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手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0533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26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激励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员工激励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员工激励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员工激励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员工激励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激励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激励手册.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点燃心火员工激励手册人的认识概念一、“经济人”与“x 理论” “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man)又称为“理性经济人”,也称为实利人。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再经19 世纪合理主义的影响而形成。此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D.M.McGregor)在他所著的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其中,X 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其基本观点如下:1.多数人十分懒惰,他们总想方设法逃避工作。2.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甘心情愿受别人指导。3.多数人的个人目

2、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方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5.人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担当管理的责任。基于这种假设所引出的管理方式是,组织应以经济报酬来使人们服从和作出绩效;并应以权力与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及引导员工,其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效率,完成任务。其管理特征是订立各种严格的工作规范,加强各种法规和管制。为了提高士气则用金钱刺激,同时对消极怠工者严厉惩罚,即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泰罗制就是“经济人”观点

3、的典型代表。这种假设实质上是早已被驳斥的遗传决定论的人性观。把人划分成多数的被管理者和少数的管理者,代表了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早期阶段的管理。这种假设和x 理论虽然已经过时,但对我们的管理并非全无启发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为了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恢复了奖金制度。但是,某些主管者也正是受这种认识的影响,以为只要多花钱,就能调动积极性,其实结果并非如此。因此,了解“经济人”的假设,可以从反面提醒我们管理人员改正错误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相应的管理激励方式以x 理论的人性假设为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严密控制和监督的管理方式,采取所谓“任务管理”的措施,其主要特点如下:(1)管理工作的重

4、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是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2)管理只是少数人的事,与一般员工无关。员工的任务就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3)在奖惩制度上,主要依靠金钱来刺激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给予严厉的制裁。泰勒制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体现,“任务管理”的主张就是在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下炮制出来的。泰勒在他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概括地说明了“科学管理”的四项原则。泰勒的理论为解决企业组织管理中两个主要环节的问题提供了方法,其一是怎样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其二是如何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泰勒的助手和追随者也提出一些理论,成了泰勒科

5、学管理理论的解释及补充。其中,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劳动简化等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贡献。吉尔布雷斯是泰勒最诚挚的拥护者之一。他与泰勒的工作兴趣实质上是相同的,尽管他们使用的术语不同。比如,泰勒把自己的工作叫作“工时研究”,而吉尔布雷斯则称作“动作研究”,实际上,他们研究的是同一件事,目的也都是为了精简一些动作,以减轻疲劳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的另一位助手享利甘特(HenryL.Gantt,18611919),则在追随泰勒探索科学管理的道路上先后作出了一系列贡献:提出了工作进度原理;设计了用以掌握生产进度的甘特图(采用直角坐标系,在x 轴上表示计划的工作任务及其完成情况,在Y 轴上表示

6、所花费的时间。这种图至今仍在工业部门中使用);改进了泰勒的“计件工资制”,设计了任务奖金制度(见下面专栏1-1)。在管理方法上,甘特主张管理者的任务应包括训练工人,从而把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在管理思想上,甘特是非金钱因素论的创始人之一。他指出:工作保证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甘特还对管理者的领导方式做了论述。他认为,提高效率的最重要源泉是管理人员而不是劳动者的工作方法。他宣称,专业知识与技术应当是判断领导才能的唯一标准;作为领导权力的承担者,管理人员有道义上的责任应采用科学方法,而不是以他个人的意见来制定决策。甘特的一系列工作大大拓宽了管理的范畴,使得管理责任与管理方法都成了分析与改革的当然

7、的内容。专栏1-1 甘特的任务奖金制度作为泰勒的追随者、助手,甘特并不是严格地因循泰勒的观点。他改造了泰勒的计件工资制度,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任务奖金制设想。他认为,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不足以实现促使操作工人进行管理者所期望的合作的目的。他提出:如果工人某一天完成了分配给他的全部工作,则可以在照发日工资之外再得到一定数量的奖金;如果一个工人未能完成指定的任务,他并不受惩罚,照样领取日工资,只是没有奖金而已。与此相比,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则是纯物质刺激计划,因为它规定:一个人所得的收入完全凭他一天的产量。这样工人得不到日工资的保证。如果一个工人的产量超过了规定产量,他所生产的每一件产品计件工价都将

