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011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 平 乐黄庭坚,作者简介,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豫章、洪州为南昌旧称)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

2、本,縱32.8厘米橫219.2厘米,全文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词意理解,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寂寞之中不知春天走到哪里去了。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我们与她同住。但春天归去又没有踪迹,谁知道呢?除非去问问黄鹂鸟。但黄鹂鸟千啼百啭婉转多变,没有人理解她说的是什么,黄鹂鸟趁着风飞过夏季开花的蔷薇。,自主学习,1、请赏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2、词人是如何表现自己对美好春光的珍惜和热爱的?,互动探究,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4你认为本词

3、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要赏析。,“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

4、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达标检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水仙花 宋 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 一枝。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宋 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醿 倒,只比寒梅无好枝。【注】篸同“簪”。水沉:沉香木。 酴醿(tm):花名,色白味香。(1)这两首诗突出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共同特征?(2分)(2)这两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1)晶莹澄澈,幽香弥漫。(第1点如答“清雅高洁”类也可) (2)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寒香寂寞”“仙风道骨”“淡扫蛾眉”勾勒了水仙花的动人情态。第二首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水仙花骨如沉香肌如玉,表现水仙花的晶莹澄澈之美;再将水仙花与酴醿、寒梅对比,突出水仙花的幽香。,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赏析,这首诗诗人连用两个比喻,说水仙花骨如沉香肌如玉,写出了水仙有的沁人的芬芳和晶莹澄澈之美。诗人用两个对比,与酴醾比香突出水仙暗香浓郁;与梅比枝条为显示水仙的柔弱。 此诗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刻画了水仙花的精神与性格。诗人要告诉人们的,不是水仙的绰约仙姿,所以少有形象的描写;他要写的,是水仙特有的性格,因此突出了幽香与柔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