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第一课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403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第一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第一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第一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第一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第一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第一课时).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环境保护(第一课时)大气污染课后阅读材料一、什么是环境?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 在世界各国的一些环境保护法规中,往往把环境中应当保护的环境要素或对象称为环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尽管环境所包含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法定范畴,然而环境保护法所指明的环境范畴,则是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二、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

2、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 环境问题按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纳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 原生环境问题是指一些非人类能力所能控制的,而由自然因素(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如:由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台风、干旱、暴雨;由地球热力和动力作用产生的火山爆发、地震等。 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沙漠化、气候异常、地面沉降、诱发地震等。 目前,人类活动对环境损害所造成的后果和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已日渐被人们所感受,并逐渐形成共识。保护环

3、境,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三、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那些?(部分)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

4、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 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

5、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 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

6、氧化物(NO)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

7、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 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

8、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 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为“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

9、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 (6)森林锐减 (7)土地荒漠化 (8)物种加速灭绝 (9)垃圾成灾 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

10、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四、什么是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质量包括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自然环境质量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质量,如通过对自然环境质量的了解,可以确定环境要素(水体、大气、土壤、植物等)受到污染的程度。社会环境质量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美学的等等。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的变化又不断地反馈作用于人。而人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是全面的,既包括对自然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包括对社会环境质量的要求。简

11、单地说,没有受到污染,舒适、宜人的环境,环境质量就好;反之,环境质量就差。五、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和“十大事件”是什么?八大公害: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日5日,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外排的工业有害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综合影响,其中毒症状为咳嗽、流泪、恶心、呕吐,一周内有几千人发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的死亡率也大大增高。(2)美国洛杉

12、矶烟雾事件 1943年5月10月,美国洛杉矶市的大量汽车废气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大多数居民患眼睛红肿、喉炎、呼吸道疾患恶化等疾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3)美国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30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其它氧化物与大气烟尘共同作用,生成硫酸烟雾,使大气严重污染,4天内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其中毒症状为咳嗽、呕吐、腹泻、喉痛。(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形成烟雾,导致5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5)日本水俣病事件 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海湾中含汞污

13、水污染的鱼虾、贝类及其它水生动物,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患,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6余人死亡。(6)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5年1961年,日本的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患聚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7)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 1963年3月,在日本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业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内,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有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8)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1955年到1968年,生活在日本富山平原地区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

14、其它含镉的食物,引起“痛痛病”,就疹患者258人,其中因此死亡者达207人。十大事件:从1972年至1992年间,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污染事件屡屡发生,其中著名的有十起,称之为“十大事件”。(1)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23个州的17059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洲,酸度值(pH)1.4。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1930年只有4的湖无鱼,1975年

15、近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是死湖,听不见蛙声,死一般寂静。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水域5.2万平方公里,5000多个湖泊明显酸化。多伦多1979年平均降水酸度值(pH)3.5,比藩茄汁还要酸,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

16、难以估量。(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平台陷入熊熊火海之中,原油以每天4080吨的流量向海面喷射。后来在伊斯托克井800米以外海域抢打两眼引油副井,分别于9月中、10月初钻成,减轻了主井压力,喷势才稍减。直到1980年3月24日井喷才完全停止,历时296天,其流失原油45.36万吨,以世界海上最大井喷事故载入史册, 这次井喷造成10毫米厚的原油顺潮北流,涌向墨西哥和美国海岸。黑油带长480公里,宽40公里,覆盖1.9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

17、到严重污染。(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1984年2月25日,一条输油管破裂,10万加仑油熊熊燃烧,烧死百余人,烧伤400多人。1985年1月26日,一家化肥厂泄漏50吨氨气,30人中毒,8000人撤离。市郊60平方公里森林陆续枯死,山岭光秃,遇雨便滑坡,大片贫民

18、窟被摧毁。(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6)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 19

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午夜,座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毒雾扩散时,居民们有的以为是“瘟疫降临”,有的以为是“原子弹爆炸”,有的以为是“地震发生”,有的以为是“世界末日的来临”。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

20、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20多万人双目失明。 博帕尔的这次公害事件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因事故性污染而造成的惨案。(7)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 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时的100倍。核事故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8)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

2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剧毒物质构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以每小时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经地区鱼类死亡,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送水,接近海口的荷兰,全国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全部关闭。翌日,化工厂有毒物质继续流入莱茵河,后来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含有汞的物质流入莱茵河,造成又一次污染。 11月21日,德国巴登市的苯胺和苏打化学公司冷却系统故障,又使2吨农药流入莱茵河,使河水含毒量超标准200倍。这次污染使莱茵河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

22、(9)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时,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1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200毫克/立方米)59,发出了红色危险讯号。11时浓度升至604毫克/立方米,超过500毫克/立方米紧急危险线。中央政府当即宣布雅典进入“紧急状态”,禁止所有私人汽车在市中心行驶,限制出租汽车和摩托车行驶,并令熄灭所有燃料锅炉,主要工厂削减燃料消耗量50,学校一律停课。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一氧化碳浓度也突破危险线。许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市区到处响起救护车的呼啸声。下午16时30分

23、,戴着防毒面具的自行车队在大街上示威游行,高喊“要污染,还是要我们!”“请为排气管安上过滤嘴!”。(10)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 据估计,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公里,宽3公里的油带,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

24、膜展宽16公里,长90公里,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这次海湾战争酿成的油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就使数万只海鸟丧命,并毁灭了波斯湾一带大部分海洋生物。补充:1999年比利时等欧洲四国“二恶英”食品污染事件。六、世界性的与环境有关的节日 目前世界性的与环境有关的节日有14个,按时间顺序排分别是:水日、气象日、地球日、无烟日、环境日、防治荒漠化日、禁毒日、人口日、保护臭氧层日、旅游日、粮食日、生物多样性日以及植树节、爱鸟周(节)等。(0)世界湿地日(月日)(1)世界水日(3月22日)(2)世界气象日(3月23日)(3)世界地球日(4月22日)(4)世界无烟日(5月31

25、日)(5)世界环境日(6月5日)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YEAR年 THEME主题 1974 Only one Earth 只有一个地球 1975 Human Settlements 人类居住 1976 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 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Firewood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 1978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26、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 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的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 Ten

27、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 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 Desertification 沙漠化 1985 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青年、人口、环境 1986 A Tree for Peace 环境与和平 1987 Environment and Sh

28、elter: More Than A Roof 环境与居住 1988 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警惕全球变暖 1990 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儿童与环境 1991 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 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

29、心,共同分享 1993 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 One Earth One Family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96 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 For Life on Earth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 For Life on Earth -

30、Save Our Seas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 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 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2000环境千年 - 行动起来吧! 2001 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2002 Give Earth a Chance 使地球充满生机 (6)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7)国际禁毒日(6月26日)(8)世界人口日(7月11日)(9)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10)世界旅游日(9月27日)(11)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1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2月29日)(13)植树节 我国是开展植树节较早的国家之一。1915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改在每年的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为植树节。1979年全国人大第5届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决定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14)世界爱鸟周与爱鸟节七、世界环境保护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