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8342于洋华润附属创业.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93064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4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28342于洋华润附属创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028342于洋华润附属创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028342于洋华润附属创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028342于洋华润附属创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28342于洋华润附属创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28342于洋华润附属创业.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由华润集团下属华润创业的啤酒产业进军看“公司附属投资”10028342 于洋首先介绍集团背景:1、香港华润集团成立于1948年,是国务院直属的39家超大型企业之一,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企业,目前已成为香港最具实力的红筹股企业,总资产达600亿港元,年营业额为290多亿港元。旗下拥有五家在港上市公司,主营四项业务:分销、地产发展、科技及策略投资,前三项业务分别由华润创业(291)、华润北京置地(1109)、励致国际(1193)负责。另外华润还持有五丰行(318)及华人银行(655)的股份。2、华润创业作为香港华润集团最大的旗舰上市子公司,控股华润北京置地、励致国际、五丰行和华人银行

2、四家上市公司。其前身是一九九二年华润集团收购的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永达利企业有限公司。短短数年间,华润创业已由一间小型的上市地产公司发展壮大为一间业务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其物业发展与投资业务分布香港和中国内地,涉及物业、食品饮料、服装、基建、零售及多项策略性投资,资产总值达260亿港元,获选亚洲最佳管理企业。1997年,华润创业被纳入恒生指数,这充分反映了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与备受瞩目的蓝筹股地位。同年九月初开始,华润创业还被列入恒生伦敦参考指数。目前,华润创业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的SEAQ International及美国Level-I保荐预托收据市场上挂牌,全日二十四小时均可进行买卖

3、。华润集团作为一家成立于建国初期的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前甚至直到现在,都是我国的一个窗口企业,一方面是我们向海外拓展的窗口,另一方面,也是海外看中国的窗口。在改革以前,它利用的是国家对其特别授予的经营的权利,主要是进行进出口的贸易管理。受益于此但也受制于此,没有权利在国内经营自己的产业。改革后,由于国家对外资开放,于是,华润得以利用其在香港的资本,寻找在大陆的产业拓展机会。一方面,自己的富裕资本得以流向临近的地理区域,管理成本低;同时,也将集团的价值链向后延伸,寻求更多的利润。(有些类似于大型超市集团的NP的产生)。为了更加充分、完善地管理这部分资金,专业化地进行投资,特别设立了华润创业。完

4、全属于“公司附属投资业务管理公司”。 关于华润创业(华创)下属啤酒产业的发展: 华创涉足领域很广,包括服装、啤酒等,本文重点分析其在啤酒领域的发展。 华创准备进入啤酒业时,大陆啤酒业刚刚开始进入盈利期,而且发展势头看好,但是,由于管理能力低,根本没有后劲,所以,几乎所有的世界啤酒巨头都看好中国的啤酒业务拓展机会。华创在进入大陆之前,完全没有关于啤酒的经营经历,可是,华创的学习能力很强,它首先网络了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大陆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推动他们在收购啤酒企业时同步进行行业经营学习,对于已经有行业背景的管理者,则推动他们在管理理念上学习。收购完成后,将管理人员分批配置到企业中去。当时啤

5、酒企业被收购几乎完全是被动的,抵触情绪很大,根本没有意识到重新创业的必要,是华创在进行接触的过程中使他们意识到再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他们缺乏资金。于是,华创注册新企业,购买原企业资产,注入大量资金,通过引进管理人员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导入组织,再通过华润在国内的影响力为他们拓展市场,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逐渐将收购的一个个啤酒厂做强、做大,完成华润在内地的啤酒产业的发展。这个过程大都具有MBI的特点,对于华润而言,是公司附属创业,对原企业而言,是再创业。下面是一篇进行评述的专门文章:华润啤酒现象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下十分重要,如何深入理解其本质,先要弄清经济现象基本特征,看华润发展模式是否符合:

