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0585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的学科,具有综合性特征。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包含的地理经济环境对区域内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由于每一区域具有各自的地理经济环境,所以地理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些地理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工业、农业的影响,来说明工农业因素对成都市经济发展影响,同时也做到说明地理经济环境因素对一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关键词:地理经济环境 成都市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1成都市概况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人口1404.7万人(2011年),主要以汉族居民为主

2、,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0538万人,成都市面积约12390平方公里,下辖锦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都江堰市等9区6县4市。辖区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成都市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2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发展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农业发展是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那么我们来谈谈一些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了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但是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小范围区域范围内,气候条件可以通过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来改变种植物生长所需要

3、的温度、湿度等;地形方面可以丘陵地区修筑梯田,发展立体农业,丰富农业的种植品种;成都市境内分布着紫色土壤,肥力虽然较高,但磷、钾稍低,故可以增加有机质等方式对贫瘠的土壤进行改良等;水源上,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进使用喷灌、滴灌等。成都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以水田为主的种植业发达,还是水果盛产之地。成都平原地形平坦,适合耕种,农副产品门类繁多。成都平原开发历史悠久,利于居住,聚落,城镇出现早,有利于农业发展。成都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区域主要土壤属于紫色土,土地肥沃程度相对较高,有利于产量的稳步提升。成都市有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以调节对水源的需求,境内主要河流岷

4、江 灌溉了广大的成都平原,养育了一代“天府之国“儿女。2.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对农业区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的有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成都市由于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好,近年来,交通条件更是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双流国际机场加强了成都与国内以及国外的联系,宝成铁路、成昆铁路有利于农产品的输入与输出,对农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优势,公路建设更是四通八达,城乡拥有多条快速通道,有利于新鲜蔬菜的运输。成都市拥有一千多万人的人口规模,农产品又适合不同阶层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满足农产品的需求消费群体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由于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必将促进成都市绿色安全农业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对绿色农

5、业的需求。在政策方面上,国家非常重视关心农业的发展,不断出台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政策,积极鼓励农业的发展。前几年,国家免除了农业税,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增强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国家不断出台的三农政策,关注农民、农业、农村,加大对三农的帮扶力度,成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这些政策方面给予的优惠,成都市的农业朝着健康、绿色、无污染的现代农业发展。3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工业区位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主要还是要通过工业的发展来促进。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又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3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了土地价格、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等,这些因素对成都市工业的区位选择起到了一定的

6、作用,工厂的布局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的最优选择。由于工厂生产不同的产品,就有不同的工业指向性,一个以原料指向性的厂家肯定要选择在距离原料产地近的地方,比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然后才考虑动力、市场、劳动力等因素。譬如酒类饮料制造工业、瓶装饮料制造工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有个误解,以为所有的厂家选址以此类推就行了。其实不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料地影响减弱,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强,对劳动力的要求上数量的影响逐渐减弱,素质影响日渐增强。值得一提的是便利的交通条件不再是考虑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网络的通达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成都市而言,工业主要布局在郊区的几个县市,中心城区

7、由于其高地价、高房价既不可能大规模的发展工业,工业选择郊区市县,主要是考虑到一下一些优势的经济因素对工业布局的有利影响:(1)郊区低价较便宜,有利于节约工厂建设投资。(2)郊区是一些工业制成品的原料产地,有利于厂家就近加工。(3)郊区面对庞大的成都市区,消费市场广阔。(4)成都不断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缓解了城乡间的压力,从而使交通便捷的优势更加明显。(5)、成都市的高校类型齐全,有利于满足厂家的对技术和人才的双重需求。(6)、四川省是劳务输出大省,而成都市作为其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从而为厂家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3.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方面包括了国家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就成都

8、市而言,其拥有很多这方面的有利因素。3.2.1国家政策(1)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在这个大背景下,成都市根据本市的现实状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符合本市发展的方针政策。如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众多法律法规。(2)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从而把川渝合作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在这一优惠政策下,川渝两地正积极努力将成渝经济区建成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区域。川渝合作,将进一步密切两地的关系,两地规划的交通建设,将进一步缩短彼此的时间距离,两地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规划产业布局,努力把其建设为中国

9、经济增长的第四级。(3)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后,重庆和成都将成为中国新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并率先对中国重大政策先行试点。此次设立成都市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本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

10、路。(4)天府新区:去年,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建设天府新区,四川省人民政府于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批准并原则同意【1】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天府新区”的建设目标是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等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在带动成都现代产业发展的同时,进而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从这些可以看出,成都市享有多项优惠的政策优势,这对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 【3】天府新区规划范围 3.2.2个人偏好个人偏好主要是说投资方在选择投资区域上带有一定的情感,顾名思义就是投资方对某些地区具有特色的感情。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投资方一般会优先考虑自己

11、的家乡或自己感兴趣的地区,政府也考虑到这因素的巨大作用,所以积极鼓励当地人会家乡投资,在很多地区都建设回乡创业园,给予回乡创业园很多的政策优惠,作为吸引当地人回乡创业的目的,进而达到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目的。在成都市,每年都会有很多外地特别是沿海企业的迁入,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川籍人士。这充分说明了个人偏好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工业状况。3.2.3工业惯性工业惯性在这主要讲到工业集聚效应,产品指向型差不多的企业会集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前,成都郊区四周的工业布局也遵循了工业集聚这种工业布局方式。目前,成都市正努力培育五条优势产业和特色工业走廊,成灌高速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双新大件路医药与机械

12、制造业走廊、成温路印刷包装工业走廊、龙新路建材与装饰材料工业走廊、成彭路家具工业走廊。这充分地利用了工业集聚的效应,工业集聚可以做到充分地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各企业的相互合作,形成一条产业链,集聚壮大整体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3.3环境因素在这一方面,成都市也拥有众多的优势,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各方面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而成都又是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市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巴蜀乃兵家必争之地。成都市在历史上也创造了很多辉煌,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对如今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现状下,这些悠久的历史底蕴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

13、的发展;成都市周边有眉山市、资阳市、乐山市、德阳市等众多的市县,为成都市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再为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周边市县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论本文主要浅谈了地理经济环境因素的对成都市工农业发展的影响,而工农业这两个因素又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的发展对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先天的基础,现在国内外主要的城市基本上都分布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因为这是早期居民生存的重要条件。成都之所以能成为“天府之国”,与这在优越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然也

14、可以说农业是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工业社会,工业因素对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被放大到很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追求成为工业发达城市,以工业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过,农业毕竟始终是基础,成都市在大力加强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关注农业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做到协调发展,在发展工农业的同时,要保护环境,只有处理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那么,我们可以坚信成都市在经济建设中会出现飞跃式进步。参考文献【1】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2011.12.23【2】 百度百科网. 2011.12.23【3】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4】 Jacques-Francois Thisse , Pierre-Philippe Combes. 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