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17565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ppt课件.ppt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甘肃省民委副主任 xxx 报 告 会,2019年4月1日,谢谢观赏,2019-4-18,1,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xx2019年4月1日,谢谢观赏,2019-4-18,2,第一部分我国的民族情况、民族问题的特点及民族理论,谢谢观赏,2019-4-18,3,最宝贵、最重要的三大遗产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56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谢谢观赏,2019-4-18,4,一、民族概况及特点,谢谢观赏,2019-4-18,5,我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很不平衡。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当悬殊,就是在少数民族之间人口数量也很不

2、平衡。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有3个民族 壮族、满族、回族 人口在1000万以下、500以上的有6个民族 其中:苗族、维吾尔族各是900万左右,彝族、土家族各是800多万,蒙古族620多万,藏族570多万。,谢谢观赏,2019-4-18,6, 人口在100万500万之间的有9个民族 布衣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 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 人口在100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7个民族 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13个民族 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谢谢观赏,2019-4-18,7,这是在人口普查中统计到少数民族人口;另外,台湾省居住着 40 多万人

3、口的少数民族,习惯上统称为高山族,而实际上这些少数民族已有 10 多个民族的称谓;在西南地区还有 73.44 万人口尚待识别民族成分。,谢谢观赏,2019-4-18,8,民族分布特点,谢谢观赏,2019-4-18,9,民族分布特点,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西部,位于我国自然地理的第一、二台阶的高原和山地上,地貌复杂,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并存;海拔高的地方少数民族多,海拔低的地方汉族多,海拔最高处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全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总面积(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加起来)有612.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4%。,谢谢观赏,2019-4-18,10,民族分布特

4、点,民族分布还有一个特点是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有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其中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国防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国与周边14个国家接壤。(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谢谢观赏,2019-4-18,11,甘肃省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谢谢观赏,2019-4-18,12,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经济问题小、底子薄,发展不平衡2、生产力发展水平低3、扶贫任务艰巨4、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落后,谢谢观赏,2019-4-18,13,二、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由来)

5、,嘉庆会典中民族以“户”的形式分为15种:满、蒙古、藏、回、汉、羌、苗、瑶、黎、白、维吾尔、锡铂、赫哲、鄂伦春、库伦(鄂温克); 中华民国时期,有“五族说”、“六族说”、“八族说”以及按语言划分的“二十八族说”等等。,谢谢观赏,2019-4-18,14,民族识别的主要原则,开展民族识别的两个具体原则:依据民族特征;尊重本民族意愿。,谢谢观赏,2019-4-18,15,民族问题的特点,普遍性 长期性民族问题具有 复杂性 国际性 重要性,谢谢观赏,2019-4-18,16,民族问题的特点,对一个国家而言,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关系到 社会的进与退; 人民的福与祸。,谢

6、谢观赏,2019-4-18,17,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谢谢观赏,2019-4-18,18,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形成和发展探索形成时期: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形成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发展创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谢谢观赏,2019-4-18,19,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诗词欣赏,谢谢观赏,2019-4-18,20,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

7、观点 和基本政策(十二个方面),谢谢观赏,2019-4-18,21,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谢谢观赏,2019-4-18,22,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既包括

8、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谢谢观赏,2019-4-18,23,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谢谢观赏,2019-4-18,24,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

9、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谢谢观赏,2019-4-18,25,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谢谢观赏,2019-4-18,26,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谢谢观赏,2019-4-18,27,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

10、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谢谢观赏,2019-4-18,28,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谢谢观赏,2019-4-18,29,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

11、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谢谢观赏,2019-4-18,30,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谢谢观赏,2019-4-18,31,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民族理论和基本政策具有鲜明的

12、:科学性实践性继承性创新性,谢谢观赏,2019-4-18,32,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共同繁荣是目标。,谢谢观赏,2019-4-18,33,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的基石,谢谢观赏,2019-4-18,34,民族平等的三层含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谢谢观赏,2019-4-18,35,民族平等通俗讲就是: 不歧视 有照顾 无特权

13、,谢谢观赏,2019-4-18,36,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 线,谢谢观赏,2019-4-18,37,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保证。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民族团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谢谢观赏,2019-4-18,38,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 障,谢谢观赏,2019-4-18,39,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 质,谢谢观赏,2019-4-18,40,第三部分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谢谢观赏,2019-4-18,41,一、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并以这块疆域为舞台、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开拓进取,共

14、同奠定了伟大祖国的千秋基业。 东北和蒙古高原的开拓者肃慎、猃狁、东胡等远古民族。战国时期,猃狁发展成匈奴,东胡的大部分发展成乌桓和鲜卑。,谢谢观赏,2019-4-18,42,一、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北黄土高原和今天的新疆生活着古老的西戎民族。西戎包括了犬戎、骊戎、姜戎、戎蛮等众多不同的民族。其后,从西戎演化出来的氐族和羌族在西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开拓天山南北、帕米尔高原和戈壁绿洲的,还有大月氏、小月氏和乌孙等游牧民族。,谢谢观赏,2019-4-18,43,一、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上古就有氐羌、百越、苗蛮和百濮等古老民族

15、生息、繁衍。先秦时代,巴族、蜀族、氐族等又从这块土地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谢谢观赏,2019-4-18,44,一、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百越民族开拓了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到岭南的弧行地带。苗等民族的先民开拓了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畔、鄱阳湖畔。,谢谢观赏,2019-4-18,45,一、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先秦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周边的这些民族统称“四裔”。 “四裔”与“华夏”相呼应,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方之民共称“天下”、号为“四海”的格局。,谢谢观赏,2019-4-18,46,一、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礼艺、乐艺、射艺、御艺、

16、书艺、数艺为代表的“六艺”,以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构成的“六典”等,都是当时中原民族文化繁荣的标志。中原上古粮食为“粟”,俗尚“粒食”。麦子种植推广后,逐步发展为“粉食”。而麦类的种植技术和“粉食”习惯首先来自青藏高原的羌氐民族。,谢谢观赏,2019-4-18,47,一、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春秋时期还被视为戎狄的秦人,到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秦国实行“商鞅变法”,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一个。秦王朝的统一,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谢谢观赏,2019-4-18,48,二、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秦汉开创了支配中国两千多年

17、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此后,国家统一始终成为主流和方向。无论是汉族内部的不同政权,还是匈奴、鲜卑、契丹、女真、党项、吐蕃和回鹘等许多民族建立的局部政权,都以大一统为自己的最高政治目标 。,谢谢观赏,2019-4-18,49,三、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共同缔造了新中国,维护祖国统一,历来都是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准则。 十三世达赖喇嘛表示:“吾所最希求者即中国之真正和平统一。”清军将领岑毓英招募的抗法军队中,“汉民居其半,四夷居其半”。,谢谢观赏,2019-4-18,50,三、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共同缔造了新中国,胡锦涛同志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

18、结奋斗的结果。”,谢谢观赏,2019-4-18,51,四、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全和利益是各民族共同的需要,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基础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团结发展的可靠保障 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尊严的前提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各族公民的神圣义务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谢谢观赏,2019-4-18,52,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爱国主义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大家都深有体会的是,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每次遇到事关国家、民族的大事,总会

19、激发起巨大的爱国热情,各民族的爱国情结总会自发的共鸣在一个共同点上。,谢谢观赏,2019-4-18,53,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谢谢观赏,2019-4-18,54,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强化“四个认同”:强化祖国认同,确立中国公民意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树立民族整体意识;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谢谢观赏,2019-4-18,55,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办公室二九年十月二十九日,谢 谢!,谢谢观赏,2019-4-18,56,谢谢观赏,2019-4-18,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