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07702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86 大小:71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6页
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6页
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1.docx(1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低碳经济 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A) 1995年 (B) 1996年 (C) 1997年 (D) 1998年 分值:1.02. ()是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A) 节能减排 (B) 开发新能源 (C) 政策引导 (D) 减少消费 分值:1.03. 人体减少水分( )便会引起疾病(A) 5% (B) 10% (C) 15% (D) 20% 分值:1.0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B) 调整能源结构 (C) 遏制奢侈浪费 (D)

2、 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分值:1.05.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位(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分值:1.06. 全世界大约有( )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A) 1/3 (B) 1/4 (C) 1/5 (D) 1/6 分值:1.07. ( )法、德、荷、瑞士等国签订了“保护莱茵河不受化学污染公约”(A) 1974年 (B) 1975年 (C) 1976年 (D) 1977年 分值:1.08. (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A) 1981年 (B) 1982年 (C) 1983年 (D)

3、1984年 分值:1.09. 2004年7月28一30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召开了“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经验交流会,会议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A) “1+3”模式 (B) “2+5”模式 (C) “2+3”模式 (D) “2+4”模式 分值:1.010.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A) 低 (B) 高 (C) 无关 (D) 无法确定 分值:1.011. 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是指()(A) 替代技术 (B) 减量化技术 (C

4、) 再利用技术 (D) 资源化技术 分值:1.01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包括()(A) 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 财政购买政策 (C) 财政补贴政策 (D) 财政税收政策 分值:1.013.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A) 恒温消费 (B) 经济消费 (C) 新领域消费 (D) 可持续消费 分值:1.014.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A) 10%-20% (B) 20%-30% (C) 40%-50% (D) 70%-80% 分值:1.015. (

5、 )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A) 1993年 (B) 1994年 (C) 1995年 (D) 1996年 分值:1.016. 增物质化模式是指()(A) 、A模式 (B) 、B模式 (C) 、C模式 (D) 、D模式 分值:1.017. 低碳经济的实质()(A) 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B) 能源技术创新 (C) 制度创新 (D) 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分值:1.018. 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指的是()(A) 恒温消费 (B) 经济消费 (C) 新领域消费 (D) 可持续消费 分值:1.019.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

6、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 )的影响两大类(A) 自然选择 (B) 人类活动 (C) 环境变化 (D) 生物迁移 分值:1.020.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属于()(A) 降碳技术 (B) 零碳技术 (C) 消碳技术 (D) 高碳技术 分值:1.021. 低碳经济的特征不包括()(A) 经济性 (B) 技术性 (C) 可行性 (D) 目标性 分值:1.022. 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未知 分值:1.023.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A) 区域产业 (B) 城市基础设施 (C) 人居环境 (D) 社会

7、生产 分值:1.024.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 (B) 过度开发 (C) 人口太多 (D) 污染严重 分值:1.025. 刘贵富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式为()(A) “1+3”模式 (B) “1+5”模式 (C) “2+3”模式 (D) “2+4”模式 分值:1.026. ()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A) 消费者 (B) 企业 (C) 政府 (D) 社会 分值:1.027. ()即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A) 认知性 (B) 可行性 (C) 可操作性 (D) 可承受性 分值:1.028. 减物质化模式是指()(A)

8、、A模式 (B) 、B模式 (C) 、C模式 (D) 、D模式 分值:1.029. 循环经济发展是以()为先导的(A) 先进的发展观念 (B) 先进的科学技术 (C) 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 完善的市场机制 分值:1.030. 当今世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措施不包括()(A) 世界性的计划生育 (B) 控制人口规模 (C) 只顾发展经济 (D) 提高人口质素 分值:1.0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人口增长对下列哪些资源具有巨大压力()(A) 土地 (B) 森林 (C) 水资源 (D) 能源和物种资源 分值:2.02.

9、企业层面实现低碳的现实路径有()(A) 培养低碳责任 (B) 技术创新 (C) 构建文化向度 (D) 社会监督 分值:2.03. 冯之浚提出的社会子系统的指标包括()(A) 就业 (B) 平等 (C) 福利 (D) 安全 分值:2.0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 调整能源结构 (C) 遏制奢侈浪费 (D) 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分值:2.05. 酸雨问题首先出现在( )(A) 欧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南极洲 分值:2.06. 臭氧在遇到( )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O2(A) OH (B) NO (C) Cl (D) Br 分值

10、:2.07. 冯之浚提出的生态环境子系统分为()(A) 减量化指标 (B) 无害化指标 (C) 福利 (D) 安全 分值:2.08. “5+l”模式的5包括()(A) 小循环 (B) 中循环 (C) 大循环 (D) 再生资源产业 分值:2.09.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B) 引导社会能源需求 (C)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 (D) 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分值:2.010. 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A) 海平面上升 (B) 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C) 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D) 影响人类健康 分值:2.011. 在

