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元白与新乐府运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537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元白与新乐府运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元白与新乐府运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元白与新乐府运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元白与新乐府运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元白与新乐府运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元白与新乐府运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元白与新乐府运动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中唐诗歌(下) 元白与新乐府运动,元白诗派是指中唐时期与韩孟诗派同时而稍后的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赵翼:“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瓯北诗话卷四 表面看来,二者似背道而驰,但实质却都是创新,取途虽殊而归趋则同。,白居易:“诗到元和体变新” 。 “元和体” (宪宗) 系指元和年间广为流传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包括艳体在内的“杯酒光景间小碎篇章”;泛指元和时代流行的新体诗文。,“长庆体”(穆宗) 系以元白二人长庆

2、集名体,是指元白所创造的连昌宫词、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七言长篇叙事歌行体制。,第一节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氏长庆集 现存七十一卷。有影印宋绍兴本,不分前、后、续集,其中诗三十七卷,文三十四卷。 白氏长庆集所收诗,分讽喻、闲适

3、、感伤、杂律四类,共2800余首。,白居易大事记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白湟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父白季庚曾任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 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十八年(802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803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元年(806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盩厔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 元和二年(807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809),

4、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811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 十年(815年),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司马。次年(816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818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820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年)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拜秘书监,第二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

5、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2.诗歌内容,讽谕诗 感伤诗 闲适诗 杂律诗,(1)讽谕诗,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 第一,反映民众痛苦,同情人民,坚持为 民请命。 第二,揭露弊政和统治者的荒淫。,秦中吟十首其七

6、 轻肥 一作江南旱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誇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奇峰突起,使全诗顿起波澜,使读者动魄惊心,确是十分精采的一笔!,上阳白发人悯怨旷也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尚存焉。上

7、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总说)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对比其余宫女)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家人的期待)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杨妃的迫害)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秋日的孤单),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春日的孤单)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一生的孤单)以上赋写少年之苦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

8、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晚年的孤苦与封闭)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呼应主题,诗中刻意选取了一个终生被禁锢的宫女做为典型,不写她的青年和中年,而是写她的垂暮之年,不写她的希望,而是写她的绝望之情。形象而又富有概括力地显示了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语言通俗浅易,具有乐府民歌特征。采用“三三七”的句式,和“顶针”等句法,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式错落有致。诗中熔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炉,描述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在唐代以宫女为题材的诗歌中,堪称少有的佳作。,艺术特点: 第一、主题

9、的专一和明确。“一吟悲一事”。 第二、运用一二警句统摄全篇,达到言浅意深、平 中见奇的效果。 第三、叙事与抒情的结合。 第四、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第五、用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主题。 第六、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朴实无华。 第七、句式灵活,富于民歌情调。,(2)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点明主旨,指出玄宗倾国之念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

10、,春从春游夜专夜。汉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详写杨妃的受宠,暗写三千宫怨)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直写杨妃家族的受宠,暗写朝野的怨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直写杨妃陨灭,暗写将士亡国之恨),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

11、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宫叶满阶红不埽。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移步换景,兼多角度赋写玄宗的痛苦,以景写情,兼议论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12、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莫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加入传奇性,赋写杨妃和

13、玄宗的前世来生,此生缘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恨”之长和无尽。唐宋诗醇:“结处点清长恨,为一诗结穴,戛然而止,全势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诗歌特点:1、故事中可以融合汉武带与李夫人的故事,增加传奇色彩。2、长恨歌的恨内容层次较多,重点是玄宗的痛苦,也也暗写宫女、朝野士人、作者自己、黎民、以及杨妃的痛苦。故事的讽谏意味通过恨的惨烈和无尽足以使君王引以为戒。3、长篇歌行的行文跌宕流畅、声情并茂,源于换韵、骈散结合、似对非对、顶针、比兴、议论、抒情等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长恨歌 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时作者任盩厔县(今陕西周至

14、)县尉。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帝王重色轻国 妃子娇媚恃宠,杨贵妃下落之谜:,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死时38岁 。死于乱军之中。系吞金而死。流落于民间。远走美洲。逃亡日本。,太平广记卷第二十 “杨通幽”,杨通幽 杨通幽,本名什伍,广汉什邡人。幼遇道士,教以檄召之术,受三皇天文,役命鬼神, 无不立应。玄宗幸蜀,自马嵬之后,属念贵妃,往往辍食忘寐。近侍之臣,密令求访 方士,冀少安圣虑

