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与和行为指导(第二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1216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156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与和行为指导(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幼儿心理与和行为指导(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幼儿心理与和行为指导(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幼儿心理与和行为指导(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幼儿心理与和行为指导(第二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与和行为指导(第二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与和行为指导(第二版)ppt课件.ppt(1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心理与行为 指导(第二版),第一章 幼儿心理基础知识,第一节 心理及幼儿心理学概述,一、心理的概念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环境、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现象,也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人在清醒时,时时刻刻都有心理活动。,二、心理的分类 心理包括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 心理活动过程 2. 个性心理 因为每个人先天和后天的情况各不相同,使每个人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这些方面的差异就是个性心理差异,它使人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发生的时候就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心理学上将这种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呈现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的现象称为个性心理

2、,或个性心理特征。,二、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 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三、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1. 幼儿心理学的特点 2. 幼儿心理发展的培养 3.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生物因素 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1. 遗传因素 (1)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幼儿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2. 生理因素,二、社会因素 第一,环境和教育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 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3、第二,环境和教育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第三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心理发展是渐变式的、连续性的,各阶段间无明显界限,但其心理在渐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以年龄为标志,叫做“年龄阶段”。,先前学期(幼儿早期)(13岁)学前期 (36岁)(幼儿期) 幼儿初期(34岁) 幼儿中期(45岁) 幼儿晚期(56岁)学龄期(618岁) 学龄初期(6、711、12岁) 学龄中期(11、1214、15岁) 学龄晚期(14、1517、18岁),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概念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幼儿在

4、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活动。,2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特性 (1)稳定性 1)幼儿脑部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 2)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幼儿也必须遵循。 3)从幼儿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可变性,三、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幼儿初期(34岁)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2)爱模仿 (3)思维靠行动 (4)思维缺乏可逆性 (5)想象力开始发展,2. 幼儿中期(45岁) (1)爱玩、会玩

5、(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3)规则意识刚刚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3. 幼儿晚期(56岁) (1)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四、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 语言敏感期(06岁) 2. 秩序敏感期(24岁) 3. 感官敏感期(06岁) 4.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5. 动作敏感期(06岁) 6.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 阅读敏感期(4.55.5岁),第二章 幼儿的注意,第一节 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总是和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同时发生,它是各

6、种心理过程共有的特性。,二、注意的种类 1.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这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1. 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 呼吸的变化 四、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1.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2. 幼儿的有意注意逐渐发展,五、幼儿注意品质的发展 1.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活动 2. 幼儿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 3. 幼儿注意的转移与幼儿的活动 4. 幼儿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第二节 幼儿注意的培养,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注

7、意的发展对其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注意品质,将直接影响他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影响他做事的效率。,二、幼儿注意的培养方法 1. 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 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使幼儿充分理解活动的目的 4. 合理组织活动 5. 培养幼儿的间接兴趣 6. 在游戏和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和抗干扰能力 7. 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8. 注意幼儿的个性差异,第三章 幼儿的感知觉,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感觉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

8、觉和内部感觉。,2.感觉的种类,3. 感受性变化规律(1)感觉的相互作用 (2)感觉的适应 明适应 暗适应(3)感觉的对比 相继对比 同时对比 4. 感受性的发展与补偿 5. 联觉 “甜蜜的声音”“冰冷的脸色”,二、知觉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2. 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是否正确 正确的知觉 错误的知觉 根据知觉活动中占主导 视知觉 地位的感受器的不同 听知觉 嗅知觉 味知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 物体知觉 社会知觉,3. 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9、 感觉和知觉的紧密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第二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一、幼儿感觉的发展 1. 视觉 (1)视觉敏锐度 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力,俗称视力。,讨论:是不是年龄越小视力越好?根据幼儿视敏度的特点,幼儿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2)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又称辨色能力。,讨论: 幼儿的视觉发展有什么特点?,1)幼儿初期。能辨认基本色。2)幼儿中期。大多数幼儿已能区分基本色和近似色。3)幼儿晚期。不仅能认识颜色,还能运用各种颜料调出需要的颜色。,2. 听觉(1)听觉感觉性 1)绝对感受性 2)差别