8、增加。此外,在管理上,甘特的任务奖金制度还规定:一个工人达到标准,工长就可得到一笔奖金,倘若他手下的工人全都达到标准,工长还会得到额外的奖金。甘特认为,给工长这种额外奖金是为了“使能力差的工人达到标准,并使工长把精力用在最需要他帮助的那些人身上”。这是第一次有记载的试图把教会工人们最正确的方法同工长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的做法。泰勒的另一位朋友哈林顿艾默森从1903 年起就同泰勒通信联系,他的许多思想与泰勒的相似,在科学管理中作出过独特的贡献。他的工作重点放在公司的组织和目标这一管理问题上。他提出了“效率工程师”这一术语和职业,并且是美国最早的咨询人员之一。他最出名的活动可能是1910 年以专家身

9、分为别人出庭作证:如果美国的铁路在经营中采用科学管理原则,每天可以节省100 美元。艾默森是第一个把自己的咨询业务叫作效率工程的。1911年,工程杂志公司出版了他的著作效率是经营和工资的基础。1913 年,他又扩展了自己的思想,出版了十二项效率原则一书,该书是他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该书的主要论点是:“创造现代的财富以及今天仍在创造这种财富的,不是劳动力,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创造财富的是思想。现在所需要的是更丰富的思想更多地去开拓自然资源,以及减少单位产量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艾默森的12 项效率原则中,前5 项是关于人际关系的,其余7 项是关于管理中的方法和制度的,他的效率思想简单

10、明了:节约消除“不负责任的、恶劣的浪费”。正是由于他在宣传效率中所起的独特作用,他被人们称为“效率大教士”。总的来说,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八点:(1)科学管理是从对生产事务的系统观察工场作业的研究和分析发展出来的。它关心的是一些特殊技术,如动作研究、工时研究、生产计划和控制、工厂布置、工资刺激、人事管理,以及人类工程全都以效率和生产为中心。(2)为了提高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头等工人”,并为工作制定恰当的定额、“合理的日工作量”。(3)必须对工人进行训练,使之掌握最好的工作方法。(4)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工作定额,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5)财富是人创造的,财

11、富的总额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劳资双方“来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把注意力从被视为最重要的分配剩余的问题上移开,而把注意力共同转向增加剩余上,一直到剩余大大增加,以致没有必要就如何分配剩余的问题进行争吵为止”,因为“通过他们双方共同努力所创造的剩余额将多得令人目瞪口呆”,“以致工人工资有大大增加的充分余地,制造商的利润也会大大增加”。这就是要求劳资双方不再互相敌视,而是进行合作。(6)为了提高效率,把管理与实际操作分开。(7)在工厂里实行职能工长制,实行职能管理。(8)提出了管理中的“例外原则”,即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例行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督促权,

12、如有关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重要的人事任免等。 关于X 理论的评价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点在于提出了一切管理都不能单凭个人的经验、个人意见来决定,而应通过科学实验、科学分析。因此,科学管理的一些方法,诸如标准动作、标准工具、计件工资、劳动定衡原理、计划控制原理等等,一直被沿用至今。但是,这种理论也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首先,它忽视了人在生产过程中行为活动的心理动机,把工人当成机器的一部分;其次,泰勒忽视管理组织的作用,低估统一指挥在整个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因此泰勒的理论受到了后来行为科学学派的严厉批评。1914 年列宁曾对泰勒制作过中肯的评价,认为苏联采用泰勒的方法可以使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到当时的四分之一,并

13、保证能享受等于原来四倍的福利。列宁指出,泰勒制“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泰勒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其理论的剥削实质。泰勒制在工厂实行的结果,引起了工人们的强烈反对。早在1911 年,工人就有组织地开始对泰勒制发动了全面斗争。1911 年8 月,沃特敦兵工厂发生了实行泰勒制后的第一次罢工。泰勒在回忆录中写道,“尽管那时我还年轻,但我觉得自己比现在还要老些。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我创造的这个制度给我招来了咒骂。生活实在可怕。我看到每个工人的眼光里都充满着仇恨,并总是感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我的敌人。”1915 年、泰勒在刚刚度过59岁生日后的第二天,因肺

