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109页.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420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2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10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10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10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10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10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10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程序文件-doc109页.docx(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状态: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版 次A版 修订状态第1次修改页 次第1页共1页章节目录1.目录-12.批准发布令-2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34.法律与其他要求获取程序-105.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126.施工现场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77.办公区域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208.信息交流控制程序-239.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2610.对供货方控制程序-3311.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控制程序-3712.扬尘控制程序-4213.噪声控制程序-4614.施工现场能源资源控制程序-5015.办公区域能源资源控制程序-5316.污水控制程序-

2、5617.废弃物控制程序-5918.劳务分包与工程分包控制程序-6419.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6820.环境管理监测控制程序-7421.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8022.记录控制程序-842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922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96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版 次A版 修订状态第1次修改页 次第1页共1页章节批准发布令集团公司依据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结合实际编制了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并于2001年4月10日开始实施。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发现文件中的某些规定与标准和实际不相适应。在内审和管理评审中以及认证

3、中心的第一阶段审核,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根据方方面面的意见,文件编写人员对A版文件的适用性进行了评审,对文件进行了第一次修改。本程序文件对集团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做了详细的描述,更加符合标准和实际的要求,是集团公司实施环境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和行为准则。现予以正式发布,望全体员工遵照执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程序文件中,对与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相容的要素(4.2.3文件控制、4.2.4质量的记录控制、5.6管理评审、7.4采购、8.2.2内部审核、8.5.2纠正措施与8.5.3预防措施),合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文件,与之对应的原质量体系文件同时作废,执行本程序文件的规定。管理者

4、代表:年 月 日 编号:WX/EMS/CX/A/01-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审 核 批准 时 间 要 素4.3.1修订第1次页 次第1页共7页程序文件名称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1.目的识别、评价集团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2.适用范围适用于集团公司的活动、施工过程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要环境因素。3.2企管部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本程序。3.3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由专人负责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调查表(EMS/01-1)、资源、能源

5、消耗识别统计表(EMS/01-2),并将结果报送企管部。3.4企管部负责对各单位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进行确认、汇总、登记,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建立环境因素台帐(EMS/01-3)和重要环境因素台帐(EMS/01-4)。4.控制程序4.1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与方法4.1.1在分析和选择活动、过程或服务时应考虑:a.活动或过程: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购 施工生产过程(包括建临设、基础、结构、装修全过程) 建筑材料的包装 设备维护保养和更新 检验分析及检测设施等对环境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b.服务中:办公区域(包括施工现场的生活区)的活动从能源和资源的消编号:WX/EMS/CX/

6、A/01-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审 核 批准 时 间 要 素4.3.1修订第1次页 次第2页共7页程序文件名称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耗入手。4.1.2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个方面: a.三种时态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往遗留的、现有的污染以及活动或服务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b.三种状态是: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正常活动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情况和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等事故)所伴随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c.六个方面是: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4.1.3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大气

7、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臭氧层的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他因子。4.1.4环境因素的描述:污染物+状态,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噪声的排放、油的泄露、有毒有害气体的挥发等。4.1.5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a.调查问卷法:由各单位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调查表(EMS/01-1)、资源、能源消耗识别统计表(EMS/01-2)统一报企管部。b.现场观察法:由安全员(环保员)会同其他相关人员在活动和服务现场进行识别观察,为问卷调查提供依据。4.1.6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将本单位的活动、施工过程和服务进行认真的分析,尽量把方方面面的环境因素识别出来。

8、4.1.7调查表报送企管部后,由企管部设专人对各单位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编号:WX/EMS/CX/A/01-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审 核 批准 时 间 要 素4.3.1修订第1次页 次第3页共7页程序文件名称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素进行分类、登记、核定,形成集团公司的环境因素台帐,作为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4.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4.2.1评价流程调查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 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4.2.2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判断和定量打分相结合的方法。4.2.2.1定性判断的方法当遇以下情况时,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a.已违法或接近违反法律及强制监测的环境因素

9、;b.并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环境因素:噪声、扬尘和污水的排放;c.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的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资:如哈龙物质的使用、石棉瓦的使用;d.政府或法律有明文规定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废弃物的管理(建筑施工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危险废弃物),能源和资源消耗、危险化学品管理等;e.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事故(包括天然气煤气的泄漏)、突然断水断电、暴雨等。4.2.2.2定量打分法用直接判断法不能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采用定量打分法。此类方法基本过程是:将每一评价因子设定等级区间和分值,进行打分评定重要环境因素。编号:W

