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14618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按照关于做好今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谋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一)强化工业运行监测调度,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一是围绕“保运行、稳增长”总思路建立监测分析机制,成立工业经济运行精准帮扶工作专班,紧盯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要素,分县分行业监测调度工业运行,适时开展复工复产日监测、日调度、日通报,全力稳定工业大盘,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二是深入开展“千企帮扶”、“助企纾困解难达效”百日攻坚、局机关干部包片包县等活动,通过包联帮扶共帮助企业解决原料、用工、销售、运

2、输等各类问题*余个。三是强化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截至目前,预计111月份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家,其中,新投产入统企业*家,预计全年净增规上企业*家以上。四是统筹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制定*市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方案等多个专项文件,为企业核发电子通行证*余趟次,发放市域内通行证*余张,向省工信厅筛选上报了*家白名单企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稳定运行。(二)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继续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用地3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中开展亩均评价工作,制定了*市2022年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办法,按照应评尽评的原则,对全市*家企业科学进行评价,全

3、市参评企业中,A类企业较去年增加*家,达到*家,B类企业较去年增加*家,达到*家,C类、D类企业分别减少*家、*家。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突破口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工作经验被评为2022年全市“改革领跑者”。111月份,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市亩均税收*万元,同比增长*%。二是大力推进工业和技改项目建设。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绩效激励措施,对企业当年技改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环保绩效按高一级绩效管理,全年*家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筛选*个项目列入2022年重点工业技改项目计划,在资源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上给予倾斜。*高精度电池辐压机项目等*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业和技改投资项目暨千项技改

4、项目计划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位;*一次性高级PVC手套项目等*个项目获得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改)“百项示范”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资金支持共计*万元,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均居全省第*位;*高温合金材料项目通过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验收。三是稳步推进“三个一批”。清单内*家企业,已淘汰关停*家,完成率100%;已搬迁入园进区*家,完成率*%;已就地改造提升*家,完成率*%,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四是持续提升设计创新能力。今年以来,积极组织工业设计类项目推荐工作。*工业设计中心于今年被认定为2021年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获得省级资金支持*万元。*自行车工业设计项目等全市*个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和购买工业

5、设计服务项目获得省级资金支持*万元。12月,今年省第二批工业设计项目己于省工信厅网站公示,我市*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多功能泡沫消防车等*个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和购买工业设计服务项目入选2023年省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等*家企业获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三)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印发*市数字赋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倍增推进工作方案。二是开展培训活动推动数字赋能。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推进会之数字赋能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提升会议,赴*等县开组织开展“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之中小企业数字化特色专场服务,对*等细分行业进行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案例分享。三

6、是加大项目建设,*个项目列入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个项目列为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项目。规上两化融合企业上云实现100%全覆盖。四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2022年110月份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速*%。五是推进DCMM评估贯标工作,我市被列为省DCMM评估贯标试点地区,目前已有*家企业通过评估贯标。六是组织企业线上参展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制作VR展,参加云上展厅,制作数字赋能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视频宣传片,数博会上发布项目*个,总投资*亿元,签约和达成合作意向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教育机器人生产项目在主会场开幕式签约。(四)大力推进延链

7、强链补链,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是以*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为重要抓手,实行“链长+链主+专班”工作机制,大力开展特色产业“六提升两优化”提质升级行动和持续开展*项赋能行动,市县领导包联特色产业集群全覆盖,110月份全市*个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多家重点媒体报道经验做法。二是印发*市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工作方案,大力实施企业上市、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强链补链、金融助力、特色提升六大行动,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家,数量居全省第*。三是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开展“一起益企”服务活动,线上线下培训中小企业*余家,打造*家

8、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家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业示范基地,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第二批*家进行拟认定名单正在公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家。*个省级“专精特新”骨干创新发展项目、*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项目获省支持,数量均居全省第*。人民网、经济日报等多家重点媒体报道我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经验做法。(五)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工业生态绿色发展。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绿色工厂实现100%全覆盖。*公司等*家企业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绿色工厂,数量居全省第*;*公司再生涤纶短纤维被评为省级绿色设计产品。*二氧化碳捕集项目

9、被认定为2022年省工业绿色发展示范项目,获省*万元资金支持。推荐*等*个项目申报2023年省工业绿色发展示范项目。二是推荐*、*公司等*家企业申报2022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三是大力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荐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家,国家、省正在评审中。四是积极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2022年我市推荐*、*等*家企业*个产品申报省级首台(套)产品,经省厅组织专家评定,我市*家企业*个产品通过评定,进入公示,公示产品数量并列全省第一。(六)全面加强所属产业管理,大力推进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组织*开展工信部2022年纺织服装设计园区试点复核和示范申

