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会议工程设计指导教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462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会议工程设计指导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电子会议工程设计指导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电子会议工程设计指导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电子会议工程设计指导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电子会议工程设计指导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会议工程设计指导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会议工程设计指导教材.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前言52.会议发言系统62.1.系统概述62.2.系统组成62.2.1.模拟发言系统62.2.2.数字发言系统72.3.系统功能特点与设计要求92.3.1.系统功能特点92.3.2.系统功能设计要求102.4.设备选型设计112.4.1.模拟发言系统设备选型设计112.4.2.数字发言系统设备选型设计122.5.布线说明143.表决系统一五3.1.系统概述一五3.2.系统分类与组成一五3.2.1.无线电子表决系统一五3.2.2.有线电子表决系统163.3.功能特点及设计要求163.3.1.系统功能特点163.3.2.设计要求173.4.设备选型设计一八3.4.1.无线表决系统设备选型设

2、计一八3.4.2.有线表决系统设备选型设计193.5.布线说明204.同声传译系统214.1.系统概述214.2.系统分类与组成214.2.1.无线同声传译系统214.2.2.有线同声传译系统224.3.系统的功能特点与设计要求234.3.1.系统功能特点234.3.2.系统的设计要求244.4.设备选型设计244.5.布线说明255.会议摄像跟踪系统265.1.系统概述265.2.系统分类与组成265.2.1.系统的分类265.2.2.系统的组成265.3.系统功能特点及设计要求275.3.1.系统功能特点275.3.2.功能设计要求285.4.设备选型285.5.布线说明296.扩声系统工

3、程设计306.1.系统的概述306.2.扩声系统的分类与设计306.2.1.扩声系统分类306.2.2.扩声系统设计的条件316.3.声场功率计算326.3.1.估算条件326.3.2.估算公式326.3.3.计算要点336.3.4.功率分配356.4.扩声系统的选型376.4.1.单声道扩声376.4.2.立体声扩声形式376.5.扩声音箱声场的布局386.5.1.音箱声场布局原侧386.5.2.音箱的声场396.5.3.音箱布局416.6.设备选型原则436.6.1.音箱系统436.6.2.功率放大器456.6.3.功率放大器连接线缆526.6.4.调音台与其它设备536.7.设备选型55

4、6.8.布线说明587.智能控制系统597.1.系统的概述597.2.系统的分类与组成597.2.1.系统的分类597.2.2.系统的组成607.3.系统功能特点及设计要求607.3.1.系统功能特点617.3.2.系统功能要求617.4.设备选型637.5.布线说明648.会议录播系统658.1.系统的概述658.1.1.现代录播产生的原因658.1.2.设计需求658.2.系统的原理及构成668.3.系统功能特点及设计要求688.3.1.系统功能特点688.3.2.系统的设计要求718.4.设备选型718.5.布线说明729.公共广播系统739.1.系统的概述739.2.系统分类与组成73

5、9.2.1.公共广播系统的分类739.2.2.公共广播系统的组成749.3.系统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要求759.3.1.系统的设计原则759.3.2.系统的设计要求779.3.2.1.公共广播系统分区的划分779.3.2.2.公共广播系统扬声器的选型789.3.2.3.公共广播系统功率放大器的选型799.3.2.4.公共广播系统传输线路的选型799.3.2.5.公共广播扬声器点位布置计算819.4.设备选型829.5.布线说明9310.会议照明系统9410.1.系统概述9410.2.系统的要求与选型9410.2.1.会议照明系统要求9410.2.2.会议室布局对灯光与光线要求9510.2.3.灯具

6、安装位置要求9610.2.4.灯光的选型9610.2.5.安装位置要求9710.2.6.会议室布局的要求9710.3.会议照明系统设计9810.3.1.会议照明常用灯具光效9810.3.2.会议照明照度计算9810.4.会议照明配电及控制9910.4.1.会议照明控制系统9910.4.2.会议照明配电系统10010.5.设备选型10010.6.布线说明10111.信号传输系统10211.1.系统概述10211.2.系统的分类与特点10211.2.1.模拟传输10211.2.2.数字传输10311.3.视频传输方式设计10411.3.1.视频基带传输10411.3.2.光纤传输10411.3.3

