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ppt课件 13.治燥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ppt课件 13.治燥剂.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治 燥 剂,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类专业本科教学课件,方剂学教研室,一、概念: 组成: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 作用: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 治证:燥证。* 燥邪致病的特点: 1、干涩伤津 2、燥易伤肺,治燥剂,温燥(热) 因初秋感受燥热邪气而致。 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气逆而喘, 口渴鼻燥、舌边尖 红,苔薄白而干; 凉燥(寒) 因深秋感受风寒燥邪而致。 “次寒”、“小寒”。 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 苔薄白。 上燥(肺) 干咳、少痰,口燥咽干,咯血; 中燥(胃) 多食易饥,肌肉消瘦,口渴干呕; 下燥(肾) 消渴,便秘。,外燥,内燥,*燥证,治燥剂,二、分类、适应证、代表方。1、轻宣
2、外燥 凉燥或温燥 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2、滋阴润燥 脏腑津伤液耗的内燥证 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固 金汤、玉液汤、增液汤。,治燥剂,三、使用注意: 1、辨明内燥、外燥,分别选用相应方剂治疗; 2、燥易伤津耗液,久则耗气,故多配伍养阴、 生津、 益气之品。 3、滋润内燥之剂多为寒凉滋润之品,易助湿碍气,凡素 体多痰湿或脾虚便溏者慎用。,治燥剂,杏 苏 散,温病条辨,治燥剂,【组成】 苏叶 杏仁 半夏 茯苓 橘皮 前胡 苦桔梗 枳壳 甘草 生姜 大枣 (原方未注用量)【用法】,杏 苏 散,【主治】外感凉燥证。 凉燥外袭:头微痛,恶寒无汗,咽干,苔白。 肺失宣降,津聚为痰:鼻塞,咳嗽痰稀
3、,脉弦。【病机】 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治法】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杏 苏 散,【方解】 君:杏仁 宣降肺气,润燥止咳。 苏叶 轻散风寒以发表邪, 开宣肺气以助止咳。臣:桔梗 宣肺化痰止咳。 前胡 疏风宣肺,降气化痰。 枳壳 理气消痰。,*苏叶配杏仁:轻宣温润,宣肺 散寒,止咳润燥。,桔梗、前胡、枳壳相配:宣肺降气,化痰止咳,杏 苏 散,佐:半夏 化痰除涎,降逆止咳。 橘皮 理气化痰。 茯苓 健脾渗湿,以助治痰。 生姜、大枣 和中散邪。 使:甘草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杏仁+苏叶;桔梗+前胡+枳壳; 半夏+陈皮。方论选录,*此三味佐药相合,配伍甘草即二陈汤的主要药物,以增强理气化痰,降
4、逆止咳之力。,杏 苏 散,【临床应用】1、本方是治疗凉燥证的代表方剂。2、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 苔白,脉弦。3、临证加减:若无汗,脉弦甚或紧者,加麻黄、防风以解表发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以化湿除满;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风止痛。4、现代运用: 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属外感凉燥,肺气不宣,痰湿内阻者。 5、类方比较:杏苏散小青龙汤,杏 苏 散,桑 杏 汤,温病条辨,【组成】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 香豉一钱 梨皮一钱 栀皮一钱【用法】,桑 杏 汤,【主治】 外感温燥证。 伤于肺卫,其病轻浅:头痛,身热不甚;燥热 耗津灼液:口渴,鼻干咽
5、燥;邪气 伤肺,肺失清肃: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温燥之象: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病机】 温燥外袭,肺津受灼,肺失宣降。【治法】 轻宣温燥(清宣燥邪,润肺止咳)。,桑 杏 汤,【方解】 君:桑叶 清宣肺中燥热而止咳。 杏仁 宣利肺气,润燥止咳。 臣:豆豉 辛凉解表,助桑叶轻宣透热。 象贝 清化痰热,助杏仁润燥化痰止咳。 沙参 润肺止咳,清热生津。 佐:栀子皮 清泄肺热。 梨皮 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配伍特点: 桑叶+杏仁;轻宣凉散+生津养液方论选录,桑叶配伍杏仁:清凉宣透,润燥止咳。,桑 杏 汤,【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疗温燥外袭,肺燥咳嗽之轻证的常用方。2、辨证要点: 身微热,干咳无痰
