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之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1433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7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之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之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之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之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之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之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之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ppt课件.ppt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本章内容:(一)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二)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分析(三)主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第二节 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一)特惠贸易协定:指成员国通过协定,实施相互间的特别优惠关税待遇,对组织外则仍然各自实行较高关税。这是一种较为松散和初级的一体化形式。(二)自由贸易区: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取消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可保持各自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贸易偏转、原产地规则),(三)关税同盟:指成员国之间在完全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对内允许商品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对非成员国也实施统一的贸易壁垒的联盟。(四)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

2、,允许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五)经济联盟:指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和统一成员国之间经济政策,例如共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等,从而实现全面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最高级的组织形式。,第三节 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分析一、贸易创造效应(一)贸易创造:组建关税同盟以后,当同盟内某一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中另一国家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即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图10.1:贸易创造关税同盟,FIGURE 10-1 A Trade-Creating Customs Union.,(二)结论:1、组建关税同盟后,B国双边贸易量从30X扩大到60X,即

3、为贸易创造效应。2、贸易创造型关税同盟中,B国的净福利效应为正,即图中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二、贸易转移效应(一)贸易转移:当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关税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个作为关税同盟成员的高成本国家所代替时,就发生所谓的贸易转移。图10.2:贸易转移关税同盟,FIGURE 10-2 A Trade-Diverting Customs Union.,(二)相关结论:1、B国与C国组成关税同盟后,B国转而从C国进口,进口量为45X,其中30X进口是从A国转移到C国的,此即为贸易转移效应。2、结成关税同盟后,B国总福利所得为(a+b+c+d)面积,其中a为生产者剩余的损失。同时,B国损失了(c+

4、e)面积关税收入。3、该国净福利= (a+b+c+d)-a- (c+e)=(b+d)-e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三、关税同盟可能增加福利的条件:(一)成员国之间原来的贸易壁垒较高。(因为这种情况下产生贸易创造的效应会更大)(二)关税同盟成员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贸易壁垒较低。(因为这种情况下产生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较小)(三)建立关税同盟的国家数量多,规模大。(因为这种情况下产生低成本生产者或贸易创造可能性较大),(四)关税同盟成员国间经济竞争程度高于互补程度。(从而有更多机会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五)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地理位置较为接近。(从而运输成本不致于成为贸易创造的障碍)(六)组建关

5、税同盟前各国贸易与经济交往频繁。(从而在建立关税同盟后有更多机会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四、关税同盟的其他静态福利效应(一)各成员国在海关管理上行政费用的节约。(二)通过减少与集团以外国家的进口与出口,各国的贸易条件可能会改善。(三)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各国作为一个整体采取行动,有更为强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五、关税同盟的动态经济效应(一)有利于促进竞争。(各成员国内的企业必须提高效率以应对同盟内部其他生产者的竞争)(二)有利于同盟内的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关税同盟内部各成员国企业都会面临一个稳定的扩大了的市场)(三)有利于扩大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在同盟内的直接投资。(相互壁垒的撤除,会促进成员国资本为

6、追求资源优化配置相互流动;共同的对外壁垒,会刺激非成员国资本为躲避贸易壁垒而进行的投资),第四节 主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一、欧洲联盟(EU)(一)1951年4月18日,德、法、意、比、荷、卢六国签署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二)1957/3/25,六国签署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1/1,条约生效。(三)根据罗马条约,在1958/1/11969/12/31期间分阶段实现关税同盟,这一目标实际上在1968年已基本完成。,(四)1965/4/8,六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统一成为欧洲共同体

7、。(五)1979/3,欧共体开始实施欧洲货币体系,为日后建立货币联盟奠定了基础。(六)1986年推出单一欧洲法案,1993/1/1该法案生效,建立了欧洲统一大市场(共同市场),商品、资本、人员、劳务区内自由流动。,(七)1991/12/9,欧共体12国签署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11,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EU)成立。(八)1999/1/1,欧元启动(应用于政府间账面结算)。2002/1/1,欧元现钞投入流通。2002/7/1,11个欧元国家的货币退出流通。,(九)1973/1/1,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葡萄牙

8、、西班牙加入;1995/1/1,芬兰、奥地利、瑞典加入;2004/5/1,捷克、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加入。2007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目前,EU包括27个成员国。,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一)1993/9,美、加、墨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1/1,NAFTA正式生效(二)依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自1994/1/1起15年内分三阶段取消三国间所有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三)1994/12,首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召开,提出建立包括除古巴外所有34个美洲国家的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构想。,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9、(APEC)(一)1989/11,澳大利亚(倡议国),美、日、韩、新西兰、加拿大及东盟六国(新、马、泰、印尼、菲、文莱)举行首届部长级会议,APEC宣告成立。(二)1991/11,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以地区经济体身份加入。(三)目前,APEC包括环太平洋亚洲、欧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21个经济体成员方。,(四)1993-2008共召开16次领导人会议。其中1994年在印尼茂物举行的首脑会议上,APEC提出了发达国家(地区)10年内,发展中国家(地区)20年内在区内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时间表。(五)目前,该组织停留在政府间经济与政治对话论坛层次,制度约束力不强,1994年既定的贸易自由化目标在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后搁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