7、.网络传输10511.3.4.微波传输10511.3.5.双绞线传输10511.4.音频传输方式设计10611.4.1.短距离有线传输10611.4.2.无线音频传输10611.4.3.远距离有线传输10612.机房控制室的要求10812.1.控制室对物理位置的要求10812.2.控制室对建设环境的要求10812.3.控制室对温度、光度环境的要求10912.4.控制室供电系统的要求11012.5.控制室接地系统的要求1111. 前言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国家建设项目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智慧城市、智慧家园、智能家居将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目前,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没有一个可参考设计标准,智能化弱电

8、系统设计行业的施工图千差万别。同时也是应广大设计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的要求。本文是在是为广大设计师、相关技术人员及电子会议音视频行业提供一个技术指导、设计参考、规范,为设计行业的设计文件编写深度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也为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教材。本文将以电子会议系统为切入点,扩展至音频、视频、会议灯光等行业。本文将从以下子系统分类阐述,包括:会议发言系统、会议表决系统、会议视频跟踪系统、同声传译系统、会议扩声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会议录播系统、会议灯光系统、背景音乐系统、音视频信号传输、会议室控制室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各子系统中将从系统分类与组成、功能设计要求、设备选型三个方向全面进行描述。2. 会议

9、发言系统2.1. 系统概述目前会议发言系统已经成为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拾取会议发言人员的声音,然后通过主机处理最后通过音箱扩散出来,所以会议发言设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会议效果。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选用发言系统的时候都比较注重设备的品质。会议发言系统可分为模拟发言系统和数字发言系统两种;模拟发言系统主要包括鹅颈电容话筒、有线手持话筒、无线(手持、头戴、领夹)话筒等;数字发言系统主要包括数字手拉手话筒、数字无线话筒、无纸化会议话筒等。会议发言设备的多样化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性,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用途进行最佳的选择。2.2. 系统组成2.2.1. 模拟发言系统

10、 鹅颈电容话筒 鹅颈电容话筒由底座和话筒杆两部分组成;系统连接也比较简单,一只话筒一根音频线,通过卡农头连接至调音台或者音频处理器输入端口上,话筒由调音台或音频处理器48V幻象供电无需进行单独供电。 有线手持话筒 有线手持话筒由拾音头和手持杆两部分组成;系统连接也比较简单,一只话筒一根音频线,通过卡农头连接至调音台或者音频处理器输入端口上,话筒由调音台或音频处理器48V幻象供电无需进行单独供电。 无线(手持、头戴、领夹)话筒无线话筒主要由(手持、头戴、领夹)话筒、接收机、腰包和电源组成;接收机通过音频线与调音台或者音频处理器,然后(手持、头戴、领夹)话筒通过对频点与接收机对接,接收机电源需外供

11、。2.2.2. 数字发言系统 数字手拉手话筒数字手拉手话筒由数字会议主机、主席单元、代表单元和延长线组成;手拉手话筒布线简单通过一根延长线将主机与会议话筒连接起来,话筒之间通过自带延长线串联,音频信号通过音频线输出到调音台或音频处理器上,主机需外供220V电源,会议话筒由主机通过延长线供电。 数字无线话筒无线数字话筒由无线数字会议主机、收发器、主席单元、代表单元和延长线组成;无线数字会议主机通过延长线与收发器连接,会议话筒只要在收发器信号辐射的范围内可任意摆放挪动,音频信号通过音频线输出到调音台或音频处理器上,主机需外供220V电源,无线会议话筒自带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无纸化会议话筒无纸化会议

