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设计院笔试面试必备专业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建筑设计院笔试面试必备专业知识.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混凝土1正截面斜截面破坏少筋破坏-最小配筋率(开裂荷载)-适筋破坏-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极限荷载)-超筋破坏斜截面破坏(脆性)分为:斜压(拱,小于1),斜拉(梁,大于3),剪压(1到3)。素混凝土梁的破坏,一般情况是混凝土的拉坏,只有剪跨比很小的斜压梁有可能发生混凝土的压坏,而斜压破坏是受剪承载力上线。所以一般素混凝土梁的破坏和以下的因素有关:1剪跨比2纵筋配筋率(销栓作用,咬合力作用)3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尺寸效应)4混凝土强度(抗拉)5截面尺寸当配置钢筋时,箍筋弯起配置较多时对提高结构的抗剪承载力有作用。一个配筋梁的抗剪承载力由三部分组成:1混凝土2箍筋3弯起钢筋判断柱大小偏压破坏的依据:1
2、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受压区高度x)2界限破坏承载力Nb. 3界限偏心距eb;4最小偏心距emine ,e; ei=e0+ea2塑性较塑性铰是结构的一种耗能铰,分为混凝土铰和钢筋铰。混凝土铰是由于发生了超筋破坏,在设计时要避免发生。钢筋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屈服之后形成的,他能够承受一定的弯矩,有固定的转动方向,还具有一定的长度。当钢筋应力达到极限时,钢筋塑性铰破坏,结构破坏。静定结构不能出现塑性铰,否则成为了机构;超静定结构中出现塑性铰后,结构仍然是几何不变体系,能够继续承载。塑性铰的长度和受压区高度x,以及钢筋的应变有关。所以材料的强度时对塑性铰的长度有影响。塑性铰一般出现的端部,弯矩最大
3、的部位。3塑性铰线(双向板的弹塑性计算方法,一般用的为塑性铰线法)单向板大于3,双向板小于2,23之间一般按双向板计算。板上荷载在长边与短边上的分布,为边长的倒数之比的4次方。对于双向板的配筋。按弹塑性设计,1画板的塑性铰线,结构成为几何可变体系。2利用虚功原理建立外荷载与结构变形的关系,求出塑性铰线上弯矩(最大弯矩),根据最大弯矩进行板配筋。4楼板传力简图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荷载是以结构的刚度来分配的。5钢筋混凝土材性混凝土:受压材料。长期抗压强度0.8fc,应变峰值为0.002.约束混凝土(约束混凝土)增加其强度,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其塑性变形能力,吸收地震能量,所以在塑性铰区需要箍筋加密。
4、混凝土弹性模量:切线,割线模量。混凝土收缩:短期内,混凝土硬化导致混凝土体积减小,导致混凝土收缩。不利:预应力损失,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混凝土徐变: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继续发生形变。有利:内力重分布,减少收缩裂缝。不利:预应力损失。钢筋:屈服强度(屈服下线 稳定)强屈比(强度储备,过大则由于强度过高,延性差导致不能发生很好的延性破坏)伸长率(伸长率和平均伸长率-考虑刚才的弹性形变)两者有:1很好的粘结力2相近的热膨胀系数3相近的弹性模量,弹性模量即刚度,反应了材料发生弹性变形的能力,刚度越大,发生弹性变形的能力越大。6 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效应系数,荷载分项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 材料分项系数1
5、设计年限(100 50 5)2安全等级(一 二 三)不小于1.1 1.0 0.9地基基础1地基基础等级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级,根据是地基的复杂程度,建筑物的规模,地基对建筑物破坏及正常使用的影响程度来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进行划分的。都需要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其中甲乙级还需要对地基沉降进行验算,丙级的部分建筑也需要对其进行沉降验算(地基承载力较弱,体型复杂的建筑;有软弱下卧层的建筑)。2独立基础抗冲切计算3地基承载力基础宽度,埋深修正系数的力学意义埋深3-6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超载应力。基础宽度:摩擦力,摩擦面4地基抗震承载力修正系数a.地震作用调整系数a.5桩基验收 2-3根6验槽
6、设计方 施工方 监理方 甲方在场,检查:1从底面开挖面一下到槽底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槽内土层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符合3槽底是否有不好土层。正式施工前若基坑开挖超过设计值,应用级配良好的土填平夯实,达到设计标高。7土的液化土的液化是指沙土层在地震剪力的作用下,土体骨架发生破坏,悬浮在地下水中,这时土上应力完全消失,水中压力无法消散,形成了超孔隙水压力,发生喷沙冒水现象。不利影响,建筑形成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甚至倒塌。采取措施:桩基等深基础,采用密实桩法,浅基础采用换土垫层法。8筏板基础:整体性好,限制不均匀沉降。抗震规范1不规则类型(形体的规则性。形体指的是建筑物平面形状和立面、剖面的变化
7、)不规则类型分为;一般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又可分为:平面不规则(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不规则(竖向刚度突变、竖向抗剪承载力突变、竖向构件不连续)平面不规则,设置抗震缝、沉降缝、伸缩缝。1)扭转不规则:通过周期比Tt/T1不应大于0.9。2)凹凸不规则:看结构的质心、刚心重合情况(剪力墙、柱等均匀对称布置)。3)楼板不连续剪力墙布置规则:周边、均匀、对称、相交2.7度,乙丙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三类环境:1大环境。地区抗震设防烈度。2小环境。场地类别。3建筑本身分类。这三个环境决定了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该建筑的结构类型、建筑物高度确
8、定该建筑的抗震等级。根据抗震等级确定该建筑的抗震措施。抗震措施包括:计算系数调整和抗震构造措施。7度区,非一类场地,乙类建筑需要提高一度设防,8度。丙类扔按7度设防。若为1类场地,乙类按7度设防,丙类可以降低一度设防,6度。地震作用计算,按本地区烈度,与该建筑无关。3连梁连梁是耗能构件,一般跨高比小于5。连梁刚度不折减,会导致连梁配筋超筋。连梁的刚度过大会导致地震作用下内力过大,很快发生剪切破坏,没有起到耗能效果。所以需考虑刚度折减。若折减后还是发生超筋破坏,此时超筋不能通过增加截面面积解决,因为刚度会变大。处理办法:1适当减小连梁高度,是刚度减小。2增大连梁跨度,剪跨比增加,对剪切的敏感度减
9、小,抗剪能力提高。4短柱(由于填充构件、侧向支撑,软件不能自动识别,设计人员自己判断)需全长箍筋加密柱:1)短柱:剪跨比小于2(结构),长细比小于4(材料)。2)特殊:转换柱以及一二级框架角柱。5抗震概念设计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多道设防,连梁-剪力墙机制,剪力墙-框架机制6底框结构砌体剪力墙结构,不一定是纯框架结构,若纯框架,底层的刚度比较小,不能满足要求,底层加剪力墙,加大底层刚度,经济。刚度接近,不形成薄弱层。为什么要底部加强部位:使结构的塑性铰,塑性破坏出现在核实的部位(底部),使结构的塑性区不至过早的破坏,所以底部要加强。7三水准两阶段小震不坏:结构在遭遇小于本地区基本设防