10、感受性(2)言语听觉什么是重听现象?,3. 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触觉的绝对感受性在幼儿很小的时候就发展起来了,在幼儿期,这种感觉的感受性逐渐提高。,二、幼儿知觉的发展 1. 空间知觉(1)方位知觉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照镜子式”的示范动作,3岁-上、下;4岁前、后;5岁左、右(自身为中心);6岁前、后、左、右,(2)形状知觉 幼儿掌握基本形状的难易顺序? 对幼儿形状教学注意什么?,初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中晚期半圆形、梯形教师指导菱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3)距离与深度知觉是指一个人判定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视崖”

11、实验深度知觉,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对幼儿来说是较难的。幼儿对时间的知觉往往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第三节 幼儿感知觉的培养 一、感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1感觉的相互作用与幼儿教育 2适应性与幼儿教育 3对比性与幼儿教育 4感受性的发展与幼儿教育,二、知觉特性与幼儿教育 1知觉的选择性与幼儿教育 2知觉的整体性与幼儿教育 3知觉的理解性与幼儿教育 4知觉的恒常性与幼儿教育 5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与幼儿教育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相邻性原则) 6. 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三、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1. 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 在观察中培养幼

12、儿的概括性 3. 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4. 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第四章 幼儿的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再现)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二、记忆的种类1. 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1)形象记忆(2)情绪记忆(3)逻辑记忆(4)运动记忆,2.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分类(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3. 根据记忆是否被意识到分类(1)外显记忆(2)内隐记忆,三、表象 1. 表象的定义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2. 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2)概括性 (3)可操作性,

13、四、保持和遗忘 1. 保持 保持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2. 遗忘 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回忆。,第二节 幼儿记忆的培养 一、幼儿的记忆特点 1. 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逐步发展 (1)无意记忆 无意记忆是指没有自觉的记忆目的和任务,不需特定的记忆方法,也不需要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记忆。 (2)有意记忆 有意记忆是指具有自觉的记忆目的,需要一定的记忆方法,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2记忆具有明显的形象性3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1)机械记忆 机械记忆是在不了解材料的意义的情况下,只根据材料的表现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一种记忆,即所谓的“死记

14、硬背”。(2)意义记忆 意义记忆是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4记忆精确性差,二、培养幼儿记忆力的方法1教学内容要具体生动,识记材料要形象而富 有趣味性2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材料,提高意义记忆水平3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4向幼儿提出明确、具体的记忆任务5合理地组织幼儿复习,第五章 幼儿的想象学习目标了解什么是想象以及想象的分类。理解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理解如何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第五章 幼儿的想象,你相信这是椅子吗?,藤制“摩托车”,第一节 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映像的过程。 人们的

15、实践活动不能没有想象的参与,想象越丰富,活动越富有成效。,二、想象的种类 1. 按照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不同,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的想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的想象。,2按照想象的创造性、独立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等示意,在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三、幼儿想象的主要特

16、点1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2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第二节 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一、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二、艺术教育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1通过绘画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通过手工活动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通过音乐活动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三、科学活动中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一、语言教育活动中想象力的培养1.续编故事2.续编儿歌3.“接龙”游戏4.一问一答,捏橡皮泥可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橡皮泥,教孩子揉、压、卷、捏等动作,接着塑造各种人和物的形象。可适当给予指导。孩子刚开始学时,可先做些简单的造型,如面条、筷子、皮球、

17、饼干等,等孩子再大些,可教他们学塑麻花、饺子、茶碗、糖葫芦、小兔、小鸭、苹果、柿子、飞机、坦克等复杂的造型。,拼贴画让孩子把一些零散的东西,如细绳、毛线、小塑料片、彩纸片、烟盒纸、包装纸、羽毛、树叶、贝壳等粘在纸上,不能用浆糊粘的也可用胶带粘。任孩子按自己的想象去创造,怎么摆都行,最后构成一幅图画。,折纸折纸是一种很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以锻炼手的技能。折纸需要的材料极其简单:废旧纸张和剪刀。教会孩子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连续几次向中心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等,并在此基础上折成各种玩意儿。小一些的孩子可折钱包、房子、船、飞机,再大一些可学折青蛙、鸭子、金鱼、手枪、裤子、书包等。,木偶

