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027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头部引流管的护理,丁文文,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是多条引流管共存,而每一条引流管末端放置的位置不同其引流的目的和名称也不同,确保引流管的功能,对监测病人病情,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脑 膜,硬脑膜 :为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为颅骨内面的骨膜,称为骨膜层,内层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脑膜深面,其间有潜在性腔隙为硬脑膜下隙,腔内含少量液体,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有较大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腔内充满脑脊液。软脑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透明薄膜,脑脊液循环机制,脑脊液主要是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呈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成人总量约

2、150ml,每日分泌量为400500ml/日。,脑脊液循环机制,左右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正中孔、左右外侧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脑脊液循环通路,脑脊液循环通路,神经系统引流管,分类 脑室引流、硬膜外引流 、 硬膜下引流、创腔引流 、 腰大池持续引流 、 皮下引流 引流管位置安置时间引流管护理,脑室引流管,经颅骨钻孔等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是颅脑手术后常用的控制颅内压、引流脑室积血、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定义颅腔,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3、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物由脑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颅腔内容物(cranial cavity matter)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脑脊液占10%(150ml)血液占211%颅腔容积 14001500ml,脑室引流管,(一)适应症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态。 颅内肿瘤或其他病变形成梗阻性脑积水。术中作脑室穿刺放出侧脑室脑脊液,便于手术操作。对脑室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可行脑室穿刺吸出部分血液后,行脑室引流作为治疗措施。开颅手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脑室引流管,

4、(二)护理引流瓶的位置 引流管的末端置于侧脑室平面上1015cm,始终保持正常颅内压。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500ml/d,脑室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术后12日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性状:异常时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 提示颅内感染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将床头抬高15度30度,脑室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如无脑脊液流出,可能是: 颅内压低于11.5mmHg 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致使在脑室内盘曲成角 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 引流管被小血凝块或破碎脑组织所堵塞,脑室引流管,严格遵守无菌原

5、则,定时更换引流袋 转运病人时应夹闭引流管。引流管通畅:随病人呼吸、心跳上下波动。 拔管 开颅术后脑室引流一般34天。拔管时先夹闭12天,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方可拔除。,创腔引流,(一)适应症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手术摘除后,在颅内残留下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管称创腔引流。目的 引流手术残腔内的气体及液体,使残腔逐渐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假性囊肿的形成。,创腔引流,(二)护理位置 创腔引流瓶放于头旁枕边,高度与创腔保持一致。特别是位于顶枕部的创腔,术后48h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袋,否则腔内液体被引出后,脑组织将迅速移位,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颅内血肿。术后2448h后,可将引流袋逐渐放低,可以较快引流出

6、创腔内液体。与脑室相通的创腔引流,及时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一般创腔引流管于术后34天拔除。,硬膜下引流,(一)适应症慢性硬膜下积液或血肿若已经形成完整包膜,可颅骨钻孔放置引流管,以排空积液,利于脑组织膨出消除死腔,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占颅内血肿的10,特点:外伤轻微、出血缓慢、缓解期时间长CT一旦确诊伴颅内高压症状立即行:颅骨钻孔引流或血肿清除引流术,硬膜下引流,(二)护理术后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注意体位引流。引流瓶应低于创腔30cm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药,也不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以免颅内压过低影响脑膨出。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硬脑膜外引流,(一)适应症适用于多种疾病,如

7、颅内血肿术后,肿瘤术后,颅骨修补术后等,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硬脑膜外引流,(一)护理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与血肿腔处于同一水平或低于切口,引流瓶低于头部或使用低负压引流。使头偏向患侧以引流彻底。硬膜外引流排液通常在612小时停止,术后2448小时之内拔除硬膜外引流管:血液聚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一般成人幕上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即可引起颅内高压症状,一旦确诊立即行血肿清除术,硬脑膜外引流,腰池穿刺持续外引流的护理,置管位置 在腰3-4或腰4-5椎体间,引流物为脑脊液。目的:引流血性脑脊液 颅内感染引流病灶 降低颅内压 治疗脑脊液漏并发症:主要有脑膜炎及过量引流引起低颅压。术前用药 术前3

8、0分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颅内压,预防术中脑疝的发生。,腰穿持续外引流的护理,术后护理,严格控制流速:小于或等于10滴/min一般25滴/min为宜.引流袋低于创口1520为宜,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一般引流液控制在40350ml/d。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给予放低床头及停止、放侵引流速度的处理后,头痛得到缓解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预防引流感染,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 做好床头交接班 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是否有红肿,渗出。 搬动病人时,先夹闭开关再搬动,防逆流。 严格遵照