12、话筒由无纸化会议主机、主席终端单元、代表终端单元、编码器、数字交换机以及终端供电器组成;无纸化会议话筒连接方式是主机通过网线与数字交换机和编码器连接,然后数字交换机和编码器再通过网线与无纸化终端连接,无纸化会议终端的电源统一由供电器提供,主机音频信号通过音频线输出到调音台或音频处理器上,主机需外供220V电源。目前国际主流无纸化会议终端为10英寸1280*800高分辨率,电容式触摸屏。2.3. 系统功能特点与设计要求2.3.1. 系统功能特点所有的会议发言系统基本功能都是拾取发言者的声音,但是为什么会议发言系统分为那么多种类,因为这些话筒在不同的场所有不同作用,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下面

13、介绍下各话筒的功能。鹅颈电容话筒:功能特点是声音还原度好,清晰度高,可单独调节均衡;弊端是在同一个会议室里使用数量不宜过多,建议6只左右,再多的话容易出现啸叫杂音等,而且布线比较复杂。使用在报告演讲、培训等发言人数较少的场所。有线手持话筒:功能特点是声音还原度好,清晰度高,拾音角度广;弊端是布线比较麻烦,不方便后续维护管理,使用不方便容易交叉线。使用在表演唱歌、伴唱等场所。无线(手持、头戴、领夹)话筒:功能特点是声音清晰度高,灵敏度高,使用方便简洁;但是使用数量不多,一个会议室使用一套,作为无线流动使用;弊端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使用在报告演讲、培训、会议室、娱乐表演唱歌等场所。数字手拉手话筒:

14、功能特点是话筒指向性好,声音清晰度高,布线简单,安装数量多,不易产生啸叫杂音,抗干扰能力强等;弊端同时开启的话筒数量受限制,最多同时可开启6只左右;使用在报告厅、多功能厅、会议室等发言人数较多的场所。数字无线话筒:功能特点是话筒指向性好,声音清晰度高,布线简单,使用方便,在信号辐射范围内可任意增减话筒数量;弊端同时开启的话筒数量受限制,最多同时可开启4只左右;弊端是对周围场所的电磁环境要求较高;使用在报告厅、多功能厅、会议室等发言人数较多的场所。无纸化会议话筒:无纸化会议系统分为传统无纸化会议系统和新型无纸化会议系统。传统无纸化会议系统由嵌入式会议话筒、液晶升降屏和其他设备组成,如需其他功能需

15、要将不同各个子系统融合到一起,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容错率,容易发生故障,不易检修。新型无纸化会议系统将所有会议所用到的功能,如发言、签到、表决、同传、视频播放、电容触摸屏、摄像头、网页浏览、电子铭牌、会议服务等所有的系统融为一体。通过网线手拉手连接,功能全面,布线简单,出错容易排查。使用在报告厅、多功能厅、高端会议室等场所。2.3.2. 系统功能设计要求 应符合国际、国内相关的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 应具备稳定的发言功能,具有抗干扰能力。 应具有发言人数限制功能,同时应具有多种发言模式(如请求发言模式、越权发言模式、声控发言模式等)。 每只发言话筒应可以独立调节增益和均衡。 应可以扩充表决系统、

16、同声传译系统、视频自动跟踪系统等会议子系统。 主席发言单元应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可关闭代表发言单元,且具有批准/否决代表单元发言请求,可控制表决进程的开始/结束。 应可以指定任意一台发言话筒为VIP单元,该VIP将不受主席单元控制。 会议主机应具有显示屏,可显示操作模式、语种信息、设置功能等界面。 系统应支持同步录音、录像功能,具备发言人员独立录音功能。 考虑到外界不可抗因素影响,系统应具备“双机热备份”功能和支持线路“热插拔”功能。 主机应具备RS-232或其他控制接口,用于连接中控系统和系统诊断。 考虑到两个地方的远端会议室,会议主机应具备内光纤接口,实现远距离的会议室合并。 系统应可以将相