6、,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3、临证加减:身热较重,加银花、连翘;若肺气逆而咳嗽较重,加枇杷叶、前胡;咽痛者,可加牛蒡子、薄荷以清利咽喉;鼻衄者,加白茅根、早莲草以凉血止血;咳痰粘稠难出者,加天花粉、瓜蒌仁以清热化痰。,桑 杏 汤,4、现代运用: 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属外感温燥,灼伤肺津者。5、类方比较:桑杏汤桑菊饮,桑 杏 汤,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组成】 桑叶经霜者,去枝梗,三钱 石膏煅,二钱五分 甘草一钱 人参七分 胡麻仁炒,研,一钱 真阿胶八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 杏仁去皮尖,炒黄,七分 枇杷叶刷去毛,蜜涂炙黄一片【用法】,清燥救肺汤,【主
7、治】 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证。 肺合皮毛,邪气熏蒸:头痛身热 肺失宣降: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 膈满闷 气阴两伤:咽喉干燥,口渴鼻燥 ,舌 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病机】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治法】 清燥润肺。 (清宣燥热,益气养阴)。,燥热伤肺,清燥救肺汤,【方解】 君:桑叶 轻清宣泄肺中燥热而止咳。臣:石膏 清泄肺热,生津止渴。 麦冬 养肺阴,润肺燥。佐:阿胶、胡麻仁 滋阴养血,润肺治燥。 杏仁 降润肺气,止咳平喘。 枇杷叶 清降肺热,化痰止咳。 人参 益气生津。使:甘草 调和诸药。方论选录,*桑叶配石膏:泄肺热之力,润燥止咳。,*杏仁配枇杷叶:清降肺气,化痰止咳平喘。,清燥救肺
8、汤,*配伍要点: 桑叶+石膏; 清泄燥热+益气养阴,标本兼治。,清燥救肺汤,【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燥热伤肺重证之主方。2、辨证要点: 发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口渴咽燥,舌红少苔,脉虚数。3、临证加减:痰多难咯,加川贝、瓜蒌以润燥化痰;热甚,加羚羊角以清热凉血;咯血,去人参加水牛角、生地、仙鹤草。,清燥救肺汤,4、现代运用: 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 支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组成】 大生地二钱 麦冬一钱二分 生甘草五分 玄参一钱半 贝母去心,八分 丹皮八分 薄荷五分 白芍炒,八分【用法】,养阴清肺汤,【主治】白喉证。 疫毒上攻:喉间
9、起白如腐,不易拭去, 肺肾阴虚 咽喉肿痛,鼻干唇燥。 虚火上炎 肺失宣降: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 非喘。 阴虚之象:脉数无力或细数。【病机】肺肾阴虚,内有蕴热,复感疫毒,热毒熏蒸 于上。【治法】养阴清肺,解毒利咽。,养阴清肺汤,【方解】 君:大生地 清热养阴,滋肾水以救肺燥。臣:玄参 清热养阴,解毒利咽。 麦冬 养阴生津,清热润肺。 白芍 敛阴柔肝以防木火刑金,灼伤肺阴。,*地、玄、冬相配:滋肾水,清虚火,润肺燥,解疫毒。,养阴清肺汤,佐:丹皮 凉血散瘀而助消痈肿。 贝母 清热润肺,化痰散结。 薄荷 散热利咽。使:生甘草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玄参+麦冬+生地方论选录,养阴清肺汤
10、,【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疗阴虚肺燥白喉的常用方剂。2、辨证要点: 喉间起白膜或白色斑点如腐,咽喉肿 痛,鼻干唇燥,脉数。3、临证加减:阴伤甚者,加大熟地以滋阴补肾;热毒甚者,加土牛膝、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燥甚者,加天冬、鲜石斛以养阴润燥。,养阴清肺汤,4、现代运用: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鼻咽癌等属阴虚燥热者。5、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中和白喉毒素、免疫、抗炎等作用。,养阴清肺汤,麦 门 冬 汤,金匮要略,【组成】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用法】,麦 门 冬 汤,【主治】肺胃阴虚气逆之肺痿证、呕逆证。 炼津为涎:咳唾涎沫;肺胃阴虚 肺气上逆:短气喘
11、促;气火上逆 胃失和降:气逆呕吐; 津失上承:口渴,咽喉干燥; 阴虚气耗:舌红少苔,脉虚数。【病机】肺胃阴亏,虚气上逆。 (其病在肺,其源在胃,母子同病)。【治法】滋养肺胃,降逆和中。,麦 门 冬 汤,【方解】 君:麦门冬 养阴生津,清降虚火,润肺益胃。 臣:人参、甘草 益气生津,补中益肺。 佐:半夏 降逆和胃,开通胃气,祛痰除涎。,* 麦门冬配半夏(7:1):半夏燥性被制而降逆之功存,且麦门冬得半夏则滋而不腻,相反相成。,麦 门 冬 汤,粳米、大枣 养胃生津,助君臣补养肺胃。 使:甘草 调和诸药。*配伍要点: 麦门冬+半夏 健脾养胃+补肺,含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之法。方论选录,麦 门 冬 汤