10、烈度的地震作用时,结构基本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中震可修:结构在遭遇相当于本地区基本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结构的非弹性变形处于可修复范围之内,经修复加固之后仍可以继续使用。大震不倒:结构在遭受大于本地区基本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变形在结构破坏允许范围之内,不至倒塌,危机生命财产安全。设计阶段,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计算和弹性变形计算。满足中震可修的设计原则。验算阶段,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满足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8强柱弱梁等的理解强柱弱梁: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梁先于柱发生破坏。这种设计思想是安全的,因为梁端出现塑性铰后,结构仍然处于超静定状态,可以继续承受地震
11、作用,吸收地震能量,若柱端先是出现了塑性铰,则结构变为几何可变体系,成为了机构。强剪弱弯:弯曲破坏属于塑性变形,有一定的先兆,而剪切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强节点弱构件:9楼梯间构四角,楼梯斜段板端对应的墙体处。10梁端箍筋 2% 箍筋直径+2mm1、 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的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2、 原生灾害:由地震直接产生的灾害。主要包括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的破坏等。3、 次生灾害:由地震原生灾害导致的灾害。主要包括物理性次生灾害和心理性次生灾害。4、 地震灾害的特点:(1)突发性强(2)破坏性大(3)防御难度大(4)社会影响深远5、 地震可以划分为诱发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
12、(1)诱发地震:主要是由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及重大工程活动所引发的地震。(2)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6、 震源、震中、震中距: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叫震中。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叫做震中距。7、 地震波:地震时,地下岩体断裂、错动并产生振动。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就形成地震波。8、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而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叫做面波。体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面波主要有瑞雷波和乐夫波两种形式。9、 纵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其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10、 横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
13、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11、 瑞雷波:质点在波的前进方向与地表法向组成的平面内作逆向的椭圆运动。12、 乐夫波:质点在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运动,在地面上表现为蛇形运动。13、 地震动: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震动。(峰值、频率、持续时间,三要素)14、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其数值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图确定的。15、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16、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17、 地震破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
14、式(1)地表破坏(2)建筑物破坏(3)次生灾害18、 抗震设防目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 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20、 建筑抗震设计内容与要求:内容(1)概念设计(2)抗震计算(3)构造措施。 要求: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
15、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21、 建筑抗震设计在中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1)注意场地选择(2)把握建筑体型(3)利用结构延性(4)设置多道防线(5)重视非结构因素。22、 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设防?答:对于不同用途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不宜采用同一标准而应根据其破坏后果加以区别对待。建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类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23、 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答:结构延性可以更多地吸收地震输入的能量从而有利于抗御结构倒塌的发生。24、 小震:它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
16、63.2%,又称多遇地震烈度。中震:它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一般为10%。为对应烈度。大震:罕见的地震,它所对应的地震烈度在50年内超越概率2%左右,这个烈度又可称为罕遇地震烈度。1、 场地:是指建筑物所在地,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范围。2、 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3、 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岩土阻抗比。4、 覆盖层厚度:原意是指从地表面至地下基岩面的距离,现指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5、 地基:指建筑物基础下面受力层范围内的土层。6、 液化指数
17、:衡量地震液化引起的场地地面破坏的程度。7、 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与联系?答:场地固有周期是根据剪切波速和场地土的覆盖厚度计算,是场地土的重要动力特性T=4D/v 。联系:地表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的固有周期。当建筑物的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接近时,建筑物的振动会加大,相应的,震害也会加重。8、 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答:原因可以从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上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这一角度得到解释(弹性变形是可以恢复的,永久变形是不可以恢复的)。9、 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颗粒级配,包括粘粒、粉粒含量,平均粒径d50;透水性能;
