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doc-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09759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doc-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doc-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doc-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doc-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doc-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doc-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doc-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模具方向)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岗位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装备制造类人才。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表明:产品的设计、制造向数字化、模具化发展。而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为了制定2008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计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教学,培养符合企业需要、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的毕业生,我们于2007年暑

2、假期间和2008年寒假期间对数控、模具人才的社会需求作了调查。(一)调查的方式1 走访企业(公司),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人员交流、座谈;2网络调查:调研组通过搜狐网、网易、新浪等大型网站进行了调研,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对一些专业网站和BBS进行专门调研;3报纸调查:对广东省大型报纸,如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纸所载信息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二)调查的对象这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公司)、家电产品、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公司),网络及报纸调查涉及到长江三角洲和西南地区。既涉及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企业。既有国有企业

3、、合资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见调研企业一览表序号企业名称企业规模数控机床拥有量企业性质1广州广电林仕豪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企业员工600人60台(套)中、台、日合资2番禹联盛塑料五金公司企业员工5000人60台(套)港资企业3深圳恒佳精密注塑模具有限公司企业员工400人40台(套)合资企业4珠海佳能模具公司企业员工400人30台(套)日资企业5南海东方塑料公司企业员工200人20台(套)民营企业6志高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企业员工8000人60台(套)民营企业7广州富强塑胶有限公司企业员工800人35台(套)民营企业8广州宏志五金电器厂企业员工100人15台(套)民营企业9永威塑料模具公司企业员工180人

4、20台(套)民营企业10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企业员工1700人150台(套)国有企业(三)调查的内容1人才现况统计与岗位表3是本次被调查企业的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表3-1 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调查范围数控人才来源学历状况工作岗位类型从学校招收应届生从社会招聘自行培养操作工本科以上本科专科中专及以下数控编程系统维修机床操作以上均能从事珠三角地区45.6%43.1%11.3%2%9%40%49%30%10%50%10%调研数据表明,数控技术人才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占89%,大专学历占15.7%,本科学历占9%,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5、。2数控技术人才的来源渠道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数控技术人才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占14.3%,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43.6%,从社会招聘占42.1%。这说明:(1)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培养的数控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在校期间难以积累工艺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2)数控人才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培养人才,也要企业职工提供在岗、转岗数控

6、技术培训。3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调研中,网络、企业及报纸等数据来源表明,数控技术人员人才需求量大,存在10万年薪请不到技师的现象,数控技术综合性人才紧缺,从图3-1及图3-2能充分证明数控技术人员紧缺的现况。图3-1 广东省东莞市急需技术报道图3-2 模具和数控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报道4企业使用数控机床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小型企业,在2005年还没有使用数控机床,制造设备以普通经济型设备为主,两年时间内,数控设备增加迅速。比如广州宏志五金电器厂,自2005年起增加了10多台数控加工设备(数控线切割机、数控电火花机和数控加工中心),其总值相当于过去10年的设备投入。还有富强塑胶

7、实业有限公司,仅2007年就投入了1000多万的高精数控加工设备。可见企业的数控设备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但目前因为设备价格、成本、数控加工操作与数控设备维护人才缺乏,数控设备的数量占设备总数量还不足15%。(四)调查结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正持续、强劲增长,正逐步发展为“世界制造中心”。为了增强竞争能力,我国制造业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同时,劳动力市场出现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媒体不断呼吁“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数控技工”。数控人才的严重短缺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国家已经将数控专业人才列为紧缺人才,加快数控专业人才的培

8、养十分必须。1制造业发展形势呈现良性发展的局面。 (1)制造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受国家经济形势的良性影响,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好形势,反映到工厂就是旺产旺销。一些企业订单甚至超出了他们当前的生产能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多年来一直处于低谷的制造业,终于迎来了行业性增长的发展期。 (2)大型企业对行业的拉动辐射作用 大企业生产任务饱和,就其自身能力是无法完成的。他们不可能在短期内扩大生产能力,走扩大生产能力的途径,大量投入也是得不偿失的。目前企业采取部分加工任务向外委托的策略,如美的电器,就有20多个卫星厂。这样就拉动了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带动了制造行业整体形势的攀升。(3