12、,【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疗肺胃阴伤气逆之肺痿或胃阴不足之呕逆证的常用方剂。2、辨证要点: 咳唾涎沫,短气而喘促或呕吐,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虚数。3、临证加减:阴伤甚者,可加北沙参、玉竹以养阴液。胃阴不足,胃脘灼热而痛,加加白芍、川楝子等。,麦 门 冬 汤,3、现代运用: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结核等属肺胃阴虚, 气火上逆者。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 萎缩性胃炎等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4、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镇咳及促进唾液分泌、改善支气管粘液纤毛输系统、消除早期矽肺、 降血糖、抑制嗜酸性细胞等作用。,麦 门 冬 汤,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组成】 百合一钱半 生地
13、黄二钱 熟地黄 当归身各三钱 芍药炒 甘草各一钱 贝母 麦冬各一钱半 桔梗 玄参各八分【用法】,百合固金汤,【主治】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 肺失清肃:咳嗽气喘; 灼伤肺络:痰中带血;肺肾阴亏 熏灼咽喉:咽喉燥痛;虚火上炎 虚火内扰:手足心热,骨蒸盗汗, 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伤肺络。【治法】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百合固金汤,【方解】 君:百合、麦冬 清润肺燥,清虚火而止咳。 臣:生地黄 养阴滋肾,凉血止血。 熟地黄 滋阴养血,补肾填精。 玄参 清热养阴,滋水降火,利咽解毒。,*君臣相配,滋肾阴,降虚火,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佐:白芍、当归身 滋阴养血,柔肝
14、保肺。 贝母 润肺化痰止咳。 桔梗 化痰利咽。使:甘草 合桔梗即桔甘汤以清利咽喉,化痰散结; 调和诸药。 方论选录,百合固金汤,*配伍要点:百合、麦冬+生地黄、熟地黄、玄参;滋养肺肾,有金水相生之妙。,百合固金汤,【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疗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血证的常用方剂。2、辨证要点: 咳嗽,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3、临证加减:若痰稠难咯,加栝楼仁、桑白皮、花粉;若咳血甚者,加侧柏叶、仙鹤草、白茅根4、现代运用: 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自发性气胸等属于肺肾阴虚者。5、类方比较: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汤,玉 液 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 生山药一两
15、 生黄芪五钱 知母六钱 生鸡内金二钱 葛根一钱半 五味子三钱 天花粉三钱【用法】,玉 液 汤,【主治】 气不布津,肾虚胃燥之消渴。 津液不布,胃燥耗津:口渴引饮; 肾失封藏,水精下流:小便频数量多; 气虚胃燥津伤:困倦气短,舌嫩红而 干,脉虚细无力。【病机】 气虚气不布津,肾虚胃燥。【治法】 益气生津,润燥止渴。,玉 液 汤,脾气亏虚肾虚胃燥,【方解】君:山药、黄芪 补脾固肾,益气生津功,臣:知母、天花粉 滋阴清热,生津养液, 润燥止渴。,*君臣相配,益气养阴,生津布津(气 旺生津);润燥止渴,固肾缩尿。,*二药相配:一则使脾气升,散精达肺,输布津夜以止渴,二则使肾气固,封藏精微以缩尿。,玉
16、液 汤,佐:葛根 清热生津止渴。 鸡内金 助脾健运,运化水谷精微; 兼能固肾涩精。 “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五味子 收敛固肾,不使津液下流。 *配伍要点: 黄芪+山药; 黄芪+葛根;方论选录,五味子配山药:补肾固精之力增强。,*葛根配黄芪:升发脾胃清阳,输布津液而止渴。,玉 液 汤,【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疗气不布津,肾虚胃燥之消渴证的常用方。 2、辨证要点: 口渴尿多,气短,脉虚细无力。3.、临证加减:气虚甚,脉虚细者,加人参;小便频数者,加山茱萸、菟丝子。烦热渴饮者,加石膏、麦冬。 4、现代运用: 癌症放疗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小儿夏季热、尿崩症等属气阴两亏,中焦燥热
17、者。5、本方具有降血糖作用。,玉 液 汤,增 液 汤,温病条辨,【组成】 元参一两 麦冬连心,八钱 细生地八钱【用法】,增 液 汤,【主治】 津亏肠燥证。 传导不利,无水行舟:大便秘结津亏肠燥 津不上承:口渴,舌干; 阴虚内热:舌红,脉细数无力。【病机】热邪伤津,津亏肠燥,无水舟停。【治法】增液润燥。,增 液 汤,【方解】君:玄参 滋阴清热,润燥软坚而通便。臣:细生地 滋阴壮水,清热润燥。佐:麦冬 滋肺增液,生津濡肠以润燥。*配伍要点: 玄参、生地+麦冬方论选录,*君臣相配,滋阴壮水,清热润燥生津之力增。,增 液 汤,【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津亏肠燥证的常用方剂。2、辨证要点: 大便秘结,口渴
