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历史专题 大国崛起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12635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复习:历史专题 大国崛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历史复习:历史专题 大国崛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历史复习:历史专题 大国崛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历史复习:历史专题 大国崛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历史复习:历史专题 大国崛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复习:历史专题 大国崛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复习:历史专题 大国崛起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国崛起,中考历史专题三,.,一、大国崛起的准备1.大国崛起的思想准备,知识梳理,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伏尔泰,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传到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2.大国崛起的物质准备,15世纪,哥伦布等人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世界逐渐结为一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国家

2、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给亚洲、非洲、美洲带来深重灾难。,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法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罪恶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参加二战,加入欧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英国重大发展线索,参加一战,一强多超中的一强,.,二、英国(一)历程1.17世纪走上 道路。后成为 的主要经营者。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于世纪,机构是。2.1640年1688年取得成功。1689年通过,建立了的资产阶级专政。3.竭力压制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年承认美国独立。4.

3、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干涉法国革命。5.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6.18361848年,英国发生。(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7.1857年至1859年,镇压了 的民族大起义。8.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9.一战前组成(英法俄),对抗(德意奥)。,殖民扩张,三角贸易,最大,17,东印度公司,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北美,独立战争,1783,反法同盟,工业革命,宪章运动,印度人民,三国协约,三国同盟,.,10.一战中与同盟国作战。联合法国在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4、虽取得胜利,但势力大减。11._和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与一起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与法国一起利用维护自己的利益。12.19291933年:卷入世界经济危机中,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13.二战前采取纵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14.二战开始以后,对德宣战。1940年710月遭到德国的轰炸()。15.1942年参与组织 ,援助苏联抗击德国。16.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美英盟军)。17.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苏美英)。18.二战后:在美国援助西欧的“”的帮助下,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恢复。19.1973年,加入,90年代加入。20.

5、“冷战”中:追随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搞“”。21.“冷战”后:世界“”中的一员。,西线,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不列颠空战,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欧洲共同体,欧盟,冷战,一超多强,法、日,国际联盟,.,瓜分中国狂潮,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国历史的联系,香港回归,八国联军侵华,(二)与中国历史的联系1.完成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1840-1842),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继而英法联军发动了(1856-1860)。3.19世纪末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掀起。4.1900年,参与,强迫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6、社会。5.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_恢复行使主权。,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香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工业革命中的众多发明,英国崛起的原因,地域因素,政治因素,科技、教育、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等方式,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和教育,鼓励科技创新,从而使英国具有较高的

7、国民素质,(二)原因,.,(三)英国崛起又衰落给我们的启示(1)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实力。(2)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3)要重视制度上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法国(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文献:人权宣言。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掌权的特点。历史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2)拿破仑帝国时期: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3)工业革命时

8、期:继英国之后完成工业革命,和美国几乎同时完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向垄断帝国主义过渡,但落后于美、德、英。 (5)一战时:加入三国协约,与同盟国作战。(6)一战后:与美、英操纵巴黎和会。与英、日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和英国一起利用国际联盟维护自己的利益。,.,(7)19291933年:卷入经济危机中。(8)二战前:与英国一起奉行绥靖政策。(9)二战中:被德国灭亡。(10)二战后:在美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经济得到恢复。20世纪60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为欧盟的发起国之一,现在是欧盟的成员国之一,是世界“一超多强”中的一员。,(二)与中国历史的联系,2.1900年参与

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856年10月,又联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火烧圆明园。,.,大国崛起-美国,美国内战1861-1865,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前半期,美国与“一战”(19141918),美国与“二战”(19391945),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危机1929-1933与新政1933-,世界霸主(二战后),.,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转折点,开始的标志领导人,独立宣言的发表及意

10、义,意义,性质,评价华盛顿,结果,起因,英国的殖民统治,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华盛顿,1776年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伟大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国父”,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实现了民族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对以后欧美革命起了推动作用,.,美国内战,南北双方不同的经济制度,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林肯当选为总统18611862,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取胜,为维护国家统

11、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贡献,.,成果,时代特征,对美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时间、开始的国家、标志,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进入帝国主义行列,19世纪70年代。以美国、德国为中心。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爱迪生发明电灯泡(2)莱特兄弟发明飞机(3)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一战初期:中立,一战后期:参战,(1)大发战争财(2)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获得最大利益。,美国与“一战”,.,罗斯福新政,为了救治经济危机,特点,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得到加强,193

12、3年罗斯福,目的,中心措施,影响(评价),开始时间领导人,危机与“新政”,经济大危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主要内容,(1)整顿金融(2)调整农业(3)国家工业复兴法(4)修建公共工程,使美国经济遭到严重打击,.,美国与“二战”,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卷入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初期:中立,中期:参战,最终获胜,1942年主持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945年参加雅尔塔会议。,1945年向日本投放原子弹,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经济没有遭受损失,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到来的时间,对美国的影响,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最具划时代意义

13、的发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美国,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使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进入信息化、全球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开始的标志结束的标志,冷战的表现,冷战的影响,冷战(美苏争霸),实行冷战的原因,苏联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出台杜鲁门主义、(2)实施马歇尔计划(3)建立北约组织,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二)美国崛起并保持常盛的原因1.地域因素: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其周边环境稳定,少受战争之害。2.政治因素:(1)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不断的制度创新。(2)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社会局面。3.