18、根据孩子最喜欢的书中角色做一个彩色木偶。先在木棍上画出脸蛋,加些纤维当作头发和衣服。下一次你们一起阅读时,让孩子利用木偶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游戏完后,将木偶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制作玩具游戏离不开玩具,给孩子的玩具并不在于它价格是否昂贵,重要的是看它能否满足孩子想象力发展的需要。所以有时利用废旧物品和孩子一块制作玩具,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制作过程就是激发孩子想象的绝佳时机。,苹果里的星星下次吃苹果时,切开果芯,看一下里面的种子是如何排列的。问孩子这像什么形状?一朵花?一颗星星?现在,将所有的种子从果芯中拿出,数一下共几个。画一个苹果,让孩子将种子粘到苹果中心。,堆雪人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

19、,雪天可玩雪塑,让孩子用雪堆塑成各种形象,如雪人、雪山、雪屋、雪船等。雪塑的形象既可以是模拟的现实事物,也可以是想象的未来事物或童话世界中的人和物 。,想象字母在纸上写下一些字母并运用字母的外型创造其他事物。将大写的“M”当作骆驼,将大写的“B”当作蝴蝶的半边翅膀。让孩子自由地想象和创造。这个游戏锻炼字母辨认与记忆技能,激发想象。,第六章 幼儿的思维,第一节 思维概述,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二、思维的产生,三、思维的特征,1. 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有相同性质的事物抽取出来,对其加以概括,并得出

20、认识。 2. 间接性 间接性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其他事物为媒介,通过迂回曲折的认识路线,了解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思维过程。,四、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1幼儿前期思维的特征 幼儿前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但开始出现具体形象思维的形式。,2.幼儿中期思维的特征 幼儿的思维逐渐从直接的感知和行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开始可以凭借具体事物的鲜明的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活动。,3.幼儿后期思维的特征 幼儿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开始出现抽象逻 辑思维的萌芽。,第二节 幼儿思维的培养,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与发明创造过程中的特有的思维活动,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

21、综合,是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特定范畴。,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必须十分重视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早对幼儿进行适宜和思维早期,三、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 流畅性 如:词语开花,2. 变通性 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 独特性 如:“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3教授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4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5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七章 幼儿的言语,第一节 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一、言语的概念 言语是把语言符号按照语言的规则排列起来表达具体的内容的。,二、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

22、特征,1. 语音 36岁是幼儿语音发展最重要、最迅速的 时期。 3岁左右的幼儿,有不少声音发不准。 4岁以后,基本掌握全部语音,只有个别幼儿对个别较难发的音,仍感到困难。 到6岁,不仅能正确地发出词音,而且能按语句的内容调节自己的音调,能清楚准确地发出四声。,2. 词汇 幼儿期,也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关键的时期。 (1)幼儿掌握的词汇数量增加很快 三岁幼儿掌握八百至一千个词,四岁幼儿可掌握一千六百至二千个词,五岁时可增加到二千二百至三千个词,六岁时可掌握三千到四千个词。,(2)幼儿掌握的词类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三、四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中,绝大多数是名词、动词,还有部分形容词。 到五、六岁,形容词大量

23、增加,副词、数词、量词、连接词、前置词等也逐渐被掌握。 到幼儿末期,言语活动中最基本的一些词类,在幼儿言语中都可以找到。,(3)幼儿掌握的词汇内容不断丰富、加深 一方面幼儿掌握的每一个词本身的概括性逐渐增长。 另一方面幼儿掌握抽象性、概括性较高的词汇数量逐渐增加。,3. 语法 三岁左右的幼儿,大量运用的是由十来个字词组成的简单句,由于他们对词和词的关系的掌握不好,所以常常出现语法上的错误。 四岁左右,幼儿开始能够大量正确运用简单句,并能用许多简单句来稍详细地描述自己的见闻,或说明自己的意思。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已经开始出现了复合句式。 到五、六岁时,幼儿语言中各种类型的复合句相继出现,并且不仅

24、有反映时间、空间关系的复合句,而且还有反映原因和结果、手段和目的、部分和整体的复合句。,4. 口头表达能力 小班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比较差的,带有很大的情境性。他们不能作完整、连贯的叙述,而常常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东一句西一句,使用的是没头没尾、断断续续的短句,并且常常出现没有主语、动宾不当或词序颠倒、重复等现象。 中班幼儿需要向成人或小朋友表述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那种夹杂着浓厚的情境性的、不连贯的言语,已不能完成上述任务,这就促使幼儿的连贯性言语逐渐发展了起来。 大班幼儿连贯性言语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成人仅凭其言语表达本身,就可理解幼儿所要表达的意思。,5自言自语 人的言语有两种形式