17、邻的会议进行合并,组建更大的会议网络。 对于使用无线会议系统的楼宇,当会议室比较密集时,不应采用无线射频会议系统,防止互相干扰。 会议主机必须具备消防报警联动触发接口,当发生警情时方便参会人员第一时间撤离现场。 整个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799的有关规定。2.4. 设备选型设计2.4.1. 模拟发言系统设备选型设计序号图例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单位技术参数确定原则备注1鹅颈电容话筒含鹅颈底座和话筒杆;设有话筒开关按键,按下开关键,红色LED 指示灯亮,话筒为开启状态;话筒杆长度分为:381.0 mm、457.2 mm、533.4 mm1套(1)根据实际的使用需

18、求确定具体的话筒数量(2)适用于预算较小的小型会议系统。(2)用于演讲台、控制台等单人讲话场所,对于会议室超过6人时建议用手拉手会议系统。2有线手持话筒动圈(移动线圈);频率响应50 至 16,000 Hz;拾音模式超心形,对话筒轴旋转对称,频率均衡;输出电平 (1,000 Hz);开路电压:-51.5 dBV/Pa* (2.6 mV);阻抗为 一五0 欧姆1只(1)根据使用场所选择选择相对应设备,用于固定位置的手持式发言。使用的有线话筒频率响应50 至 16,000 Hz;拾音模式超心形,对话筒轴旋转对称,频率均衡3无线手持话筒运载频率范围:650到680,680到710,720到750,7

19、60到790,790到820,835到863 MHz;音频带宽:35到20KHz;总谐波失真:0.3%;信号噪声比:120dB(A)1套 无线话筒主要分为U段和V段,U段频点可调,在同一个会议室可使用多套,V段频点固定不可调,同一个会议室只能使用一套,多套容易干扰4无线头戴话筒运载频率范围:650到680,680到710,720到750,760到790,790到820,835到863 MHz;音频带宽:35到20KHz;总谐波失真:0.3%;信号噪声比:120dB(A)1套 无线话筒主要分为U段和V段,U段频点可调,在同一个会议室可使用多套,V段频点固定不可调,同一个会议室只能使用一套,多套容

20、易干扰5无线领夹话筒运载频率范围:650到680,680到710,720到750,760到790,790到820,835到863 MHz;音频带宽:35到20KHz;总谐波失真:0.3%;信号噪声比:120dB(A)1套 无线话筒主要分为U段和V段,U段频点可调,在同一个会议室可使用多套,V段频点固定不可调,同一个会议室只能使用一套,多套容易干扰2.4.2. 数字发言系统设备选型设计 数字手拉手话筒设备选型设计序号图例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单位技术参数确定原则备注1全数字会议主机发言,表决,64通道同传,单模光纤接口1台 组建全数字化手拉手会议系统 集成发言、表决、同传一体 远距离会议室合并 分机单

21、元麦克风独立增益和EQ调节2台面式会议话筒发言,三键表决,64通道选择器,OLED 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对应功能的话筒。1台 一条 6 芯电缆传输 64 种语言和各种信息 长距离传输对音质不会有任何影响 “环形手拉手”连接,系统更可靠 分机单元麦克风增益和EQ独立可调 系统单元热插拔功能 系统可接入其它电容麦克风或动圈麦克风3嵌入式会议话筒发言,三键表决,64通道选择器,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功能模块进行组合。 一条 6 芯电缆传输 64 种语言和各种信息 长距离传输对音质不会有任何影响 “环形手拉手”连接,系统更可靠 分机单元麦克风增益和EQ独立可调 系统单元热插拔功能 系统可接入其它电容麦

22、克风或动圈麦克风 数字无线话筒设备选型设计序号图例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单位技术参数确定原则1全数字会议主机发言,表决,1+7 通道同传,可接翻译单元及有线会议单元,Dante 接口,Web 控制1台 无线会议系统,易于安装和移动 可独立调节麦克风灵敏度及EQ 各同传通道独立录音功能 红外传输技术,确保会议私密性 避免窃听和无线电干扰,无电磁辐射 不受无线电频率使用限制 同一建筑物内可安装任意多套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2红外无线会议话筒发言、表决、17通道选择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对应功能的话筒。1台 无线会议系统,易于安装和移动 可独立调节麦克风灵敏度及EQ 各同传通道独立录音功能 红外传输技术,

