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讲座.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0711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讲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讲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讲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讲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讲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讲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讲座.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儿童注意力5+5趣味训练家长讲座之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对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产生了困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达到母子双赢的养育效果。概括起来,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 如何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或负面感受?2、 如何和孩子建立合作关系?3、 如何合理地惩罚孩子?4、 如何合理地赞赏孩子?5、 如何让孩子从自己的角色中得到释放?6、 如何鼓励孩子自立、自强?有关这些问题的解答,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养育是艺术、不是技术。根据孩子个性的不同或家长经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方法。但是,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得到了专家和家长的肯定和推崇。纵观天下父母养育之

2、谈,目前最为大家认同的,是来自美国的育子丛书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 孩子才会说(),如何做孩子才肯学等,作者是两位有三个孩子的母亲,他们名字叫阿黛尔法伯(dele Faber)、伊莱恩玛丝丽施(Elaine Mazlish),她们的职业是教师。之所以将她们的养育经验之谈推荐给大家,一是因为这些经验被全球三十多个发达国家20多万个亲子团队、数百万父母使用,效果明显。二呢,这些方法很实用,可以节省大家很多时间。当然,它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也是经得起推敲的。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当当网等网上书店订购,以便做进一步的了解,我这里只能提纲携领的讲一些。顺便说一句,你买书和我没有关系,我拿不到任何回扣

3、,只是一种善意的推荐。下面我们就以上六个方面谈一些方法。一、如何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或负面感受? 什么叫不良情绪或负面感受?就是因为生理、安全、爱、尊重、价值等个人需求遭受剥夺或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诸如生气、失望、愤怒、沮丧、害怕、紧张、挫折感、无助、自卑、孤独等心理反应,以及由于侵犯别人合理需求造成的负罪感、内疚感、羞愧感、变态满足感等心理过程。 这个定义比较长,大家一定会有感受,因为不良情绪人人都有体验。这说明,产生不良情绪是正常反应,其之所以被称为不良,是指的它的后果。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合理地宣泄、排解出去,它会对心理产生毒害作用,引发诸如精神分裂、抑郁、自闭、反社会等病症的发生。 在座

4、的都是三十多岁的女性,多重角色的担任者,妻子、母亲、女儿,不同角色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负面感受,比如作为妻子,你最不能容忍丈夫的夜不归宿,他临晨敲门,你怒不可揭,一场夫妻战争就要开始。如何合理宣泄自己的这种不良情绪?准备一盆凉水?一开门,“哗”泼出去。确实宣泄了,但是你点燃了他的不良情绪。这种宣泄方法要不得,合理的宣泄是既解除或消退了自己的不良情绪,又没有对别的人或事物造成伤害。有的夫妻吵架,大家砸东西,你砸碗、我砸盘,宣泄了,但造成了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有的孩子生气了,跑回屋子,拿一支笔,“嗵、嗵、嗵”,向写字台发泄,自己得到了缓解,笔坏了,写字台不平了,说不定一开门,又会招致不良情绪的发生被一顿

5、臭骂。这些都不是合理宣泄的方式。常用的、合理的宣泄方法有:1、呼吸缓解法:这个方法的做法是,鼻子深深吸气、嘴巴长长呼气,至少三次。举个例子。听到丈夫临晨开门,鼻子深深吸气、嘴巴长长呼气,三次以后再睁眼看他,说不定你会微笑着对他说:“单位又加班了吧,快睡吧。”为什么怒气消退了,因为呼吸可以改变你大脑的波形、从而放松了你的情绪。很管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常常贪玩夜不归宿,进门被诅咒到死,结果两人生气。后来向太太推荐了呼吸放松法,具体意见是,看到我不顺眼的时候,深深呼吸,然后再开始训斥。效果很好,表现在语言净化了、语气缓和了、相貌也因为没有扭曲而显得温柔了。我呢,也因为人家的宽容、美丽而自觉减少、乃

6、至于杜绝不回家的问题。对孩子生气时,也要用呼吸缓解法,先呼吸三次,然后再和他讲话。呼吸缓解法不仅大人要自觉应用,也要教给孩子应用。1、 唱歌舒缓法:教给孩子一首生气歌,建议歌词是: 我生气、我生气,跺跺脚,生气踩扁了; 我生气、我生气,拍拍手,生气拍碎了; 我生气、我生气,长呼吸,生气吹跑了。 家长可以用一个熟悉的曲子配乐,加上动作,和孩子学唱。这个方法对学前儿童或小学低龄儿童管用。2、 涂画舒缓法为孩子准备一些硬的画布或画纸,加上一些出水比较浓的彩笔。如果他有不良情绪,可以建议他将它画出来,然后讲出来。家长也可以自己使用。3、 派发生气包:给孩子买一个充气卡通,起名为解气娃娃,容许他生气后,