18、相对密度;结构;饱和度;动荷载,包括振幅、持时等.10、 结构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11、 阻尼力:由结构内摩擦及结构周围介质(如空气、水等)对结构运动的阻碍造成的。12、 弹性恢复力:是使质点从震动位置恢复到平衡位置的力,由结构弹性变形产生。13、 地震反应谱:为便于求地震作用,将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其自震周期T的关系定义为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或简称地震反应谱。14、 阻尼比: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15、 地震作用: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
19、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 16、 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计算:能量法,等效质量法,顶点位移法,17、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页18、 重力荷载代表值:进行结构抗震时,所考虑的重力荷载。19、 震害规律:(1)刚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柔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2)横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轻于纵墙承重房屋(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轻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灾害(4)预制楼板结构比现浇楼板结构破坏重(5)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较重(6)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附属结构震害较轻。20、 圈梁的作用:它可以加强纵横墙的连接、增强楼盖的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它可以有效地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
20、,从而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它还可以有效地抵抗由于地震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作用。21、 隔震:是通过某种隔离装置将地震动与结构隔开,以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方法主要有:基底隔震和悬挂隔震)22、 减震:是通过采用一定的耗能装置或附加子结构吸收或消耗地震传递给主体结构的能量,从而减轻结构的振动。(方法:耗能减震,吸震减震,冲击减震)抗震1、生命线工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地震破坏会导致城市局部或全部瘫痪,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交通,水电,煤气,电讯等)2、直接经济损失: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生命线工程破坏的损失,财产损失,以及因停产造成净产值减少。1、里氏震级:
21、用标准的地震仪在距离震中100km处,记录最大水平位移。2、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影响的平均强度程度。3、抗震级别烈度:是一个地区建筑抗震设防依据,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确定。4、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挤推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5、液化:地下水位一下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土颗粒之间有变密的趋势,但因空隙水来不及排出是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形成如液体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土的液化。6、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7、强柱弱梁:强柱弱梁要求结构柱子的承载力要大于梁的承载力8、基本振型:当自由度体系和连续体自由振动时,最小自振频率所对应的振
22、动变型模式。9、基本周期:当多力不复存在时,结构体系每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10、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NFc?BH)11、设计地震分组:实际上是用来表征地震等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它是一个与场地特征周期与降值加速度有关的参量。12、阻尼:使振幅随时间衰减的各种因素。13、间接经济损失:地震后因生命线工程破坏,工矿、企业停产,引起相关企业产值降低的损失,重建费用,保险补偿费用,以及与救灾有关的各种非生产性消耗1.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 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
23、过程。3.抗震设防分类如何划分?1).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是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2).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3).丙类建筑属于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4).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的建筑,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或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等建筑。4、什么是抗震构造措施?是指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所采取的细部构造。5、什么是主动控制?依赖于外界激励和结构响应信息,并需要外部输入能量提供控制力6、什么是隔震结构?在房屋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增大原结构体系,自振周期和阻尼,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少地震应达到预
24、期的防震要求。7、框架结构梁柱箍筋如何加密?1)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规定取,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增大2mm,主梁加密区箍筋间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8、什么是加速度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称为地震反应谱。9、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划分?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
