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00926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固体废物的基本知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控制措施,固体废物的基本知识,1、固废的定义 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生产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原有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2、分类(1)工业固体废物(2)农业固体废物(3)生活垃圾或者按照以下方式分类:(1)一般废物(2)危险废物(3)放射性废物,危险废物 Hazardous waste,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及一种以上危害特征的废物。如医疗废物。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出47类600余种

2、危险废物。(见名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五类(下表),危险废物对人类的危害,固体废物的基本知识,3、固体废物的管理(1)管理原则全过程控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2)管理制度废物交换制度;废物审核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转移报告单制度。,4、固体废物的特点(1)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2)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4)处理过程的终态,环境污染的源头。,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分析,一、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及内容二、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三、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类型及内容,主要可

3、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工程项目固废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污染源调查主要是对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名称、组分、性态、数量进行调查,并列出调查结果清单,区分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性固废。2.污染物防治措施的论证主要是根据工艺过程,各个产出环节提出防治措施,并需要对防治措施从技术、经济可行性上进行论证。,3.提出最终处置措施方案(1)综合利用;(2)焚烧处理;(3)填埋处理。应说明废物的名称、来源、产量、主要成分、运输手段等方面相关内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的

4、环境评价,对于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应该根据处置工艺的特点,依据技术导则进行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首先,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应涉及建设项目的各个过程;其次,对于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可能涉及收集、运输过程,必须建立完整的收、贮、运体系,在环评中充分考虑。,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环境影响评价,(一)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二)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三)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1.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1)渗滤液pH一般49,COD浓度200062000mg/L,可生化性差。(2)填埋场释放的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还含有

5、一些微量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硫化氢、氨气、氮气和氧气等。,2.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1)渗滤液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2)填埋场气体对大气的污染;(3)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4)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5)填埋场机械噪声的影响;(6)滋生的害虫、昆虫等传播疾病;,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1.国务院和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保护区、风景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2.居民密集的居住区;3.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4.地下水补给区、淤泥区、洪泛区;5.活动的坍塌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1.厂址选择评价2.自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工程污染因素分析4.施工期影响评价

6、5.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空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7.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8.污染综合防治措施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固体废物的控制措施,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二、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三、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1.“三化”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2.全过程管理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3.具体的原则(尽量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法转为无害后再处置;必须放在长期稳定的容器和设施中;放射性废物必须事先进行固定、包装;一般废物的填埋处置必须保持与周围环境一致;有毒有害废物处置场所必须经过预选和评价),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概述

7、,(一)预处理法:1.压实2.破碎3.分选(二)堆肥处理法(三)卫生填埋(四)一般物化处理法(五)安全填埋法(六)焚烧处理(七)热解法,1、综合利用和资源化(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再利用;(2)有机固体废物堆肥。2、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置技术(1)粒状污染物;(2)酸性气体;(3)氮氧化物;(4)重金属物质;(5)毒性有机氯化物。,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3、固态废物的填埋处置技术(1)填埋场选址要求a.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地500m以外。,b.不得建在下列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8、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具名密集居住区;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熔岩洞地区。,(2)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大气污染主要是TSP、氨、硫化氢、甲硫醇及臭气。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大气污染排放限制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3)渗滤液生产量及控制要求 按照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有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和大肠菌值。,危险废物,1、定义 列入国家危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2、焚烧方法(1

9、)两个重要问题a.预处理工艺;b.控制二恶英的生成(2)焚烧厂选址原则a.不允许建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b.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危险废物,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800m;c.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d.应充分考虑焚烧生产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e.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f.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3.安全填埋(1)选址要求a.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危

10、险废物,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受到破坏;b.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c.填埋场选址不应该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d.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e.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并保证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f.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危险废物,g. 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1、 、 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 、 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米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h. 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少于150米;I . 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 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2)填埋物入场要求a.可以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达标,非酸碱b. 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的废物:,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超标,酸碱,反应易燃,含水量,液体c.禁止填埋:医疗废物,与衬层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厂址选择原则(1)处置厂不允许见在GB3838中规定的地表水 类, 类功能区

12、和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 类功能区;(2) 远离居(村)民区,交通干道,要求处置厂厂界与上述区域和类似区域边界的距离大于800米;距离工厂、企业等工作场所直线距离大于300米,地表水域应大于150米。(3) 应尽可能位于城市常年主导风向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4) 厂址应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选在发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沼泽、流砂及采矿隐落区等地区;(5) 选址应综合考虑交通、运输距离、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宜进行公众调查;(6) 厂址不应受洪水、潮水或内涝的威胁,必须建在该地区时,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7) 厂址选择应同时考虑炉渣、飞灰处理与处置的场所;,四、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8) 厂址附近应有满足生产、生活的供水水源和污水排放条件;(9) 厂址附近应保障电力供应。2 、其他处理与处置方法 高压蒸汽法、微波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等离子热解法等。,(1)厂(场)址选择(2) 全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3)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4)必须有环境风险评价(5)充分重视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五、 危险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docin/sanshengshiyuandoc88/sanshenglu,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