11、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 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 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 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分值:2.012. 低碳经济要求正确看待人的消费行为所包含的“三重关系”,包括()(A) 人与自然 (B)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C) 消费与生产 (D)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 分值:2.013.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A) 立法 (B) 引导 (C) 执行 (D) 参与 分值:2.014.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 人 (B) 政策 (C) 市场机制 (D) 自然

12、分值:2.015.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A) 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 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C) 倡导低碳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 (D) 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分值:2.016. 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 )(A) 水电 (B) 生物质能 (C) 太阳能 (D) 风能 分值:2.017.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A) 我国人口众多 (B) 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 (C) 低碳观念淡薄,生活能耗、煤炭企业能耗节节攀升 (D) 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 分值:2.018. 富营养化是由于(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

13、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A) 氢 (B) 氧 (C) 氮 (D) 磷 分值:2.019.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3+l”模式指()(A) 小循环 (B) 中循环 (C) 大循环 (D) 再生资源产业 分值:2.020. 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A) 政府 (B) 企业 (C) 高等院校 (D) 科研院所 分值:2.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200年,因而是最受关注的温室气体。(A) (B) 分值:1.02.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

14、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A) (B) 分值:1.03. 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约生产塑料袋能耗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A) (B) 分值:1.04. “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A) (B) 分值:1.05.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是比较容易的(A) (B) 分值:1.06.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A) (B) 分值:1.0

15、7.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A) (B) 分值:1.08.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A) (B) 分值:1.09. 赤潮是由于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A) (B) 分值:1.010.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低碳责任(A) (B) 分值:1.011. 环境问题是以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为特征的改变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性的质与量的变化。(A) (B) 分值:1.012

16、. 低碳产业集群是指低碳产业及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在全世界的聚集(A) (B) 分值:1.013. 企业营销向“低碳营销模式”转换都是必然选择。(A) (B) 分值:1.014.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A) (B) 分值:1.015.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A) (B) 分值:1.016. “市场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A) (B) 分值:1.017.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A) (B) 分值:1.018. 把环境保护

17、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A) (B) 分值:1.019. 发展太阳能行业与低碳经济无关(A) (B) 分值:1.020.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A) (B) 分值:1.02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使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A) (B) 分值:1.022. 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间的关系,应尽量开展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可以忽视经济增长可持续性。(A) (B) 分值:1.023.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18、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协调统一,良险发展。(A) (B) 分值:1.024. 中国2010年北京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A) (B) 分值:1.025. 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A) (B) 分值:1.026.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A) (B) 分值:1.027. 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模式的两个特征。(A) (B) 分值:1.028. 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产权

19、明确,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交易开始时将产权赋予哪一方,市场均衡的结果都是没有效率的。(A) (B) 分值:1.029. 赤潮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A) (B) 分值:1.030. 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低碳文化软实力的支撑(A) (B) 分值:1.0低碳经济 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产业,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分值:1.02. ()即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A) 认知

20、性 (B) 可行性 (C) 可操作性 (D) 可承受性 分值:1.03. 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A) 观念先行性 (B) 技术先导性 (C) 物质循环性 (D) 主体单一化 分值:1.04. 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 )(A) 35% (B) 45% (C) 55% (D) 65% 分值:1.05. 企业低碳责任的驱动乏力主要原因没有()(A) 经济理性 (B) 生态伦理缺失 (C) 碳责任不清 (D) 设备落后 分值:1.06. 太阳能的优点不包括()(A) 不受季节限制 (B) 方便便捷 (C) 没有区域局限性 (D) 经济环保 分值:1.07. ( ),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关于森

21、林的原则声明”(A) 1992年 (B) 1993年 (C) 1994年 (D) 1995年 分值:1.08.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没有()(A) 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 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 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 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分值:1.09.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A) 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B) 能源技术创新 (C) 制度创新 (D) 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分值:1.010. 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就几乎达( )美元(A) 200亿 (B) 300亿 (C) 40

22、0亿 (D) 500亿 分值:1.011. 关于科斯定理论述正确的是 ()(A) 有效率的资源利用方式与产权的初始配置状态有关 (B) 有效率的资源利用方式不能通过交易使供需双方都获得利益 (C) 排污权交易不是科斯定理在环境问题上的最典型应用 (D) 只要产权明确,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交易开始时将产权赋予哪一方,市场均衡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分值:1.012. ()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A) 循环经济 (B) 可持续发展 (C) 低碳经济 (D) 绿色经济 分值:1.013. 严刚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是指()(A) 目

23、标层 (B) 要素层 (C) 指标层 (D) 进度层 分值:1.014. ()不是三大光伏消费国(A) 西班牙 (B) 德国 (C) 中国 (D) 日本 分值:1.015.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A) 区域产业 (B) 城市基础设施 (C) 人居环境 (D) 社会生产 分值:1.016. 以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为典范(A) 小循环 (B) 中循环 (C) 大循环 (D) 超大循环 分值:1.017. 从经济运行的动力条件和市场保证上看,经济运行又依赖于()(A) 消费 (B) 生产 (C) 投资 (D) 政府 分值:1.018. 企业内部循环指()(A) 小循环 (B)