10、X/EMS/CX/A/01-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审 核 批准 时 间 要 素4.3.1修订第1次页 次第4页共7页程序文件名称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a.影响范围(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以a表示):超出社区、周围社区、场界内、员工10人以下、操作者本人。b.影响程度(从其恢复程度考虑,以b表示):分严重(不可恢复)、一般(一年之内可恢复)、轻微(一天至一周之内可恢复)。c.发生频次(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以c表示):分持续发生、间歇发生、夜间发生、白天发生、偶然发生。d.排放符合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以d表示):分接近标准的95%和达标。e.相关方关注度(从对相关方的影响、

11、抱怨程度和合理性考虑,以e表示):分严重(极度关注)、中等(一般关注)、轻微(不甚关注)。f.资源、能源的消耗(以f表示):以目标成本降低率的好(低于目标成本降低率)、中(达到目标成本降低率)、差(超过目标成本降低率)划分。g.可节约程度(从能否节约入手分析,以g表示):分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较难节约。4.2.3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基准执行本程序重要环境因素评分基准的规定(详见本程序WX/EMS/CX/A/01-2001附表1)。4.2.4重要环境因素的确认a.企管部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各单位报送的调查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b.单项因子等于5以及

12、a至e项之和15分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单项因子等于5以及f.g两项之和7分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c.在a.b两项完成后,再到现场核实确定。编号:WX/EMS/CX/A/01-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审 核 批准 时 间 要 素4.3.1修订第1次页 次第5页共7页程序文件名称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d.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结果要报送管理者代表批准。4.3环境因素的更新4.3.1当办公条件、施工阶段发生变化或承接新工程时,由有关单位在两周内,对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补充识别,填写相应的调查表报送企管部。企管部按照本程序的4.2.5要求组织确定重要环境因素。4.3.2为保持信

13、息的有效性,由企管部每年组织有关人员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评价,如有变化要予以更新。4.3.3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企管部要组织有关人员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更新:a.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时;b.本单位施工项目和各项活动发生较大变化时;c.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 d.环境方针有变化时。 4.4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平时如有环境因素的更新要于30天内,按照本程序4.2要求,确定该要素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4.5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4.5.1对普遍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要在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环境管理方案或运行控制中体现,对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4.5

14、.2对个别单位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要自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或管编号:WX/EMS/CX/A/01-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审 核 批准 时 间 要 素4.3.1修订第1次页 次第6页共7页程序文件名称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理办法,并报企管部备案。5.相关文件WX/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WX/EMS/CX/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6.标准表格EMS/01-1环境因素识别调查表EMS/01-2资源、能源消耗识别统计表EMS/01-3环境因素台帐EMS/01-4重要环境因素台帐EMS/01-5环境因素评价表(一)EMS/01-6环境因素评价表(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

15、价程序第7页共7页重要环境因素评分基准 WX/EMS/CX/A/01-2001附表1序号适用于污染物及噪声排放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直接判定法:符合本程序文件中4.2.3.1条款a至e的,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定量打分法影响范围(a)影响程度(b)发生频次(c)排放符合性(d)相关方关注度(e)11)超出社区 a=5分 1)严重:不可恢复 b=5分1)持续发生d=5分1)接近标准95% e=5分1)严重:极度关注 e=5分2)周围社区 a=4分2)一般:一年之内可恢复 b=3分2)间歇发生 d=4分2)守 法 e=0分2)中等:一般关注 e=3分 3)场界内 a=3分3)轻微:一天至一周之内可

16、恢复 b=1分3)夜间发生 d=3分3)轻微:不甚关注 e=1分 4)员工10人以下 a=2分4)白天发生 d=2分 5)操作者本人 a=1分5)偶然发生 d=1分每一单项因子等于5以及a至e项之和15分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2适用于资源、能源消耗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目标成本降低率(f)1)超过目标成本降低率f=5分2)达到目标成本降低率 f=3分3) 低于目标成本降低率 f=0分可节约程度(g)1)加强管理后可明显见效 g=5分2)改造工艺后可明显见效 g=3分3)较难节约 g=1分每一单项因子等于5以及f.g两项之和7分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编号:WX/EMS/CX/A/02-200

