 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101一

25、些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精神障碍112“国运兴衰,系于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基本条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行为,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观念和技术的快速更新,教师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建设高

26、质量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教师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是在新形式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101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112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研究,1999,(3):4246. 第一节教师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受传统教师观的影响,人们片面地把教师业务素质的发展作为教师素质发展的全部,而忽视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

27、、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重新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的前提条件是心理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者共同构成了人的素质整体。其中身心素质是最基本的,任何素质都必须以身心素质的发展为前提。就心理素质来说,它是以个体整个身心结构为背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个性心理面貌的整体反映。目前教师素质的提高主要停留在职业伦理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这些素质的提高都必须以教师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必须通过教师心理活动的内化才能提高。对包含在心理素质中的各种教师技能、能力素质、审

28、美修养等培养的过程都必须考虑到教师的整个心理背景,顾及到心理素质发展的水平。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有目的地培养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制,才能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最终发展。二、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是人格的完善和人的价值的提升。教师人格作为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人员所拥有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教师的人格特征“蕴蓄于中,形诸于外”,在师生相互交往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1、长时性。就学生的人格发展而言,教师是学生在性格品质形成关键期时接触较多,

29、时间较长的成年人。学生天然的“向师性”,使教师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教师人格的精神实质而内化成自己的人格要素。教师人格作为一种人格模式,不会轻易地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动,它会稳定地长期地体现在各种形式的教育行为当中,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久远的影响,甚至可能是一生。2、深刻性。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与其他职业人格特征相比,具有更强的示范性。教师“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劳动对象,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教师人格的感召力是引起学生积极人格塑造的需要和动力,它所包含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力量一旦对学生

30、的心灵产生震撼,其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独立自主、意志坚定等个性品质往往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如鲁迅留学日本时,藤野先生所拥有的纯真品质,博大胸怀被他作为鞭策自己奋斗的力量源泉,这正是教师人格的独特魅力和深深影响力。3、整合性。教师人格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一旦形成,便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以整合的力量稳定地体现在教育行为中。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某一特质单向进行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在教学中与教养过程中涉及到儿童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的”。 123如果把学生比作洁白无暇的银幕,那么教师就好比是清晰的

31、拷贝。拷贝上的一切将毫不掩饰,毫无保留地投映到银幕。我国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偏重智育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严重地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人格的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普遍意义上的提高,也只有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学生。三、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认知活动(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情意活动(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等积极的认知因素,还要调动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品质中的积极因素。教师只有把

32、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有效的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良好的身心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会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坚定其克服困难的决心。教师心理素质的提升,会不断增强其教学效能感,增强工作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发挥教学的功效。反之,如果教师上课无精打采,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教学和已有的知识不自信,有强烈的无助感,对新的教学方法采取回避,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许多事实证明,教师的精神状态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源”,教师 123彼得洛夫,论人民教师的威信,作家书屋,1951 年版,142 页

33、。 良好的心理面貌会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管理行为的成败。在学校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对于学生,教师是管理者,对于学校,教师则是被管理者,教师还充当着学校管理层和学生之间的中介。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理解和贯彻学校管理的意图,对学生实施有效的高质量的管理和教育。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发展,教师职业稳定的旧概念已开始被推翻,优胜劣汰、竞争上岗、转岗转聘等现代学校管理的新概念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认可学校新的管理机制,配合各

34、种制度的实施,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将提高其应付各种挫折的能力,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学校管理中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减少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学校可以通过教师的心理状态及时反馈管理的成效,科学地调节管理方法,公正地运用管理手段,合理的采用评价手段,通过形成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转模式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第二节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只是目前所公认的一般性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而具有不同的涵义。同样,从横向角度考虑,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应体现其群体的特殊性,即我们应该对教师群体的心理

35、健康标准做更具体的诠释,使之既包含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同时也体现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根据我们的研究与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1 )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 也不以偏概全;(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4 )积极与他人做

36、真诚的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 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4.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

37、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布置作业等。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3 )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4)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第三节教师常见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研究表明,导致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教师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途径也各

38、异,因此,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一)生理心理症状。从人的主观心理体验上看,教师心理不健康主要表现为:(1)抑郁。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学生漠然等。(2)焦虑。 主要有三类表现:1)持续的忧虑和高度的警觉,如过分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2)弥散性的、非特异性的焦虑,如说不出具体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3)预期焦虑。如并不怎么关心现在正在发生的事,而是担心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Fimian,1982)。(3 )更常见的症状是在抑郁和焦虑之间变动,当一种心理状态变得不能忍受时,另一种心理状态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通常伴随着一些身

39、体上的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恶心、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疼、晕旋等。如果教师不及时疏导或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或情绪归因不当,则很可能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有的教师开始失去自信和控制感,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产生了内疚感并开始自责。有些教师则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教学上的失败归于学生、家长或领导,变得易激惹、好发脾气,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通常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都是交叠在一起的,而且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有些教师时而感到愧疚,时而感到愤怒。(二)人际关系问题。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身心症状不可能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教师与家人、

40、朋友、学生的关系。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往往会发生认知偏差,这时,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作出消极的判断,从而相应地作出消极的反应。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中产生不良情绪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节才能与家人、朋友正常交流。而对于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不仅其劳动的特点使教师比其他人更易在工作中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其角色的多重性(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一家之长、子女的家庭教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也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作出种种心理调节。因此,教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适应不良。如与他人交流时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无法用一种理智的、没有伤害性的、对后果负责的方式表达自己或对他人作出反应,如冲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出口伤人等;另一类行为则是指向内部的,如交往退缩,避免与他人接触,对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