23、确保会议私密性 避免窃听和无线电干扰,无电磁辐射 不受无线电频率使用限制 同一建筑物内可安装任意多套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3收发器采用18 MHz传输频率,不受高频驱动光源干扰;安装高度可在2.5米至9米选择,辐射半径可在7米到一三米选择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收发器 无纸化会议话筒设备选型设计序号图例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单位技术参数确定原则备注1无纸化会议主机发言,表决,64通道同传,麦克风分组输出,AES/EBU数字输入输出接口,调音台接口,具有单模光纤接口,支持Dante协议1台 组建无纸化会议系统及多种高清视频服务 高端会议设计 交互式会议管理及服务 集成电子铭牌 集成发言、表决、同

24、传一体 麦克风分组输出 远距离组建会议系统 会议室拆分与合并2无纸化会议终端带10英寸1280*800高分辨率LCD,电容触摸屏,内置500万像素摄像头,发言、表决、2*64通道同传、无纸化会议功能、视频对话、视频播放、多通道视频点播与广播、会议服务、内置非接触IC卡读卡器及指纹模块、指纹识别,网页浏览,内置E-ink电子名牌,银色面壳+黑色底壳1台 专为国家议会、首脑会议、市政会议、常委会议等高端会议设计 无纸化多媒体会议终端配备10 1280800高分辨率LCD触摸屏,可实现无纸化会议及多种高清视频服务,同时可实现交互式会议控制管理(发言、表决、64通道同传2)以及会议服务等功能 内置50

25、0万像素摄像头,独有的视频对话功能 所有音、视频信号通过一条Cat.6千兆网线传输3数字交换机与无纸化终端配套1台 与无纸化终端配套4供电器四路输出,每路可为8个无纸化终端供电1台 根据具体的无纸化终端数量确定供电器数量注意一:全数字有线话筒单路会议话筒的接入数量应该由主机输出功率、会议话筒额定功率、会议延长线缆的长度三者结合确定。如:会议主机一路输出功率为50W,单只会议话筒额定功率为1.8W,20米线延长线路损耗功率为10W,则该条线路最多可接22只会议话筒。同理延长线越长所接的话筒数量就越少。单条延长线线缆长度应小于80米,超过80米则需加延长器。且主机到最远的会议单元之间的线缆总长不得

26、超过250米。注意二:对于红外无线会议系统因为信号为红外信号,各信号收发器到会议主机之间的连接线缆需等长,避免信号的相互干扰和抵消。根据层高的不同可选用宽角型或者窄角型收发器,根据会议室面积和人员面向的方向可确定信号收发器的数量,原则是保证在参会人员视角中水平方向120度,半径9米以内有信号收发器,且中间没有任何遮挡。2.5. 布线说明 模拟发言系统布线说明1、地面布线;2、布线管采用KGB管;3、线缆为专业音频线。 数字发言系统布线说明1、地面布线;2、布线管采用KGB管;3、线缆为专业话筒线(大部分为8芯带屏蔽)。3. 表决系统3.1. 系统概述随着国家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投票表决系统在

27、会议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投票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会议快节奏、高效率、自动化的要求。电子表决系统便在这样的环境应运而生,自推出市场以来,广泛应用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议室,受到使用者的欢迎。电子表决系统打破传统的投票表决的方式,采用硬件与软件的巧妙结合,代表只需在座位上便可以进行投票表决,由电脑进行统计并将结果显示出来,不需排着长队将选票投入票箱;不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对选票进行收集统计。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目前电子表决系统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有线电子表决;二、无线电子表决。针对这两种形式的表决器有手持、台面、桌面嵌入式的安装方式进行选择。 3.2. 系统分类与组成3.2.1.

