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8549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5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葫芦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模块一 教师的实践反思模块二 学科知识与技能人民教育上刊登了篇报道,我看过之后很受启发: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被称为“谜”一样的学校。这里的学生从不补课,课余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下午四点以后打球的打球、跑步的跑步,教室里几乎看不到人;这里的教师从不加班加点,每天按时回家,在上班时间健身还能得到学校的奖励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么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高考成绩却连年提高,稳居浙江省第一。不仅如此,学生进入高校、走上社会后,还因为后劲足、持续发展能力强而受到广泛称赞。校长叶翠微说:“我们是凡人,不是大智慧家。我们只是选择平静地对待学生,老老实实把学校办成最本色

2、的学校,排除一切干扰,真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高中三年,我们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打好三个基础。一是身体基础,健康第一;二是品德基础,做人要宽容、阳光、向上;三是学习基础,知识要扎实,思维要敏捷。”我感觉这位叶校长的话,可以指导对我们的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尤其对我们品德与生活的教师更有借鉴意义,因为她的论述正好与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相吻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所以,大家看按照这样的思想去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像杭州二中的学生一样全面发展,容易成才。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组成课程框架的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

3、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今天我准备从这四个方面和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进一步理解课标的内容:课程标准指出:“健康安全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这句话说得非常准确、合理。健康安全其实是每一个人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健康那还有什么了,如果没有了安全就没有了生命保障。早就说过健康是1,其他是0。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对于学校来说,这个孩子是几百几千分之一,但是对于家长来说,他是百分之百,是家长头

4、顶上的一片天,是他们的希望和精神寄托。在汶川地震中,有许多可爱的孩子们遇难了,每个人看了都很揪心,他们的父母更是痛不欲生。有一首诗,在网上被转载了无数次,感动了所有看到这首诗的人。诗的题目是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我们学校小海鸥广播站在朗诵这首诗歌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是热泪盈眶的。人民教育第11期也刊登了这首诗歌。大家都能体会到,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这么的重要。对于孩子本身来说,他是一个小天使,来到了人间也很不容易的,有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是有缺陷的,尽管现在医学越来越发达,但是由于环境和心理等因素对准父母的影响,出生缺陷的比例是13,所以现在一个小孩能够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其实真不容易。我们面对的都是正

5、常、健全的孩子,所以我们要让他们更健康、更安全地生活,做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同时更要教育他自已照顾自己保护自己。课标中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共包含三个大方面11个小方面的内容:(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二)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三

6、)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一单元共包括三课的活动内容日日盘中餐饮食中的科学我的配餐小计划。这就是针对现在的孩子严重挑食而设计的。我家住的离学校很近,所以很多学生家长我都很熟悉,在平时的闲谈中,有时候我会说:“你家孩子很优秀的,各方面表现都好啊,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家长很高兴,但是他又很苦恼地说:“这孩子别的方面都不操心,就是吃的方面比较愁,做什么也不愿意吃,挑拣得厉害,吃得还少你看多瘦啊”要不就说“就吃鱼肉,不吃蔬菜,你看又黑又胖,可愁人了”有的就说:“田老师,你给说说,告诉他得不能挑食啊,管啥都要

7、多吃点”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所以,我们真的得重视这个问题,多指导,和家长多联系。我就看过一个材料,有一位班主任老师给家长列出了晚饭菜谱,每天选三样蔬菜,这是家长的功课,不做不行,然后看看孩子吃得全不全、吃多少,要做记录。每周至少三次记录。结果发现,所有的家长都很配合,没有一个嫌麻烦的,有的还把表格亲自送到学校来,说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老师说我不辛苦啊,只是做了个表格,辛苦的是你们啊!他们说,“我们辛苦是应该的。不怕辛苦,就怕孩子不吃啊。”大家看,如果有的老师家也有挑食的孩子,那感受就更深了。所以,这方面我们真得重视起来,想各种办法,让学生知道饮食要科学、要多样化。并想方设法和家长

8、一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啊,尤其是饮食习惯,一点儿也不是言过其实,确实是这样啊。日本的“一袋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啊。现在日本又研究出来了,说“绿茶不仅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防癌”,所以人日本的小学生一上学要先喝一杯绿茶,这是真的。可是我们有很多老师都喝花茶,据说喝花茶没什么特殊的营养价值,喝绿茶是对健康有益的,所以,你看健康的知识引导健康的行为。所以我们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地生活啊。这里的第三点是培养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为什么把这一点放到健康安全地生活这了呢?因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

