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3~~6章检测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0828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3~~6章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3~~6章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3~~6章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3~~6章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3~~6章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3~~6章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3~~6章检测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年岳西中学高一年级下第二次段考生物试题 命题:储昭灿 审题:徐正龙第I卷一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共35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1. 关于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是激素调节的主要组成部分 C激素调节可视为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快2. 以下关于人体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体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B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C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天内也有变化,一般不超过1度 D人体体温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3人类最早发现的激素是 ( ) A甲状腺激

2、素 B胰岛素 C促胰液素 D生长激素4糖尿病患者的尿量将 ( ) A. 增加 B. 减少 C. 没有变化 D. 尿中有较多的葡萄糖5. 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的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6以下属于种间关系的是 ( ) A.玉米种植太密集,植株之间出现竞争阳光的现象 Ba湖泊中的鲫鱼比b湖泊中的鲤鱼数量多出一倍以上 C在食物紧缺的条件下,亲鸟优先哺育个体强壮的幼鸟 D狗拿耗子7艾滋病通过下列哪个途径传播的可能性最大 ( ) A和患者握手 B. 使用不洁餐具 C和患者共用一把刮胡刀 D. 使用患者用过的键盘

3、8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一株水葫芦可以在50天产生1000个后代,其原因可能是 ( ) A没有天敌 B. 气候适宜 C. 生殖率高 D .以上都对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可以调节水盐平衡 B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 C脑干可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D.小脑是人体感觉的高级中枢10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B.机体只有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才可以获得特异性免疫,如打预防针C.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非常重要D.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11下图所示,能正确

4、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 ) 12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形成浆细胞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形成效应T细胞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13下列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没有体液免疫就没有细胞免疫 B细胞免疫不需要吞噬细胞参与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杀死抗原 D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从而暴露抗原14下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

5、述,正确的是 (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有可能下降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40015在进行生态学研究过程中,用样方法进行某植物的种群密度, 样方边缘效应如何处理 ( )A确定一个方向,为排除主观干扰,各样方随机取两边两角 B压线植株都纳入统计范围C各样方压线植物取平均值除以二 D确定一个方向,各样方左边、顶边、左上角、左下角纳入统计范围16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pH通常在7.537.54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2HPO4发生

6、反应,生成乳酸钠和NaH2PO4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频率下降17人的手突然被针刺了一下,人体会 ( ) A先感到疼痛,再缩手 B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C 疼痛和缩手同时发生 D 只缩手,不会感到疼痛18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 )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血糖含量过高淋巴循环受阻A B。 C D19对突触后膜存在的位置,描述最全的一项是 ( ) A 神经元树突上 B 神经元树突、胞体上 C 神经元的突起和胞体上 D 神经细胞、一些可兴奋的细胞上20关于膝跳反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中

7、枢在大脑,人可以抑制膝跳反射的发生 B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控制 C神精病人不会出现膝跳反射现象 D中枢位于脊髓,但可以受大脑抑制2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片稻田中的田鼠 B一片稻田中的害虫 C一个培养皿中所有的细菌 D一个池塘22.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机体出现等渗性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B机体出现高渗性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C食品太咸,某种意义上来讲相当于机体出现高渗性失水 D机体出现低渗性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23关于大脑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比较合理 ( ) A条件反射的建立跟大脑无关,但需要后天学习获得 B短期

8、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有关,特别是海马结构的活动 C现在已经研究清楚,长期记忆就是新的突出形成的过程 D人脑的功能非常奇特,只要对短期记忆不断重复,就绝对不会忘记24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表示第一次感染,表示第二次感染) ( )25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右图处理:若电机以10转min速度匀速旋转,一星期后下列何种处理的胚芽鞘能弯曲生长? ( ) A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 B胚芽鞘下部用锡箔纸遮住 C在胚芽鞘尖端插入云母片 D胚芽鞘放在一侧开有一小窗的暗箱内26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

9、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 A共生 B寄生 C腐生 D捕食27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演替明显 C一般来讲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28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一般 ( ) A依次

10、增加 B依次减少 C基本不变 D没有规律29关于种间竞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物种之间必定出现竞争现象 B一种动物成为另一种动物的食物,原因是前者竞争能力比后者差 C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的物种往往竞争能力较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竞争能力强30如图表示某种啮齿类动物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其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31在密闭状态下,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时,下列环境因子中不会影响种群密度的是 ( ) A温度 B水分 C养料 D容器形状3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态系需要不断的能量输入 B食物链越复杂,越容易崩溃 C人工生态系统由