25、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25、 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的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26、 原生灾害:由地震直接产生的灾害。主要包括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的破坏等。27、 次生灾害:由地震原生灾害导致的灾害。主要包括物理性次生灾害和心理性次生灾害。28、 地震灾害的特点:(1)突发性强(2)破坏性大(3)防御难度大(4)社会影响深远29、 地震可以划分为诱发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1)诱发地震:主要是由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及重大工程活动所引发的地震。(2)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
26、。30、 震源、震中、震中距: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叫震中。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叫做震中距。31、 地震波:地震时,地下岩体断裂、错动并产生振动。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就形成地震波。32、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而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叫做面波。体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面波主要有瑞雷波和乐夫波两种形式。33、 纵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其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34、 横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35、 瑞雷波:质点在波的前进方向与地表法向组成的平面内作逆向的椭圆运动。36
27、、 乐夫波:质点在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运动,在地面上表现为蛇形运动。37、 地震动: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震动。(峰值、频率、持续时间,三要素)38、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其数值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图确定的。39、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40、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41、 地震破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1)地表破坏(2)建筑物破坏(3)次生灾害42、 抗震设防目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
28、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43、 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44、 建筑抗震设计内容与要求:内容(1)概念设计(2)抗震计算(3)构造措施。 要求: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
29、性。45、 建筑抗震设计在中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1)注意场地选择(2)把握建筑体型(3)利用结构延性(4)设置多道防线(5)重视非结构因素。46、 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设防?答:对于不同用途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不宜采用同一标准而应根据其破坏后果加以区别对待。建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类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47、 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答:结构延性可以更多地吸收地震输入的能量从而有利于抗御结构倒塌的发生。48、 小震:它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63.2%,又称多遇地震烈度。中震:它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一般为10%。为对应烈度。大震:罕见的地震
30、,它所对应的地震烈度在50年内超越概率2%左右,这个烈度又可称为罕遇地震烈度。23、 场地:是指建筑物所在地,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范围。24、 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25、 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岩土阻抗比。26、 覆盖层厚度:原意是指从地表面至地下基岩面的距离,现指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27、 地基:指建筑物基础下面受力层范围内的土层。28、 液化指数:衡量地震液化引起的场地地面破坏的程度。29、 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
31、别与联系?答:场地固有周期是根据剪切波速和场地土的覆盖厚度计算,是场地土的重要动力特性T=4D/v 。联系:地表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的固有周期。当建筑物的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接近时,建筑物的振动会加大,相应的,震害也会加重。30、 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答:原因可以从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上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这一角度得到解释(弹性变形是可以恢复的,永久变形是不可以恢复的)。31、 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颗粒级配,包括粘粒、粉粒含量,平均粒径d50;透水性能;相对密度;结构;饱和度;动荷载,包括振幅、持时等.32、 结构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
32、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33、 阻尼力:由结构内摩擦及结构周围介质(如空气、水等)对结构运动的阻碍造成的。34、 弹性恢复力:是使质点从震动位置恢复到平衡位置的力,由结构弹性变形产生。35、 地震反应谱:为便于求地震作用,将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其自震周期T的关系定义为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或简称地震反应谱。36、 阻尼比: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37、 地震作用: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 38、 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计算:能量法,等效质量法,顶点位移