10、报工作,*成功入选工信部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名单(第二批)(全国共*家,全省仅此*家)。二是推进我市服装品牌建设,*公司列入工信部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名单(2022版)制造品牌重点培育名单(全省共*家),*列入区域品牌重点培育名单(全省共*家)。三是推进化工园区认定工作。推进*等化工园区申报省级化工园区,*园区被认定为省化工园区(第*批)。四是推进化工重点监控点认定工作。先后开展了我市第二批和第三批化工重点监控点认定工作,新增*家企业通过认定,累计*家企业认定为化工重点监控点。(七)强化疫情医疗物资保障,全面提高应对突发疫情防控能力。不断完善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机制和制度,先后出台

11、和完善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市级储备管理办法、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方案、物资保障组联系机制、防控应急物资保障供应方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药饮片储备及管理方案等制度。向*、*等突发疫情县区和承担防疫任务的*等市直单位紧急调拨防疫物资,确保突发疫情区域防疫物资及时补充到位。先后*次通过绿色通道方式紧急采购方舱CT、病毒采样管、防护服、N95口罩等防疫物资补充市防疫储备库,并支持建设方舱医院。加强重点医疗物资政府储备管理,建立健全市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加强对承储企业日常管理和监督。不定期对储备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储备物资质量安全、规范管理。二、2023年工作谋划2023年,全面对标对

12、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按照省委全会安排部署和市委全会工作要求,围绕系统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一)以精准服务企业为抓手,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围绕重点任务目标,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快落实各项助企惠企政策,加大对产值5亿元以上压舱石企业、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支持力度,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二是强化规上企业培育。加大靶向帮扶培育力度,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狠抓新建投产企业入统,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三是守住安全底线。加大对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检查力度,持续深化“双控”机制建设,坚决防范遏

13、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二)以壮大产业集群为突破,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倍增计划。落实*市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以*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为重要抓手,推动特色集群不断壮大规模,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争创省级以上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全年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左右。二是积极培育优质企业。大力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大力实施企业上市、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强链补链、金融助力、特色提升六大行动,培育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三是持续推进数字化

14、赋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发挥*个特色产业集群基础优势,以数字赋能为主要抓手,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企业创新发展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一是实施创新发展工程。实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行动,采取宣传引导、培训辅导、专家指导、示范带动等措施,培育一批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对全市在研在产的成套设备价值在50万元以上,单台设备价值在20万元以上的技术装备产品进行摸底,筛选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行培育指导,积极推荐我市装备制造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二是开展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系列活动。积极培育工业设计中心,围绕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需求,开

15、展“工业设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系列活动,实现设计引智,活动聚才,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产品附加值。三是实施品牌增值工程。推动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消费品行业积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乳制品加工能力,提升医药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推动服装行业走时尚化、智能化发展之路,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四)以加强项目建设为根基,打造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围绕我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链,强化项目招引,精准谋划项目,持续做好续建、新开工、谋划三张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滚动实施百项技改工程,实施技术改造升级项目500个以上。二是加强项目帮扶。重点盯紧新开工项目,挖潜续建项目,跟踪谋划项

16、目,注重全流程服务指导,分类分析,精准帮扶,引导项目加快投资,形成更多实物量。三是加强考核激励。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工业和技改投资、以及项目建设情况,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实现投资总量、项目数量、投资质量“三量提升”。(五)以亩均税收提升为核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继续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力推进集约化发展,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严格执行差别化政策。优化资源要素配置,重点保障A类企业要素需求,严格运用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倒退低效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结构优化、效益提升C三是培树领跑者先进典型,通过腾龙换鸟法、机器换人法、品牌增值法、设计赋能法等,全面提升参评企业质效,力促亩均效益再提升

17、。(六)以信息化手段为引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指导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项目建设,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级项目库。大力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引导特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实施1至2个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二是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重点项目,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三是打造一批产业智能化项目。引导鼓励企业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等进行智能化改造,筛选一批智能制造集成商、标杆企业、优秀场景、示范工厂,打造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引擎、产业和人才聚集的新磁场。(七)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全面加强行业管理水平。一是实施工业低碳和绿色制造工程。抓好工业企业“双碳”工作,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做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二是加强行业规范管理。落实国家、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规范条件,组织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积极参加准入公告申报。严格落实国家、省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水泥、平板玻璃产能。三是指导水泥熟料企业制定错峰计划,组织实施水泥生产企业错峰生产,助力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四是继续推进省级化工园区和化工重点监控点认定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