18、,舌干红,脉细数或沉细无力。3、临证加减:津伤热结甚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清热泻下,名增液承气汤;若阴虚牙痛可加牛膝、丹皮以凉血、泻火、解毒;胃阴不足,舌质光绛,口干唇燥者,加入沙参、玉竹、石斛等以养阴生津。,增 液 汤,3、名词解释:增水行舟4、现代运用: 过敏性结肠炎、肛裂、痔疮、肠结核、慢性牙周炎、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糖尿病等属阴津不足者。5、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增液、抗炎、解热、增强胃肠蠕动等作用6、类方比较:增液汤增液承气汤,增 液 汤,【复习思考题】(1)试述治燥剂的定义、适用范围、用药原则、分类及注意事项。(2)凉燥与温燥的临床表现和治法用药有何主要不同?(3)清燥救肺汤证有何特
19、点?为何桑叶用量独重?(4)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琼玉膏均为养阴润肺之剂,都治阴虚肺燥之证,但立法、组方各不相同,为什麽?试作简要对比分析。(5)麦门冬汤的主治征候及方药配伍有何特点?方中为何配伍辛温性燥的半夏?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什麽?,增 液 汤,水煎服(原方未注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水煎服(原方未著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 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水煎服(原方未著用法)。,水煎服(原方未著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轻散风寒(轻宣凉燥)中长于宣肺气,化痰湿 (偏于宣散
20、化痰);为治外感凉燥证的代表方,杏苏散 亦治外感风寒较轻,兼肺气不宣,痰湿内阻之 咳嗽证,属宣化法。临证以恶寒头痛 ,无汗, 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等见证为特征。 均具有外散风寒,内化痰湿(或痰饮)的功效。 用治外感风寒,痰湿内阻之咳嗽证。 发汗散寒中尤善于温肺化饮而平喘止咳。多用治小青龙 外寒内饮之证,尤为用治寒饮停肺之喘咳证的良 汤 方,属温化法。临证以喘咳痰多清稀,胸闷,舌 苔白滑或兼有发热、恶寒、无汗等表证为特征。,长于清宣温燥,化痰止咳。多用治初秋温燥外桑杏汤 袭,肺津受灼, 肺气失宣之咳嗽证。临证以干 咳少痰,头痛身热,口燥咽干, 舌红苔干, 脉浮数等见证为特征。 均有宣肺化
21、痰止咳,轻散透邪的功效。用治风 热燥邪外袭肺卫之咳嗽证。 偏于辛凉宣透,宣肺止咳。多用治风温犯肺,桑菊饮 即风热之邪初袭肺经之咳嗽证, 属邪轻病浅者 。临证以咳嗽,微热微渴。脉浮而偏数等见证 为特征。,重在滋阴清热而解毒利咽,兼以清散祛邪 。主治养阴清 肺肾阴虚,内有蕴热,复感疫毒,热毒熏蒸咽喉 肺汤 之白喉证。临证以喉间起白膜斑点,不易擦去, 咽喉肿痛,鼻干唇燥 ,舌红脉数等见证为特征。 均有滋阴补肾润肺,清降虚火之功效。用治肺肾 阴虚,虚火上扰之证。 滋肾阴,降虚火之力较强,并能化痰止咳,体现 “金水相生”法。多用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百合固 灼伤肺络之咳嗽痰血证。临证以咳嗽,痰中带血,
22、金汤 咽喉燥痛,眩晕,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见 证为特征。,功专增液润燥。用治津亏便秘证。临证以大便增液汤 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细无力为特 征。属滋阴润燥之剂。 均含有玄参、麦冬、生地,均有滋阴增液的作 用,用治津亏便秘证。 配大黄、芒硝。兼能泄热通便,用治热结阴亏增液承 便秘证。临证以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气汤 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数为特征。属攻 补兼施之剂。,杏苏散温病条辩方论:吴瑭:“燥伤皮毛,故头微痛恶寒也,微痛者,不似伤寒之痛甚者也,阳明之脉,上行头角,故头亦痛也。咳嗽稀痰者,肺恶寒,古人谓燥为小寒也;肺为燥气所搏,不能痛调水道,故寒饮停而咳也。鼻塞者,鼻为肺窍
23、;嗌塞者,嗌为肺系也,脉弦者,寒兼饮也。无汗者,凉搏皮毛也。”,桑杏汤成方便读方论:张秉成:“此因燥邪伤上,肺之津液素亏,故见右脉弦大之象,而辛苦温散之法,似又不可用矣。止以轻扬解外,凉运清金耳。桑乃箕星之精箕好风,故搜其风,其叶轻扬,其纹象络,其味辛苦而平,故能轻解上焦脉络之邪。杏仁苦辛温润,外解风寒,内降肺气。但微寒骤束,胸中必不为舒,或痰或滞,壅留上焦,久而化热,故以香豉散肌表之客邪,宣胸中之陈腐。象贝化痰,橘皮清热,沙参,梨皮养阴降火,两者兼之使邪去而津液不伤,乃为合法而。,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喻昌:诸气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气郁之方,用辛香行气,绝无一方治肺之燥者。诸痿
