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师范学院生态环境调查.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05519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师范学院生态环境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唐山师范学院生态环境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唐山师范学院生态环境调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唐山师范学院生态环境调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唐山师范学院生态环境调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山师范学院生态环境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师范学院生态环境调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唐山师范学院生态环境调查A调查目的主要调查学院系统是否完善和运行良好。采用实况调查和问卷的方法调查校园内各社会要素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些要素在校园生态系统中作用和地位。对校园自然要素主要采取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实地调查校园的绿地面积、绿化植物种类多少;问卷定性调查绿化水平、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等,分析自然系统在保证校园整体生态系统中所承载的功能B调查内容一、唐山师范校园基本概况二、唐山师范教学与科研组成三、教学服务要素自然要素四、自然要素一 唐山师范校园基本概况概述唐山师范学院创办于1956年,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评估,评估

2、结论为“良好”。学校占地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数据库20个;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语音室123个,实现多媒体设备集中远程控制和信号网络传输;建有实验教学中心7个,各类功能实验室120个;在省内外建有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5个;建有千兆光缆至交换机、百兆到桌面、覆盖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的校园网络。办学条件优良,现代化水平高,发展空间大。学校现设有15个系部和一个国际学院,两所分校,一所附属中学,一所附属小学,一所附属幼儿园。形成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一体化和全覆盖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校现有73个本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哲

3、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学科门类齐全。其中,教师教育专业32个,非教师教育专业41个,既保持和发扬了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又形成了非教师教育蓬勃发展,与教师教育相得益彰的良好势头。近两年,学校加大了教改力度,特别是大力加强教师教育特色和优势的培育,实施了以“顶岗支教、脱岗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我校学生经过在校培养,达到从事教学的基本条件,到中小学顶岗教学,顶替下来的教师到我校进行集中脱岗培训。本项工作,创新了教师教育模式、提升了教师教育内涵、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被授予唐山市科学发展创新奖。学校现有在校教职工10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名

4、,教授1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400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全国、省、市级优秀、拔尖人才50余人。有来自美、英、德、日等国的外籍教师长期执教。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已建成6门省级精品课、2门省重点发展学科、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产学研一体化科学发展模式示范点,建有特邀院士工作站,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5000人。学校特别注重人才培养社会适用性和实用性,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都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和人才的全面成长开展。广大学子勤思笃学,修身律己,德才兼备。学生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通

5、过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80%以上,2009年师范类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7.3%,部分专业达到100%。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平均达20%,部分专业达到近60%。学生社会认可度高,就业渠道通畅,就业形势良好。学校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各类成人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学员常年保持10000人以上,是河北省指定的唐山市唯一的全国电子商务工程师(CEBE)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师(CLIA)等15种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基地。(1) 占地面积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50425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93130.9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16052.9平方米,为创建初期的近30倍,改建前的8倍。学校现有教学

6、行政用房面积142829.9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61061平方米。学校已成为河北省规划合理、设施完善,具有较高美誉度的本科院校。(2) 校区组成 学院现设有院本部(包括大学道校区、学院路校区)和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3) 现有人口 学校现有在校教职工800余人,专任教师536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13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19人,其中博士27人。另有再读博士生6人,在读硕士生133人。学校现有本专科在校生10000余人,其中本科8000余人,专科生2000余人(4) 管理机构 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公室学生工作部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科研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校

7、园规划处保卫处工会团委就业指导中心 二 唐山师范教学与科研组成(1) 教师组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36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13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19人,其中博士27人。另有再读博士生6人,在读硕士生133人。(2) 学生组成 现有,其中本科8000余人,专科生2000余人(3)教学与实验条件 主校区拥有三座大型教学楼,一座科技楼,(4)管理机构 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公室学生工作部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科研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校园规划处保卫处工会团委就业指导中心三 教学服务因素(1)校园人口 学校现有在校教职工800余人,本专科在校生16000余人(2)教育系统 学校设有政史系

8、、教育系、体育系、中文系、外语系、音乐系、美术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资源管理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有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德语、日语、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地理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6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3)教学设施 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其中纸质书籍有80多万册,电子书籍100多万册,各种期刊1