28、无线电子表决系统无线表决系统由无线表决器、信号发射器、控制电脑及表决软件组成;无线表决器可分为三键表决、五键表决和十键表决,采用干电池供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射频传输信号,辐射范围为半径100米,供电为24-48V的直流电;控制电脑采用双显卡,双显示器;表决软件应与发射器配套,并且提供人性化可编辑界面,方便操作人员操作。3.2.2. 有线电子表决系统有线表决系统由表决主机、表决单元、延长线、控制电脑以及表决软件组成;表决单元可分为三键表决和五键表决,采用手拉手连接方式,由主机供电;表决主机通过延长线与表决单元连接,主机具有两路输出,如果表决单元过多需增加扩展主机,主机需外供220V电源;控制电脑采

29、用双显卡,双显示器;表决软件应与表决主机配套,并且提供人性化可编辑界面,方便操作人员操作。3.3. 功能特点及设计要求3.3.1. 系统功能特点无论有线表决还是无线表决它们都是为投票表决而诞生的,只是工作方式不同而已;表决开始前会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人员排位、会议信息、议题编写、表决方式等;值的注意的是每次表决会议时,参会人员应该进行电子签到,以防漏票,通常表决单元上会自带签到功能,无需增加签到设备;控制电脑使用双显卡双显示器的作用是,主显示器为操作人员使用表决软件的控制界面,副显示器为表决结果预览界面;表决器在进行表决时会有指示灯闪烁提示参会人员;表决软件操作简单,具有固定的操作流程,只需

30、按提示一步步完成即可,前10-20分钟的准备时间足以。3.3.2. 设计要求 表决系统应可以选择不记名表决或记名表决。 表决系统应该可以选择第一次表决有效或者最后一次表决有效。 表决系统应可以通过设置表决签到人数来决定本次表决是否有效。 有线表决可以和发言系统无缝对接,且可选择由主席单元或者后台操作人员启动表决程序。 可提前设置表决时间或由主席单元决定表决程序的结束。 在表决结束时,统计结果应该以直方图、饼状图、数字文本等显示方式进行显示。 在启动表决程序时,参会人员应该先进行表决签到,签到模式可采用按键签到或者IC卡签到。 表决器应该具有显示屏,显示可以显示签到信息、表决结果等信息。 表决系

31、统应具有会议管理、议案管理、进程管理功能。 会议表决其应最多可支持十键表决,可进行0-100的打分。 有线表决系统和会议发言系统一起存在时,需将两个系统集成。 对于人员座位固定的场所可采用有线表决或者无线表决,对于人员座位不固定的场所,应该优先选择无线表决。 对于有线表决,会议主机应该能支持一定数量的表决器,或者通过扩展主机级联方式连接更多的表决器。 对于有线表决系统,会议主机应该支持“热插拔”。 控制电脑和表决主机之间应采用以太网连接方式。 对于无线表决系统应能够进行级联,最多需支持1200台表决器,且表决器使用范围应达到100米距离。3.4. 设备选型设计3.4.1. 无线表决系统设备选型

32、设计序号图例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单位技术参数确定原则备注1无线信号发射器每台收发器可支持不少于600 台无线表决器;具有无线双向收发功能;100 米无线射频收发范围(使用频率可选);系统可抵抗8000 V 静电干扰,符合GB/T 176一八-1998 国家标准;配合软件可进行多种形式的投票表决;收发器内设IP 地址,与控制电脑之间采用先进的TCP/IP 连接控制方式,可实现系统的远程控制、远程诊断;自带双口网络交换机可实现多台收发器级连。1台 根据场地选择1到2只无线收发器,对于小型会议室可直接安装于机房,对于大型会议室可隐蔽安装于天花吊顶内。(同时使用的发射器数量不超过2个,防止相互干扰) 无线

33、数字通讯,采用多级纠错和加密扰码,保密性极高,误码率极低 采用多频点发射器,如果某频点受干扰可切换到其它频点; 100台分机上传数据约1秒 分机开机自动搜寻分区广播并可自动加入符合条件的当前分区 100米无线射频收发范围(使用频率可选) 大液晶显示屏可显示表决状态和表决结果,操作简单直观 具有按键签到功能2无线表决单元具备3 -10个投票表决按键可选配合软件可进行多种形式的投票表决:同意/反对方式表决方式:赞成/反对/弃权选举方式:可进行多位候选人的选举响应方式:0/25/50/75/100打分方式:可选打分值0100评议方式:满意(四键表决: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键表决:满意

