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第6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17883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 第6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细胞生物学 第6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细胞生物学 第6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细胞生物学 第6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细胞生物学 第6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 第6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 第6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ppt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Figure 14-37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 Garland Science 2008),本章主要内容,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及其起源,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1890年R. Altaman首次发现线粒体,命名为生命小体(bioblast) ,认为它可能是共生于细胞内独立生活的细菌。1897年von Benda首次提出mitochondrion。1900年L. Michaelis用Janus Green B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发现线粒体具有氧化作用。Green(1948)证实线粒体含所有三

2、羧酸循环的酶。Kennedy和Lehninger(1949)发现脂肪酸氧化为CO2的过程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Hatefi等(1976)纯化了呼吸链四个独立的复合体。Mitchell(19611980)提出了氧化磷酸化的化学偶联学说。,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1、线粒体的形态颗粒或短线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叉状或其它形状。直径0.5 1m,长1.53.0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 20m,称巨线粒体。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植物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肝细胞约17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一)线粒体

3、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分布与细胞内的能量需求密切相关。可向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微管是其导轨、马达蛋白提供动力。,2、线粒体的分布,Figure7-4Relationship between mitochondria and microtubules.,鞭毛轴丝,肌原纤维,线粒体的数目呈动态变化并接受调控;与细胞类型相关,随着细胞分化而变化,An TEM image of mitochondrion,Figure7-3Mitochondrial plasticity.Rapid changes of shape are observed when a mitochondrion is v

4、isualized in a living cell.,融合与分裂的动态变化之中,线粒体融合与分裂是线粒体形态调控的基本方式,也是线粒体数目调控的基础,Schematic view of mitochondrion,(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A、B扫描电镜照片:示线粒体内部结构,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外膜通透性很高;孔蛋白;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内膜不透性;嵴;ATP 合酶;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氧化磷酸化的关键场所膜间隙标志酶是腺苷酸激酶线粒体基质催化线粒体重要生化反应;标志酶是苹果酸脱氢酶;含DNA、RNA、核糖体及转录、翻译

5、必需重要分子,1、外膜 (out membrane)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具有porin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5KD的分子通过, 1KD的分子可自由通过。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2、内膜 (inner membrane)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质膜。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位于内膜。通透性很低,仅允许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和离子通过内膜时需要特殊的转运系统。如:丙酮酸和焦磷酸是利用H+梯度协同运输。内膜向线粒体内室褶入形成嵴(cristae),能扩大内膜表面积达510倍,嵴有两种:

6、板层状、管状。但多呈板层状。 嵴上覆有基粒。基粒由头部(F1偶联因子)和基部(F0偶联因子)构成,F0嵌入线粒体内膜。,孔蛋白,肽聚糖,3、膜间隙 (intermembrane space): 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宽约6-8nm。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4、基质(matrix)为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除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外,其他的生物氧化过程都在线粒体中进行。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均位于基质中,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基质具有一套完整的转录和翻译体系。包括线粒体DNA(mtDNA),70S型核糖体,tRNAs 、rRNA、DNA聚合酶、氨基酸活化酶等。基质中还含有纤维丝和电子密度

7、很大的致密颗粒状物质,内含Ca2+、Mg2+、Zn2+等离子, 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 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三、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一)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动物细胞中80%的ATP来源于线粒体,糖、脂肪和氨基酸彻底氧化,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传至氧分子

8、,逐级释放能量,合成ATP。氧化磷酸化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过程,即有机分子中储藏的能量高能电子质子动力势ATP。氧化(电子传递,消耗氧)与磷酸化(ADP+Pi)是同时进行, 密切偶连在一起的,但却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1、电子传递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总轨道。主要是氧化磷酸化有关的脂蛋白复合物,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1)呼吸链电子载体 主要有: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铜原子、铁硫蛋白、辅酶Q等。 NAD:即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连接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将代谢过程中脱下来的氢交给黄素蛋白。 黄素蛋白:含FMN或FAD的蛋白,可接受2个电子2个质子。黄素相关的脱

9、氢酶类有: -以FMN为辅基的NADH脱氢酶。 -以FAD为辅基的琥珀酸脱氢酶。,(2)呼吸链的复合物,呼吸链组分按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向高的方向排列。,(2)呼吸链的复合物,利用脱氧胆酸(deoxycholate,一种离子型去污剂)处理线粒体内膜、分离出呼吸链的4种复合物。辅酶Q和细胞色素C不属于任何一种复合物。辅酶Q溶于内膜、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的C侧,属于膜的外周蛋白。,组成:42条肽链,呈L型,含一个FMN和至少6个铁硫蛋白,分子量约1MD,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作用: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递至辅酶Q,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M侧)转移至膜间隙(C侧)。电子传递的方向: NADHFM