7、怒骂、拍打解气娃娃。以上是本人结合知识和经验的一些方法。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父母的态度。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丝丽施给了我们以下建议:1、 首先是接受孩子的负面感受,而不要用我们的感受来替代孩子的感受。举个例子,孩子摔倒了,手被嗑破了。孩子“哇、哇“哭叫,表示疼痛,但有的家长会这样处理:”别怕,不疼,来,妈妈给你吹吹。“明明疼,但家长说不疼,这就是以家长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后果是对你的不信任或否定。再比如,孩子对你说:王西磊拿走了我的新铅笔。你对他反问道:你肯定不是你自己弄丢的?这都是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会引发孩子新的负面情绪的发生。她很可能会大声地回应你:不是我丢的、不是我丢的、不

8、是我丢的!然后离开你,心理诅咒道:讨厌的妈妈!所以,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后,父母应该先接受这种情绪,然后帮助他缓解或改变这种情绪。具体做法是:A、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诉说; B、用“哦”“恩”“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C、 说出他们的感受;D、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年愿望。事例一:* 妈妈采取的不正确的方法:孩子:有人偷了我的新铅笔。妈妈:你肯定不是自己丢的?孩子:没有。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桌子上呢。妈妈:你怎么不把它放进铅笔盒里呀。孩子:我已经丢了三支铅笔了。妈妈:你老是乱丢东西,我都告诉你好几次了。孩子:别烦我了。妈妈:你怎么这样对我说话?(用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无法进一步沟通

9、。)* 爸爸采取的不正确方法:孩子:有人偷了我的新铅笔。爸爸:是么?孩子: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桌子上呢。爸爸:丢了再买一支新的吧。孩子:我已经丢了三支铅笔了。爸爸:呵呵,没关系。孩子:我妈妈:爸爸不怪你。(后果:无法建立起管理自己和保管自己物品的责任意识。)*正确的方法孩子:有人偷了我的新铅笔。妈妈:是么?孩子: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桌子上呢。妈妈:恩,我知道。孩子:我已经丢了三支铅笔了。妈妈:是呀。孩子:从现在起,我要把笔放在桌子里边。妈妈:是这样的。(理解、接受他的感受,引导他自己想法解决问题。)二、如何和孩子建立合作关系? 孩子不愿意和我们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什

10、么矛盾呢?孩子的需求是即时满足型的,满足当前需求,比如去吃肯德基、去玩电子游戏。而家长引导孩子的需求是延迟满足型的,比如:“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可以有个好工作。”这种延迟满足型需求12岁以下的儿童是无法理解的,当然不会主动区追求。只有当孩子经过青春期自我同一认知,才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从而激励自己去为了未来愿望的实现而去努力。 即时满足与延迟满足的矛盾,构成了孩子与家长在需求上的矛盾,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呢?很简单,就是适当满足孩子的即时需求,融入延迟需求的必要因素。切不可以剥夺即时满足为基础发展延迟满足。这样讲家长不一定明白,举个例子就清楚了。孩子就想看电视,做作业时都心不在焉。在

11、他心里是这样想的:“电视上有动画片,我希望马上看。做作业有什么用呢?”家长的心态是这样的:“看电视有什么用呀?做作业能提高学习成绩,将来才会有出息呢!”这就形成了矛盾。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呢?有的家长为了断绝孩子看电视的爱好,干脆把电视锁在了柜子里,自己不看,孩子也就看不上了。这种方法看似高尚的做法,实际并不科学。为什么呢?你不仅完全剥夺了孩子的即时需求,而且把你的即时需求也剥夺了。这种都作苦行僧的方法其实依然是被动学习管理,不利于孩子建立起主动、自信的学习态度。我对孩子喜欢看电视的问题是这样处理的,请你们参考:你想看电视吗?好,我们一起作个计划:1、 你想看什么电视节目?奥特曼。2、 好,我们一

12、起查一查什么时候有奥特曼?3、 根据奥特曼演出时间和作业时间相配合,看一会儿奥特曼,写一会儿作业。4、 孩子喜欢奥特曼,我也了解一下奥特曼的魅力何在?5、 即使没有奥特曼动画,我也在约定作业时间时,给孩子留下看奥特曼书籍的时间。6、 我把奥特曼因素放在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辅导上,让他更乐意配合我。 那么,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丝丽施是怎么做的呢? 她们给了我们以下建议:1、 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2、 提示他;3、 用简单语言表达;4、 说出你的感受;5、 写便条。 还是用事例说明吧。A、问题表现:孩子上完厕所不记得关灯。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告诉你多少次了,上完厕所要关灯!(上厕所是熟练行为