14、炎死于医院,他的坟墓位于一座能俯视费城钢铁厂的烟囱的小山丘上,墓碑上写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泰勒”。概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x 理论及相应的管理的功过。首先,从社会经济历史背景来看,“经济人”的假设是风行于20 世纪初到30 年代的美国乃至欧洲企业管理界,采纳了古典经济理论的假设,认为人的推动力来自他要改善自己经济状况的愿望;换言之,人是受经济利益所推动的。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这种假设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当时美国工厂的工人绝大多数是第一代移民,他们对自己周围的环境一无所知,只是也只能是为追求足以维持生活的工资而辛勤劳动。但是,X 理论却把这种状况过于极端化,从而把一般人看成是

15、天生懒惰的,是追求经济利益的自私的人,因而犯了本质性的错误。其次、泰勒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了多余的动作,制定精确、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实行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并实行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和奖惩等,这一系列措施大大地改进了过去的混乱管理,明显地提高了工效。但是,他把人们分成少数的管理者与多数的被管理者,并把这种人为的分野说成是天生的人性,这是为剥削合理作辩护。再次,泰勒一再宣扬社会财富的总额是非固定的,只要劳资双方携起手来共同为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奋斗,双方所得到的利益即从“经济利益的大饼”中所分得的份额就将同时增加,因而要求工人不要反对他的科学管理。但是,他却有意无意地掩盖或者回

16、避了这种剥削的事实: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只是使资本家剥削工人血汗的贪欲更加强烈、更加残酷,工人们却处于更加相对贫困的地步,两极分化进一步增大。因此,泰勒所殷切期待的工人与资本家携手合作的“心理革命”也终于没有出现。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X 理论已经过时,没有多少市场。x 理论早已过时,但却不无借鉴意义。泰勒奖金制度提供了反面教材。滥发奖金,过分使用物质刺激,结果造成工人的麻木,看不到工作本身的意义,一味追求金钱,奖金作为激励生产率的杠杆作用不断衰退,只得靠增加奖金提高强化作用,使企业陷入难以管理的困境。从另一方面来说,明确工作规则、步骤,使工作科学化,提高了生产率,这对

17、企业来说是有益而无害的。总之,分析x 理论的利弊,可以给企业管理界提供一些启发,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二、“社会人”与“人群关系理论” 社会人假设的产生背景:霍桑实验在本世纪初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西方的许多管理工作者和专业管理学者认为:1)在物质工作环境、工人的健康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明确的因果关系。如果有正常的通风条件、温度、照明及其他物质工作条件,工人就处在最理想的状况中从事经过科学测定的作业,这时再采用刺激性工资制度进行激励,就能产生很好的提高生产率的效果。2)像疲劳和工作单调这样一些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恰当的作业设计、不良的物资流程、在紧张条件下的工作或阻碍

18、工人努力的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学者们研究发现,疲劳是由于血液中的乳酸素引起的,可以通过减少无效动作及科学地规定休息时间来减少乳酸素。有些研究者甚至提出,每日服用磷酸钠药丸是治疗一切工业疲劳病症的好办法。总之,人们认为激励生产积极性的动因来自外部环境条件。有趣的是,当时人们普遍看到了工作场所的照明条件的重要性,发现它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数量和安全。1924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决定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研究,以确定照明条件同工人个人工作效率之间的精确关系。霍桑工厂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设备制造和供应厂,坐落于芝加哥西郊的工业区,当时有工人25000 人。按照传统的方式,这一研

19、究一开始就指定了两组女工,分别来自两个照明度相同的车间,且都从事相同的工作:从事装配电话继电器这种高度重复性的作业。其中一个组为对照组,实验期间照明度、工作环境基本不变;另一组为实验组,由6 名工人组成。实验中对这一组的照明度作各种变化,由此测定照明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经过仔细设计,对房间中的温度、湿度和照明度都作了精细考虑和控制。研究工作者对小组进行观察并作出精确的生产记录。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产生的结果越来越令当时的研究人员不可思议:不管照明如何(有一次甚至降低到近似于月光的程度,只有0.06 烛光),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产量都不断上升。研究工作者感到迷惑不解,没有哪个参加研究的人员能够解释产量