10、NFe-SQ总的反应结果: NADH + 5H+M + QNAD+ + QH2 + 4H+C, 复合物I:NADH脱氢酶,组成:至少由4条肽链,含有1个FAD,2个铁硫蛋白,1个细胞色素b。作用:催化琥珀酸的低能电子至辅酶Q,但不跨膜转移质子。电子传递的方向为:琥珀酸FADFe-SQ。反应结果为:琥珀酸+Q延胡索酸+QH2, 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 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组成:至少11条不同肽链,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单体包含两个细胞色素b( b566 、 b562)、一个铁硫蛋白和一个细胞色素c1 。作用: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给细胞色素c,每转移一对电子,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

11、质泵至膜间隙。2还原态cyt c1 + QH2 + 2 H+M2氧化态cyt c1 + Q+ 4H+C,组成:为二聚体,每个单体含至少13条肽链,分为三个亚单位。 作用:将从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给氧,每转移一对电子,在基质侧消耗2个质子,同时转移2个质子至膜间隙。cyt cCuAheme aa3- CuBO24还原态cyt c + 8 H+M + O24氧化态cyt c + 4H+C + 2H2O, 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A. Molecular basis of oxidation: Electron-transport chain,(3)电子传递过程中,需要说明的几点:,四种类型

12、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血红素基团Fe)、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 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能量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电子传递方向按氧化还原电势递增的方向传递(NAD+/NAD最低, H2O/O2最高)高能电子释放的能量驱动线粒体内膜三大复合物(H+-泵)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 形成跨线粒体内膜H+梯度(能量转化)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膜上不对称分布, 由复合物I、III、IV组成主要的呼吸链 ,催化NADH的脱氢氧化。 由复合物II、III、IV组成,催化琥珀酸的脱氢氧化。 对应于每个复合物,大约需要3个复合

13、物,7个复合物,任何两个复合物之间没有稳定的连接结构,而是由辅酶Q和细胞色素C这样的可扩散性分子连接。呼吸链组分及ATP酶在线粒体内膜上呈不对称分布,如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的C侧(向细胞质的一侧),而ATP酶位于内膜的M侧(向线粒体基质的一侧)。,(4) 两条主要的呼吸链,图7-11 两条主要的呼吸链(引自Lodish等1999),Transport of electrons from NADH,Transport of electrons from FADH2,状如蘑菇,属于F型质子泵。分为突出于膜外的F1头部和嵌入膜中的F0基部。F1由5种多肽组成33复合体,具有三个ATP合成的催化位

14、点(每个亚基具有一个)。 亚基有水解酶活性。和单位交替排列,状如桔瓣。贯穿复合体(相当于发电机的转子),并与F0接触,(艾普西龙)帮助与F0结合。(代尔塔)与F0的两个b亚基形成固定复合体的结构(相当于发电机的定子)。F0由三种多肽组成ab2c12复合体,嵌入内膜,12个c亚基组成一个环形结构,具有质子通道。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能利用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ATP, 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2、ATP合酶的分子结构与组成,(1)ATP合酶(ATP synthase),F1 particle is the catalytic subunit;The F0 particl

15、e attaches to F1 and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membrane.,F1: 5 subunits in the ratio 3:3:1:1:1,F0: 1a:2b:12c,The structure of the ATP synthase,F1,F0,The ATP synthase is a reversible coupling device,(二)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1、化学渗透假说内容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

16、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C. Mithchells Chemiosmotic theory (1961),The pH and electrical gradient resulting from transport of protons links oxidation to phosphorylation.,When electrons are passed to carriers only able to accept electrons, the H+ is translocated across the inner membrane.

17、,More than 21026 molecules (160kg) of ATP per day in our bodies.,P. Mitchell(1961)提出“化学渗透假说”。认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质子从内膜基质侧(M侧)泵至膜间隙(C侧),由于线粒体内膜对离子是高度不通透的,从而使膜间隙的质子浓度高于基质,在内膜的两侧形成pH梯度(pH)及电位梯度(),两者共同构成电化学梯度,即质子动力势(P)。 P=(2.3RT/F)pH其中:pH= pH梯度, =电位梯度,T=绝对温度,R=气体常数,F为法拉第常数,当温度为25时P的值为220mV左右。,2、质子动力势,pr

18、oton-motive force,Summary of the major activities during aerobic respiration in a mitochondrion,NADHO2: 3ATP/2e;FADH2 O2 : 2ATP/2e,有氧的,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膜应具有完整性,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 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3、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Figure7-26An experiment demonstrating that the ATP synthase is driven by proton flow.By combining a li

