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详解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92177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形红斑详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多形红斑详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多形红斑详解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多形红斑详解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多形红斑详解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形红斑详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形红斑详解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 形 红 斑,多形红斑是一种以多形性皮疹和虹膜样红班为特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常有粘膜损害及全身症状。病程2-4周,好发于春秋季,易复发。,病 因,(一) 感染 以单纯疱疹病毒及支原体感染为常见病因。(二) 药物 (三) 其他因素 系统性疾病、寒冷、日光、妊娠、月经来潮,也可引起。,临床表现,前驱症状: 咽痛、头痛、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关节疼痛等。典型皮疹: 皮疹多形,可有风团、丘疹、紫癜、水疱等。临床分为三型: 1. 红斑丘疹型(轻症型) 2. 水疱大疱型(中症型) 3. 重症型,(一)红斑丘疹型(轻症型),此型常见,青年女性好发。早期皮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表面无鳞屑

2、。数日后皮损扩大,周边浮肿成环状,中央颜色变深,暗红、紫红色或紫癜样,甚至出现水疱,形成典型的虹膜样或靶形,为本病特征性病变。皮疹可有轻度烧灼感、疼痛或瘙痒,粘膜受累不常见。好发于四肢远端,特别是手足背、踝周,也可发生在面部和耳廓。 在药物诱发的多形红斑中,皮疹以躯干四肢近端更常见,主要为大小不等的丘疹,典型的靶型损害不常见。,(二)水疱大疱型(中症型),常由红斑丘疹型发展而来,皮疹数目更多,靶型损害更多且渗出严重,有大疱或血疱型损害。粘膜损害较常见,主要累及睑结膜和球结膜、口腔和外生殖器粘膜。轻者表现为红肿、充血,重者出现水疱、大疱和糜烂。,(三)重症型,以严重粘膜损害和广泛大疱性皮疹为特征

3、,有较重的前驱症状。初期与中症型多形红斑相似,但早期既有粘膜红肿充血,皮疹在12周内持续加重,躯干、四肢多发、广泛暗红色、出血性红斑,中央水疱,皮疹部分可融合成片,出现松解,表面灰褐色,尼氏征阳性,形成,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渗出,疼痛明显。粘膜损害严重并可累及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出现多种并发症。,预 后,本病为急性病程, 有自限性,轻中症型患者皮疹一般经2-3周可自行消退, 留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但可出现复发。少数皮疹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的患者,应当考虑与系统性疾病有关的可能。重症型患者可达4-6周或更长,愈合可留有表浅性瘢痕。少数患者可因消化道出血或继发感染而死亡。,鉴别诊断,1. 荨麻疹

4、: 皮疹发生突然,无靶形损害,常在数小时内消退,瘙痒明显。2. 大疱性类天疱疮: 常发生于老年人,早期为浮肿性红斑,常有大疱,无靶形损害。3. 冻疮: 多于冬季发病,暗红色丘疹、斑块,持续至春季后自愈,遇热瘙痒明显。4. 红斑狼疮:可出现多形红斑损害,但常有红斑狼疮的其他表现和化验指标异常。5. 二期梅毒疹:皮疹0.5cm大小,圆形或椭圆形,铜红色,孤立散在,表面脱屑,梅毒血清学发应阳性。,治 疗,局部治疗:无糜烂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及类固醇制剂。糜烂处外用抗生素制剂以预防继发感染。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 对轻症患者可缓解症状。 2.硫代硫酸钠 有非特异抗过敏和解毒作用,0.64mg/g静脉注

5、射对轻重症型患者可有助皮疹消退。 3.皮质类固醇 对重症患者,早期全身使用可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皮肤、黏膜、内脏损害。 4.抗生素 对有明显皮肤、黏膜及内脏感染的患者应当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以防出现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 5.支持治疗 对重症型患者,因不能进食和 糜烂渗出者,应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需要。,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属中医的“猫眼疮”范畴。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之邪,郁于肌肤而成,或因素体血热,复感风热之邪,以致营卫不和、血热蒸肤,甚则热毒炽盛内陷成危候。,中医治疗,(一)内治法 1.风寒型 主证:多见于冬季,皮疹好发于四肢末端,紫红色水肿斑、水疱、风团等。自觉疼痛或灼热,遇寒更甚,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浮紧。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脉方药:桂枝汤加减 2.血热型主证:多见于春秋季,皮损以鲜红色斑丘疹为主,或有水疱、大疱、血疱、紫癜等,瘙痒明显,伴发热、口干、咽痛肌肉关节酸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3.热毒炽盛型主证:皮疹广泛,可见红斑、大疱、糜烂、出血及黏膜糜烂,常伴高热、畏寒、头疼、呕吐腹泻、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安神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二)外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