15、。或云:“杨什伍有考召之法。”征至行朝。上问其事,对曰:“虽天上 地下,冥寞之中,鬼神之内,皆可历而求之。”上大悦,于内置场,以行其术。是夕奏曰: “已于九地之下,鬼神之中,遍加搜访,不知其所。”上曰:“妃子当不坠于鬼神之伍 矣。”二日夜,又奏曰:“九天之上,星辰日月之间,虚空杳冥之际,亦遍寻访而不知其 处。”上悄然不怿曰:“未归天,复何之矣?”炷香冥烛,弥加恳至。三日夜,又奏曰: “于人寰之中,山川岳渎祠庙之内,十洲三岛江海之间,亦遍求访,莫知其所。后于东海之 上,蓬莱之顶,南宫西庑。有群仙所居,上元女仙太真者,即贵妃也。谓什伍曰:我太上 侍女,隶上元宫。圣上太阳朱宫真人,偶以宿缘世念,其愿

16、颇重,圣上降居于世,我谪于人 间,以为侍卫耳。此后一纪,自当相见,愿善保圣体,无复意念也。乃取开元中所赐金钗 钿合各半,玉龟子一,寄以为信,曰:圣上见此,自当醒忆矣。言讫流涕而别。”什伍 以此物进之,上潸然良久。乃曰:“师升天入地,通幽达冥,真得道神仙之士也。”手笔赐 名“通幽”,赐物千段,金银各千两,良田五千亩,紫霞帔、白玉简,特加礼异。,长恨歌的主题有三种说法: 一、爱情主题说(颂情说 )。颂扬李杨的爱情。 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二、政治主题说(讽喻说)。重点在于讽喻,谴责 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 和同情交织。,长恨歌的艺

17、术特色,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极浓的长篇叙事诗,是一出美化了的宫廷爱情悲剧。是白居易对叙事诗的一大发展创造。 第一、长恨歌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 诗人精心构撰,对安史之乱、马嵬之变、平乱回京这些历史事件没有具体展开描写,只是作为抒情的桥梁,一笔带过,而将大量笔墨集中在铺写两人的苦苦思恋。,第二、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特点。 人物十分单纯,诗中着力塑造的是李、杨两个人物形象,而且主要是通过心理刻画完成的。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不仅成功的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有效地推动了悲剧故事的发展。,作者打破了他写讽谕诗所坚持的“其事核而实”、“不为文而作”的规则,在叙事过程

18、中一再使用想象和虚构手法,浓烈的抒情贯穿于叙事的全过程,为情而作,非为事而作,使得全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第三、最大的艺术个性:宛转动人,缠绵悱恻。 诗人把人物语言与作者语言融合在一起,运用虚构和想象来发展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以优美的语言创造意境。,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 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在这点题之笔里,刻骨的相思变成了不绝的长恨,特殊的事件获得了广泛的意义,李、杨的爱情得以升华,普天下的痴男怨女则从中看到自己的面影,受到心灵的

19、震撼。,相关诗文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李商隐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 金高有邻 事去君王不奈何,荒坟三尺马嵬坡。 归来枉为香囊泣,不道生灵泪更多。 马嵬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戏曲影响,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白朴梧桐雨洪昇长生殿马致远青衫泪,(3) 闲适诗 内容多为表现独善其身的自慰心情,如养掘、赠王山人、游悟真寺等可做代表。,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吕二炅吕四颎崔十

20、八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元时为校书郎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谁能雠校闲,解带卧吾庐。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酤。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以日常生活入诗始于陶潜,继之以杜甫,盛于白居易。而懂得守拙的智慧是白居易闲适诗歌给我们的重要启迪。坏的处境还一个角度,就能发现它的好处,平和全面地思考和理解环境既是一种

21、达观,也是一种安贫乐道的坚持。,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坐愁红尘里,夕鼓冬冬声。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 “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道出淡泊世事并非易事,一夜之后,尘虑复生。有趣是的通过再读友人的诗歌,诗人达到 “时时勤拂明镜台”效果,而不是参禅打坐,因为诗歌中记录了他们散步曲江的领悟。,饱食闲坐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扪腹起