9、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没有疾病。它既包含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等等。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据医学家测定,良好的心态,能促进人体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其实指的就是在学校生活他感觉到很开心、很快乐,他喜欢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吃午饭、一起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等

10、等,而且能够和大家相处愉快、关系融洽,他也喜欢老师和同学、老师和同学们也喜欢他。大家知道有的小朋友2-3岁上幼儿园,刚开始爸爸妈妈送他去,他就要哭闹,这就是明显的不适应,在家里呆习惯了,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要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他不喜欢;过一段时间不哭了,但还是不愿意去,早上起来说:“今天不上幼儿园”“上哪儿呀?”“跟妈妈呆着”或者说“上海边玩沙子”,这也是不适应的表现;直到再后来,他感觉到在幼儿园很有意思,有小伙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还可以做很多游戏、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他非常愿意去了,星期六不去都不行了,这说明他才真正适应了。我们小学生也一样啊,不是说早上从家背书包来了,他就是喜欢学校生

11、活了。有的孩子一直上到六年级,他也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适应。当然,这里面有我们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孩子慢慢适应了,说明还是有个人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注意引导,在这方面,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那是责无旁贷啊。我们的教材编得非常好,例如一年级下册的第二课在集体中。这一课以9幅图呈现了活动的内容。第一幅图是下雨天有一个同学没带雨伞,另一名同学主动和他撑一把伞,送他回家;第二幅图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的场景;第三幅图是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后面的一个同学急忙跑过来扶起他;第四幅图是一个班同学“全家福”,师生一起兴高采烈、其乐融融;这些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列举了学校集体生活中的场景,意

12、在引发学生联想个人在集体生活中的感受。在回味中感悟、享受友爱、有序的集体生活。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过集体生活了。这期间一定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你觉得哪些事让你很难忘啊?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好吗?”然后就让学生去说,随便说,都说自己有意思的事、记忆深刻的事情。第二步:同学们,把你准备的照片拿出来好吗?让大家看看,分享一下。然后看照片,可以自由说,也可以找比较有典型意义的同学到前面说。第三步:看老师准备的照片,大投影出示教材中的照片,也可以更丰富一些。一下子气氛出就来了,集体生活多有意思啊。然后再联系实

13、际谈谈,现在上学了,你觉得我们的哪些集体活动让你感到有意思?再讲讲发生在你和老师、你和同学或者其他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你看到的听到的感人的事情。第四步:把这些感人的内容表演一下。多好啊,一堂课也不累,说说、想想、看看、演演,学生轻松地感到集体生活确实很好,好好在学校学习、游戏、参加各种比赛吧。学会适应学校生活了。二、愉快积极地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标内容:课程标准指出:“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包含三个大方面9

14、小方面的内容:(一)愉快、开朗: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二)积极向上: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三)有应付挑战的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谁都知道一个人的心情怎样对生活是无比重要的。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不能保证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愉快的事情。大人们还好说,我们可

15、以自己调节,但有的人还调整不过来,少年儿童更难了,怎么办啊?他们那么小,调节不了。何况我们的小学生,还承受着过重的课业负担呢。天津市一所小学心理热线信箱收到一封署名信,署名是“少年老者”。大家来听听这封信的内容。老师和家长:你们好!我想告诉你们,我虽然才上六年级,可已经老了。你们别笑,我的确老了。不然,为什么年轻人应有的红扑扑的脸庞,变得如此蜡黄?不然,为什么曾一步迈上三级楼梯的脚步,变得如此蹒跚?不然,为什么活泼吵闹的心,变得如此孤寂?我已经老了。虽然眼镜片越来越厚,但黑板上的字却越来越看不清,这不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有的“老眼昏花”吗?该记住的笔记,我虽然背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是记不住,这不是老

16、年人才有的“记忆力减退”吗?可是,六年级就已经老了,这不是太惨了吗?太惨了,又有什么办法?为了考取重点中学,为了考取名牌中学无可奈何,无可奈何!然而我想,假定我们考上了名牌大学,真的成了专家学者,那会不会像孔子得意门生颜回那样,尽管“闻一而知十”,却30岁刚出头就死了;会不会像唐代诗人李贺那样,尽管人称是才华横溢的“鬼才”,却在27岁时就命归西天呢?我已经老了,但我深知“人生有两种东西在丧失之后才发现它的价值:一个是青春,一个是健康”。居里夫人有句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所以,即使在她最忙的时候,也要陪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去荡秋千,去远足爬山。妈妈,您既然心疼我,那么肯陪我去爬山吗?老师