25、,即出声的外部言语和不出声的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人们默默思考问题时为自己所用的语言,是幼儿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逐步产生的。 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游戏言语 幼儿一边活动,一边自言自语。(2)问题言语 当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也常出现这种自言自语,表示所采取的办法。,第二节 幼儿言语的培养,一、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 言语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2. 言语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系 3. 言语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4. 言语发展与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二、幼儿言语的培养 1. 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 (1)培养幼儿准确的听音能力 (2)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 (3)充分利

26、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4)当幼儿发音不清楚时不急于纠正,2. 丰富幼儿的词汇 (1)丰富幼儿的词汇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2)丰富幼儿的词汇应该与事物具体形象相结合 (3)努力为幼儿词汇的积极化创造条件 (4)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词汇 (5)通过儿童文学作品以丰富幼儿的词汇,3. 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 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教师应给予纠正,并让幼儿重复练习。幼儿学习语法规则,主要靠模仿,因此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练习。,4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1)口头造句是口语练习最简单的形式,可以从口头造句开始,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2)老师可采用儿歌、听说游戏、民谣

27、、复述故事、仿编儿歌、简单读编故事、仿编故事、创编故事、猜谜语、绕口令、阅读等多种形式,逐步培养起幼儿言语的完整、连贯性。 (3)在谈话时,老师说话要连贯、完整,不说“半截子”话,不前后颠倒;另一方面是要坚持要求幼儿将话说完整说连贯,不能用手势、表情来代替某些词语。 (4)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5)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与幼儿交谈。谈话的内容可以是很广泛的。,5. 善于运用鼓励的方法 (1)当幼儿答错问题时不马上予以否定 (2)对表达能力强的幼儿不过多地、空洞地表扬 (3)对不肯说、不爱说的幼儿不忽视,第八章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第一

28、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时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如兴奋、喜悦;而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遭到挫折时,就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失望、忧虑、憎恨等。,思考,当我们在进行队列广播操比赛,比分落后于别人时,我们有什么样的情绪情感体验?车声、铃声在一般情况下,引不起我们的情绪情感体验;当你急切盼望下课时,或在车站等候来车时,听到铃声和车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你在聚精会神地思考某些问题时,听到铃声和车声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 区别,2. 联系,情绪:生理需要、发生早、情境性情感:

29、社会需要、发生晚、稳定性,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三 、情感的分类,1根据情感的基本状态,2按情感的社会性内容,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心境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激情 见义勇为应激 儿童落水,有人奋不顾身去营救挫折 消沉、沮丧、怨恨、冷漠,四、幼儿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1幼儿的情感比较外露幼儿高兴了就笑,急了就哭,2幼儿的情感不稳定“情感共鸣”现象,3幼儿的情感具有易冲动性高兴时又蹦又跳,伤心时马上泪流满面,五、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1幼儿的道德感 幼儿前期的幼儿已经懂得了一些简单的行为准则,可以和周围人们和睦相处,已有某些道德感的萌牙。 2幼儿的理智感

30、 幼儿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好奇和兴趣而产生的体验。 3幼儿的美感 幼儿美感的发展,和他们的认识能力紧密相关。,一、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 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2. 情绪情感对幼儿的人际交往有重要作用 3. 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有重要作用,第二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培养,二、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1对幼儿的消极情绪和情感应及时引导 2消除幼儿不良情绪,缓解情感压力 3让幼儿学会正确表达情感,三、幼儿高级情感的培养,1.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 2. 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等优良品德 3. 保护幼儿好奇心,激发求

31、知欲,培养幼儿的理智感 4. 利用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陶冶幼儿情操,第九章 幼儿的意志,第一节 意志概述,一、意志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二、意志行动 1. 意志行动的概念 2. 意志行动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三、意志品质,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自觉调节行动的品质。2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适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品质。3自制性自制

