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设计手册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2045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热器设计手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换热器设计手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换热器设计手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换热器设计手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换热器设计手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换热器设计手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器设计手册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 按用途-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再沸器、蒸发器等。 按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 直接接触式:冷、热直接混合。 蓄热式:,4.7 换热器,间壁式:冷、热两流体由固体壁隔开,不直接接触,1,PPT课件,4.7.1 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1) 夹套式换热器, 结构:在容器外壁安装夹套制成。 优点:结构简单。 缺点: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小。应用范围:主要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强化传热方法:釜内安 装搅拌器,加螺旋隔板,在釜内安装蛇管。,2,PPT课件,(2)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结构:将金属管子绕成各种形状,沉浸在液体中。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防腐,能承受高压。 缺点:管外流

2、体的湍流程度低,表面传热系数较小。管内易除垢。强化传热方法:可安装搅拌器。,3,PPT课件,(3) 喷淋式换热器, 结构:将换热管成排地固定于支架上,热流体在管内流动,冷却水由管上方的喷淋。 优点:湍流程度高,传热效果好;冷却水在喷林中气化,携带热量,降低冷却水温度;便于检修和清洗。 缺点:喷淋不易均匀,杂质易进入冷却水。应用范围:多用于冷却管内的热流体。,4,PPT课件,(4)套管式换热器, 结构:将两种直径大小不同的直管装成同心套管,并可用U形肘管把管段串联起来,每一段直管称作一程。 优点:表面传热系数大;逆流流动,平均温差最大;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 缺点:占地面极大;耗材量大;易泄漏。

3、应用范围:流量不大,粘度较大,传热面积不多,压强较高,5,PPT课件, 结构: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 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5)管壳式换热器,又称为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 优点:单位体积设备所能提供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6,PPT课件,单程: 多程: 多管程:封头内设置分程隔板 单管程多管程。, 多壳程: 相当于单壳程串联,传热面积。,7,PPT课件,流通截面积:,传热面积:,说明:管程数,流通截面积,管内流速,hi ,强化传热。,8

4、,PPT课件,安装:上下安装,常用; 左右安装,排液不畅时采用。,常用形式:弓形,圆盘形。,折流挡板,作用:提高壳程流体湍动程度(Re100 湍流),ho,强化传热。 冲刷沉积物,减小污垢热阻; 对壳体起支撑作用。,代价:壳体阻力,系统动力消耗。,9,PPT课件,弓形,圆盘形,10,PPT课件,11,PPT课件,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 * 壳程流体不易结垢或容易化学清洗; * 壳体与传热管壁温度之差小于50C,否则加膨胀节。,局限:管、壳温度不同,产生热应力,当t50时,管弯曲、断裂或管板变形。壳程不易机械清洗;,优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12,PPT课件,

5、13,PPT课件,特点:消除了温差应力、便于清洗和检修; 结构复杂、成本高;适用:应用广泛。,b)浮头式换热器,一端可以沿轴向自由浮动,14,PPT课件,c)U形管式换热器,特点:具有温度补偿作用; 管程不易清洗。适用:可用于高温高压,适用于管程为洁净而不易结垢的流体。,结构:,15,PPT课件,4.7.2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流体有结垢 管程 腐蚀性 管程 压力高的高低 管程 饱和蒸汽 ,需要冷却的流体 壳程 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 壳程 表面传热系数大的流体 壳程,一般经验原则,(a)选择流程:哪一个物流走管程,哪一个物流走壳程,(1)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和选用应考虑的问题,16,PPT课

6、件,(b) 流速的选择 流速,表面传热系数,污垢热阻,流体阻力; 流速,表面传热系数,污垢热阻,流体阻力。,管程和壳程都需要选择适宜的流速,一般流体 0.53 0.21.5易结垢液体 1 0.5气体 530 315,对于液体,一般粘度越大,要求流速越大,管程,壳程,17,PPT课件,(c) 流动方式的选择 对于同样的进、出口条件,传热量相同, A逆A并; 管程 或壳程,表面传热系数,但同时流动阻力, tm ,应权衡确定。,200,100,60,160,单管程逆流,多管程,200,100,160,60,110,200,100,160,60,110,18,PPT课件,(d) 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7、 换热管规格:,1.5m、2m、3m、4.5m、6m、9m,换热管规格越小单位体积传热面积越大容易结垢、赌塞,阻力大,制造、检修不便,管长选取:有利于清洗和选材,19,PPT课件,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正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两种,正三角形排列优点:,结构紧凑管外湍流程度高,表面传热系数大,正方角形排列优点:,易于检修、清洗,20,PPT课件,(e) 折流挡板,可大幅度提高管外表面传热系数,圆缺形折流挡板的缺口大小的选择,考察折流板的参数:形式、缺口大小、折流板间距,21,PPT课件,挡板间距:一般取壳体内径的0.21.0倍,圆缺形折流挡板的间距的选择,间距太大,表面传热系数下降,间距太小,阻