9、无菌操作原则。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必要时送细菌培养,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及时拔管 在腰穿持续外引流中,随着脑脊液色泽的清亮,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计数的减少,脑脊液漏的停止,应及时拔除引流管。拔管前先试行夹管24-48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无异常,则可拔出引流管。拔管后除仍注意意识、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总结,开颅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神经外科专业护士所必须掌握的专科基本技能,严密观察引流物的量、性质及颜色,结合意识、瞳孔变化,预防再出血发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保证。,胸 部 引 流管 的 护 理,胸膜腔有关知识,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

10、壁胸膜之间 形成的封闭腔隙;腔内呈负压。,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排除胸膜腔内积液,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引流的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水封瓶,引流的原理,当胸膜腔内因积液或积气形成高压时,胸膜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可排至引流瓶内.当胸膜腔内恢复负压时,水封瓶内的液体被吸至引流管下端形成负压水柱,阻止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管的位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性感染2.妥善固定,管道密封3.引流装置的摆放4.保持引流通畅,5.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6.观察和记录7.宣教及意外处理8.拔管,严格无菌,防止

11、逆行感染,引流装置保持无菌;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浸湿及时更换;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100cm,防止引流液逆流;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管道密封,各衔接处均要求密封引流管固定;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引流装置的摆放,胸腔闭式引流瓶应放在特殊的架子上,防止被踢倒或抬高。,保持引流通畅,病人的体位 : 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定时挤压引流导管,防止导管受压、扭曲、堵塞;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运动和变换体位,以利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维持引流系统的密

12、闭,长玻璃管置于水面下3-4cm,并保持直立位。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包盖严密。水封瓶被打破,应立即夹闭引流管,更换水封瓶或引流装置,然后松开止血钳。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观察和记录,注意观察长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水柱波动反映胸膜腔内负压的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并准确记录。,宣教及意外处理,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拔 管,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溢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负压引流

13、管的护理,一 原理,负压引流是利用电动机械力或容器弹性回复力产生的负压力引流体腔内、伤口的渗血、渗液和积气,达到防止体内积液、避免积液感染和关闭空腔的作用,二 适应症,负压引流管广泛应用于颈、胸、腹、腿部器官术后(一)负压球引流:腹腔、乳腺癌术后腋窝皮瓣下引流(二)橡皮管负压引流:脾切除、乳腺癌术(三)双套管负压引流:胰腺炎、消化道瘘 腹部较大脓腔的引流,三 护理,(一)保持有效负压引流 (二)妥善固定:管留出体外50为宜, 勤检、挤(三)观察引流液性质,判断引流效果(四)保持无菌密闭,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vsd),VSD的原理 VSD的组成 VSD的操作 VSD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VSD术后护

14、理 VSD的临床意义 病例介绍,Vsd的原理,全方位引流,减少毒性产物重吸收。半透膜的密封,将开放创面变成闭合创面。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刺激组织新生。,Vsd的组成,半透性粘贴薄膜-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特性:单方向透气功能 创面腐臭气体可外透 膜外空气、细菌不能内透 保留时间可达15天,Vsd的组成,三通接头 负压源 VSD专用吸引机 中心吸引,VSD的操作,清创:彻底 注意血运 清洁创周皮肤 设计、覆盖VSD材料 连接负压源 常规密封,Vsd注意事项,不要按压VSD材料不要在渗液的地方系膜系膜后不要牵扯引流管,VSD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大面积皮肤缺损撕脱伤、脱套伤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

15、织缺损肌腱外露或骨外露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迁延不愈骨筋膜室综合症,禁忌症癌性溃疡伤口活动性失血伤口,VSD术后护理,常规护理易压迫的部位应垫高以防压迫引流管经常更换引流瓶,更换时,先钳夹住引流管,关闭负压源,再更换引流瓶。观察项目负压源压力情况VSD材料是否塌陷引流管管形是否存在是否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VSD术后护理,负压持续时间一次密封引流可有效引流5-7天组织床血供较差、面积较大的创口,12次VSD。大面积骨、肌腱、内植物外露可行VSD术34次,时间1530天。污染严重的创面,可行VSD术23次,时间1520天.植皮后VSD法加压打包,负压需维持1215天。,VSD术后护理,特殊情况处理:SD材料干结变硬 48小时后,无需特殊处理。 引流管堵塞:NS软化堵塞物或更换VSD材料。 VSD材料鼓起,看不见管形原因:引流管堵塞,负压源异常半透膜粘贴15天内,不引起毛囊炎、皮炎 VSD材料内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会散发臭味及材料变色,无需特殊处理。 发现有大量新鲜血液吸出时,检查创面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做出正确处理,VSD的临床意义,减少机体对坏死组织及毒素的重吸收。促进创面的愈合过程,降低致残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机会。减少了患者的综合医疗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