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储运静电危害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336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品储运静电危害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回顾事故案例 牢记事故教训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一、近几年中国石油静电安全事故,1、2002年2月23日辽阳石化公司烯烃厂聚乙烯 新生产线爆炸,死亡8人 重伤1人 、 轻伤18人,直接经济损失:452.78万元 点火源:静电放电。 2、2004年9月6日19时,辽阳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高压分离器玻璃板液位计发生泄漏,泄漏的高压氢气(压力14MPa)被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突然引燃着火,将正在该处排查泄漏点的当班班长张某(男、37岁)烧伤。张某被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后抢救无效,于9月23日11时40分死亡。 点火源:静电放电 3、2004年9月12日15时30分,华北油田采油三厂河间工区

2、西37站员工冯某(女,34岁) 巡检时,发现l号齿轮泵泄漏,因站内通讯线路不畅,当20分钟后,冯报警返回站内处理时,发生爆炸着火,造成冯死亡。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正在运转的l号齿轮泵出口端法兰垫片突然毗裂造成大量原油喷溅,挥发出的油气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后,产生的静电将其引爆。 点火源:静电放电,4、2004年11月8日16时左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销售分公司辽阳西油库发生油罐爆炸,爆炸造成2人当场死亡2人重伤。 点火源:静电放电。 5、2005年3月3日10时05分,在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装油车间的污油回收作业中,发生爆炸着火事故,2人死亡,1人受伤。 点火源:

3、静电放电。 6、2006年6月28日兰州石化分公司爆炸事故。 点火源:静电。,二、油品静电事故案例1 加油车(1998年)2起事故 1999年某石油公司用1.5“胶管给某加油站油罐(10m3)加油,进油不到2min即发生爆炸着火,当场烧伤3人。 同年该车用3”胶管给某加油站半地下罐卸油井(约0.5h),突然发生闪爆着火。 事故原因:胶管前端金属头没有接地,形成孤立导体带电,发生静电火花放电造成油罐闪爆。,2 铁路槽车鹤管没有跨接事故 1996年燕化炼厂大鹤管装车出现过2起闪爆事故,事故发生时没有发现超流速作业和明火现象。但事后检查发现,该车作业时没有与站台或鹤管作等电位联结,产生静电电位差,发

4、生静电放电。(1973年、1976年该站台曾出现过类似事故)。3 汽车接地不良装车事故泰州石化总厂(2002年3月7日) 当日8点45分,南通一罐车到该厂装甲乙酮,押运员随后将汽车接地线挂在生锈螺栓上,驾驶员擅自全开发货阀门,刚装车(约12s)即发生爆炸。 这起事故系介质喷洒起电和罐车接地不良引起的。静电放电部位是槽车罐口与导电胶管之间发生静电火花放电。,4 某炼厂污水罐事故(2000年10月12日) 爆炸的202#(400m3)是污油回收罐。作业前液面约3.05米,底部有一层水。当日通过2管线进R305降凝液(以柴油、轻柴油为主,并与气、水混合),流速约0.08m/s,压力0.45MPa。进

5、油8.5m3(15h)后,于9:30发生爆炸,罐体撕裂变形。原因分析: (1)事后采样分析:降凝液90%以上是水,其中油层介质电导率约为10PS/m,属易带电介质。关键是属于油、水、气混合作业,在罐内极易产生静电和放电。 (2)罐内结构复杂,有中央高柱,铺设4根扁钢,自上而下的金属悬丝,以及断了线的飘浮金属球等物。 结论:“10.12”事故可能是绝缘的漂浮金属球带电,并与接地罐体放电引起的。1977年“12.8”上炼,247#罐,1978年“12.1”胜利炼厂101#罐等均出现过类似事故。,三、蒸汽吹扫静电事故案例泰州石化总厂(2001年): 当日原油码头卸油,剩部分油底,未按予置伴热线进蒸汽

6、,而是将38胶管(0.7MPa)放进舱内喷气加热,结果发生闪爆。 属蒸汽喷雾带电,胶管带电后与接地体放电,点燃了原油蒸汽。南炼(1996年):特洗 事故经过 1996年南炼发生2起特洗吹扫闪爆事故,时间都是发生在开蒸汽阀门1分钟之内,蒸汽压力为5-7公斤,事后经测量特洗时所使用的胶管为普通1的非防静电胶管,事故原因为使用蒸汽吹扫时胶管及金属头带电,与槽车壁放电引燃槽车内残余的可燃气体。大石化(1996年“1.6”):吹扫LPG 事故经过 1996年1月6日,大连石化公司液化气发生泄漏,在用蒸汽吹扫地下的液化气残液时发生闪燃。这起事故是由于在使用蒸汽吹扫地下的液化气残液时蒸汽带电,产生放电引燃液