17、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审核 审定 批准 要 素4.3.2修订第1次页次第1页共2页程序文件名称法律与其它要求获取程序1.目的及时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集团公司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集团公司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和更新。3.职责3.1工程部负责制定并贯彻实施本程序。3.2各单位负责将收集到的本系统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及时传递到工程部备案。3.3工程部负责汇总各单位收集到的本系统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将适用于集团公司活动、施工过程及服务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确认,形成集团公司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EMS/02-1)。4.控制程

18、序4.1获取渠道4.1.1外部获取渠道a.工程部利用打电话询问或派人领取等方式随时从环保局、市建委等部门获取最新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b.订阅中国环境报和环境保护杂志或其他的报纸、杂志,由工程部设专人进行收集和记录最新的环境法律、法规信息。c.每季度登录国家环保总局和北京市环保局的网站获取最新的环境法律、法规信息。4.1.2内部获取渠道10各单位将本单位收集到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填写法律法规和编号:WX/EMS/CX/A/02 -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审核 审定 批准 要 素4.3.2修订第1次页次第2页共2页程序文件名称法律与其它要求获取与识别程序其它要求获

19、取登记表(EMS/02-1),及时传递到工程部,具体执行信息交流控制程序的传递要求。4.2确认方式4.2.1工程部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及集团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等实际情况,确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4.2.2工程部将经过确认后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汇总后,编制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并受控发放。4.2.3当法律、法规和重要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要重新确认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必要时工程部要及时补充或更新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4.3管理方法4.3.1工程部对获取和确认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妥善保管。对于过期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也应妥善保管以备查询。4.3.2工程部结合实际需要,将适用的法

20、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摘录形成文件,并受控发放,作为各单位执法的依据。4.3.3各单位需查询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文件时,应到工程部借阅或查询,并填写借阅或查询台帐。5.相关文件WX/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WX/EMS/CX/A/06-2001信息交流控制程序WX/EMS/CX/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6.标准表格EMS/02-1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EMS/02-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获取登记表11编号:WX/EMS/CX/A/03-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4.2修订第1次页次第1页共5页程序文件名称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1.目

21、的明确培训需求,提高全员环境意识,确保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岗位人员经过相应培训,并具备胜任其承担工作的能力。2.适用范围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员工环境管理的培训。3.职责3.1行政部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本程序。负责制定集团公司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监督检查各层次人员环境管理意识和能力培训的落实工作。 3.2行政部、企管部共同组织领导层和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的环境意识、能力培训。3.3企管部负责环境管理培训教材和教师的联系工作。3.4各单位负责组织落实本单位管理层和重要环境因素岗位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能力的培训。4.控制程序4.1 确定培训需求和计划4.1.1确定培训需求:凡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

22、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具体分三个层次。a.领导层:集团公司副经理以上领导和各分公司经理;b.管理层:各单位管理干部(包括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c.操作层:施工或工作在重要环境因素岗位的具体操作人员;12d.重要环境因素岗位:防水员、油漆工、筛砂工、抹灰工、电焊工、混凝编号:WX/EMS/CX/A/03-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4.2修订第1次页次第2页共5页程序文件名称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土搅拌手、混凝土剔凿工、混凝土振捣工、炊事员、架子工、木工、现场清扫洒水员、机械手、钢筋工、管道工、瓦工、司炉工、维修工、材料

23、员、保管员、电工、保洁员、环保员、试验工等。4.1.2确定培训计划a.各层次的培训都要在培训前制定计划,报各层次的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b.各单位要填写环境管理培训计划表(EMS/03-1),报行政部备案; 由行政部对各单位上报的培训计划进行汇总,填写环境管理培训计划实施汇总表(EMS/03-2),为检查落实情况做准备。4.2明确各层次人员的培训方式和内容4.2.1培训方式4.2.1.1领导层的培训由集团公司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利用统一组织学习或座谈会形式进行。4.2.1.2管理层的培训a.分公司领导层由行政部会同企管部以内部办班的形式进行。b.项目部管理层由分公司以内部办班的方式进行。4.2

24、.1.3内审员的培训由各单位确定内审员名单,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企管部负责组织,以集中办班的方式进行。4.2.1.4操作层的培训a.一般员工的培训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可采取讲课或考核的方式进行。13b.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岗位员工的培训,由各单位组织。根据重要环境因编号:WX/EMS/CX/A/03-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4.2修订第1次页次第3页共5页程序文件名称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素岗位确定并填写重要环境因素岗位人员名单(EMS/03-3)。可采取讲课、作业指导书交底、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同时进行相应的能力考核。c.新员工培训,由各项目部以入