17、,您既然可怜我,那么能让我大笑一场吗?六年级,我已经老了。请帮帮我吧!这封信,读来难免让人心酸啊,但也是孩子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朝气蓬勃、自由活泼、天真烂漫是童年永恒的主题。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的今天,是谁把12岁孩子的心慢慢变“老”?又是谁把“金色”的童年变成“灰色”?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有社会原因、有国情的因素。但是做为我们品德与生活课就要引导学生解决烦恼,学会愉快地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对烦恼“我的烦恼”“烦恼来了我不烦”“难不倒”三个部分构成。单元目标是:1、知道烦恼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它都要存在。因此,我们要学会敢于面

18、对烦恼。2、人们对烦恼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学习用积极的办法来对付和消除烦恼。3、帮助学生认识到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烦恼,这样烦恼就会减少;生活中做个快乐大度的人不去自寻烦恼。4、学习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年级的学生烦恼的事情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A 学习方面的。学习上不如人,或者因为学习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备;不论自己怎么努力总是赶不上班上学习最好的同学;因为学习,家长常常不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时间等等。B 交往方面的。同学之间因为一些事情发生矛盾和误会;选班级干部好朋友没有投自己的票;同学之间游戏时为让谁参加发生争吵等等。C 家庭生活方面的。家长为孩子

19、安排了许多特长的学习,而这些学习又不是孩子所情愿的;父母争吵、离异、母亲与奶奶之间关系紧张;父母打麻将或有其他恶习影响孩子学习等等。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充分说出自己内心的烦恼,老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编排小品等直观的形式启发学生。烦恼的危害可归纳为如下几点:A 影响同学们之间的正常交往。B 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C 影响家庭生活的快乐。D 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要想让孩子过得愉快而积极,我们教师还有自己的法宝。第一,要想让孩子们积极愉快地生活,大家还要继续转变观念。转变对学习的认识。我们中国人把读书学习看得过于严重。在一个法国人看来带孩子去图书馆和带孩子散步、看球赛、进电影院,都是一种学习,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20、。而我们的一些教师总以为只有课上循规蹈矩听讲、回家认真写作业是学习,只有积累名人名言、背诵古诗词是学习,而看“闲书”不是学习,看电视聊天都不是学习,至于有的孩子喜欢海阔天空地提荒诞不经的问题,当然就更与学习无关。所以我们都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引导孩子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第二,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表扬最重要的在于一个“诚”字。前几年我们学校曾经发起过对操行评语的讨论。同仁们一致认识到过去那种“该生如何如何”,干巴巴地罗列几条“优缺点”的做法不可取,也意识到孩子们需要赏识和鼓励。教师们在如何写好操行评语上动了不少脑筋,也下了不少功夫,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没有多久,我就注意到出现了另一

21、种倾向,就是有的教师挖空心思、搜索枯肠去寻找最美妙的字眼争着夸奖和称赞孩子,而在提到他们的缺点时,却总好像陪着一百个小心的样子,什么“如果就更好了”,什么“你要是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之类,不一而足。我怀着深深的忧虑察觉到,其中隐含着某种程度的矫情和虚伪。再说美妙的词汇用得过多过滥,就难免会像货币的过量投放一样会引起贬值,使其不再受到孩子们的珍惜,何况这也很可能会助长孩子们养成一种“听不得半个不字”的习惯。我的这些看法得到了教师们的普遍认同。随着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现在教师更注重的是沟通而不是什么夸奖。在学校的倡议下,每位教师都接受了学生们的选择和请求,分别肩负起一个心理医生的责任,原来那

22、些近乎廉价的赞扬和小心翼翼的所谓“建议”应该被推心置腹的心灵交流所取代。孔夫子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段文字我们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读起来,仍然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我想其原因就在于它来自于对被称赞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在于它真正发自于肺腑。联系到而今我们有些教师自以为得计地把“夸”和“哄”当作一种手段,那就难怪“收不到预期效果”了。第三点:我们还要转变对学生的态度。其实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他的快乐与否与老师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特级教师霍懋征,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他是中国的“国