7、化气所造成的。 1970年6月11日,日本某石化企业液化气装置停工定期维修时,用蒸气清除污垢和其它气体。由于蒸汽释放静电,致使气体着火,发生火灾。,四、油罐蒸汽吹扫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1)蒸汽吹扫易燃油品管线前,要先用惰性气体或水(流速限制在1m/s以下)扫线后,再用蒸汽吹洗。 (2)蒸气吹洗速度应为2030m/s。 (3)当油罐油气浓度超过该油品爆炸下限的25%时,清罐作业时严禁使用压缩空气,禁止使用喷射蒸汽或使用高压水枪冲刷罐壁或从油罐顶部进行喷溅式注水。 (4)丙B类油品含有一种轻质烃类成份,则按易燃油品处理。 (5)利用水蒸气进行罐内的清洗或可燃性气体蒸气的净化时,内部的水蒸气要慢慢进

8、入,当达到65%容积后再慢慢增加水蒸气的排出量。 参考标准: 静电安全指南(日本)、中国石油销售公司石油库静电安全规程、中国石油销售公司油罐清洗安全技术规程、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92)。,五、防止油品静电危害的措施,接地: 由于油品储运过程管线、过滤器、油罐等都会产生静电,因此,管线、过滤器、油罐等必须接地。注油管口延伸到底部,预防喷溅产生静电预防油面对注油口的放电。装油胶管应采用防静电专用胶管,并伸至油罐底部。控制流速 油品中含水量在1%至5%范围时,进罐流速不得超过1m/s。 油罐:在注入口未浸没前,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

9、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 火车与汽车槽车:鹤管埋没前流速1m/s,鹤管埋没后流速:v d0.5 (汽车) v d0.8(火车),静置时间 汽车、铁路罐车不得少于2分钟; 50m3及以下油罐不得少于3分钟; 50-5000m3油罐不得少于10分钟; 5000m3以上油罐不得少于30分钟; 微孔(30m以下)过滤器距出油口的距离,应留有30s的静电消散时间(一般管线长度应在100m以上)。采用液体静电消除器。采样、测温绳必须是防静电绳,且接地良好。油罐中不能有孤立导体存在及尖端突出物。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人体静电防护措施: 穿防静电工作鞋和工作服 现场不准脱衣服 作业前应线放掉人体所带的静电,

10、六、油品着火爆炸事故最常见的几种火源1、明火引燃、引爆 车辆喷出的火星、违章吸烟、动火、电气焊作业等极易引燃泄露在地面的油品或引爆弥漫在空气中的油蒸汽。 1993年 南京金陵石化公司油罐着火事故。 点火源:拖拉机没有阻火器,喷出火星。 2001年6月12日8:00某油库一人吸烟引起油罐着火爆炸,伤5人,损坏两座油罐。2004年10月27日大庆石化炼油厂硫磺回收车间检修原料水罐过程中,发生爆炸着火,造成7人死亡。 点火源:焊接火花。,2、碰撞和摩擦火花引起火灾 若油罐的量油孔口没用有色金属制做,关盖、钢尺放入或拉出时易与量油孔口边缘摩擦而发生火花,引燃油罐内油蒸汽;用钢铁造的工具开启油罐孔口或搬

11、运时相互撞击产生火花易引燃泄漏的油蒸汽;装卸油鹤管头部(不是有色金属制做的)与油罐或油船舱口撞击产生的火星引然油蒸汽;铁路车辆“研轴”、油泵空转造成壳体过热引燃油蒸汽。操作人员穿带有金属钉的鞋。,2001年9月6日,某石化公司油罐区12号油罐一阀门损坏,在更换阀门,吊装新阀门的过程中,金属相互碰撞火花,引燃原油挥发气体,继而引发大火。造成6人受伤,紧急撤离1万多名群众。 2001年4月26日14:20,某加油站员工在清理地埋式柴油罐时发时爆炸,1人死亡。事故原因是清理人员用铁桶、铁锹等金属工具在罐内进行清理,在用铁锹刮削油泥时产生火花,引燃油气发生爆炸。 1984年1月31日,某炼油厂一工人到

12、碱渣罐上通过检测孔看罐内液位高度后,用脚踢盖检测孔盖时,储罐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3、电气原因引起火灾主要电气设备如输电设备、线路、泵房电机照明设备等,若发生短路、漏电、接地,过负荷等故障时,产生的电弧、电火花、高热极易引燃泄漏的油及油蒸汽。若泵房电机、灯具、开关等采用非防爆型或防爆等级不够也易点燃泄漏的油蒸汽。 2002年,某石化公司油品车间一储油罐发生大爆炸,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稀释油泥的电机火花引燃油气导致爆炸。 2002年 10月 26 日,某石化公司3000m3的402号原油罐,在进行清理罐底油渣时,因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发生爆燃,油罐着火,扑救36小时,1人死亡。,1998年1

