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1968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某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某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某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某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径.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新路径今年以来,某某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抢抓黄河国家战略、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生态共治、环境共保、发展共享”总体思路,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建立新体系、重塑新机制、转换新动能,奋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一、坚持生态共治,确保一湖清水向北流做好治理创新引领文章,打破“就湖治湖”的狭隘思维,系统推进上下游、湖周边、全流域生态治理,与改善人居环境、守护黄河安澜等整体衔接,开启了生态治湖新模式。一是建立全流域生态治水体系。以“湖”为点,以流域为线,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全区域整治、全流域提升

2、。开展某某湖综合整治集中行动,累计清理荒草8万余吨、“三无”船只300余艘。环湖实施18个引水上山项目,修复矿山8000余亩,湿地2万余亩,某某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HI类水质标准。推进大汶河、汇河等入湖河流水环境、水污染集中治理,斩断外源污水入湖。与平阴、梁山、东阿等周边县市区签订县际流域横向补偿协议,推动形成责任清晰、合作共建的流域保护和长效治理机制。二是推进城乡一体治理模式。在城镇,积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开展生态水系升级、道路绿化提升、雨污分流改造、山体公园打造、城区棚户区改造等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县城建成区面积绿化覆盖率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平方米。在乡村

3、,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绿化、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美丽庭院”建设等工作,抢抓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机遇,系统实施水利工程,打造河湖渠相连、四季水长流、杨柳镶两边的水美乡村。全县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村15个,市级生态村302个。三是打造长久安澜生态工程。聚焦某某湖防汛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先行实施金山坝迎汛除险工程,对金山坝进行加高加固,坝底加宽16米、坝顶加宽9米,高出老坝0.5米,为某某湖安全度汛打牢基础。同步谋划实施某某湖洪水南排、金山坝以西居民迁建、某某湖清淤扩容等重点项目,加快解决影响某某湖安全发展的堵点问题,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

4、力,确保山东段黄河长久安澜,守护沿湖沿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坚持环境共保,构建法治护湖新模式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文章,统筹兼顾、整合力量、条块结合,用法治护航“一湖清水二一是强化普法,全民共护湖。将环保法某某湖保护条例等纳入“八五”普法规划,采取线上与线下宣传、正面与反面引导、常态化与专业化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普法宣教。开办讲案说法某某湖之声专题栏目,每月推送环保执法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教育引导群众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二是强化执法,联动共管湖。整合湖管、公安、交通、海事等15个部门执法力量,成立50余人“生态110”联合执法大队,配备执法车辆7部、船只12艘,接受公安

5、110报警指令,构建起合成化、专业化、专职化的综合执法力量,重点打击盗采砂石、乱捕滥猎、违法排污、电鱼炸鱼等破坏生态环境、毁坏生态资源的行为,守护某某湖生态安全。2021年以来,侦破涉生态环境类违法犯罪案件21起,打击处理63人。三是强化司法,依法共治湖。探索建立“公检法司”协调联动机制,公安机关创新“2+5+x”生态警长制,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尖兵”作用。检察机关发挥“河长+检察长”“前哨站”功能,拓展民事公益诉讼。郭某、陆某等人在某某湖禁渔期内非法捕捞水产品L24万斤,被裁定采取增殖放流方式进行生态补偿,被罚出资40万元,向某某湖投放鱼苗8.33万斤、120万尾。法院机关构建“环资专

6、业法庭+巡回法庭+工作站”模式,极大减少了涉生态环境、资源、治安等案件。2021年以来,涉湖生态资源案件同比减少50%以上。三、坚持发展共享,释放生态红利惠民生做好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文章,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实践创新基地,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释放“生态红利一是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以“民富村强”为目标,立足湖区资源本底条件,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高效化、特色化、品牌化、信息化“五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高效现代农业,重点打造3个万亩高效蔬菜产业园区,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健康食品产业园区等绿色项目建设。组建特色专班,做强水产养殖、乡村

7、旅游、服装加工、农村电商等产业,扮靓“生态某某湖”区域公用品牌,让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加快共同富裕步伐。二是全力发展生态工业。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县战略,出台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绿色建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谋划打造绿色电镀、特种纸等六大特色园区,投入198亿元实施35个产业链项目,推动产业横向成群、纵向成链。开展“企业培育计划”,投资37亿元改造升级瑞星、九鑫、新东岳等骨干企业,扶持瑞星“双百亿”计划、九鑫电镀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领航型”企业。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坚决杜绝新上“两高”产业项目,县域企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全力推进现代物流产业。用好“某某湖”这个金字招牌,抢抓黄河战略机遇,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济泰一体化等发展大局,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的“公铁水”三式联运、“东西南北”多向互济的交通大格局。泰东高速全面开工,公铁水联运物流园加快建设,京杭大运河某某段全面复航,填补了泰安一百多年来没有内河航运的空白。2022年2月份,某某港“北肥南运”保春耕在央视报道,创下全省内河港口单件装卸325吨的质量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