23、宝”。温家宝总理去拜访她,亲笔书写“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挂在她的家。霍懋征从教60年,有四个从没有。第一,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第二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但是人家的孩子们个个都成才。第三,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什么罚站呀,不让上课呀,等等,这样的事,都没有。第四,从教60年,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而且把很多别人不要的孩子都要到自己班,培养成才。在为霍懋征老师搞了的60年从教典礼上有一个场面:有一块地方,坐着一群花白头发的老人,都是霍懋征的学生。从教60年了,找的好多学生全是鬓发苍白。主持人说,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霍老师到讲台上讲几句。霍懋征精神

24、抖搂,84岁了,站得,腰板挺得直直的。站那以后,冲着那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孩子们!”全场都笑了。她说:“不管你们今天是什么样子,在我眼里,依然是当年你们入学时的情景,你们在我眼里,永远是可爱的孩子。”哎哟,全场热烈的掌声。 另外,我们要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应对挑战的勇气。一个人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就要乐于接受挑战,面对困难不要一筹莫展,要想办法解决,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感动中国的大学生洪战辉,生活给了他磨难,但他却能比同龄人活得更精彩,不是吗?这次在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少年,他们是勇敢的,他们能够经受住生活的考验,在困难来了,地震来了的时候,他们挺住了,有的还救出了自己的

25、小伙伴。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再遇到什么困难,他也不会退缩了,因为他学会了怎么迎接生活的挑战。生活中的磨难总是无法预料的,今天风和日丽,并不代表明天没有暴风骤雨,有很多人从小衣食无忧、生活优越,可是长大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债台高筑。这就是生活。所以,每个孩子,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境况,都必须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有应对挑战的勇气。我们老师就要鼓励孩子从小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会做的要学、做不好的要多练习。这样将来孩子才能不出息。(举例子)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1进一步理解课标内容课程标准指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

26、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这里面包含三个大方面10个小方面的内容。(一)诚实友爱: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二)遵守社会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27、。(三)爱家乡、爱祖国: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2培养孩子有责任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国外的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8、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否则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知心姐姐卢勤老师说,有一次去日本考察,看到一个日本小学生弯腰捡起地上的纸片,她问校长:“多好的小孩子啊!”校长很平淡地说:“这是每个人的责任。”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不要去埋怨是谁扔的,捡起来就解决问题吗?所以人家的环境整洁。这就是责任感的教育,孩子有责任感了,社会就好了。在家里也是一样。一个父亲要出差了,但是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关系紧张,因为儿子处于青春叛逆阶段,不愿意与大人沟通。所以母子关系紧张。他想来想去,临行前一晚对儿子说:“爸爸要出差了,你妈妈身体不好,所以你要好好照顾他,这个责任就落在你身上了。”一年的时间儿子都表现得非

29、常好,没有和母亲争吵过,而且每天都是关门、关窗、关煤气然后才去睡觉。是什么让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是责任感。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因为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认真去做事。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班级共有三课的内容。第一课大雁告诉我的活动目标是:知道集体的含义,明确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感悟到生活在集体中很快乐;热爱自己所在的集体。第二课在集体中的活动目标是: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关心和爱护同伴,乐于帮助别人;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第三课这是我的责任岗,活动目标:热爱劳动,做事用心、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爱护班集

30、体,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累。在这一节课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集体的事是大家的事,人人都有责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本班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学生在寻找小岗位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切实际的承诺的现象,老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恰当的分析处理,可以几个人同时合作,也可以每日每人轮流负责。也可能会出现一个岗位也不想找或找不好的现象,老师要热情鼓励而不要指责。学生年龄小,做事缺乏持久性,为了引导孩子们履行诺言,在实践中形成技能和习惯,我们要多一些提醒,多一些鼓励。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当家一天。共由“爸爸妈妈不在家”“给爸妈一个惊喜”“快乐

31、家务”三课共同组成。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安排一天的学习、生活、玩乐等活动,使学生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本领,引导学生同爸爸妈妈一起共同完成家务劳动,并体会做家务的责任和做家务的快乐。3培养孩子有爱心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孩子有爱心。一个韩国家庭有三个儿子,亲戚送给他们两筐苹果,一筐是刚刚成熟的,可以储存一段时间;一筐是完全熟透的,不在三天内吃掉就会腐烂。父亲把三个孩子叫过来,说:“孩子们,你们说选择怎样的吃法,才能不浪费一个苹果?”大儿子说:“先吃熟透的,这些放不过三天。”父亲不满意大儿子的建议。“等我们吃完这些后,另外一筐也开始腐烂,我们吃的始

