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强台风“凡亚比”环境应急处置.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94586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年强台风“凡亚比”环境应急处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XX年强台风“凡亚比”环境应急处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XX年强台风“凡亚比”环境应急处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XX年强台风“凡亚比”环境应急处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XX年强台风“凡亚比”环境应急处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年强台风“凡亚比”环境应急处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强台风“凡亚比”环境应急处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年强台风“凡亚比”环境应急处置2010年9月21日,受第11好强台风“凡亚比”的影响,广东、云浮等地出现强降雨,茂名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并引发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关领导旨受灾地区抢险救灾工作要批示。9月22日,广东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深入信宜灾区慰问群众,指导抢险救灾工作。9月2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救灾复产工作。9月月26日,广东省副省长发赶赴茂名,指导高州水库应急处置工作。一、总体情况9月21日,受“凡亚比”带来200年一遇特大暴雨的影响,茂名信宜市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银岩锡矿尾矿库发生溃坝,积蓄库中的洪水直冲下游村庄和镇

2、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威胁下游钱排河、黄华江以及广西梧州地区的水质安全。茂名地区的特大暴雨和山洪泥石流还导致大量禽畜尸体和垃圾进入高州水库,直接威胁茂名和高州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源。9月27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当地部门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时,发现信宜市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东坑金矿黄沙选矿厂化学品仓库内存放有大量剧毒化学物质氰化钠,并且周边山体出现崩塌和裂缝,存在极大的环境安全隐患。9月21日,接到灾情报告后,广东省环保厅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环境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水质监测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地方环保部门,全力以赴投入到环境应急处置工作之中。经过10多天

3、的连续奋战,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将自然灾害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未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危害。虽然大量垃圾和动物尸体进入高州水库对水源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由于打捞清理及时,水库水质稳定,总体保持地表水类类标准以内,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尾矿库溃坝未对下游水质造成明显影响,钱排河、黄华江以及粤桂交接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类目标水质要求。黄沙选矿厂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库存的氰化钠得到妥善转移和处置,消除环境安全隐患,未造成环境危害。二、重要决策制定执行过程分析(一)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组织开展灾区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广东省环保厅高度重视“凡亚比”台风防御工作。9月19日,厅长李清专门召开全体应急人员会议,研

4、究部署台风防御工作。20日,又下发了关于做好中秋和国庆期间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应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环保部门加强两节期间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特别强调做好“凡亚比”台风及暴雨防御工作,加强应急值守以及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积极防范次生突发环境事件。9月21日下午,接到茂名市环保局关于信宜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银岩锡矿尾矿库溃坝事件报告后,按照厅长李清的批示,广东省环保厅立即派出厅应急办领导和环境监测专家连夜赶赴现场,组织当地环保部门成立现场调查组、监测组、技术组和后勤组,研究部署应对措施。9月24日凌晨,在获悉高州水库受洪灾影响大量垃圾冲入水库的险情后,广东省环保厅立即启动环境应急预案,由厅党组

5、成员、环监局局长兼应急办主任周全同志率队,联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卫生厅、华南环科所等部门组成专家组,第一时间赶赴高州水库指导水质应急处置工作。专家组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向当地政府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全力以赴加快清理库内垃圾;二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三是要严密监控水库水质情况,若不能达到饮水标准,则必须立即启动备用水源。9月25日下午,广东省委常委会后,厅长李清立即赶赴茂名,连夜研究部署垃圾打捞和水质保护工作,作出四项决定。一是加强水库水质综合分析研判,积极做好信息报告。二是成立水质保障专家组,督促完善水厂的应急预案。三是增调监测人员支援茂名市,增设监测点位和增加监测频次。四是组织对全市开展饮

6、用水源地安全及污染源排查,防止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故。9月26日上午,厅长李清会同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市长邓海光到高州水库现场办公,并研究决定:一是请求不对增派300名战士,调集200名渔民20条渔船到库区加快打捞进度,确保国庆节前完成库区垃圾打捞工作;二是请广东省卫生防疫专家指导当地防疫、畜牧部门就近深埋动物尸体,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三是落实茂名、高州水厂的备用水源和应急措施。9月26日晚,广东省林木声副省长率领省直有关部门赶赴茂名,27日上午,视察了高州水库现场,了解水库漂浮物打捞和水质情况。在茂名市政府主持召开现场汇报会时,林木声副省长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继续做好灾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严密监