20、的这种变化。因为按照传统的经济人的假设,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人是由外在环境因素所驱使的,工作环境条件优劣不同,生产率应当有所区别才对。实验从1924 年持续到1927 年,在整个实验期间,每个工人每周的平均产量从2400 个继电器增加到3000 个。由于无人能够得出明确的结论,解释其中的原因,以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种实验没有什么用处而准备放弃它。哈佛大学从事工业研究的副教授埃尔顿梅约(GeorgeEl-tonMayo,1880-1949)于1927 年末到1928 年初,在纽约市的哈佛俱乐部对一批人事经理作报告。听众中有西方电气公司的检验监督乔治潘诺克。潘诺克告诉梅约有关霍桑工厂实验的情况,

21、并邀请梅约作为顾问参加这一研究。梅约对霍桑实验的初步结果很感兴趣,很快就带着哈佛研究小组来到工厂,与西方电气公司的职员包括潘诺克等人协作进行研究,梅约则是该协作组的核心人物。梅约敏锐地指出,解释霍桑秘密的关键因素是“小组中精神状态的一种巨大改变。”由于梅约的才干,发现了在看起来似乎已经失败的照明度实验中的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他们继续进行实验,并对实验设计作了各种变化(见专栏1-2),终于揭开了其中“社会人”的秘密,取得了重大成果。专栏1-2 神奇的霍桑实验梅约指导的霍桑实验系列中有几个著名的实验,分别揭示了工作环境及人际作用下人的重要心理品质。(1)照明度实验。研究者在厂里选出一些绕线圈的工人,

22、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在不同的照明度下工作,称为实验组;另一组仍然在不变的照明条件下工作,称为控制组。实验发现:虽然只增加实验组的照明度,但两个小组都增加了生产;而且当随即减弱照明度时,两组的产量仍然继续上升!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工作场所的照明条件对两个小组的生产率很少或甚至没有什么影响。梅约认为:实验室中的工人组成为一个社会单位,对于受到研究者愈来愈多的关心而很感高兴,并培养出一种积极参与实验计划的感觉。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变化促成了产量的提高。(2)福利实验。该实验是第二阶段的研究,历时一年半。梅约选出五名有经验的女工组成工作小组,让她们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继电器装配工作。实验开始前,梅约通过各

23、种渠道同女工们沟通感情,鼓励她们通力合作。在实验的早期阶段,研究者为工人们逐步增加了一些福利措施,如缩短工作日、延长工间休息时间、免费供应茶点、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并对工作条件(如车间温度、工间茶点等)作了变换,结果产量得到了提高。按照传统的管理理论,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产量的提高归因为福利措施的改善。但是,在继续进行的实验中,研究者取消了各种福利措施,换言之,各产量动因被排除。按传统认识,这种变化必定使产量下降。但是结果与设想相反,产量仍然上升。显然,传统的管理理论无法解释其中隐藏着的更为复杂的动因。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导致产量增加的因素并非福利条件和工资制度,而是士气、监督和人际关系,尤其重要的

24、是工人的社会需要:在实验期间,由于女工们感到自己是被特别选出的一群人,产生一种被重视的自豪感,由此形成积极参与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她们不断努力提高产量,而福利措施、工作条件等便退居较次要的地位。(3)访谈实验。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实验,研究者得出结论:工作的物质条件与生产率之间并没有重要的联系。因此他们提出,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显然比工作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对生产率具有更为重大的影响。于是,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请工人对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内容的访谈计划一开始就发现:工人总想就规定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

25、义重大的那些事。于是,访谈者及时把访谈计划改变成以不规定内容的方式进行,让工人任意发表意见,访谈者的任务就是让工人讲话,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也从30 分钟延长到了1 小时至1 个半小时。访谈者多听少说,“在他们同工人的个人接触中防止任何道德说教、劝告或情绪”,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工厂的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了。据分析认为,这是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的机会:发泄过后感到心情舒畅,提高了士气,从而提高了产量。(4)群体实验。该实验是为证明访谈实验得出的结果而进行的。实验选择出14

26、名男工在隔离的观察室中进行中央交换机接线器的装配工作,具体的工作有三种:1)在接线柱上绕线;2)焊接头;3)检验前两项工作的质量。实行集体计件工资制:以小组的总产量为依据对每个工人付酬,并强调必须进行互相协作。研究者起初设想这种付酬方式可以使工作效率高的职工迫使效率低的职工提高工效,因为他们都想取得最高的经济利益。但观察发现,产量只维持在中等水平。工人们对干什么是“公平的日工作量”有明确的理解,而这个工作量低于管理当局所规定的产量。更令人惊异的是:“工厂部门中的社会群体能对各个成员的生产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调查发现:产量之所以维持在中等水平是因为工人估计到,如果产量超过了俗成的非正式标准,