33、法,39、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页40、 重力荷载代表值:进行结构抗震时,所考虑的重力荷载。41、 震害规律:(1)刚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柔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2)横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轻于纵墙承重房屋(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轻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灾害(4)预制楼板结构比现浇楼板结构破坏重(5)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较重(6)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附属结构震害较轻。42、 圈梁的作用:它可以加强纵横墙的连接、增强楼盖的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它可以有效地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它还可以有效地抵抗由于地震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
34、降对房屋的破坏作用。43、 隔震:是通过某种隔离装置将地震动与结构隔开,以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方法主要有:基底隔震和悬挂隔震)44、 减震:是通过采用一定的耗能装置或附加子结构吸收或消耗地震传递给主体结构的能量,从而减轻结构的振动。(方法:耗能减震,吸震减震,冲击减震)1、生命线工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地震破坏会导致城市局部或全部瘫痪,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交通,水电,煤气,电讯等)2、直接经济损失: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生命线工程破坏的损失,财产损失,以及因停产造成净产值减少。1、里氏震级:用标准的地震仪在距离震中100km处,记录最大水平位移。2、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建筑
35、物影响的平均强度程度。3、抗震级别烈度:是一个地区建筑抗震设防依据,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确定。4、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挤推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5、液化:地下水位一下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土颗粒之间有变密的趋势,但因空隙水来不及排出是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形成如液体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土的液化。6、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7、强柱弱梁:强柱弱梁要求结构柱子的承载力要大于梁的承载力8、基本振型:当自由度体系和连续体自由振动时,最小自振频率所对应的振动变型模式。9、基本周期:当多力不复存在时,结构体系每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10、轴压比
36、: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NFc?BH)11、设计地震分组:实际上是用来表征地震等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它是一个与场地特征周期与降值加速度有关的参量。12、阻尼:使振幅随时间衰减的各种因素。13、间接经济损失:地震后因生命线工程破坏,工矿、企业停产,引起相关企业产值降低的损失,重建费用,保险补偿费用,以及与救灾有关的各种非生产性消耗1.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 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3.抗震设防分类如何划分?1).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是可能发生严重次生
37、灾害的建筑。2).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3).丙类建筑属于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4).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的建筑,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或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等建筑。4、什么是抗震构造措施?是指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所采取的细部构造。5、什么是主动控制?依赖于外界激励和结构响应信息,并需要外部输入能量提供控制力6、什么是隔震结构?在房屋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增大原结构体系,自振周期和阻尼,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少地震应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7、框架结构梁柱箍筋如何加密?1)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
38、最小直径应按规定取,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增大2mm,主梁加密区箍筋间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8、什么是加速度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称为地震反应谱。9、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划分?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
39、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高层名词解释1.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2. 房屋高度: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3.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4.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6.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9. 转换结构构件:完成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的结构型式转变或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改变而设置的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17. 结构转换层:不同功能的楼层需要不同的空间划分,因而上下层之间就需要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轴线的改变,这就需