9、)制造业的发展将是长期的、持续的据经济专家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长期保持在 7% 8% 是可能的。就现阶段来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世界制造业也正在向我国转移,使我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增强,这些因素都是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经济的强劲持续增长,对制造业的需求将不断增强,所以制造业的发展是持续性的。2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将推动工艺技术和加工设备的升级换代 (1)制造业中的大型龙头企业已经进入数控时代 调查中看到,一些大型骨干企业,近年来的进步是惊人的,已经由原来的传统加工手段升级为数控程序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出现革命性变化。一些企业的关键零部件

10、的加工都已经实现了数控化,数控设备显著增加。正由于这些企业提早实现了技术改造以及技术进步,才使他们占领了市场的前沿,赢得了大量的订单。 (2)中小企业进入数控加工领域势所必然 一些多年亏损的企业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设备陈旧老化,无力更新改造。但是在生产形势好转以后,面对大量的任务,就显示出技术上落后的弱点,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水平成了制约工厂发展的瓶颈,在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调查中,部分企业道出了其中的苦衷。现如今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将设备升级列为重中之重。(3)大批民营、合资企业进入数控领域 调查中了解到,大批民营、私营、三资企业,在创立伊始其装备水平就处在数控化高技术含量的起点上。企业在

11、技术上的投入甚至不惜代价。同时企业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设备不断更新以适应高、精、尖产品的要求。3社会对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由于企业生产发展趋势持续上升,工艺技术水平,设备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也表现出紧迫感。(1)从增强生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看人才需求调查中显示,生产任务饱满的企业存在产能与产量的突出矛盾。这种矛盾在短期内很难解决。要解决这一矛盾,企业唯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增加生产班次,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这样就造成技工队伍的严重缺额,加大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2 )从技工队伍新老交替看人才需求 企业为了保持技术力量的先进性,在

12、补充员工进行新老交替时,很注意工人队伍的合理梯队结构。一般 50 岁为退休段, 3000 名技工队伍的企业,每年补充 100 人左右。国有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持续性的,大企业最终将是技能型人才的稳定吸纳基地。(3 )从企业技工队伍的构成看人才需求从企业方了解到,技术工人队伍的构成主要有两大块。其一是政策安置的复员转业军人以及其他形式的招工人员(包括子女接班人员和进城民工),这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职业教育,要经过较长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是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大、中专生和技工校毕业生,这部分人员受过较好的系统教育,适应能力强,是企业的重要生力军

13、,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4 )从其他行业,民企等数控加工的普及看人才需求技术进步同样反映在诸如:食品,饮料,家具等行业上,这些行业的高效化和竞争态势,使得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数控化成普及趋势。近年来对机电一体化和数控专业也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民营、私营、三资企业也是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方向。(5 )从数控技术的含量上看人才的质量需求数控设备是一种高新技术设备,体现在设备上,有其先进性和高技术含量;体现在加工对象上,有其复杂性和精密性。一些多轴联动的加工中心能够加工一些结构、形状相当复杂的零、部件。因此,要求其操作人员具有相当高的能力素质。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企业对上岗人员要求数控编程操作能力素

14、质和工艺能力要求也极高,而这方面能力对产品加工质量影响极大,有些岗位是不允许出废品的。如某些重要毛坯件的成本高达数百万元,一旦出现废品,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高素质的数控技术人才十分重要。4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钻研精神、创新与发展的能力等;(2) 普遍强调的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因为这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 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为实践能力与经验的积累需要经历和阅历,只要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要从事某项操作就会很快适应;(4)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和较宽的适应能力;(5) 具有一定

15、的组织管理能力。总之,通过对上述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对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及泛珠江三角洲,制造业高速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及加工效率,实施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的数控化已大势所趋,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业内已出现严重缺口,这给高职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及其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1师资队伍基本情况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名,主要担任本专业各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实验员1名,主要承担本专业

16、实训室的管理和部分实训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其中,中级职称3人、高级职称2人,教师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4人具有硕士学位。本专业教师4人具备双师素质。2建设规划到2009年,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途径,使专业师资队伍拥有3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带头人、34名专业骨干教师,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职师资队伍。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聘请具有企业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担任本专业实训教师,同时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使教师队伍成为一支高素质、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三、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现状和建设计划(一)基本情况目前,本专业已投入使用的校内实训室 4个,实训室面积及设备资