32、终不是新鲜的苹果。”二儿子说:“那就吃刚刚成熟的那一筐,先拣好的吃吧!”“如果这样,熟透的那筐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你不觉得可惜吗?”父亲一边训斥二儿子的冲动,一边把目光转向了小儿子,“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小儿子微微思索了一下,说:“我们最好把这些苹果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苹果了。”父亲听了,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的确是个好办法。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多年后,这个选择把苹果分给邻居的孩子当选为联合国的秘书长,他的名字叫做潘基文。有爱心是做人的基础,有爱心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帮助,有爱心的人才容易成功。可是我们前些年的道德说教,让学生只会说大

33、道理、却如何把自己的爱心献给别人。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的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

34、子。” 一位教师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了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想像出什么样子的故事?结果是:几百名高中学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共财物,不能采摘花草树木,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可见,我们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只有道德规则,缺乏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怜悯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玫瑰都已凋谢了。学校是传递人间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我们要抓住契机培养孩子的爱心。在512大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国人民一起支援灾区,甚至全世界都纷纷捐款救灾

35、。我们学校也搞了一个捐款仪式,孩子们真的挺让人感动的。在我们整理捐款的时候,发现捐款箱里有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满满的全是硬币,大家一数是46元9角,老师们都感动极了,一个劲地由衷地说:“好孩子,好孩子!”这真是孩子自己积攒的零用钱,关键时刻他不吝啬,这是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有一个六年级的女孩,非常懂事。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每天中午不吃营养餐,五块钱,她嫌贵,她到学校旁边的小店去吃面条,两块五一碗。这个孩子在我们广播室放音乐,所以我们很熟悉。有一天聊天,无意中,她说,那次捐了20元块。我说:“是你自己攒的吗?”她说,“我没有零花钱,一天就是两块五,中午吃面条。”你怎么对妈妈说的,她给你20块钱呢

36、?“没说什么,我妈也天天看电视,知道地震很严重。我妈问我捐多少,我说20吧,因为我要50的话,我妈手里可能没那么多。因为我平时从不乱要钱,连课外书都不买,所以我妈妈很痛快就给我了,她也说,如果有钱还应该多捐些。”我们学校有很多孩子捐100元,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比这个孩子的20元钱更轻松。这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她的母亲也很好,她会教育孩子,她用的不是语言,是行动。有一些孩子可能做不到这么好,那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引导、教育他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举例子)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1进一步理解课标内容课程标准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

37、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这里面包含三个大方面11个小方面的内容。(一)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二)动手、动脑: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三)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

38、成果。(四)获得知识、积累经验: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2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动脑筋、有创意,这是对现代人来说更重要。现在我们科技需要创新,普通的工作也不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要不断地创新才能有高效率。别出心裁才能别有情趣。一提到创新,我们就想到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有很多都是呕心沥血,甚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但却不能得到诺贝尔奖。这么说,没有对科研人员不敬的意思,他们其实为我们祖国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就是从这儿看出来,我们近一个世纪来,与古代的四大发明那些相比,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减弱了。我们崇尚的是按部就

39、班、井然有序,这是一个层次,还应该有标新立异的一个层次。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时候,从小就要让他们多动脑、多动手。在瑞典,两岁多的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称。在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需要老师带着小宝贝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试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了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教育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儿童接受,瑞典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接受、对生活及人类的热爱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能,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洞悉了这一点,所以你

40、看,古代发明的玩具,如九连环、华容道、积木、魔方等,这些都是要动手、动脑的。可是现在的玩具,电动的、遥控的,非常方便,好玩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缺乏对孩子的锻炼。所以,我们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在课上让孩子们多动手、多动脑,动手是基础,他不动脑,就没法动手,心灵手巧,手巧了,大脑也就更聪明了。让他们在做中学,以前我们夸奖孩子都说“乖”,这个字看起来就不是太舒服,好像缺点儿什么,缺什么呢?缺一撇一捺,有了一撇一捺这对创新的小翅膀,才能成“乘”,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在动手过程中,他更能发现问题,再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这不就是探究精神吗?探索、研究,这是孩子们最愿意做的事情,真的

41、。孩子有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我们老师不用投入什么财力、物力,只要我们有热情、多鼓励,别什么问题都回答得天衣无缝,给他们留点儿思考的余地,孩子的钻研、探究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不这样认为,她把爱迪生接回家,并千方百计鼓励爱迪生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最后把儿子培养成为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变、变、变由小小魔术师奇妙的作品和出个金点子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对蔬菜和水果的插接、拼装,使他们变成生动有趣的作品,并利用这种变化的思想当中一些事情产生联想、给以改变,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创意。小小魔术师一课,本来水果是用来吃的,这是人