34、/基本满意/不满意)(二键表决:满意/不满意)合格(二、三、四键表决)称职(二、三、四键表决)1台 根据表决按键要求可分为3-10键表决。 根据外形可分为手持式和台面式无线表决。 无线数字通讯,采用多级纠错和加密扰码,保密性极高,误码率极低 100台分机上传数据约1秒 分机开机自动搜寻分区广播并可自动加入符合条件的当前分区 100米无线射频收发范围(使用频率可选) 大液晶显示屏可显示表决状态和表决结果,操作简单直观 具有指示灯提示功能 具有按键签到功能3控制电脑采用品牌电脑,具有双显卡,双显示器1台 主显示器显示表决操作软件界面; 副显示器显示表决结果,作为预览使用;4表决软件表决管理软件模块

35、包括投票表决管理、排位管理及人员管理等功能1套 具有投票表决管理、排位管理及人员管理等功能3.4.2. 有线表决系统设备选型设计序号图例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单位技术参数确定原则备注1表决主机连接电脑配合系统控制软件使用,具备更多功能:可集中进行话筒管理,可进行投票表决,并具多种表决形式:同意/反对方式表决方式:赞成/反对/弃权选举方式:1/2/3/4/5响应方式:-/-/0/+/+评议方式:满意(四键表决: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键表决: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二键表决:满意/不满意)合格(二、三、四键表决)称职(二、三、四键表决)表决方式(NPPV):赞成/反对/弃权/NPPV可

36、进行多种模式个人出席签到(门禁签到/坐席签到)系统主机可设IP 地址,与控制电脑之间采用先进的TCP/IP 连接控制方式,可以实现会议系统的远程控制、远程诊断和远程升级1台 能够满足会议的多种表决方式; 主机集成会议发言功能,可与会议发言系统合并使用; 支持不少于3个按键表决功能; 支持表决前签到功能。2表决单元具备多个投票表决按键;系统可抵抗12000 V 静电干扰,优于GB/T 176一八-1998 国家标准8000 V 的要求;具有按键签到功能;具备防水功能;具有多种表决方式;1台 “环形手拉手”连接,系统更可靠 系统单元热插拔功能 安装方式有台面和嵌入两种可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有

37、按键指示灯提示功能。3控制电脑采用品牌电脑,具有双显卡,双显示器1台 主显示器显示表决操作软件界面; 副显示器显示表决结果,作为预览使用;4表决软件表决管理软件模块包括投票表决管理、排位管理及人员管理等功能1套 具有投票表决管理、排位管理及人员管理等功能注意一:对于会议室的表决可选择带有表决功能的会议主机和有表决功能的会议话筒即可。参会人员可直接通过会议话筒上的表决按键进行表决。表决结果通过表决软件显示到屏幕上。设备选型可参考数字会议发言系统。注意二:对于大会场的有线表决系统,可选择会议主机、扩展主机、有线表决器若干台。表决结果通过表决软件显示到屏幕上。设备选型可参考数字会议发言系统。注意三:

38、对于大会场的无线表决系统,可选择无线表决收发器、无线表决器若干台。表决结果通过表决软件显示到屏幕上。3.5. 布线说明 无线表决统布线说明1、天花布线;2、布线管采用PVC或KGB管;3、线缆为网线和电源线。 有线表决系统布线说明1、地面布线;2、布线管采用KGB管;3、线缆为专业话筒线(大部分为8芯带屏蔽双绞线)。4. 同声传译系统4.1. 系统概述同声传译系统是实现各种大中小型国际会议同步翻译必不可少的会议系统设备。该设备可以实现多通道语言分配能力,保证发言者在发言的同时,内容被同声翻译成指定的目标语言,与会者可以随意选择自己能听懂的语言频道,及时了解发言内容。另外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同声传