9、216种,唐山师范学院学报为全国质量进步期刊和省双优期刊。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语音室100余个,实现多媒体设备其中远程控制和信号网络传输;建有实验教学中心6个,实验室120个;在省内外建有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建有千兆光缆至交换机,百兆到桌面,覆盖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的校园网络。(4)校园基础设施 三个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场,一个操场,单双杠,网络中心,中心花园钢琴娱乐,校110,食堂,澡堂等公共设施.四 .自然要素(1)校园绿化面积 学校绿化面积达到9.6万平方米(包含新建北校区规划中心绿地),以上为可查数据,较早前数据,07年前学院投资300万元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目前绿地率为36.

10、52,绿化覆盖率为37.06,基本实现了校园“常年有绿,四季有花”要求。被唐山市命名为“花园式单位”。(2)植物种类(3)花园绿角 花园面积相对较大,但是分布不均匀。草类被子植物多,树木种类少。绿化效应小。(4)大气质量唐山属于重工业城市,唐山师院位于唐山北部高新技术开发,相对大气质量要好于市区中心,但是由于城市工业城市背景原因,浮沉颗粒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方面。例如出现大雾天气就会大气混浊,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健康。但是,去年唐山环境质量继续提升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好天为329天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杜庆君) 6月4日,市环保局对外发布2009年我市环境状况公报称:去年,我市城市环境

11、空气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的天数为329天,占总天数的90.1%,所以总的来说大气质量对校园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弱。(5)水体质量校园水体状况校园水体主要来自自来水,属于较小影响因素。由污染源排出的污染质主要有五毒,三氮,有机质,细菌和石油类共约20余种.污染质通过渗透和渗漏两种方式污染地下水环境.渗坑(井)渗透和渣堆淋渗,造成点状污染;河流与沟渠渗漏造成线状污染;施于田间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或雨水下渗,造成面状污染. 唐山市区地下水水质目前基本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局部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主要超标项目是六价铬,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细菌等.比较典型的地下水污染为唐山市路南区南刘屯老岳各庄六价铬污染,路

12、北区钓鱼台岩溶水六价铬污染及小梁山储灰场,李家峪储灰场对地下水的氟污染。(6) 噪声质量情况 学校毗邻唐山主干道建设路,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此外,学校北面和南面建筑施工噪声对校园环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C调查结果分析唐山师范学院教学服务质量问卷表要素调查对象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不满意的原因很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图书馆学生60%30%10%种类少,版本旧校医院学生30%50%20% 医术差,设备简陋食堂学生10%20%70% 价高质次态度差操场学生30%50%20%设施少开放时间短 宿舍学生20%50%30%限电限网网络中心学生10%60%30%网速慢设备差唐山师范学院校园自然要素调查表组成要素学生

13、宿舍区教学区办公面积61061平方米142829.9平方米绿地面积5.1万平方米4万平方米绿化植物116种河道、湖面面积00(一)校园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点分析1. 校园自然生态要素质量水平分析 我校学校绿化面积达到9.6万平方米(包含新建北校区规划中心绿地)07年前学院投资300万元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目前绿地率为36.52,绿化覆盖率为37.06,基本实现了校园“常年有绿,四季有花”要求。被唐山市命名为“花园式单位”。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即草坪的大量涌现。我校的校园绿化也受到了这股风气的影响,人为过量地发展草坪就会走向园林式校园目标的反面,这将给高校园林事业带来损

14、失,因此树木花草在园林绿化中的生态作用也就大不一样。在制造氧气、吸附尘埃、调节气候、减小风速、降低噪音、招鸟引蝶、防晒遮荫这7大主要功能方面,树木的作用远远超过草坪,由此可见,树林的上述功能是草坪难以替代的,其效能也是草坪无法达到的。所以我们应种植不同叶型、树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树种所选树种、花种要因地制宜,适合本地生长。树种选择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又要能体现传统文化。不仅要考虑到易成活、耐修剪、寿命长,又要顾及到物种的多样性,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花园要要注重树木的环保效应。树木、草地、花卉均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降