27、工资率将会降低,或者计件工资的计件基准(即管理当局规定的产量标准)将会提高。所以工人面对两种危险:一是产量过高,导致降低工资或提高产量标准;二是产量过低,引起监工的不满。每个工人的共同感觉是:不要超过非正式的标准而成为“生产冒尖者”,也不要寄生性地低于俗成的标准而成为“生产落后者”,使同伴受到损失。这些工人为了维护班组的群体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内部规范,使每人的产量在那个非正式“标准”的上下波动。为了使这内部规范得以实行,群体成员采用了一些内部纪律。如嘲笑、讽刺、“给上一拳”。规范还规定不许向管理当局告密。这个群体中的工人把相互间的感情看得很重要,为此他们宁可拒绝物质利益的引诱,维系感情实际

28、上成了群体内部的一种激励因素。工人们甚至采取各种秘密的措施来维护自己在群体中的资格。如果一个工人产量过高,会隐瞒多余的产量,只报告符合群体规范的数量,并放慢速度,从隐藏的产量中补充不足。总的来说,该调查的发现可概括为:1)群体有意地限定产量而不顾管理当局有关产量的规定;2)群体使工人产量报告平均化;3)群体有一套办法使脱轨的成员就范。正是根据这些发现,梅约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内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霉桑实验的启示:人是“社会人”霍桑实验从1924 年至1932 年持续了整整9 年。1933 年,梅约在工

29、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中总结了霍桑工厂实验的结果,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传统管理中认为一般人都是追求经济利益、金钱万能的“经济人”观点,是不正确的。人是“社会人”。在提高生产率的刺激因素中,金钱或经济激励只是第二位的,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头等重要的。“一个人是否全心全意为一个群体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同事和上级的感觉如何”;金钱只能满足工人的一小部分需要,而不能满足他们进行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承认、归属于某一社会群体的强烈需要。因此,在生产或工作中处理好人际关系,比物质奖励和管理制度有更大的现实意义。(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职工心理需要的满足是提高产量的基础。

30、“满意的工人才是有生产率的工人。”作业方式和工作条件只具有第二位的意义。(3)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特殊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并对其成员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管理当局不能只重视正式组织而忽视“非正式群体”。(4)领导者必须注重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型。这种新型领导者要能理解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意见和进行信息交流,理解工人的感情,培养一种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之间维持平衡的能力,使工人愿意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协作和贡献力量。总之,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工人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群体成员。梅约认为,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

31、化,使劳动丧失了原有的内涵,使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工人需要在工作上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求意义。因此,工人的工作动机主要出于社会需要(如被同事喜爱和接受),通过与同事的关系而得到社会承认和归属感。工人对来自同事的社会影响力,要比对来自管理者的经济诱因和控制更为重视。管理者若能满足工人的社会需要,则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工作效率。梅约卓越的分析揭示了群体生产中的心理秘密,找到了提高效率的组织管理新方法,使他的“社会人”理论在本世纪30 年代至50 年代的西方管理界很受欢迎。概括来说,梅约的“社会人”(socialman)假设可归纳如下:(1)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来源于社会需要的满足,以及得到和别人的关

32、系及地位上的成就。(2)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工作合理化的结果,许多工作本身原来的意义不存在,应寻找工作的社会关系意义。(3)来自群体中的社会力量对人的影响,比管理中的激励和控制的影响更大。(4)人只有在上级满足了他的社会需要和其他要求时,才会对管理作出响应。 “人群关系理论”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梅约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或称“人际关系理论”)的管理理论,其要点是:(1)管理者不应只注意工作、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2)管理者不应只注意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而应更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在奖惩方面,提倡实行集体的奖励制

33、度,而不主张实行个人奖励制度。(4)管理者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仅要负起组织生产的责任,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充当联络人,注意倾听职工的意见,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及时向上级反映。霍桑实验启发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使他们认识到: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工效的提高,不仅受物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的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于是,管理理论开始从过去的“以人去适应物”,转向“以人为中心”,在管理中一反过去层层控制式的管理,转而注重调动工人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 出现了一种称为“ 参与管理” ( managementbyparticipation)的新型管理方式,这是人群关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