42、们的常规想像和做法,本节课目的是要打破学生这种常规思维,让学生进行超常思维。因此,在进入正式课程之前,老师可就水果与蔬菜除了吃还能做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以散思维。这也是本节课具有生成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老师可将学生罗列出的关于水果和蔬菜的其他用处简单地记在黑板上,对那些有创意、奇特的想法要给以充公地肯定和鼓励。然后老师可出示一两件水果和蔬菜拼接成的作品作为本节课的导入,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简单的工具和自己头脑中丰富的想象,学习做水果和蔬菜的插接。3 培养孩子探究精神青海省科技馆的馆长在网上发表一篇文章孩子的探究精神哪儿去了?,文章中说,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很少有孩子会问为什么。在轮番的“快餐文化”“

43、电视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们更多地学会了被动地接受或拒绝,而丧失了动手操作能力。在展厅里,大多数的孩子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摸一摸,很少有孩子实际操作,主动询问工作人员这个展项究竟是什么原理、为什么它会动等等。若要让一个孩子将拓展厅内每一个展项完全动手操作一遍,琢磨一下是由什么原理构成至少需要两个小时,而现在来参观的未成年人大多数将科技馆纯粹当成了游玩的场所,用不了半小时就从入口走到出口了。这也大概反映出了现在大多数孩子们的状态。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样的话:“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大家都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如果这个熟透的苹果掉在牛顿身边

44、,他只是看看、或者没当回事,那么会是什么情形呢?所以说,我们要学习勇于探求真理的精神。(举例子)我记得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内容大概是说有一种小鸟能成功地飞行几万里,飞越太平洋,它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文章说:飞行时小鸟嘴里衔着一小截树枝,累了,它把树枝投在水面上,站在上面歇歇脚;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吃;困了,站在上面打个盹,结果,它成功地飞行了几万里,飞越了太平洋。文章的寓意原是说一个人在前行中包袱不能太多、太大,轻装前进才有可能成功。我想,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如果把学生们比喻成“小鸟”,它们要成功,起飞时的那一小截树枝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做老师的就应该适时地帮“小鸟”选择好那一截小树枝,

45、待它们准备飞行时,及时帮“小鸟”们衔在嘴里。小树枝就是孩子们各种好的习惯,例如,文明有礼貌、健康乐观、勤奋爱钻研、负责任有爱心,这些好的习惯,我们都要让他们养成,这就是他们的一小截树枝,有了这样的小树枝,他们才能茁壮成长,逐渐成才,走向成功。五、学科知识结构 1准确把握各部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对于学科课程来说,教学重点应是基本概念、规律等,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以往的品德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

46、中。新课程品德与生活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习(获得)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学习书中的的知识和信息不是目的,只是实现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种手段。课程是通过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把品德教育、科学教育、劳动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程成为儿童现实的愉快生活体验,并成为其生活的引导。所以,它的重点是教师要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理解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改变旧习惯,形成好习惯。 有的老师说,搞活动容易,可是让他们真正能够把课上的表现真正带到生活中去,还是有困难的。这就是说“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

47、为语言要困难得多”。所以,我们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难点基本上就是引导学生真正把好飞快带到生活中,让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我们老师要有信心,如果你坚持把每一次的活动都搞好、搞得有声有色,那么效果没问题,所谓功到自然成。一个5m高的峭壁,没有专门的工具,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是很难攀登的,而泰山高1524m,一般的人都爬得上去,就是因为泰山开凿了一般健康人都能接受的台阶。可见,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2正确补充、更新、调整教材的原则和实践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工作者,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

48、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有三种表现:“补充教材”,这是比较温和的形态;“更新教材”,这是比较激烈的形态;“校本课程开发”,这是比较充分的形态。要想做一个好的课程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做到:第一,我们要“吃透”教材。正式发行的教材往往聚集了大量的专业智慧和实践经验,有些教材可能隐藏了一些错误或缺憾,但很少有教材会败坏到“一文不值”的程度。教师可以补充或开发新的教材,但补充和开发新教材的前提是尽可能“吃透”并“利用”现有的教材。“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第二,利用教材。“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利用”教材首先可以表现为“调整”教材,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利用”教材也可以表现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是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利用”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