6、 1、非惟一性,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正在兴起的企业资本运作、收购兼并、重组整合的一种普遍存在。 2、代表性,华润模式颇为典型并获巨大成功,引起人们密切关注,能引导这一现象潮流。 3、时代性,华润模式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适应当前改革以现有企业资产存量重组为重点和加入WTO后资本一体化趋势的内外部大环境。 4、争议性,一种现象的争议必不可少,对华润啤酒现象至少两方面会有争议:(1)华润啤酒品牌不统一;(2)华润啤酒的“双泡沫”,即啤酒泡沫和资本泡沫,啤酒和资本运作都离不开泡沫,但泡沫又不能太多,华润啤酒模式值得探讨。 5、时效性,一种经济现象必有其时效,可能是一阵风,永

7、恒和只生不死的经济现象是没有的,当前研究华润模式意义重大,应深度发掘,抓住时机大做文章。 归纳华润啤酒现象,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运作主体是国有企业,华润集团是老牌国有海外企业; 第二,运作对象也是需通过购并整合获得新生的国有企业,这是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的存量部分,这一现象颇具时代性。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再是简单让外资来华办三资企业,而是引进外资同时改造现有企业,融资同时实现国企转制,完成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华润公司站立潮头,十分成功。 第三,华润公司以战略投资人和金融投资人双重身份在境内外两个市场开展产品经营和资本运作,其背景是资本运作和国有控股公司组织模式的倡导。在此就华润啤酒现象的啤

8、酒与资本“双泡沫”和其分散品牌战略两大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华润创业公司作为金融投资人,在选准某一产业领域进行创业投资时,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退出机制,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不仅会在短期内投资24个啤酒厂,而且重视在经历投资、技改、管理组织整合的“结婚”、“过日子”后的“离婚”。想卖个好价钱,还是“白头到老”?令人关注。华润公司选择对象时,不简单追求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是要求投资回报不低于10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企业利润最大化是截然不同的投资战略,前者必然包含逐步把收购企业转让退出的过程。就华润现象说,不明确这一问题,其成功经验就画不上句号。 其次,华润啤酒的品牌战略。华润啤酒年产量高

9、达350万吨,位居国内前三名。原因在于华润的品牌战略,24个啤酒厂数十个品牌,品牌不统一,如何体现一体组织,收购意义何在?这不仅和青啤、燕啤不同,也与跨国公司常规打法不一。华润公司如有把啤酒作为其主导产业之一的长远打算,必须统一品牌。当然,品牌的统一可逐步过渡,比如先叫华润雪花、华润蓝剑等,日后逐步统一,统一品牌是华润啤酒现象最终成形的标志。 品牌问题意义重大,可透视华润公司对啤酒投资是战略投资人的长期行为还是金融投资人的短期行为,或是混合的第三条道路。从单一金融投资人的角度看,在品牌问题上,华润公司可能留了退身之路,因为分散品牌更有利于退出。现实中,从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出发,人们会提出如果明

10、天有人开了个好价要买雪花啤酒控股权,你卖不卖?从战略投资人角度,为保住中国啤酒前三名地位可能不卖,但从华润创业投资的金融投资人地位来说,则可能要卖。 因此,品牌问题并不简单,在统一和多元背后,标志华润未来发展采用何种战略。讲评: 华润集团作为一个集产业投资、战略投资、创业投资与资本运作于一体综合性企业集团,分析它的运作不仅对于企业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从事公司附属创业投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于洋同学在分析过程中,不仅区分了华润集团的公司附属创业活动以及其子公司的再创业活动,而且得出了以下命题:创业投资的本质在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产业投资和战略投资的本质在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说明于洋同学终于对创业和创业投资的本质内涵有了清楚的认识,并能较好地将创业与创业投资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分析。今后如有可能,建议将与创业或创业投资无关的内容精简掉,以更鲜明地体现创业与创业投资的特征。得分: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