13、0月18日,某炼油厂输油车间北山罐区127号油罐涂装作业中,突然发生爆炸,7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原因:涂装涂料中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溶剂,挥发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涂装中所使用的36V灯具为不防爆灯具,继而引燃爆炸性混合气体。,4、自燃引起火灾 常见的情况如油罐中含硫油品的沉积物在消除时发生自燃,原油、润滑油及重油加温时温度超过闪点而自燃。 某石化公司曾经就发生一起加热重油发生自燃着火事故。 1986年3月30日某炼油厂发生一起加热蜡油油罐自燃事故。 2004年某石化分公司LLDPE装置着火事故。 2003年9月12日上午,某油田公司在南部油气开发公司专采工区枣园卸油台,值班工人

14、准备执行向采油一工区枣大站交油的任务。8:30分左右,大班工人与采油一工区交接油值班工人一起上1#储油罐(200m3)量油取样,9:00左右下罐,量油显示1#罐交油前的液位6.21米。9:10分左右,当班工人关闭1#罐加热器开关停止对原油加热,并拉断启动柜总闸。随后,到泵房启动输油泵,10:00左右结束交油任务,10:10分左右,再次上1#罐进行量油,量油显示1#罐剩余液位0.15米。10:30分左右1#储油罐突然爆炸起火。,5、静电火花引起爆炸6、雷击引起火灾或爆炸 1989年8月1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黄岛油库5号半地下储油罐由于感应雷而发生着火爆炸事故。造成40名消防战士和5名油库职

15、工牺牲,66名官兵和12名油库职工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 1999年8月27日,某炼油厂遭雷击,105号浮顶油罐(储油量2万吨)由于雷电静电感应而发生着火事故。 1995年印度尼西亚某炼油厂受到雷击油罐起火,由于火燃蔓延到附近的油罐,致使7个油罐全部烧毁。,七、油库1050例事故的统计1、事故类型统计,2、人员伤亡统计,3、着火爆炸事故发生区域统计,4、着火爆炸事故发生部位统计,5、着火爆炸事故性质统计,6、着火爆炸事故点火源统计,八、班组长做好安全工作的“十个必须” 一是必须树立起一种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在生产和组织各种作业时,首先考虑的必然是安

16、全问题。 二是班组长必须履行好“第一安全员”的职责。班组长是本班组生产的直接领导、组织和指挥者,对人身、设备、工艺、安全全权负责,要对不安全因素和应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必须不断加强安全学习。班组长要不断学习安全知识、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 四是必须做好每一位成员的思想工作。班组长要及时了解本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等,让他们顾全大局,从心里感到安全就是天。 五是每周必须对职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职工每周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知识的学习、事故案例分析等,要寓教于乐。 六是必须做

17、遵守纪律的模范,处处、事事、时时起模范带头作用。 七是执行制度要严肃认真,不徇私情。班组长看似工作不起眼,但是执行管理制度必须严肃认真,做到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不怕得罪人。 八是必须克服凭经验办事的侥幸心理,要不厌其烦,有耐心。 九是必须严格安全细节管理。做到安全管理人员在场不在场都一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十是必须发扬民主,虚心听取或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搞好安全工作。,九、班组长安全管理“六要点” 一要坚持召开班前会。 这是班组搞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在班前会上交待清楚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对策,使班组每个成员了解上班生产运转设备及生

18、产工艺情况,并做到心中有数,班长要协调好岗位之间、工序之间的关系,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创造好条件,稳定生产保证安全。 二要做好交接班工作。 班组长在交接班过程中,要认真检查交接班纪录,检查每个岗位的仪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对易发生故障的工序点要重点监控,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三要起到安全监护和监督作用。 在工作中班组长要带头督促班组成员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对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和事,坚决给予制止和纠正。班组长要有“婆婆嘴”,而且要敢说敢管,对不安全、不文明的行为一经发现,就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要坚持每周一次安全活动。 除了每天的班前会外,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组织班组

19、成员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事故案例开展教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五要善于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班组最能了解每个职工的性格、思想情绪和行为变化异常情况,及时发现职工出现的情绪波动,采取谈心、家访、关心疏导等方式加以解决,让职工保持最佳的工作热情,从而免事故发生。让职工高高兴兴地上班,平平安安地回家。 六要有合理的奖罚制度。 班组除了严格执行厂规厂纪外,还应该制定班组奖罚考核制度。对缺乏工作责任心,而造成生产工艺波动,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的当事人要进行适当处理。发生事故要按“四不放过”原则来处理,并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评比先进条件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