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ppt课件详解.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0138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ppt课件详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素质教育ppt课件详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素质教育ppt课件详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素质教育ppt课件详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素质教育ppt课件详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ppt课件详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ppt课件详解.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效课堂研讨会杨家河九年制学校,各位同仁大家好!感谢大家一起来进行校本研修!田辉生主讲,本次校本研修讲授要点,绪 论 素质教育的地位、背景与发展历程 第一讲 素质教育的涵义(什么是素质教育?) 第二讲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实 施素质教育?) 第三讲 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原因分析(为什么素质教育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第四讲 素质教育的实施内容(怎样做才算是实施素质教育?) 第五讲 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应如何迎接素质教育的挑战?),绪 论,一、素质教育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是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工程。(21世纪我国教育一号工程) 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必须优先发展;

2、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的重点,而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头等大事,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的工程。,二、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一)国际背景是20世纪基础教育的三次重大改革 1、第一次改革发生在20世纪初现代 的民主化教育 2、第二次改革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科学化教育 3、第三次改革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现代人文主义教育,(二)国内背景,一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 二是当前教育面临着种种挑战。,第一讲 素质教育的涵义,一、素质:指人生来具有的生理特点及后天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品质。结构图二、教育: 1、中外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的解释 2、一般定义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

3、地借助于一定媒介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使其身心形成预期的品质。示意图 三大本质特征三、素质教育:是指全面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形成最优化的素质结构,为将来更好地学习、生活、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四、素质教育的内涵特点,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 2、全面性面向学生全面发展 3、主体性面向学生主动发展 4、内源性开发培养学生的内在潜能 5、基础性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6、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7、民族性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 8、时代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前国家教委副主任 柳 斌 总结的),五、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1、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4、教育2、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面向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第二讲 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转轨的迫切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实施素质教育是参与和赢得国际竞争的时代需要 四、实施素质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世界趋势 五、实施素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第三讲 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原因分析,一、政府行为的影响:1、从中央到地方认识是否高度统一,步调是否协调一致2、用人制度和招生制度是否能得到根本改变3、新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能否真正落到实处4、新的适应素质教育是课程计划、教

5、学大纲和教材改革能否顺利实现和正确实施5、能否采取措施,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6、能否切实解决薄弱学校的建设问题,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彻底解决“择校生”问题,二、社会舆论的影响,1、全社会能否真正认识和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2、全社会能否正确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实施素质教育 3、全社会能否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宽松、健康的成长环境,三、学校自身的影响,1、学校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意义,实施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等能否真正领会和切实执行 2、学校的管理能否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实施的要求 3、学校校长、教师的品德修养、教育理论、业务水平、综合能力等能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4、学校平时的

6、考试测评能否做到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考试改革,第四讲 素质教育的实施内容(背景材料),一、学会生活: 1、培养一般的生活能力问卷调查 2、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各国劳动时间 3、进行生活磨难教育中日夏令营 4、重视挫折教育 5、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具体四小点,二、学会做人:,1、要教育学生与人为善(善是人之本) 2、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诚实而守信的人(杨家对联) 3、要教育学生知廉耻、懂荣辱(孟子仁义礼智;八荣八耻) 4、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5、要教育学生学会礼让、学会宽容 6、教给学生学习的榜样,陶行知名言,德悳,三、学会学习:,1、倡导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2、鼓励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

7、维能力 3、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重视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新课改三维目标,四、学会关心:,1、培养同情心,用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2、学会主动帮助别人把能够给予别人以帮助看成是人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 3、培养爱心,从爱父母做起。 4、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五、学会交往:,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2、学会与别人合作与共事3、培养班集体,用集体教育个人4、关心和引导非正式群体,六、学会发展:,1、学会设计自己未来的发展 2、改进学习方法,为自己未来发展而储备知识与技能 3、鼓励学生大胆思维与想象,培养创新能力适应未来创新性的