19、ght-driven bacterial proton pump (bacteriorhodopsin), an ATP synthase purified from ox heart mitochondria, and phospholipids, vesicles were produced that synthesized ATP in response to light.,实验表明:,噬菌调理素,(三)ATP合成机制-结合变构机制,1979,Boyer P提出1ATP酶利用质子动力势,产生构象的改变,改变与底物的亲和力,催化ADP与Pi形成ATP2F1具有三个催化位点,但在特定的时间,

20、三个催化位点的构象不同、因而与核苷酸的亲和力不同。在L构象(loose),ADP、 Pi与酶疏松结合在一起;在T构象(tight)底物(ADP、 Pi)与酶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可将两者加合在一起;在O构象(open)ATP与酶的亲和力很低,被释放出去。3质子通过F0时,引起c亚基构成的环旋转,从而带动亚基旋转,由于亚基的端部是高度不对称的,它的旋转引起亚基3个催化位点构象的周期性变化(L、T、O),不断将ADP和Pi加合在一起,形成ATP。,Direct experimental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rotational catalysis.,Japan r

21、esearcher, Nature 386: 300, 1997.,亚单位相对于亚单位旋转的直接实验证据:日本的吉田(Massasuke Yoshida)等人将33固定在玻片上,在亚基的顶端连接荧光标记的肌动蛋白纤维,在含有ATP的溶液中温育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亚基带动肌动蛋白纤维旋转。,四、线粒体与疾病,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disease),Symptoms of Mitochondrial Disease,三亲婴儿,All mitochondria inherited from your mother,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Figure 14-38 Molecula

22、r Biology of the Cell ( Garland Science 2008) Figure 14-3b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 Garland Science 2008),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几乎均来源于太阳能(光能)。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Chloroplast)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它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同时产生氧。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繁殖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光合作用反应式绿色植物年产干物质达1014公斤。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源泉。,状如透镜,长径

23、510m,短径24m,厚23m。叶肉细胞含50200个叶绿体,占细胞质的40%。由外被(chloroplast envelope)、类囊体(thylakoid)和基质(stroma)3部分组成。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一、形态与结构,一、叶绿体的基本形态及动态特征,Figure 14-36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 Garland Science 2008),(一)叶绿体的形态、分布及数目,叶绿体呈凸透镜或铁饼状叶绿体在细胞膜下的分布依光照情况而变化躲避响应(avoidance response)

24、积聚响应(accumulation response)叶绿体定位(chloroplast positioning),双层膜组成,膜间为1020nm的间隙。外膜的渗透性大。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等可以透过内膜,ADP、ATP、 NADP+、葡萄糖等及焦磷酸不能透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translocator)才能通过内膜。,(一)叶绿体膜,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是在类囊体上进行的,因此类囊体膜亦称光合膜。基粒:许多类囊体象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的结构,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基粒类囊体,构成内膜系统的基粒片层(grana

25、lamella)。基质类囊体:贯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的没有发生垛叠的类囊体。它们形成了内膜系统的基质片层(stroma lamella)。类囊体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60:40),脂类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含脂肪酸(约87%),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膜的内在蛋白主要有:细胞色素b6f复合体、集光复合体(LHC)、质体醌(PQ)、质体蓝素(PC)、铁氧化还原蛋白(FD)、黄素蛋白、光系统I、II复合物等。,(二) 类囊体,是内膜与类囊体之间的空间。主要成分包括: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如RuBP羧化酶。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一些颗粒成分: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白等。,(三)基质,光

26、合作用机理 光合作用是能量及物质的转化过程。首先光能转化成电能,经电子传递产生ATP和NADPH形式的不稳定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化合物中。分为光反应(light reaction)和暗反应(dark reaction),前者需要光,涉及水的光解和光合磷酸化,后者不需要光,涉及CO2的固定。分为C3和C4两类。,二、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1)光合电子传递反应光反应(Light Reaction),(2)碳固定反应暗反应(Dark Reaction),(一)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1光合色素 类囊体中含两类色素:叶绿素和橙黄色的类胡萝卜素,通

27、常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约为3:1,chla与chlb也约为3:l,全部叶绿素和几乎所有的类胡萝卜素都包埋在类囊体膜中,与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一条肽链上可以结合若干色素分子,各色素分子间的距离和取向固定,有利于能量传递。2集光复合体(light harvesting complex,LHC) 由大约200个叶绿素分子和一些肽链构成。大部分色素分子起捕获光能的作用,并将光能以诱导共振方式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因此这些色素被称为天线色素。叶绿体中全部叶绿素b和大部分叶绿素a都是天线色素。另外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分子也起捕获光能的作用,叫做辅助色素。,叶绿体分子结构,集光复合体(LHC),3光系统(