24、中循环 (C) 大循环 (D) 超大循环 分值:1.019. ()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A) 太阳能光发电 (B) 太阳能热发电 (C) 光伏发电 (D) 风能发电 分值:1.020. 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力量()(A) 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 (B) 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C) 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D) 能源技术创新 分值:1.021.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A) 石油 (B) 太阳能 (C) 风力能 (D) 水力能 分值:1.022.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是()(A) 外在动力 (B) 内在动力 (C) 附加

25、动力 (D) 源动力 分值:1.023. 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包括()(A) 大气环境 (B) 水体环境 (C) 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 核污染 分值:1.024. ()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A) 消费者 (B) 企业 (C) 政府 (D) 社会 分值:1.025. ()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A) 认知性 (B) 可行性 (C) 可操作性 (D) 可接受性 分值:1.026.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A) 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 (B) 低碳发展 (C) 节能减排 (D) 碳中和技术 分值:1.027. 中国于( )

26、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A) 1992年 (B) 1993年 (C) 1994年 (D) 1995年 分值:1.028. 下面属于低碳消费指标的是()(A) 单位GDP能耗 (B)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C) 人均碳排放 (D)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分值:1.029. 离差值增大,表明候变化敏感性也(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未知 分值:1.030. 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是指()(A) 替代技术 (B) 减量化技术 (C) 再利用技术 (D) 资源化技术 分值:1.0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

27、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在( )(A) 气溶胶 (B) 制冷剂 (C) 发泡剂 (D) 化工溶剂 分值:2.02.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氢能 分值:2.03. 我国的环境问题,除一般环境问题的共性外,还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我国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B) 我国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交织在一起,人口过多造成极大的环境压力,使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 (C) 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原材料、能源浪费严重 (D) 环境污染原因具有复杂性 分值:2.04. 3R原则指()

28、(A) 减量化 (B) 再利用 (C) 资源化 (D) 高效化 分值:2.05.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不包括()(A) 认知性 (B) 持续性 (C) 可操作性 (D) 强化性 分值:2.06.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两个重点领域()(A) 生产领域 (B) 转移领域 (C) 消费领域 (D) 出售领域 分值:2.07. 高碳模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因为()(A) 我国目前正处在重工业化阶段 (B) “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 (C) “碳排放”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 (D) 我国技术水平落后 分值:2.08. 低碳经济以( )为基础(A) 低能耗

29、(B) 低排放 (C) 低污染 (D) 低产出 分值:2.09. 严刚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分为三层()(A) 目标层 (B) 要素层 (C) 指标层 (D) 进度层 分值:2.010. 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条件有()(A) 有效的法制 (B) 良好的文化 (C) 合理分配排污权按照“污染者付费”(PolluterP叮PrineePle,PPP)原则 (D) 完善的市场条件 分值:2.0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低碳经济的方式有()(A) 调整能源战略,改变消费依赖 (B) 制定发展战略,建立配套体系 (C) 实行奖励办法,鼓励积极创新 (D) 替代传统能源

30、,推进清洁交通 分值:2.012. 防治荒漠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制订经济发展政策 (B) 建立合理土地体系 (C) 合理使用水资源 (D) 合理使用耕地和草地 分值:2.01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B) 引导社会能源需求 (C)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 (D) 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分值:2.014. 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 复杂性 (B) 广泛性 (C) 潜在性 (D) 累积性 分值:2.015. 关于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探索有()(A) 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 (B) 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 (C) 国家的扶

31、持政策要加强 (D) 建立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分值:2.016. 冯之浚提出的生态环境子系统分为()(A) 减量化指标 (B) 无害化指标 (C) 福利 (D) 安全 分值:2.017. 水污染可分为( )(A) 石油污染 (B) 热污染 (C) 放射性污染 (D) 盐类污染 分值:2.018. 酸雨问题首先出现在( )(A) 欧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南极洲 分值:2.019. 力行低碳消费需要()(A) 进行观念破冰 (B) 加强政府引导 (C) 强化企业责任 (D) 扩大公众参与 分值:2.020. 荒漠化是指在( )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

32、地退化(A) 干旱 (B) 半干旱 (C) 半湿润 (D) 湿润 分值:2.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金属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CO2排放量其值越高说明废弃物利用效率越高,新资源的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A) (B) 分值:1.02. 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A) (B) 分值:1.03. 富营养化是在湖泊、水库中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A) (B) 分值:1.

33、04. 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间的关系,应尽量开展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可以忽视经济增长可持续性。(A) (B) 分值:1.05. 赤潮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A) (B) 分值:1.06. 自然界对人类的猛烈报复,说明人类再也不能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A) (B) 分值:1.07. 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A) (B) 分值:1.08.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A) (B) 分值:1.09. 如何解决排污权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将是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起步成败的关键。(A) (B) 分值:1.010. 使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 (B) 分值:1.011. 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