34、具体管理模型。所谓参与管理,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职工和下级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实行共同管理。职工们在这种参与模式下,感到自己被重视,体验到自我价值、归属,促进了群体凝聚力,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参见专栏1-3)。在美国,参与管理的典型是所谓斯肯伦计划(scanlonplan)。斯肯伦原是帕帕因梯钢铁公司的工会工作人员。30 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期,该公司濒于破产。此时,斯肯伦提出了他的改革方案,使公司扭亏为盈。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成立劳资联合委员会共同商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等重大问题,并发动全企业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此外,还实行集体分红制,超产部分按一定比例作为职工的集体奖。实行斯肯伦计

35、划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使职工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使职工感到自己是组织的一部分,是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工作,形成了归属感,减少了工人对企业主的对立情绪。斯肯伦计划被不少企业采纳,生产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例如,派克笔厂1955 年以前实行个人奖励制度,工人都不愿采用新技术,致使该厂50的零件被迫由外厂生产。实行斯肯伦计划后,到60 年代末,80的零件又转回本厂生产。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利润大大增加。大量事实说明,参与管理是一种比传统的任务管理更有效的管理方式。专栏13 参与管理模型的实验研究22参与管理较之传统的任务管理的优越性,有专门的心理学实验证明。这项实验是由马罗(AlfredJ.

36、Marrow)在哈尔伍德公司(TheHarwoodCo.)主持的。该公司要实行一项改革,因需要部分工人改变工作方法和工作性质,估计要受到工人的反对。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测定:让工人参与改革方案的讨论是否有助于克服工人对改革的抵制。实验把工人分为参与组与非参与组。对非参与组只说明新工作的安排和新的计件制度。对参与组则详细说明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并组织工人讨论如何改变工作方法、降低成本。改革后比较两组的情况发现:非参与组产量下降35,且一个月后情况不见好转,9的工人离职另找工作,其余的人都抱怨工资降低了;六个星期后情况还是很糟。管理者决定解散这个小组,组内人员另行安排工作。参与组的情况则大不相同。改革的

37、第二天产量就恢复到改革前的水平,三个星期后产量比以前提高14,没有人离职,也没有人发牢骚。实验仍继续进行。两个半月之后,把已解散的非参与组工人重新召集回来,按参与组的方式组织他们讨论改革方案。这样一来,该组产量迅速恢复,一个星期内便超过了改革前的水平,没有人要求离职,也没有人发牢骚。这一实验证明参与管理的方法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这是因为工人参与决策不仅使他们明确了工作任务,更主要的是使他们与管理人员处于较平等的地位,改善了双方的关系。 对“人群关系理论”的评价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是一大进步。大卫里斯曼(DaVidRiesman)把泰勒时期叫作“考虑工作”的时代,而称梅约时期为“考虑人

38、”的时代。从历史来看,这种管理上的人性观的改变,是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中劳资关系紧张化的要求,迫使管理者不得不改变他们的看法。“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际关系对于激发动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的因素。这对于现代企业组织中制定和实行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奖励制度,既克服平均主义,又增进职工队伍内部的团结,培养集体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要批判地评价人群关系理论和相应的参与管理模式。“社会人”的假设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因为参与管理模式只是在心理学发现的指导下对管理形式的调整,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造成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格局的根本原因。专栏1-4 日本企业注重人际

39、关系对生产率的影响依据“社会人”观点实行的参与管理,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中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引出了缓和劳资矛盾的效果。在这方面,日本企业利用参与管理收效尤其显著。例如,丰田汽车公司组织工人俱乐部,鼓励工人提合理化建议,即使公司不采用这些建议,也给予象征性的鼓励。又比如,日本一些企业把工人的生日存储在电子计算机内,每逢工人生日就代表公司送一份礼物,以此融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一些企业还设立了所谓“健康管理室”作为调解职工间纠纷的场所。日本企业的管理人员还用很多时间与工人搞社交活动,一起郊游野餐,以便与工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尤其是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用制”使工人有一种安全感,把自己的一生与企业的命运联