14、教育科技文化因素:政府十分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创新,国民素质较高。4.经济因素: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不断拓展国内国外市场。 5.充分利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发展自身。(三)美国崛起并保持常盛给我们的启示(1)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实力。(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3)重视制度上创新,加强民主政治建设。(4)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发展崛起的前提条件。,.,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19世纪中期,工农业生产严重衰落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陷于崩溃20世纪40年代中期,幕府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落后所导致的,19291933年资本

15、主义世界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所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挑起战争战败所导致的,日本历史上三次面临困境,倒幕运动、明治维新,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利用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亚洲策源地,给世界和平造成了危胁,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二号经济强国,日本的崛起,.,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二战后(20世纪5070年代),向中国隋唐学习,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70年代初,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向向欧美学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6、日本三次崛起的启示,1.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才能顺应时代潮流。2.保持政局稳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立足于本国国情。3.善于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坚持改革开放。4.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发展高科技,重视国际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6.中国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五、日本,(1)19世纪60年代末:经历“”,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成为亚洲惟一走上近代化的国家,步入军国主义道路。 (2)一战时:1917年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占领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企图独霸中国。 (3)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与英、法一起瓜分德

17、国在海外的。在华盛顿会议上,被制约,失去了独霸中国的地位。,明治维新,民族危机,山东,二十一条,殖民地,美国,.,(4)20世纪30年代(19291933):日本在遭受的沉重打击后, 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战争策源地的形成。(5)二战中:与德国和意大利结为“”。1945年,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6)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经济恢复。美国在日本进行,实行政策;经济上的援助;日本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重视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80年代“”政策。二战后,法西斯势力未得到很好铲除,势力及其“右翼”分子企图为

18、侵略战争翻案。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开始谋求的地位。是世界“”中的一员。,经济危机,军部,亚洲,轴心国,无条件投降,投降书,社会改革,非军事化,科技教育,第二号,科技立国,军国主义,政治军事大国,一超多强,.,日本与中国联系,1894年与中国进行“甲午战争”;1895年与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与英、法一起瓜分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导致了中国的五四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略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

19、侵华开始。1945午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造成中日关系紧张,变数迭观的事件,日本高层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美化侵略;钓鱼岛事端,影响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的根本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侵华罪行的问题),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两国青少年该如何去做?日本不能正视历史(歪曲历史),否定战争罪行;军国主义势力有所抬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呼吁两国政府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多进行交流与合作,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为建立健康友好的中日关系而贡献力量。,.,我国确定设立两个纪念日和公祭日,谈谈认识。牢记

20、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等。,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日本怎么做?正视历史 以史为鉴,反省罪行 信守和平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与周边国家、地区友好往来,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六、俄国,(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俄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仍落后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这一时期在中国获利最多的国家,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

21、多的是缓浑条约。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一战中:与英、法组成协约国。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退出一战。(3)苏俄时代: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国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苏联时代(1922199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后来扩展到15个。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5)二战中: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

22、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首先是莫斯科保卫战,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厂失败。1942年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最终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5年和英国、美国召开雅尔塔会议。1945年攻入德国柏林。同年出兵对日作战。(6)“冷战”中:戈尔巴乔夫改革,1991年“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1991年底,苏联最终解体。“冷战”期间,建立了华约组织,

23、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抗。(7)1992年之后: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一超多强”中的一员。,.,七、德国(1)19世纪70年代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赶上英国,和美国在电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一战时:和意大利、奥匈帝国建立三国同盟,是战争的发动者,最终战败。(4)一战后:在巴黎和会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分赃会议上,凡尔赛和约针对德国的制裁,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瓜分,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5)1929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1933

24、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6)二战中:二战的发动者之一。1939年,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对苏联出兵,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在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东西夹击;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7)二战后:“冷战”期间,一分为二(东德:民主德国;西德:联邦德国)。(8)“冷战”后:东欧剧变后,德国统一,成为欧盟成员国。,.,八、中国的和平崛起(一)中国和平崛起的曲折历程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2.1956年,对社会主义的改造取得胜利,使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

25、制度。在进行三大改造的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3.从1956年起,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既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多有失误。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真正实现了和平崛起。,.,(二)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2.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3.顺应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4.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和合作,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世

26、界尊重。(三)目前制约中国崛起的因素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抑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地缘因素:周边强国的存在。美、日、俄、印等国势力存在。人口、能源(资源)。台湾问题。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四)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l)中国必须走出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2)中国选择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的原因: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程序的急剧波动,甚至引发大战,而这样总是以失败告终。因此,我们的抉择是“和平崛起”。(3)具体的政策或举措:决定工作重心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

27、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教训。,(4)依据:,.,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史(1)一战前后:分为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一战后以及20世纪20年代:巴黎和会(国际联盟,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政治组织)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3)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意大利组成轴心国。(4)二战中:美国、苏联、英国等结盟,共同打击法西斯。(5)一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冷战”的出现,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6)“冷战”后:一超多强的局面,正朝着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9.纵观世界大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潮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投资和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经验,参与竞争;注重科技教育,自主创新、科教兴国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