40、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一种结构楼层,以完成结构布置密集、墙柱较多的上层向结构布置较稀疏、墙术较少的下层转换,这种结构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或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21. 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某层地震剪力与该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22. 刚重比:结构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是影响重力效应的主要参数。23. 抗推刚度(D):是使柱子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水平力。24. 结构刚度中心:各抗侧力结构刚度的中心。28. 主轴:抗侧力结构在平面内为斜向布置时,设层间剪力通过刚度中心作用于某个方向,若结构产生的层间位移与层间剪力作用的方向一致,则这个方向称为主轴方向。33. 剪切变形:
41、下部层间变形(侧移)大,上部层间变形小,是由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框架结构的变形特征是呈剪切型的。42. 剪力滞后:在水平力作用下,框筒结构中除腹板框架抵抗倾复力矩外,翼缘框架主要是通过承受轴力抵抗倾复力矩,同时梁柱都有在翼缘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由于翼缘框架中横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使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向中心逐渐递减,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55. 延性结构:在中等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些部位进入屈服状态,形成塑性铰,这时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在这个阶段结构刚度降低,地震惯性力不会很大,但结构变形加大,结构是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具有上述性能的结构,称为延性结构。61. 弯矩二次分配法:就
42、是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作分配和传递,第一次按梁柱线刚度分配固端弯矩,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传递系数C=1/2),再作一次分配即结束。第一章 概论(一)填空题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带加强层的高层结构,错层结构,多塔楼结构。4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
43、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向承重体系有现浇楼盖体系,叠合楼盖体系,预制板楼盖体系,组合楼盖体系。6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少扭转效应。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9 三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是指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二)选择题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 a 抗震防线。a多道;b两道;c一道;d不需要。2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 d 。a结构有
44、较多错层; b质量分布不均匀;c抗扭刚度低; d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3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c 。a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b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c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d不一定。48度抗震设防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C 。a2; b3; c4; d5。5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 A 。a房屋高度;b高宽比;c房屋层数;d地基土类别。(三)判断题1高层结构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选用适当的结构体系。 2我国高层
45、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各种结构体系。 3异型柱框架结构和普通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是相同的。 4高层建筑宜选用对抵抗风荷载有利的平面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正多边形等。5高层结构只在使用功能上有要求时才设置地下室。 6高层结构的概念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7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 (四)简答题1我国对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定义的?答: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2高层建
46、筑结构有何受力特点?答:高层建筑受到较大的侧向力(水平风力或水平地震力),在建筑结构底部竖向力也很大。在高层建筑中,可以认为柱的轴向力与层数为线性关系,水平力近似为倒三角形分布,在水平力作用卞,结构底部弯矩与高度平方成正比,顶点侧移与高度四次方成正比。上述弯矩和侧移值,往往成为控制因素。另外,高层建筑各构件受力复杂,对截面承载力和配筋要求较高。3高层建筑侧向位移如何控制?答:高层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束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1)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宜符合以下规定:1) 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比值不宜大于如表211所述规定。 表211
47、结构类型限值框架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1/800筒中筒、剪力墙1/1000框支层1/10002) 高度等于或大于250m的高层建筑,不宜大于1/500。3) 高度在150200m之间时,在第一条和第二条之间线性内插。(2)高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框架结构;甲类建筑和9度设防的乙类建筑;采用隔震和消能技术的建筑。2)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7度设防的、类场地和8度设防的乙类建筑;板柱一剪力墙结构;9度且高于60米、8度、类场地高于80米、8度、类场地高于100米且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3)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