25、场教育的形式进行。d.相关方的培训由各项目部以宣讲方式为主,对物资材料供货方和劳务工程分承包方进行培训。4.2.2培训内容4.2.2.1各层次的培训内容(见WX/EMS/CX/A/03-2001附表1)4.2.2.2培训意识要求通过对各层次人员的培训,使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意识到:a.符合环境方针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b.工作活动中实际或潜在的重大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可产生的环境效益;c.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方面的作用与职责;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4.2.3培训考核4.2.3.1对环境管理培训应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一般采

26、取答卷形式,也可采取口头问答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确认,对于没有达到培训要求的人员要进行再次培训。4.2.3.2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中的工作成绩与过失,各单位要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查:14a. 行政部根据培训计划对各部门、分公司、项目部的培训情况及效果进行编号:WX/EMS/CX/A/03-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4.2修订第1次页次第4页共5页程序文件名称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检查,并填写环境管理培训计划实施汇总表(EMS/03-2)的效果检查情况栏目。b.各单位要对培训情况和效果进行自查,填写环境管理培训计划实施汇总表(EMS/03-2)的

27、效果检查情况栏目。4.3培训记录4.3.1所有培训必须有记录,应包括培训计划、考勤、教材、试卷、成绩等。4.3.2培训记录由实施部门负责记录并保存。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统一保管。具体执行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5.相关文件WX/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WX/EMS/CX/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6.标准表格EMS/03-1环境管理培训计划表EMS/03-2环境管理培训计划实施汇总表EMS/03-3重要环境因素岗位人员名单15第5页共5页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程序各层次人员培训内容表 WX/EMS/CX/A/03-2001附表1培 训对 象培 训 内 容培训方式协助实施培训部门领导层

28、1.环境意识教育2.集团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3.集团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4.集团公司的环境管理宣传手册5.有关环保职责及环境法律、法规集中培训或座谈行政部企管部管理层1.环境意识教育2.集团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3.集团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4.集团公司的环境管理宣传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内容集中培训、印发宣传资料、收看录象等行政部企管部内审员1.环境意识教育2.集团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3.集团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4.集团公司的环境管理宣传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5.ISO14001和ISO14010的有关知识集中 培训企管部操作

29、层重要环境因素岗位1.环境意识教育2.集团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本岗位的环保指标3.工作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关文件4.违反操作规程将对岗位环境产生的影响5.工作岗位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集中培训、印发宣传资料、收看录象等各单位组织,行政部检查一般员工1.环境意识教育2.集团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3.集团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印发宣传资料、办板报各单位组织,行政部检查新员工1.环境意识教育2.集团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3.集团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内部办班项目部组织,行政部检查相关方1.环境意识教育2.工作范围内的环境要求内部办班或签订协议各单位组织,行政部检查16编号:WX

30、/EMS/CX/A/04-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3.3 4.3.4修订第1次页次第1页共3页程序文件名称施工现场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目的使施工现场环境目标指标得以量化,并制定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案,确保环境方针的实现和环境目标指标的持续改进。2.适用范围适用于施工现场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控制。3.职责3.1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集团公司施工现场环境目标指标。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集团公司施工现场环境目标指标。3.3工程部负责针对集团公司环境方针及工程项目中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提出施工现场的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总要求,并进行

31、监督检查。3.4分公司安全科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施工现场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总要求,编制本单位的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3.5分公司经理负责批准本公司施工现场环境目标及环境管理方案。3.6分公司贯标负责人审核本公司施工现场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3.7项目部负责落实本单位的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4.控制程序4.1目标指标的制定4.1.1工程部每年初根据环境方针、本年度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新的目标指标,填写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EMS/04-1),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生效并下达到分公司。4.1.2分公司依据集团公司下达的环境目标指标,结合

32、本单位实际,编制17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填写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EMS/04-1),编号:WX/EMS/CX/A/04-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3.3 4.3.4修订第1次页次第2页共3页程序文件名称施工现场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并经贯标负责人审核,主管经理批准后报工程部备案。4.1.3目标指标的编制依据和要求a.环境方针;b.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c.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d.集团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e.财务运行状况,环境技术的可行性及经营的要求;f.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g.实施的进度及可调整性