32、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4坚持性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时,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坚强的桑兰 1998年7月,美国纽约世界友好运动会体操赛场,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意外受伤,那一瞬间的画面,令人心痛。桑兰在她如花的年纪遭受如此的厄运,她怎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 她架着脖套做牵引,虽很痛苦,但她没有一丝愁眉苦脸;桑兰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总是以一副发自内心的阳光笑容和健康的心态。桑兰灿烂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桑兰坚强的意志感动了全世界。桑兰说:我要学会照顾自己,我要笑对人生。,想当编辑的桑兰,四、幼儿意志的发展特点,1. 目的性

33、逐渐明确 2. 坚持性不断提高3. 自制力逐渐增强,第二节 幼儿意志力的培养,一、意志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影响一个成才与否的因素,除智力外,意志力也很关键,有时甚至起到决定作用。因此,在向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时,必须重视对幼儿意志力的培养,将智力开发与智力培养一齐抓,使幼儿从小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其将来成就的取得 ,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幼儿意志力的培养,1.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 提供克服困难的机会 3. 游戏当中培养幼儿意志 4. 为幼儿树立榜样 5. 鼓励幼儿做好每一件事 6. 加强幼儿教师自身的行为与修养,第十章 幼儿的个性,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一定社

34、会条件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个性倾向系统,自我意识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需要与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气质,能力,性格,二、个性的特征 1. 独特性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又在不 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起来,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 2. 整体 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3. 稳定性 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三 、个性的形成 1. 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 2. 心理活动独特性形成 3. 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开始形成,第二节 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35、 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 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 自我意识 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 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 活动的认识,二、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 1. 自我评价 2. 自我体验 3. 自我监控,三、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 1. 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2.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征(1)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征(2)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特征(3)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四、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方法 1. 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 运用灵活的教育技巧解决幼儿提出的不同主张 3. 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4. 家园配合,指导家长对幼儿实施正确的教育,第三节 幼儿气质的发展与培养 一

36、、气质 1. 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的,不依活 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特征。,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四液”学说黏液生于脑,是水根,有冷的性质黄胆汁生于肝,是气根,有热的性质黑胆汁生于胃,是土根,有渐温的性质血液生于心脏,是火根,有干燥的性质,人的体质不同,是由于四种体液的不同比例所致。,2. 气质的类型 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这种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 多血质血液占优势,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 粘液质粘液占优势,这种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

37、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 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这种人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胆汁质 黄胆汁占优势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夏天里的一把火”,多血质 血液占优势 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变换。,“自来熟”,黏液质 黏液占优势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火烧眉毛也不急”,抑郁质 黑胆汁占优势 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秋天落叶”般的无奈、忧愁,思考,气质有好坏之分吗?,气质是先天遗传的,本身无好坏之分,任何气质都有积极的一

38、面和消极的一面。,二、幼儿气质发展的主要特征 1. 幼儿气质出现个别性 (1)容易抚养型 (2)难以抚养型 (3)缓慢发动型 2. 幼儿气质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性 3. 幼儿气质可能发生变化 4. 幼儿气质可能发生“掩蔽”现象,三、幼儿气质的培养方法 1. 针对幼儿气质特点,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 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会发扬气质的积极方面,改变气质的消极方面。 2. 平等地关注不同气质的幼儿 每种气质类型的幼儿都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喜欢和称赞,教师应给予各种类型的幼儿以平等的关注。,第四节 幼儿性格的培养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39、,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性格的特点 1. 后天性 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2. 独特性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性格是不相同的。 3. 稳定性 性格一旦形成,便会在很多方面都表出统一的态度和行为。,三、幼儿性格发展的主要特征 1. 好奇心强 幼儿好奇心强的原因和他们的知识经验缺乏有关。 2. 模仿性强 幼儿好模仿的特点和他们的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 3. 活泼好动 幼儿喜欢跑跑跳跳、走来走去,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四、幼儿性格的培养方法 1. 重视家庭因素,发挥家长作用 2. 重视在幼儿园的教育(1)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2)树立

40、良好的榜样(3)个别指导,因材施教,第五节 幼儿能力的培养 一、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二、能力的分类 1.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 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2. 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再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顺利地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进行活动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三、幼儿能力发展的主要特征 1幼儿智力发展的多元性 2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 (1)能力类型的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能力发展