24、喘呕之属于上者,亦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痿、呕属阳明,以喘属肺,是则呕与痿属之中下,而惟喘属之上矣。所以千百方中,亦无一方及于肺之燥也。即喘之属于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气即泻气,间有一二用润剂者,又不得其旨矣。总之,内经六气,脱误秋伤于燥一气,指长夏之湿,为秋之燥。后人不敢更端其说,置此一气于不理,即或明知理燥,而用药夹杂。如弋获飞虫,茫无定法示人也。今拟此方,命名清燥救肺汤,大约以胃气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其天门冬虽能保肺,然味苦而气滞,恐反伤胃阻痰,故不用也。其知母能滋肾水、清肺金,亦以苦而不用。至如苦寒降火,正治之药,尤在所忌。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线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气
25、,伤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诚仿此增损以救肺燥变生诸证,如沃焦救焚,不厌其频,庶克有济耳。(医门法律,麦门冬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魏念庭:火逆上气,挟热气冲也;咽喉不利,肺燥津干也。主之以麦冬,生津润燥,佐以半夏,开其结聚,人参、甘草、粳米、大枣,概施补益于胃土,以资肺金之助,是为肺虚有热津短者立法也。亦所以预救乎肺虚而有热之痿也。,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郑梅涧:喉间起白如腐一证,其害甚速。缘此症发于肺肾,凡本质不足者,或遇燥气流行,或多食辛热之物,感触而发。初起者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鼻通者轻,鼻塞者重,音声清亮气息调匀易治,若音哑气急即属不治。经治之法,不外肺肾,总要养阴清热,兼辛凉
26、而散为主。,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汪昂: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金不生水,火炎水干,故以二地助肾滋水退热为君。百合保肺安神,麦冬清热润燥,玄参助二地以生水,贝母散肺郁而除痰,归、芍养血兼以平肝,甘、桔清金,成功上部,皆以甘寒培元清本,不欲以苦寒伤生发之气也。,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消渴之病,多由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而又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大滋其阴,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效也。用鸡内金者,因此证尿中皆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食物中糖质为津液也。用五味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增液汤温病条辨吴瑭:此方所以代吴
27、又可承气养荣汤法也。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余治体虚之温病,与前医误伤津液,不大便,半虚半实之证,专以此法救之,无不应手而效。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其偏于阳邪炽甚热结之实证,则从承气法矣;其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则不可混施承气,故以此法代之。独取元参为君者,元参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并能解热结可知。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故以为之佐。生地亦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计,故汤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本论于阳明下证,峙立三法:热结液干之大实证,则用大承气;偏于热结而液不干者,旁流是也,则用调胃承气;偏于液干多而热结少者,则用增液,所以回护其虚,务存津液之心法也。其因阳明太热,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非增液不可。服增液两剂,法当自下,其或脏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则以增液合调胃承气汤缓缓与服,约二时服半杯沃之,此一腑中气血合治法也。,增水行舟:指以滋阴增液的药物组成方剂,功能滑润肠道,导下便结,用以治热结津枯,尤偏于阴亏液涸之便秘证的一种治法。滋阴增液,润肠通便,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故名之。代表方如增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