28、PS),又称P680 吸收高峰为波长680nm处。至少包括12条多肽链。位于基粒与基质非接触区域的类囊体膜上。包括1个集光复合体 (light-hawesting comnplex ,LHC )、1个反应中心和1个含锰原子的放氧复合体(oxygen evolving complex)。D1和D2为两条核心肽链,结合中心色素P680、去镁叶绿素(pheophytin)及质体醌(plastoquinone)。4细胞色素b6/f复合体(cyt b6/f complex)可能以二聚体形成存在,每个单体含有4个不同的亚基:细胞色素b6(b563)、细胞色素f、铁硫蛋白、以及亚基(是质体醌的结合蛋白)。5

29、光系统(PSI),又称P700 能被波长700nm的光激发。包含多条肽链,位于基粒与基质接触区和基质类囊体膜中。由集光复合体和作用中心构成。结合100个左右叶绿素分子、除了几个特殊的叶绿素为中心色素外,其它叶绿素都是天线色素。三种电子载体分别为A0(一个chla分子)、A1(为维生素K1)及3个不同的4Fe-4S。,1、P680接受能量后,由基态变为激发态(P680*),然后将电子传递给去 镁叶绿素(原初电子受体),P680*带正电荷,从原初电子供体Z(反应 中心D1蛋白上的一个酪氨酸侧链)得到电子而还原;Z+再从放氧复合体 上获取电子;氧化态的放氧复合体从水中获取电子,使水光解。 2H 2O

30、O2 + 4H+ + 4e2、去镁叶绿素将电子传给D2上结合的QA,QA又迅速将电子传给D1上的 QB,还原型的质体醌从光系统复合体上游离下来,另1个氧化态的质 体醌占据其位置形成新的QB。质体醌将电子传给细胞色素b6/f复合体, 同时将质子由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腔。电子接着传递给位于类囊体腔一侧 的含铜的蛋白质体蓝素(plastocyanin, PC)中的Cu2+,再将电子传递到 光系统。,(二)光反应与电子传递,3、P700被光能激发后释放出来的高能电子沿着A0 A1 4Fe-4S的方向依次传递,从类囊体腔一侧传向类囊体基质一侧的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最后在铁氧还蛋白-NA

31、DP还原酶的作用下,将电子传给NADP+, 形成NADPH。失去电子的P700从PC处获取电子而还原。,电子传递的特点,-最初电子供体是 H2O,最终电子受体是 NADP+。-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 H+-pump 是 cytb6f 复合物。-类囊体腔的质子梯度比叶绿体基质高,该梯度产生的 原因归功于:H2O 光解、cytb6f 的 H+-pump、 NADPH 的形成。-ATP、NADPH 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Changes in redox potential during photosynthesis.,PSI and PSII,3、光合磷酸化,(1)一对电子从P680经P700传至NAD

32、P+,在类囊体腔中增加4个H+。2个来源于H2O光解,2个由PQ从基质转移而来,在基质中一个H+又被用于还原NADP+,所以类囊体腔内有较高的H+(pH5,基质pH8),形成质子动力势。 H+经ATP合酶,渗入基质、推动ADP和Pi结合形成ATP。(2)ATP合酶,即CF1-F0偶联因子,结构类似于线粒体ATP合酶。CF1同样由5种亚基组成33的结构。CF0嵌在膜中,由4种亚基构成,是质子通过类囊体膜的通道。,(3)光合磷酸化类型:电子沿光合电子传递链传递时,分为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和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两条通路。-电子呈Z形传递的过程称为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当植物在缺乏NADP+时,高能电子在PS

33、被光能激发后经cytb6f复合物回到PS。结果是不裂解H2O产生O2,不形成NADPH,只产生H+跨膜梯度,即能合成ATP ,称为循环式光合磷酸化。,Light-dependent reaction: Electron transport in the thylakoid membrane and 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NADPH,使CO2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即将活跃的化学能最后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积存于有机物中。这一过程不直接需要光(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1、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C3途径):CO2受体为R