8、工作 4、帮助学生锻炼毅力,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第五讲 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新型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 二、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具有努力探索、刻苦实践、不断求知的进取精神。 总之,教师应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学会育人。”,四点,四点,人的素质结构示意图,古今中外思想家、教育家对教育的解释,1、孔子:教育使人成“仁”2、孟子:教育使人保持“善”3、荀子:教育使人弃恶从“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4、苏格拉底: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美德。5、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全部意义就两个字道德。6、洛克:一个人缺少道德,今生今世是

9、不会得到幸福的,甚至来生来世也不会得到幸福。,教育的三大本质特征,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3、教育是人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应试教育”的四大危害,1、重视少数学生,忽视多数学生。 2、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3、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导致人才培养的机械划一 4、使学生处于被动应试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是: 知识就是经济。,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引领人生。 裕安区教育局大门旁的标语,科技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同时也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10、科技强国:美国科技大国:俄、日、德、法、 新、韩、台(地区) 科技发展中国家:巴西、中国,2000年诺贝尔奖,美国共有8位获奖者。,诺贝尔奖开奖的100年中,美国获奖252个,英国获奖89个,德国获奖76个,几百位获奖者中没有一位是中国的。,申请世界专利数统计:,欧盟:45% 美国:27% 日本:21% 其他国家:6% 中国:不到1%,当前教育改革的7个特点:,1、时间上:终身化2、空间上:开放化、社会化、国际化3、对象上:民主化、平等化、全民化4、媒介上:多媒体5、管理上:人本化、校本化6、发展上:可持续性7、效益上:市场化、产业化,现代教育的五个观点:,1、教育是对未来最关键的投资。 2、

11、现代教育应有四大支撑点:求知、修作、生活、发展。 3、加强教育的文化层面建设,尤其是加强德育。 4、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钥匙: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化。 5、教师是成功的关键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六个学会,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发展,问卷调查:爸爸妈妈不在家如何解决晚饭问题?,A、自己做饭吃B、找点零钱出去买吃C、求邻居帮忙要点吃的D、等爸爸妈妈来家做饭吃(调查结果: A:10%; B:21%; C:1% ; D:68%。),联合国曾调查部分国家小学生每天做家务劳动的时间,美国: 1.2小时/天泰国: 1.1小时/天韩国: 0.7小时/天日本: 0.

12、4小时/天中国: 12分钟/天,孟子的“四心”仁义礼智,古代教育家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其表现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服务人民为荣,背离人民为耻。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团结互助为荣,损人利己为耻。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善德歌,善乃人之本德是善核心为人须崇善善固德自生,中小学

1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颁布),一、依法治教二、爱岗敬业三、热爱学生四、严谨治学五、团结协作六、尊重家长七、廉洁从教八、为人师表,活动中心现代教育的三个中心 儿童中心 兴趣中心 课堂中心传统教育的三个中心 课本中心 教师中心,陶行之先生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本人认为,一个人无知是可悲的;一个人无德是可 的。,怕,毛泽东曾说过,道德是人的灵魂,没有道德就等于没有灵魂。,他在论述德、智、体关系时指出:“体,载知识之车,

14、寓道德之舍也。”,古人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人,自然人,规范,法律的,道德的,治本,治标,德 惪,心正为有德。德是直指人心的。,孔子曰: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俗话说:只有问心无愧,才能心安理得。不求屋宽,只求心宽;不求身安,只求心安。只有心安,才是真正的健康、幸福。,新课改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教育观,1、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统一的和谐发展观。2、教育民主观。(1)应尊重儿童的感受。(2)允许和鼓励儿童发表不同意见。(3)允许儿童犯错误。(4)学会真诚地向儿童道歉。(5)向儿童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兑现。3、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

15、、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二)教育质量观,1、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幸福和社会更美好。2、不简单地以分数的高低来论学生的优劣。3、千万不可“一好”代“三好”。4、千万不可歧视后进生。,(三)人才观,1、牢固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才”的观念。2、要注重“全面发展打基础,突出特长育人才”。3、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普通劳动者的培养。,(四)教学观,1、教是为了学。2、“教是为了不教”。3、教学是知识的不断生长与创新。,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加强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的修养,不断完善高尚人格。 (二)加强教育理论修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真正做到一专多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多方面能力。 (四)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切实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