41、早晚的差异,四、幼儿能力的培养方法 1正确了解幼儿能力的发展水平 2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3注重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训练 4结合其他个性品质进行培养,第十一章 幼儿的社会性,第一节 幼儿社会性及其发展概述,一、社会性及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生活中获得初步社会认知,体验简单的社会情感,学习和扮演简单的社会角色,建立初浅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1.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我的看法和认识,以及对自我的评价。,(1)教师对幼儿形成自我概念的影响 幼儿园生活中的幼儿只具有一个初步的自我概念。教师的评价注定是幼儿自我评价依赖的主要外部评价之一。 1)教师对幼儿作出肯

42、定评价后,幼儿会产生强烈、积极的情感体验。 2)教师对幼儿的否定评价同样会导致幼儿的消极情感体验。 3)教师的评价行为会影响幼儿的评价标准及评价语言。 4)教师经常有“技巧”地表扬幼儿,容易误导幼儿。 5)教师的评价会影响幼儿的择伴行为,进而影响幼儿自我概念。,(2)同伴对幼儿形成自我概念的影响 同伴之间的评价对幼儿的自我评价也会有影响。来自同伴的积极评价会促使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能否交到好朋友,是否有人和自己一起玩,这成为幼儿在幼儿园是否快乐的标准之一。快乐和积极的同伴交往会带给幼儿自信,有利于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2. 社会交往 幼儿找不到自然生活的空间,正在陷入社会性的自我封闭状态之

43、中。 不适宜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仅强化了独生子女的本来就已经形成的“独性”(独占、独我、孤独等),而且使他们正常的交往行为,在缺乏交往对象、交往时间和空间的处境中变得少之又少。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社交技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因此,教育者平时要注意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3. 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意志品质追随着每一个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意志坚强的幼儿,能力能得到较高的发展;意志薄弱的幼儿,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在进行各

44、种游戏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要克服困难,就需要作出意志努力。,4. 道德品质 (1)幼儿的道德认识受能力所限,发展水平很低。 (2)幼儿的道德情感带有表面化、情绪性、不稳定性等特征。 (3)幼儿的道德行为发展表现在一些简单的助人、分享、爱劳动、讲礼貌等方面,还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自觉地道德行为。,5. 社会情绪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2)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幼儿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 (3)理智感,6. 社会适应能力 (1)主动适应 大部分幼儿自己能够主动去改变压力环境,在几天或

45、几十天的时间去适应幼儿的生活。 (2)消极适应 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出抗拒、逃避、寻求他人安慰等消极特点。 (3)假适应 有些表面看起来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幼儿,还存在假适应的问题。,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1.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毕生发展的需要,第二节 幼儿人际关系的培养,一、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 1. 民主型亲子关系 2. 专制型亲子关系 3. 放任型亲子关系,二、幼儿师童关系的培养 为了促使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与每一个幼儿交往,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行为特点和家庭状况,帮助他们克服交往上的障碍,培养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46、。,三、幼儿同伴关系的培养 1. 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 (1)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高,教师之间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对幼儿的同伴交往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给幼儿以榜样的作用。 (2)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种关爱、尊重和信任的心理气氛和教育环境。 (3)要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2. 重视移情训练对幼儿同伴交往的促进作用 3. 开设课程和全面渗透相结合,第三节 幼儿性别行为的培养,一、幼儿心理发展的性别差异 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和培养 1. 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 2岁已能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然而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2.5岁3岁能正确说出自己

47、是男孩或是女孩。幼儿虽然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并不清楚自己的性别是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34岁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 2. 幼儿的性别行为的发展男孩在肌肉动作技能和力量方面占优势 ,而女孩则在精细动作上占优势。,第四节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培养 1. 移情训练法 2. 游戏教育法 3. 日常生活教育法 4. 教学教育法 5. 榜样教育法 6. 家园一致教育法,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及其纠正 1. 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环境 2教幼儿渲泄情感 3进行日常移情训练 4对幼儿进行交往技能的训练 5善于采用精神奖励法 6不要放任幼儿的兴趣,第五节 独生子女和长子女社会性的培养,一、幼儿期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培养 1. 加强儿童间的友好往来 2. 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家教水平 3. 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健全人格 4. 培养学会分享合作 二、幼儿期长子女的社会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