7、控流入高州水库的生活垃圾和动物尸体对其水质的影响;二是通力合作,加快高州水库内生活垃圾和动物尸体的清理打捞工作,并妥善处理好打捞物,防止二次污染;三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备用水源,一旦发现水库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立即启用备用水源;四是进一步做好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开展对灾区重点河流、湖库等流域内重点排污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各类工矿企业尾矿、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污染源督促整改,无法完成整改的要责令停产;五是要以此次灾后重建为契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对高州水库周边居民进行布局调整,减少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对水库水质的影响。会后,广

8、东省环保厅立即组织茂名市环保局贯彻落实林木声副省长的指示,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提出进一步做好水质监控、入库污染源调查以及灾区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和整治等8项工作部署。9月27日晚,获悉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东坑金矿黄沙选矿厂危险品仓库中尚存有固体氰化钠以及未用完的氰化钠溶液后,广东省环保厅立即派人前往现场督查处理,并及时协调惠州东江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派遣了一支20多人的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前往支援处置。9月30日,广东省环保厅、茂名、信宜三级环保部门以及信宜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全部达到现场,指挥和布置氰化钠转移处置工作。当日,12.3吨氰化钠固体被转移至紫金矿业公司福建总部,残留的1.83立方米含15%氰

9、化钠的废液被安全运输至惠州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并于10月2日安全处置。9月29日,厅长李清再赴灾区,于30日陪同汪洋书记视察高州水库,10月1日视察云浮罗定等地,指导灾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二)加强水质监测,严密监控灾区水质状况接到灾情报告后,广东省环保厅在最短时间内调集先进的仪器设备迅速赶赴灾区一线,组织茂名市、信宜市两级环保部门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茂名市环境监测站成立了现场应急监测指挥小组、现场监测组、测试技术组、质量管理组、信息及数据处理组、后勤保障组。尾矿库溃坝应急监测工作从9月21日开始,至10月3日以后转为常规监测。在尾矿库外

10、排口、位于下游的钱排河、黄华江以及广西交界河段设置监测断面,监测项目包括pH值、铜、铅、锌、氰化物等。高州水库应急监测从9月24日开始,至10月13日以后转为常规监测,在高州水库石骨库区、名湖水库、入库河流、备用水源地设置监测断面,监测项目包括24项地表水基本项目等。为了排查高州水库是否存在其它污染因子,根据专家组意见,在高州水库石骨库区的进水区、出水区进行一次地表水109项全分析。此外,还通过在高州水库出水口建立临时性的自动监测站,采集表层地表永每天12次加密监测;通过启用移动式水质应急监测车,对灾区乡镇饮用水源和入库河流水质进行移动监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此次应急监测除了广东省环保厅、茂名

11、市环保系统参与外,还从湛江、阳江调派监测人员、监测设备和车辆支援灾区应急监测工作,部分水样送广州、深圳协助分析。共出动应急监测人员3700多人次、车辆570辆次,上报应急监测数据6500多个。(三)加强环境监管,开展污染源排查,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尾矿库溃坝后,广东省环保厅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责令肇事公司停止生产。同时加强环境监管,防止在尾矿库修复并通过验收前擅自复产,消除事故隐患。高州水库被冲入垃圾后,广东省环保厅迅速组织当地环保部门,对进库河流漂浮物进行现场巡查,并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污染隐患排查。对灾区重点河流、湖库区域内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业、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进行地毯式的排查,会同畜牧部门关

12、闭高州水库水源保护区内的养殖场,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对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污染源,督促其马上进行整改,一时无法完成整改任务的,责令其立即停产,并派专人进行重点监控。严格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确保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隐患。网时,加强对打捞上岸垃圾的处理处置工作的监管。其中14车约140吨禽畜尸体由高州市环保局监督,高州市畜牧局运送到高州市垃圾填埋场采用6米深埋并严格消毒处理;木头、树枝等可利用的漂浮物由当地群众就地分散处理;对不可利用的垃圾约8.5万吨由高州市环保局监督,鉴江流域管理局运送到长坡垃圾场和高州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垃圾处理过程没有出现二次污染。在获悉黄沙选矿厂化学品仓库内存放氰化钠的信