33、的要求;h.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可测量。4.1.4目标指标的宣贯a.通过发文、内部会议等方式对集团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目标指标的宣贯。b.由各单位对所属人员进行目标指标的培训,确保全体职工清楚本单位的目标指标,并付诸实施。4.1.5环境目标指标的检查与修订a.工程部根据分公司上报的目标指标时间表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b.分公司每月对项目部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c.若4.1.3条款内容发生变化时,工程部应及时更新、调整环境目标和指标,并提交管理评审。4.2环境管理方案的编制184.2.1分公司于每年初依据集团公司下达的环境目标指标,结合实际编制编号:WX/EMS

34、/CX/A/04-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3.3 4.3.4修订第1次页次第3页共3页程序文件名称施工现场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本单位的环境管理方案,填写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EMS/04-1),并报工程部备案。 4.2.2工程部对分公司上报的环境管理方案进行核实并汇总,作为检查落实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依据。4.2.3环境管理方案的编制依据a.环境目标与指标;b.方法措施、技术手段;c.规定每一有关职能层次实现环境目标指标的职责、执行部门与负责人;d.预算经费;e.启动日期与完成日期等;4.2.4环境管理方案的检查与修订a.工程部

35、根据分公司上报的环境管理方案时间表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b.分公司环保员每月对项目部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c.若4.2.3条款发生变化时或某一项目涉及新的开发或修改的活动、施工过程及服务情况时,工程部组织有关单位对环境管理方案进行修订或补充,填写环境管理方案更改申请表(EMS/04-2)。5.相关文件WX/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WX/EMS/CX/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WX/EMS/CX/A/14-200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标准表格EMS/04-1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19EMS/04-2环境管理方案更改申请表编号:WX/EMS/CX/A/0

36、5-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3.3 4.3.4修订第1次页次第1页共3页程序文件名称办公区域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目标与指标的确定,以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使集团公司各部门的环境目标与指标得到量化,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以确保环境目标与指标的持续改进和实现。2.适用范围适用于集团公司各部门目标与指标的实施,以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与实施。3.职责3.1最高管理者负责集团公司办公区域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批准。3.2管理者代表负责集团公司办公区域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审核。3.3行政部负责集团公司办公

37、区域、食堂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组织制定和监督实施。3.4各部门负责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4.控制程序4.1目标与指标的制定以及环境管理方案的编制4.1.1体系建立之初的环境目标与指标,由行政部根据初始环境评审结果制定,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予以传达和实施。4.1.2行政部于每年初根据环境方针、本年度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新的环境目标与指标,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最高编号:WX/EMS/CX/A/05-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3.3 4.3.4修订第1次页次第2页共3页程序文件名

38、称办公区域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管理者批准生效。204.1.3环境管理方案由各部门于每年初依据目标与指标编制并报行政部汇总,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生效。4.1.4环境管理方案应涉及与实现环境目标与指标有关的全部可能的活动、资源及具体措施。4.2目标与指标制定的依据和要求4.2.1环境方针;4.2.2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2.3公司各部门的重要环境因素;4.2.4来自相关方的信息要求;4.2.5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4.2.6可选择的最佳环境技术,以及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4.2.7实施的进度,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4.2.8体现方针的逐层分解,量化

39、后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即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可测量。4.3环境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3.1环境目标与指标;4.3.2方法措施、技术手段;4.3.3规定每一有关职能层次实现环境目标指标的职责、执行部门与负责人;4.3.4预算经费;4.3.5启动日期与完成期限等。4.4目标与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更改编号:WX/EMS/CX/A/05-2001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建筑集团公司编制 核稿 审定 批准 要 素4.3.3 4.3.4修订第1次页次第3页共3页程序文件名称办公区域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214.4.1当环境目标与指标制定的依据和要求发生变更时,目标与指标应重新评审和修订。4.4.2目

40、标与指标由行政部进行修改,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生效。4.4.3当因措施(或手段)发生变更、目标与指标变化或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施工过程、服务等情况需更改方案时,由执行者以环境管理方案更改申请表(EMS/04-2)的形式交行政部审议,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由行政部更改,执行部门具体实施。4.5目标与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与监督检查目标与指标以文件的形式发至各部门具体实施,由行政部负责对目标与指标的实施进度进行监督验证,并做好记录。环境管理方案以文件的形式发至各相关部门具体实施,由企管部以内审形式、行政部以监督检查的形式,对方案的实施进度与效果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行政部将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提交管理评审。5.相关文件WX/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WX/EMS/CX/A/07-200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WX/EMS/CX/A/12-2001记录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