17、产情况如下:实训室地点实验(训)室名称面积(M2)资产总值(万元)南校区8132数控实训室25098南校区8437CADCAM实训室13053南校区8公差与配合实验室305南校区8电工安全实训室1001.5合计510157.5(二)建设规划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尽早涉及和认识生产过程,将工学结合的教育内涵落到实处。根据学院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发展计划,本专业在2-3年内,需进一步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努力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推进工学合作,具体建设规划如下: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1)对数控实训室、CAD/CAM实训室的充实与完善目前本专业的数控实训室已经具有

18、一定的规模,计划在2009、2010年分别投入50万和100万,购进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磨床、三坐标测量仪、快速原型设备等,使实训室的设备数量和品种能满足教学实训的要求。在2007年完成CAD/CAM实训室的基础上,2009、2010年再分别投入10万元,用于实验室辅助功能扩展和实训软件,完善和扩展实训室的功能。(2)新建模具实训室和金工实训实验室2008年投入50万元,建设模具实训室,满足本专业模具设计模块的教学需求。2008、2009年各投入50万元,建设金工实验实训室,购进包括热加工和冷加工的主要实训实验设备,改变目前金工实习完全依赖校外基地的现状,满足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和

19、汽车检测与维修两个专业对金工实习部分项目的要求。模具实训室需要80平方米,金工实验实训室需要200平方米。(3)规范实训基地的管理,推进工学结合根据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目标,本专业将在现有管理制度基础上,制定全面的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加强实训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提高实训质量和设备的利用效率。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目前,本专业具联盛(番禹)塑料五金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机械实训中心、宏志五金电器厂、富强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南海东方塑料有限公司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5个,已多年为本专业提供学生金工实习和顶岗实习,以及接收毕业生就业。我们将继续保持和上述企业的合作,并将工学结合向深度推进。同

20、时,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开发更多的实习实训合作企业。(1) 加强与现有实习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进行生产过程的专题报告、分析具体生产案例、共同研究基于生产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到校内指导教学实践活动(2) 充分利用校内设备资源推进工学结合工学结合和基于生产过程的实践教学,其教学成本相当高。为了降低成本、接近生产过程充分利用设备,由企业提供材料、刀具、必要的检测设备、产品,以及技术人员和师傅,学校提供设备和场地生产成品或半成品零件,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可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四

21、、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改革设想 (一)现状本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围绕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工学结合” 设置,按照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群)进行课程教学模块设计,主要有三个模块:素质教育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教学力求与实际生产情景相结合,再现生产过程。由于校内实践条件、师资、校外环境的限制,目前理论教学相对较强,实践环节相对薄弱,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欠缺,工学结合还

22、没进入实质性阶段。致使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二)改革设想为突显高职教育特色,将对教学设计、课程体系作进一步的改革,充分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证,努力推进产学结合,以职业技能证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1专业能力模块的设置主要分解为: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电工操作能力模块,并以能力模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设置相应的课程;2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道路,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3坚持“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推进“工学结合”,再现生产情景;4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经验,推进本专业的中国特色式双元制教育;5加强师

23、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使师资队伍具有较合理的双师结构;6通过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的建设,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7推进定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五、专业特色建设说明 “一本多证”,较强的数控设备操作能力,良好的应用现代设计制造软件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广的就业面,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等是本专业的特色。六、专业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本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学院“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标准要求,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密切跟踪地区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跟进行业技术的发展,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

24、帮助学生掌握先进实用的制造技术,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我国及珠三角地区装备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广州市大力发展汽车制造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本专业重点考虑服务本地区制造类企业、特别关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体现兼顾服务社区的职业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着力培养较高技术含量的操作技能,以区别与中职教育的目标;以发展的眼光,为学生的长期职业提升和职业拓展打基础。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1、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能力训练为本位,以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2、适应本地区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为

25、地区经济发展服务。3、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二)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和目标是为广州市和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现代化生产第一线,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机械零件和模具设计(包括汽车零部件及其制造用模具)、编制制造工艺;同时具有数控加工编程能力、掌握典型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设备的高技能型人才。根据珠三角地区装备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广州市大力发展汽车制造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本专业重点考虑服务本地区制造类企业、特别关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计划在现有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两个专业方向上,增加汽车零部件制造方向。在该专业面向社区服务模式探索上,基本确立了以数控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培训为主要发展方向。今后三年时间,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以上建设目标逐步落实到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和实训等各个工作环节。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