13、息后,广东省环保厅立即派人前往现场督查处理,并调派惠州东江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前往支援处置。广东省环保厅应急办邓茂枝副主任一直坐镇现场,指挥和布置氰化钠废液的应急处置工作,直至安全转移,现场妥善清理。(四)加强信息报送,服务政府决策,正确引导舆论灾情发生后,广东省环保厅立即派员前往一线调查并迅速调度当地信息,第一时间向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环境保护部报告,并坚持每天一报,从9月21日初报至10月11日终报,共报送各类报告70多份。这些报告引起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为灾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并确保上级部门第一时间掌握灾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时做出决策。9月

14、23日,黄华华省长、孪容根副省长在广东省环保厅报送的溃坝事件信息专报上作出重要批示。9月24日,汪洋书记在广东省环保厅报送的高州水库水质应急处置的初报上作出重要批示:“请木声同志直接过问,如打捞力量有问题,可请部队支援,确保饮用水源的质量。”鉴于事发点下游为广西梧州市,广东省环保厅及时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加强上下游的信息和协同应对。广西环保部门在溃坝当天就开始对粤桂交接断面及下游水质进行监测,直到10月1日结束应急处置状态。同时,广东省环保厅还及时向省水利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报有关情况。此外,为了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广东省环保厅积极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

15、于9月23日及时编写新闻通稿,9月24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各主要媒体纷纷集中报道由省环保厅提供的环境应急处置信息,大力宣传灾区环境应急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三、启示(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是环境应急处置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这次环境应急处置工作中,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果断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处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人本”的执政理念。灾情发生后,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等省领导第一时间做出批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自组织抗洪抢险和救灾复产工作。汪洋书记先后两次深入灾区,慰问奋斗在一线的干部群众,大大地鼓舞了全省环保人的斗志,坚定了灾后重建的信心。林木声副

16、省长9月26日连夜赶赴茂名,指导高州水库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密切关注和指导救灾复产工作进展情况,9月25日,紧急召开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研究处置对策,省领导多次在各部门报送的信息上做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理,保障安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决策部署和有力指挥,是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二)领导靠前指挥,干部群众不怕吃苦,连续奋战,是环境应急处置取得成功的组织保证灾情发生以来,广东省环保厅六位厅领导多次带队深入茂名、阳江及云浮等灾区现场检查、指导环境应急救援工作。9月25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后,厅长李清立即赶赴茂名,连夜研究部署环境应急保障工作,并于9月29日再次

17、赶赴灾区,亲临高州水库,组织指挥漂浮物打捞及应急处置工作。9月21日下午,接到尾矿库溃坝险情后,茂名市环保局局长张荣光立即带队前往现场调查处理,并部署了外围环境监测和应急协调工作。9月23日,接到茂名市政府关于组织打捞清理的指示后,张荣光立即组织了20多人的工作组并亲自带队进驻高州水库,当晚即与鉴江流域管理局一起研究制订打捞方案,并担任打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直坚持在高州水库现场组织协调打捞及应急监测工作。高州市环保局车统权局长率领当地环保领导班子也一直坚持在一线现场指挥,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国庆期间,广东省环保厅加强厅领导带班制度,厅长李清10月1日从茂名灾区回来后一直坐镇广州

18、指挥,其他6位厅领导负责带班,机关和直属单位共60多人次留守单位,继续做好茂名灾区环境应急救援各项工作。茂名市及其高州、信宜市环保局全体干部职工270多人国庆假期正常上班,全部坚守岗位,确保环境应急人员不减,力度不减,确保灾区群众饮水安全。不少同志从中秋节、双休日到国庆假期,连续十多天奋斗坚守工作岗位,工作非常辛苦,但从无怨言,出色完成岗位工作。在现场采样期间,茂名市环境监测人员有3人染上了红眼病,仍然坚守工作岗位。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大局观念、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作风充分体现了环保部门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三)迅速行动、措施得力是环境应急处置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次环境保障

19、应急处置工作能够取得良好成效,关键在于在处置过程能够做到快速反应,迅速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由于茂名市人工打捞的力量十分有限,难以在短时间内清理掉水库垃圾,广东省委果断决策,按照汪洋书记的批示,迅速调动包括部队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参与打捞,日夜奋战,大大地加快了打捞进度,抢在垃圾腐烂,水质恶化前完成打捞工作,保障了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接到尾矿库溃坝以及高州水库冲入垃圾险情后,环保部门行动迅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升展调查,第一时间报告,为应急处置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根据现场情况,环保部门立即责令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产,迅速开展库区污染源全面排查,彻底切断污染源,保证了不再增