11、于食物链相对简单,故其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较弱 D在果园中引入一些害虫的天敌,往往可以做到减少农药使用量3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源于生产者 B能量流动不遵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各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都在10%20% D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34珠江三角洲地区引种养殖的巴西蜗牛跑出养殖池后,大肆吞噬菜地的蔬菜,使原产本地的蜗牛也几乎绝迹,以上事例分别描述了 ( ) A捕食和种内斗争 B竞争和寄生 C捕食和竞争 D捕食和寄生3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 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 ) A100 kg B44.5kg C25 kg

12、 D15 kg第II卷2、 非选择题(共50分)36(10分)如图表示从南极(90S)经过赤道(0)到北极(90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试分析说明:(1) 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变化趋势是 ,这个曲线能表示群落的 (填水平结构或垂直结构),群落的该结构特征具有 的特征,不同纬度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2) 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群落中物种数一般会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3) 实际上,地球上低纬度地区物种比高纬度地区 (a 多 b 少 c不一定 d 据具体环境而定)。(4) 植物的分布,从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和从海拔低的山底到山顶具有一定的 。(5) 在森林中,大多数

13、群落具有明显的 现象,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到环境中 的影响,森林中动物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 等影响。37(8分)下图所示为某个种群在不同情况下的种群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解答 (1)设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一般环境中 和 等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出现 加剧,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如以该种群 的动物的数量也会 增加,因此,种群数量增长常按b曲线方式变化,最多达到K值为止。试举一例,如何提高某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 和

14、 。 年龄组成和 间接地对种群数量起作用。38(8分)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1) 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gL。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体内 发生障碍, 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 ,以缓解症状。(2) 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3) 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意义 (4) 糖尿病患者尿量将 理由是 。39(8分)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的HIV

15、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能表示T细胞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2)第200天至400天内,HIV的数量变化是 , 其主要原因是 , 使HIV失去寄生的基础,而被吞噬消灭。(3)T细胞数量减少后,也大大影响了人体的体液免 疫功能,因为T细胞能_ _, B细胞受到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_ _,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4)目前,人一旦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一般23年死于其他疾病或癌症,这是因为 。(5)某同学吃了艾滋病患者手工制作的水饺,能否患艾滋病? _,原因是_ _ _ _。40(8分)下图表示肝细胞所处环境及其有关生

16、理活动,据图回答: (1)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 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方式是 , 细胞 A 中的多糖是 。 (2)促进图中 过程的激素主要 是 , 和过程合称为 。肝细胞 B 产生的 CO2 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属于 。(3)能促进图中 生理过程的激素是 。(4)若是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 激素会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图中 等过程。41(8分)某小组学生观察到某废弃的耕地中长有许多A植物和B植物。他们决定探究此生态系统中A、B生物之间的关系。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可自己添加。材料用具:发育正常的A、B植物幼苗

17、、培养液、实验容器等探究A、两种植物根系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方法步骤:(每步骤1、5分) 。 。 。 。如果同学们要得出“A植物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B植物根系的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分)2009年岳西中学高二年级下第二次段考生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DCADDCDABDADADCBCDD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CBCDBCBCBDBDCC二、填空题36(10分)(1)物种逐渐增多水平结构 镶嵌性 温度等生态因素 (2)温度 (3)d (4)相似性 (5)垂直分层 光照

18、食物分布37(8分)(1)空间 资源 种内斗争 (2)为食 改善栖息环境等措施 (3)出生率 、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性别比例38(8分)(1)0.81.2 糖代谢(糖氧化供能) 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2)b c (3)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干扰 (4)增多;原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导致原尿渗透压较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减少,尿量增加39(8分)(1) (2)(大量)减少 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3)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 浆细胞 (4)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全部丧失,易受其他疾病的感染 (5)不会 艾滋病毒一般不通过饮食传播40(8分)(1)组织液 主动运输 肝糖元 (2)胰高

19、血糖素、肾上腺素(答对一个就给分) 有氧呼吸 体液调节 (3)胰岛素 (4)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答对一个就给分)41(8分)每步骤1、5分,最后一空2分 将一组A植物幼苗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把长势相似的植物幼苗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株数相等。 组用培养液培养,组用培养过植物的培养液培养,两组培养液等量(实验容器、空气、光照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B植物的根系生长情况。组植物幼苗根系比组植物幼苗根系长势差(或组植物生长状况不良)或答: 将一组A幼苗用培养液单独培养 (实验容器、光照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将长势相似的一组幼苗用培养液单独培养 (实验容器、光照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将长势相似一组、幼苗用培养液混合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一段时间后,三组幼苗的根系生长情况。 单独培养的植物比混合培养中的植物幼苗的根系生长情况好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