40、系在一起。尽管这一套制度在资方是出于为企业创造更高利润的目的,但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据统计,在1978 年,以每1000 名雇员为基数,日本只损失36个工作日,而美国则高达455 个工作日。日本每年因工人罢工损失140 万个工作日,而美国则高达3900 万个工作日。三、“自我实现的人”与“Y 理论” 什么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人”(self-actualizingman)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提出。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提出: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

41、;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用马斯洛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能力要求被运用,只有发挥出来,它才会停止喧闹。”总之,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希望越变越完美的欲望,人要实现他所能实现的一切欲望”。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的理论,是与他的人性观密切相关的。他认为,最理想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他通过对社会知名人士和一些大学生的调查,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应具有15 种特征,主要包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思想高度集中,有创造性,不受环境偶然因素的影响,只跟少数志趣相投的人来往,喜欢独居等等。马斯洛也认识到,对多数人来说,自我实现只是作为

42、一个奋斗的目标,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的种种束缚,没有自我实现的条件;真正的自我实现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美国耶鲁大学的组织心理学家阿基里斯(ChrisArgyris)教授在个性和组织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种“不成熟成熟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所需要的东西,人所追求的目标,往往决定于他的思想境界。用行为科学的话来说,是决定于他的成熟程度。一个健康的人是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这种成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但真正能达到完全成熟的人,只是极少数,因为环境、管理制度等许多因素限制了人的发展。阿基里斯概括指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过程,主要经历七个方面变化:(1)从被动到主动(能动性);(2)从

43、依赖到独立(自主);(3)从只有少量动作到能做多种动作(从办事方法很少到办事方法很多):(4)从兴趣浅薄到兴趣深刻;(5)从目光短浅到目光长远;(6)从从属地位到平等地位或优越地位;(7)从缺乏自我意识到有自我意识,能自我控制。这种理论对人们的管理实践有启发意义。传统管理向来不考虑人的成熟度的高低,而总是把人当成不成熟的个体加以对待,这就影响了人们的积极性。因为不同成熟程度的人,其价值观不同,需求不同。管理者应该根据人的成熟程度,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并创造条件使人在工作中锻炼、成长、成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否则人们就会变得忧虑、沮丧,并且将会以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实际上,阿基里斯的“不成熟

44、成熟”理论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有同样的含义。成熟过程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人之所以不能达到完全的成熟,不能充分自我实现,都是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条件的种种限制。麦格雷戈总结、归纳了马斯洛、阿基里斯及其他人的类似观点,在论企业的人事一书中作为“X 理论”的对立面提出了“Y 理论”,其要点如下:(1)运用体力和脑力从事工作,正如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一般人并不是天性不喜欢工作的 .;(2)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人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3)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45、,它们可以是为实现组织目标付以努力的直接产物;(4)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会追求责任,逃避责任、缺乏雄心和强调安全,一般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天性;(5)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麦格雷戈认为Y 理论的主旨在于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并认为它能“创造出理想的条件,使组织成员在为企业的成功而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能最好地实现其自己的个人目标。”根据Y 理论,管理当局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出职工的潜力,使他们能在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贡献力量时,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它是传统意义上的“目标管理”,但激励来自人们对组织目标的参与。接受Y 理论关于人性假

46、设的管理人员,不会对工作环境进行组织、控制或严密监督。相反,他们会给职工更多的工作自由,鼓励他们发挥创造性;管理者很少采用外部控制,而是鼓励自我控制,通过工作本身的挑战性所引起的满足来激励职工,以此帮助职工成熟。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由管理当局应用权力从外部控制的做法,被代之以使人们参与组织目标,并由此使人们认识到这是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的最好途径。应当指出,Y 理论这种关于人性的假设,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了的人性设想。在现实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理想化的人性与实际生活是存在相当的距离的。 基于Y 理论的管理激励Y 理论所主张的人性观重视人的内在精神需要,导致了与任务管理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主要特点是:(1)管理重点的转变。“经济人”的假设只重视物质刺激因素,重视工作任务,轻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社会人”假设看到了“经济人”假设的明显缺陷,反其道而行之,重视群体作用和人际关系,把物质因素放在次要地位。“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又把注意的焦点从人的身上转移到工作环境上,但与“经济人”假设有重大区别:重点不是放在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