20、加污染负荷,并开展备用水源周边污染源调查,确保备用水源水质安全,真正做到有备无患。根据库区面积大,监测任务重、人员紧张等情况,在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千方百计,通过协调远在湖南的仪器厂商调出水质自动监测仪器和移动式水质应急监测车,解放了监测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最快速掌握水质状况提供了保障。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坚决果断地采取了这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才使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将污染影响降至最低,维护了社会安定和人心稳定。(四)多部门齐心协力,军民携手是环境应急处置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在此次环境应急处置过程中,广东省环保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强化监管,加强监测。同时,广

21、州、深圳、阳江、湛江环境监测部门乃至仪器厂商全力支援,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水质监测工作。高州水库垃圾的打捞和清运是水质保障的重中之重。从9月24日至10月10日,经过10多天的军民共同奋战,出动人员达8.2万人次,船只达8200艘次打捞清运漂浮物达18.2万吨。南海舰队、省军区、茂名军分区、广州军区、海军陆战队、广州打捞局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援,如果没有这些支援,单靠茂名、高州政府的力量,水质安全势难保障。广东省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开展工作。省纪委、省监察厅按照广东省委的部署,组织做好尾矿库溃坝原因调查和事故责任追究。省财政厅迅速安排救灾复产资金,落实灾后环境评估和重建扶持资金。省国土资源

22、厅对受灾地区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及时发现仓库内存放有氰化物的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做好茂名和高州自来水厂水质检测和监控。省水利厅派出专家驻守前线,指导水质保障应急工作。省卫生厅做好灾区水源的消毒和卫生防疫工作。各方协调一致,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群策群力,共同保障灾区环境质量安全。(五)及时报告、信息公开是环境应急处置取得成功的有效手段在本次环境应急处置过程中,广东省环保厅第一时间向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环保部报告,从9月21日至10月11日坚持每天报告应急处置进展情况,为政府决策和水质安全提供支持。同时,第一时间将溃坝事件有关情况

23、向处于下游的广西环保部门通报,做到粤桂两地环保部门及时互通,有力地保障了两地水质安全和社会稳定。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适时、适当、适度公开信息。广东省环保厅及时向社会发布环境应急处置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为事故处理工作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四、建议(一)合理调整布局,建立水质保护长效机制高州水库水源保护区总集雨面积达1 0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18.7亿立方米,总库容11.5亿立方米,供茂名市工业、生活用水达到21.76立方米每秒。作为茂名地区上百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2009年2月曾发生蓝藻爆发事件,其水质不容乐观,而且水库周边居民密集

24、,生活和农业污染对水库水质构成较大压力。此外,这次洪灾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某种程度也反映出该地区水源涵养功能脆弱。因此,建议一是以此次灾后重建为契机,逐步对高州水库库区周边居民进行布局调整,减少人口规模并相应减轻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缓解水质恶化压力。二是要加快推进编制高州水库集雨区内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规划,建立水质保护长效机制。在今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承载能力,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三是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和措施,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高州水库水源的长治久安。(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备用水源,做到有备无患在本次抢险救灾过程中,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落实了备用水

25、源。茂名市区备用水源可供应20天左右用水,但高州市区却单一依靠高州水库供水。若高州水库水质恶化不能饮用,高州市十多万人口马上断水,20天以后茂名市数十万群众自来水也将断水,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平时既要保护好在用水源水质,也要把备用水源的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三)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9月30日上午,汪洋书记视察了广东省环保厅在高州水库建立的临时水质自动监测站,对环保应急监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要求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监测仪器的配置,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为维护环境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此次环境应急处置也暴露出茂名市、高州市、信宜

26、市等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的不足,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人员缺乏,虽然干得非常辛苦,但监测效率有待提高。茂名市环境监测站作为广东省粤西她区的区域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分析仪器比较落后,急需补充流动注射自动分析仪、吹扫捕集样品浓缩仪、水质现场快速测试仪、便携式流速仪、原子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仪器设备。现有人员不足,远远达不到国家环境监测二级站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专业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尤其缺乏环境监测全面型的人才。为确保高州水库水质的安全,当地政府应尽快改变这种环境监测单位人员和仪器长期缺乏的局面,尽快配备必要的应急监测设备,增加必需的人员编制,有了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有了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做得更好。与此同时,在高州水库坝前断面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自动监测获取连续的实时监测数据,有利于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有利于政府适时了解水质,制定规划及采取相应对策,同时也可以及时向市民发布有关数据,极大地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简介:肖文,博士,广东省环保厅高级工程师。吕小明,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摘自5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