39、译系统有4通道、8通道、16通道、32通道,每个通道传输一种语言,以满足不同场合需求。同声传译系统按工作原理划分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同传设备多用于一些固定的会议场所,有不便于移动、不便于租赁等缺点,在2010年之前已从市场上全面退出;但是会议话筒上集成同声传译功能的设备越来越多,因为这样可为用户节省一大部分资金,同时也保证了设备的最大利用价值。无线同声传译设备又分为调频型和红外型。由于调频型因为信号源受干扰因素过多,音质不理想,所以目前市场上的调频型同传设备已不多见,将很快被完全淘汰。而红外同声传译系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会议设备,该信号是通过红外传输,效果稳定,且保密性非常强,是同声传

40、译系统的优选设备。4.2. 系统分类与组成4.2.1. 无线同声传译系统同声传译系统由同传主机、翻译单元、信号辐射板、接收机以及接听耳机组成;同传主机有4、8、16通道可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配置,主机需外界供220V电源;接收机可分为4、8、16、32通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采用干电池或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供电;信号辐射板发射功率有一五瓦、25瓦、35瓦可选,不同的功率信号传输的距离也不等,在25米至75米之间,需外界供220V电源。 4.2.2. 有线同声传译系统 主要由同传主机、翻译单元、通道选择器和耳机组成;同传主机有4、8、16通道可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配置,主机需外界供220V电源;

41、通道选择器为64通道,足够以后扩展增加,有主机统一供电。4.3. 系统的功能特点与设计要求4.3.1. 系统功能特点 同声传译系统功能主要是将正在演讲的A语言同时翻译成B语言或其它更多的语言,工作原理是翻译单元通过监听A语言,同步翻译成其它语言,传输到同传主机经过转化再传输到信号辐射板,然后由辐射板将信号通过2-8M的红外短波传输出去,最后参会人员通过接收机收听信号,并且根据自己需求进行相对应的通道选择。4.3.2. 系统的设计要求 有线同声传译系统收听装置应该放置或安装于会议桌、椅子上,同时具有通道选择功能和音量调节功能。 系统中同时包括会议发言系统和同声传译系统时,应该将会议发言系统与同声

42、传译系统进行集成。 具有固定座席的场所可采用有线同声传译系统,没有固定座席的场所宜采用无线同声传译系统。 红外无线同声传译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4的有关规定。 同传主机应具有显示屏,可显示操作模式、语种信息、设置功能等界面。 同传主机应具备同传信号检测和监听接口。 辐射板和翻译单元宜采用“手拉手”连接方式,增强系统稳定性,简化施工布线。 同传主机应具备扩展接口,可用于两台主机进行合并,翻译语种最大可支持63种翻译语言。 考虑到外界不可抗因素影响,系统应支持线路“热插拔”功能。 同传主机必须具备消防报警联动触发接口,当发生警情时方便参会人员第一时间撤离

43、现场。 无线接收器应具有大屏LCD显示,可显示通道名称、语种信息、电池电量及信号状态。 红外信号收发器具有270超宽接收角度。 红外信号收发器可以正常工作于阳光下的环境。4.4. 设备选型设计序号图例名称技术参数数量单位技术参数确定原则备注1数字红外语言分配系统与其他符合IEC 61603-7标准的红外同传系统兼容,可交叉使用可接翻译单元可以分配的通道数量最多为4、8、16或32音频通道采用28MHz频段,不受高频驱动光源干扰1台 灵活的通道配置及通道质量模式 通道数量与系统中实际使用的通道数量自动同步功能 可以正常工作于阳光下的环境 不受会场座位限制,在信号发射范围内会议代表可任意走动 红外线不可穿透墙壁或天花板,保证了会议的私密性 基于无线电波的无线通讯有可能被窃听或受到无线电干扰,而选择红外传输的用户完全不必为此担忧2数字红外接收机采用较高传输频率 (28 MHz, IEC 61603 BAND ),不受高频驱动光源干扰;按钮式通道选择;具有带背光的大屏幕LCD 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