8、力增大,不便制造、检修,我国系列标准:,固定管板:100、150、200、300、450、600、700,浮头式:100、150、200、250、300、350、450、600,22,PPT课件,(2)流体通过换热器时阻力的计算, 管程阻力,23,PPT课件, 壳程阻力对于壳程阻力的计算,由于流动状态比较复杂,计算公式多,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埃索法:,24,PPT课件,(3)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的计算步骤,任务:已知某物流流量、初始温度加热(或者冷却)至某一温度,需要:确定加热(或者冷却)物流和换热设备,A 选择匹配物流:根据工艺物流的初始温度、目标温度和热负荷,优先选择工艺物流尽量选择低

9、品位的公用工程,热量恒算方程,算出热负荷、匹配物流的目标温度或者流量,25,PPT课件,A 选择匹配物流:,C 算出平均传热温差,B 选择流程,D 根据经验估计总传热系数K估,计算传热面积A估,E 选取管程适宜管径、流速,根据A估, 确定管数、管长及管程数。,26,PPT课件,F 确定管子排列方式,选取管心距,计算壳体内径,正方形排列,正三角形排列,壳径的圆整,以400为基数,100或者50为进级档,G 选取折流板,圆缺通常取25%,确定折流板间距,计算折流板数,H 选取进出口接管直径,27,PPT课件,I 计算管、壳程阻力,计算管、壳程流速和阻力,判断是否合理。,J 核算热流量,求出总传系数

10、K计,并与估算时所取用的传热系数K估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多,应重新估算。,一般应使裕度为20%左右。,裕度的计算式为:,28,PPT课件, 计算传热面积并求裕度,计算示例,29,PPT课件,4.7.3 换热器的传热强化途径,强化方法:提高K、A或tm 目的:传热面积 ,使设备费用降低。(1)提高K值,降低污垢热阻;提高表面传热系数 * 若hiho,提高h小(hi)的一侧; * 两侧h相近,应同时提高两侧流体的h。,30,PPT课件,提高表面传热系数h的方法 无相变传热 a)提高管内流速,代价:流动阻力,动力消耗,操作费用。,经济优化:选择适宜流速,使总费用最低。,优点: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设

11、备投资费,31,PPT课件,流速,非工艺物流:流量,工艺物流:流通截面积,壳程:折流挡板数目,管程:单管程双(多)管程,b)制造人工粗造表面 促进边界层分离,减薄层流底层,强化传热。c)加设扰流元件 管内装入麻花铁、螺旋圈或金属丝片; 增强湍动,破坏层流底层。,32,PPT课件, 有相变传热 冷凝 :1)采用滴状冷凝, 2)及时排放不冷凝气体, 3)气、液流向一致 , 4)合理布置冷凝面, 5)利用表面张力 (沟槽 ,金属丝)。 沸腾: 1)保持核状沸腾, 2)制造人工表面,增加汽化核心数。,(2)提高传热推动力,限制:两侧均为工艺物流时,温度不能任意改动。,适用:一侧为公用工程物流(加热蒸汽

12、、冷凝水)时, 其进口温度可调。,33,PPT课件,例:提高冷却水用量 tc2, tm 提高加热蒸气压力 p ,ts , tm 蒸发、闪蒸 p ,ts , tm,(3)增加传热面积 改善传热表面,增加单位体积设备的传热面积。 如采用:,不同异形管 ;开槽及加翅片 ;折流形式;多孔、高效传热面。,34,PPT课件,35,PPT课件,纵向翅片管,横向翅片管,螺旋槽纹管,缩放管,36,PPT课件,37,PPT课件,管壳式换热器的缺点,流通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形通道表面积最小,即相同流速下,圆管表面积最小,圆管之间不能紧密排列,单位体积换热器的传热面小,材料消耗大。,38,PPT课件,4.7.4 其

13、他类型换热器,(1)各种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流向示意图,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39,PPT课件,缺点:允许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比较低处理量不大易渗漏,优点:板间流动湍流程度高,板片厚度薄,传热系数大板间缝隙小、结构紧凑、单位容积提供的传热面积大2501000(圆管40150) 、金属材料消耗量低具有可拆卸结构,操作灵活性大、加工容易、检修清洗方便。,40,PPT课件, 螺旋板式换热器,41,PPT课件, 板壳式换热器,与列管式换热器的区别:板束管束,板壳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优点:传热系数大、结构紧凑、坚固,能承受很高的温度和压力。缺点:制造工艺复杂、焊接要求高。,42,PPT课件,(2)空气冷却器,适用:适用于缺水地区。缺点:装置比较庞大、占空间多、动力消耗大。,43,PPT课件,(3)热管换热器,一种新型传热元件。,优点:传热能力大、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适用:对冷热两侧传热系数都很小的传热过程比较有效。,可以通过翅片强化两侧传热,将管内外传热问题转化为管外管外传热,44,PPT课件,4.7.5 换热器网络综合,要确定具有最小的设备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的换热网络,并满足把每一过程物流由初始温度达到指定的目标温度。,换热网络综合方法: 夹点技术 Linnhoff 调优方法 Motard 数学规划法 Grossmann,45,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