15、温、滞尘、减噪、杀菌、增加空气湿度等生态功能。要在花园绿角多种植树木。这样能提高我院的大气质量也能减少噪声。 2. 校园自然生态要素对校园生态系统的贡献作用及表现 贡献作用主要体现在绿化水平上:绿化是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的最直接的手段。绿化能给人带来清新、舒适的感觉,使室内也充满生命力。同时植物也是室外空间布局和空间限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致将校园区域分为五个部分:1中心区:以校园中的最大的花园为中心,包括四周一片绿地及行政楼。2运动区:包括体育馆、篮球场、操场。3学习区:教室。4生活区:包括宿舍、食堂。5环校绿化带。各区由于实际情况不同,需要分区讨论。(1)中心区:该区是校园绿化的主体部分,侧

16、重休闲观赏性。要求树木造型美观,常绿,高矮结合:花卉品种多样,色泽艳丽,四季均有花开;草皮常青,生命力顽强(考虑到有同学会穿越草坪)。湖内:适当栽种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行政楼:四周围以常绿灌木,如冬青等。(2)运动区:此处尘土较大,注意植物的吸附灰尘、净化空气的能力。净化能力较强的树种有:夹竹桃,对粉尘、烟雾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每平方米能吸附灰尘5克,被誉为“绿色吸尘器”。泡桐,叶大多毛,分泌黏液,能吸附粉尘,净化空气。榆树:对空气中的尘埃有过滤作用。据测定,它的叶片滞尘量为每平方米12.27克,名列九种抗污能力较强植物之首,有“粉尘过滤器”之称。同时,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也有一定的抗

17、性。(3)学习区:师生在该区工作学习着眼于创造宁静的学习环境。而绿化得当,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因为树冠有很强的消音作用。树木降低噪音的能力,树冠较小的乔木或灌木,远比树冠高大的大,所以珊瑚树(法国冬青)是理想的树种之一。我校该区附近有许多高大的梧桐,对降噪起到良好作用。(4)生活区:生活区有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绿化要考虑为同学们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建议种植灌木丛,并以观赏性灌木为主。如桂树、腊梅、茉莉等有香味植物。甬道两旁可种月季、玫瑰、美人蕉、菊花、紫荆等花卉。另外,还可以考虑种植紫藤、葡萄等攀延类植物。(5)环校绿化带:应选择荫浓、生长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抗烟尘、抗病虫害的树种。如

18、,悬铃木、合欢、槐树、喜树、桧柏等。还可选择高大乔木做外围防风植(二)校园社会要素合理性分析1.校园社区社会要素比较复杂,人口密度是否合理,教育体系是否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分布是否合理。 人口密度不合理,学院地狭人稠,学生密度大导致了教室等许多教学生活等公共设施缺乏各项服务设施分布相对合理,最突出的是食堂规模和服务有待提高。教育体系运行良好。各系在院领导下,协调一致,促进教育生活共同发展。2.分析校园的运营状况是否良好,找出其中出现问题的项目 学院的各个机构分工良好,保证校园能够有效地运营,促进了科教事业的有效进行,保证学生和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但是我院的校园运营存在着一定问题,基础设施落

19、后,特别是生活基础设施问题比较突出,仍然需要改善和提高运营效率。 D 调查结论结论与建议1.对校园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评价与建议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要合理利用土地,就是要在校园生态规划中充分考虑土地适宜度和土地承载能力,即要对土地的水文、地质、地貌、生物、人文等特征以及土地所能忍受多大程度的人类活动而不降低其生态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利用分析,以便很好地控制校园用地标准,制定科学发展规划2.对校园生态系统社会要素提出合理化建议营造生态景观,包括休闲小区、湖面、树林、林荫道、广场等。要以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稳定性为目的,积极建设一些花坛、假山、小桥、长廊等人文景观,搞好小区、道路、绿地及建筑周边的绿化、美化。绿化既要与布局建筑相得益彰,又要保持四季长青,春留满园。建设绿色建筑,大学校园建筑要结合自然、结合人文来建设,要能够合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能够适应自然、保护自然,要结合大学校园人的行为特征和内在特征来建设。建筑规划要考虑住宿、教室、生活等功能适度混合,要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要采用合理的平面布置,适当的开窗面积,加强采光和通风,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