13、,大多数孩子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里,呵斥只会导致他产生负面感受,不会导致他对这种行为产生积极的改正意识。确实如此呀!)恰当的处理方法:厕所的灯还开着呢。 (描述问题,给他醒悟机会,主动去进行改正。)B、问题表现:忘拿铅笔盒不恰当处理方法:你看你,又忘了铅笔盒,猪脑子。恰当的处理方法:任铭,你的铅笔盒。(提示他即可)C、问题表现:拉着你的衣服让你走。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别扯衣服,都弄脏了。恰当的处理方法:我不喜欢别人拉扯我的衣服。(说出自己的感受。)D、问题表现:孩子的长头发堵塞下水管。不恰当的处理方法:说了几次了,梳头是把掉下来的长头发收拾好,别扔在地上不管。恰当的处理方法:写个便条: 求助:长

14、头发堵住下水管让我很头痛,请帮忙减少长头发吧。 (委婉而幽默,让对方心领神会)三、如何合理地惩罚孩子?该不该惩罚孩子?专家也没有定论。不过,有两条需要家长注意:一是惩罚可能会削弱孩子对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哼,又骂我。我偏这样,气死你!)二是切忌在盛怒之下惩罚孩子。(我的脑袋还在发育,爸爸,只打屁屁好么?)虽然连专家也避免不了惩罚孩子,但惩罚的后果是双方都引发了负面感受,对心理发展没有帮助。另外,很多家长在惩罚孩子之后会产生内疚心理,进而实施补偿,如过度满足食欲或过度满足玩具占有欲等。这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要寻找代替惩罚的更有效方法。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丝丽施给我们提出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1

15、、 请孩子帮忙;2、 明确表达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人格;3、 表明你的期望;4、 提供选择;5、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过失;6、 采取行动;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导致的自然后果。下面是关于这七个技巧的使用事例:四、如何合理地赞赏孩子? 前几年南京出了一个赏识教育的专家周弘,他将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成了博士。赏识教育可以极大地提高儿童学习的自信心和经受挫折的毅力。这是赏识孩子的好处针对中国对孩子传统教育,诸如“好的不说大不了,错的不说了不得”、“明教子、暗教妻”的否定式方法,提倡赏识教育大有必要。但是,如何赏识,才能取得理性效果,避免儿童自我膨胀、过度虚荣、害怕失败的问题发生呢?一个普遍规则是

16、,赏识孩子具体的行为,不要赏识孩子的人格。比如,他数学考试得了100分。你可以说,你的数学成绩是100分,这是最好的成绩了。而不要说:你真棒,你是妈妈的好孩子。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丝丽施给我们提出赏识孩子的三个技巧:1、 描述你看到的,要有细节;2、 描述你的感受(快乐的、感动的等);3、 把孩子值得赏识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如真有耐心、很认真呀等。五、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儿童的自立能力弱是我国独生子女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自立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如何培养儿童的独立能力呢?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丝丽施给出六个技巧:1、 让孩子自己作选择;(例:你是走着去广场,还是乘公交车去呢?)2、 尊重孩子的努力;

17、(瓶子不容易打开。有时侯,用勺子翘一翘可能会有用。)3、 不问孩子太多问题;(回来了!)4、 别着急告诉答案;(这是个奇怪的现象,你是怎么看的?)5、 鼓励他善用外部资源;(我觉得可以去邻居借用一下。)6、 别毁掉孩子的希望(你想演哈姆雷特,那一定是个不错的经历。)六、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我们的孩子有好多角色需要扮演,妈妈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奶奶的好孙子、老爷的好外孙、同学的好玩伴。每一个角色都不是自我,而是别人眼中的“我”。其实,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才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自我健全了,才能与别人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关系。所以,这里要特别提出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的问题,这个问题家长容易忽视。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丝丽施给我们提出从角色释放、建立自我的六个技巧: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2、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4、 以身作则;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6、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愿望。如何具体实施?请通过下面的图象来理解、意会,并举一反三地落实在你和孩子身上。好,上边我们就如何建立家长和孩子和谐、理性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知识和经验的介绍。有兴趣参与的家长,可以通过其他联系方式经常沟通、探讨。最后,祝孩子的妈妈幸福、快乐!祝妈妈的孩子聪明、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