34、uBP,最初产物为3-磷酸甘油酸(PGA)。2、C4途径(亦称哈奇-斯莱克(Hatch-Slack)途径):CO2受体为PEP,最初产物为草酰乙酸(OAA)。3、景天酸代谢途径(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pathway,CAM途径):夜间固定CO2产生有机酸,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CO2,进行CO2固定。,(三)暗反应(碳固定),1、C3途径,磷酸丙糖,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 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 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35、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是细胞内进行能量转换的场所,两者在结构上具 有一定的相似性: 均由两层膜包被而成,但内外膜的性质、结构有显著的差异。 均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因此 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存在3个遗传系统。,A. Comparison of a mitochondrion and a chloroplast.,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子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腔;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膜上。,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一)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双链环状(除绿藻 mt DNA,草履虫 mt DNA)

36、 mtDNA大小在动物中变化不大,但在植物中变化较大;高等植物 120 kbp200 kbp; 人 mtDNA:16,569bp,37个基因(编码12S,16S rRNA;22种tRNA; 13种多肽:NADH脱氢酶7个亚基,cyt b-c1复合物中1个cytb,细胞色 素C氧化酶3个亚基, ATP合成酶2个F0亚基)(二)mtDNA 和 ctDNA 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三)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DNA先复制, 随后线粒体分裂。ctDNA复制的时间在G1期。复制仍受核控制。,二、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十分有限线粒体或叶绿

37、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有依赖性不同来源的线粒体基因,其表达产物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有种情况:由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由核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酵母线粒体的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有依赖性,柠檬酸,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一)线粒体蛋白质的转运,线粒体具有1000多种蛋白质,其自身合成的仅十余种,因此大量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线粒体前体蛋白质在运输以前,以未折叠的形式存在,N端有一段信号序列称为导肽或引肽,完成转运后被信号肽酶(sign

38、al peptidase)切除,就成为成熟蛋白,这种现象就叫做后转译(posttranslation)。信号肽的特点是:多位于肽链的N端,由大约20个氨基酸构成; 形成一个两性螺旋,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和不带电荷的疏水氨基酸残基分别位于螺旋的两侧;对所牵引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跨膜转运过程图解,二、叶绿体的蛋白质转运,叶绿体蛋白转运运输机理与线粒体的相似。 如:都发生后转译;每一种膜上有特定的转位因子(TOC、TIC、SEC);具有接触点(contact site);需要能量,同样利用ATP和质子动力势;前体蛋白N端有信号序列,使用后被信号肽酶切除。但两者的蛋白质转运

39、体系中除了某些hsp分子相同外,转位因子复合体是不同的。,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一、线粒体的增殖,线粒体的增殖是通过已有的线粒体的分裂,有以下几种形式:1、间壁分离:分裂时先由内膜向中心皱褶,将线粒体分类两个,常见于鼠肝和植物产生组织中。,2、收缩后分离:分裂时通过线粒体中部缢缩并向两端不断拉长然后分裂为两个,见于蕨类和酵母线粒体中。,3、出芽:见于酵母和藓类植物,线粒体出现小芽,脱落后长大,发育为线粒体。,二、叶绿体的增殖,在个体发育中叶绿体由原质体发育而来。原质体存在于根和芽的分生组织中,由双层被膜包围,含有DNA,一些小泡和淀粉颗粒结构,但不含片层结构,小泡是由质体双层膜的

40、内膜内折形成的。在有光条件下原质体的小泡数目增加并融合形成片层,多个片层平行排列成行,在某些区域增殖,形成基粒,变成绿色,原质体发育成叶绿体。在黑暗生长时,原质体小泡融合速度减慢,并转变为排列成网格的小管的三维晶格结构,称为原片层,这种质体称为黄色体。黄色体在有光的情况下原片层弥散形成类囊体,进一步发育出基粒,变为叶绿体。幼小叶绿体能靠分裂而增殖。成熟叶绿体一般不再分裂或很少分裂。,三、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 非共生起源学说,(一)内共生起源学说,1、Mereschkowsky,1905年: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2、

41、Margulis,1970年: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3、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

42、很多方面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环形DNA; 70S核糖体; RNA聚合酶可被利福平、链霉素等抑制 ; tRNA和氨酰基-tRNA合成酶不同于细胞质中的; 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酰基tRNA是N-甲酰甲硫氨酰tRNA;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敏感;对细胞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不敏感。,线粒体类似于细菌的特征:,4、不 足 之 处, 从进化角度,不能解释在代谢上明显占优势的共生体反而将大量的遗传信息转移到宿主细胞中?不能解释细胞核是如何进化来的,即原核细胞如何演化为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而真细菌原 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存在内含子,如果同意内共生起源 学说的观点,那么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内含子 从何发生?,(二)非共生起源学说,1、主要内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 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2、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 与演化的渐进过程。,3、不足之处,实验证据不多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 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酶、RNA酶和核糖体 的来源也很难解释。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