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提问修改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94555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技能提问修改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学技能提问修改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学技能提问修改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学技能提问修改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学技能提问修改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技能提问修改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技能提问修改版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语课堂教学技能 提问,结构,1、定义:2、功能:3、类型:4、要点:5、注意事项:,2,一、什么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即在上课时间,老师与学生的相互问答。,二、课堂提问的功能,1、定向: 通过课堂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2、检查教学和反馈信息: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反省 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3、交流信息和沟通感情: 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老 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提问,就能保证师生间交流渠道的畅通。,4,4、解决问题、

2、探究规律 师生间互相提问,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使老师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办法,以易懂的表达方式归纳总结规律。5、促进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通常一个巧妙的设问可以使学生打开思维,引导其思考,发展思维能力。6、锻炼表达能力 通过提问,老师鼓励学生积极作答,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从而使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得到锻炼和成长。,三、问题类型,1、按认知水平分类,(一)展示型问题: 它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识记和理解而设计的问题,教师预先知道学生作答的内容,学生作答时会很大程度上依赖文本信息。在文本阅读的初始阶段,教师通常就文本中的字句、细节信息或篇章结构进行提问。Eg: What a

3、re the two things that the English teacher wants to improve?,7,(二)参阅型问题:,它是在学生理解并获取文本事实信息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教师针对文本特征、写作特点、写作意图或文本中其他有价值的关键点进行提问。学生作答时需要结合已有的认知和经历,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和运用。Eg: How many boys are there in Li Kangs class?,8,在学生准确获取文本内容、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之后,教师通常需要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话题、内容、作者观点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这类问题以文本为基点,学

4、生通常需要结合逻辑和情感得出综合性的评价和结论。,(三)评估型问题:,9,2、按技巧分类,诱导式疏导式阶梯式对比式迂回式,(一)、诱导式提问,诱导式提问,是指询问者为了获得某一回答而在所提问题中添加暗示被询问者如何回答的内容。例如:、重复问题使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描述外貌特征时,展示自己的头发等。,(二)、疏导式提问,疏导式提问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比较容易理解的小问题,逐一引导学生作答。Eg: Whats your impression on our school?,1.How about the classroom?2. How about your classm

5、ates?3. How about the environment?4. How about your teachers?,(三)、阶梯式提问,阶梯式提问,是指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提问方法。通过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经层层剖析,最终解决问题。,(四)、迂回式提问,迂回式提问是对需要提出的问题暂不提问,而是先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然后看准时机,再托出要提出的问题。目的是要化解难度,增加思维强度。 例如:由学生人数引到倍数。,(五)、对比式提问,对比式提问是运用比较的方式来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相同或不同点,加深知识的理解。eg: Wh

6、at are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your Junior high and Senior High?,四、有效应用提问技能的“七要”,(一)、要难易适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提问要考虑到每个同学的差别,提出深浅各异的问题,使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对教师的提问作出正确的回答。同时还应避免提问的偏爱现象。,(二)、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例如,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不点名提问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也可以先提一问题,然后提供一些材料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到启示,提高学习的积

7、极性。,(三)、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课堂提问本来就是一种双向交流,学生有被提问的可能,更有向教师提问请求解答的权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就是他们的疑点,教师备课时顾及不到其之所在。通过教师解答或组织学生讨论,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弥补教师讲解的不足。,(四)、要注意提问态度,教师良好的提问态度能唤起学生答问的激情,催发学生求知的渴望,获得学生高度的信任。 对于学生的回答,一要全面评价,二要鼓励多于批评。 老师可以使用下列一些常用词来赞扬学生:Good job! Well done ! Excellent! You are really talented ! 即使学生的回答不是特别令人满意,老师也可

8、以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例如:You are so brav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Dont be worry!,(五)、要精心设计问题,体现教学目的,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地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以免偏离课堂教学中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提的问题应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动脑获取知识;而不是随意发问,以至学生随口答问。,(六)、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 课中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时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急切需要教师发起疑问,来引导其深入理解课文。

9、在课尾提问,可以考察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查漏补缺。,(七)、给予适当的候答时间,尽管多数问题教师都给了学生定量的思考时间,但是待答时间普遍偏短。研究表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等待的平均时间大约为1秒钟,如果学生在短暂的1秒内不能足够快地思考以形成一个答案,那么教师会变换问题或重述、或点答另外一个学生。对较难的问题来说,这一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这种现象在赶进度的高年级教学中更是屡见不鲜。,注意事项!,(一)、设问应围绕文本的主体信息,教师在梳理文本信息的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应避免在一些边缘信息上纠缠不清,将简单的信息复杂化,而对于重点的信息又轻描淡写,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二)、设问

10、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照顾到学生的思维认知,重视问题之间的连贯性、序列性和联系紧密性,逻辑清晰,这样学生才能努力思考,尽力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三)、设问应兼顾学习主体,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水平,关注问题的难度和深度,注意提问的时机。有些问题过难或过于简单,学生会难以或不愿回答。,(四)、设问应避免曲解文本本意,教师在解读文本和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凭自己的固有经验和主观臆断而曲解作者的本意,或者把文本并未提及的内容强加进去。 应分清读者和作者的概念,引导学生树立忠实于文本的意识。,(五)、设问要明确表达设计意图,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要有明确的要求,避免等到学生展示结果时,又不断追加“要求”,造成学生表达思维受阻。,(六)、设问要考虑问题类型的合适比例,兼顾三类问题(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评估型问题)的合适比例对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如果对文本设计过多的展示型问题,学生的阅读思维只停留在较低层次;或未能针对文本的主题内容和中心观点等进行设问,出现重心偏离现象;亦或是没有适量的参阅型问题作铺垫,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出现断层,思维拓展和提升无法达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