22、盥漱,下阶振衣裳。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朝廷重经术,草泽搜贤良。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 诗歌中貌似无所用心的感受和生活点滴细节常常被人误读为老迈和昏庸,但对照太和九年的甘露之变,诗人的睿智和从容不能不令人感叹,决定进与退的不仅仅是本能的勇气和简单直接当担,还有从容不迫的气度和洞晓全局智慧。,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酒是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

23、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炉火又正烧得通红。泥炉既小巧又朴素,嫣红的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是那样地诱人。 备下这酒与炉火,虽是寻常之物,但是在一场暮雪眼看就要飘洒下来的黄昏,可以想见,森森的寒意,在温暖的火炉和主人殷殷的邀请下,变得一下都充满温馨和惬意。天色向晚,有闲可乘,除了围炉对酒,还有什么更适合于消度这欲雪的黄昏呢? 结尾的问句意味深长,主人发出邀请的画面后,事后的故事需要读者填补,这让人想起王维的简朴和丰腴的绝句。,白居易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4)杂律诗

24、 杂律诗包括杂体和律体,或流连光景,或与人酬唱,争一日之长,内容没有太多可取的地方,不过此类诗数量最多,其中有些抒情写景的小诗艺术水平较高。,钱唐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在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初平”“几处”“谁家”“

25、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可是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 这首写景诗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宕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白居易诗歌的特点1、白居易讽喻诗以新乐府系列为代表,多即事名篇,一吟咏一事。人物事件高度典型化。或对比,或卒章显,或者直抒胸臆。充分体现了白居易对诗教功能的重视。2、白诗的内容广泛、数量众多,可谓总体皆备

26、。其中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的分类体现了他对诗歌抒情、言志、讽谏三种基本功能的重视。3、白诗语言平白如话,浅显易懂,又不乏曲尽人情,清新自然对仗工整的佳句。情感真实,感人甚深。,4、白居易同样有明显的以文入诗的特征。他的诗歌篇幅之长,语词之富,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位诗人。超过100韵的诗歌,杜甫只有1首,而元、白均超过3首。他的韩愈的不同在于一个致力于古奥生僻的词语,一个力求明白晓畅。但是共同的是都采用赋法入诗,从不同角度和方位全面展示作品内容。5、白居易把日常生活细节引入的诗歌,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题材来表现,这是对孟子独善其身理念最好的文学表达,是他对守拙和自我调适的艺术理解。这对于开拓新的文学

27、意境和精神风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白居易的闲适诗对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影响不容小视。,第二节 元稹,元稹 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和白居易并称“元白”。,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元稹:与白居易为诗友,世称“元白”。 推崇杜甫“即事名篇”,主张“刺美见事”。 元稹评价杜甫: “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昔人之所独专矣!”,“元白”并称 白居易(772年846年) 元 稹(779年831年) 二人自

28、贞元年间相识到元稹大和五年去世,接近30年的友谊。政治主张大同小异和诗歌理论认识、价值取向趋同。患难与共、相互支持。,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元白(通江)唱和: 元白通江时期(元和十年三月三十日至十四年三月十日)的唱和诗计79首。其中白居易42首(不包括其酬和元稹江陵时诗放言五首),元稹诗37首。 次韵诗、长篇排律、叠韵唱和,中唐诗人间有交往唱和之风,当时应进士举者 “多务朋游,驰逐声名”,形成了“侈于游宴”的“长安风俗”。,元稹诗歌,乐府古题

29、十九首新题乐府十二首连昌宫词行宫遣悲怀三首,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初娶京兆韦氏,字蕙丛,官未达而苦贫韦蕙从逝,不胜其悲,为诗悼之曰:“谢家最小偏怜女”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

30、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取次:次第,依次。,比兴手法索物以托情 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 。 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遣悲怀三首 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所写的三首七言律诗。韦氏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即元和四年(809)七月,韦氏去世。此诗约写于元和六年前,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

31、务东台任上。 黔娄:齐人,隐士,不肯出仕,家贫,死时衾不蔽体。长藿:豆类植物的叶子,指粗劣的食物。泥他:好语央求。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遣悲怀三首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

32、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还能为妻子做些什么呢?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

33、,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遣悲怀三首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邓攸:字伯道,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逃至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窅冥:幽暗貌。第三首首句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

34、限。人生百年,又有多长时间呢!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善良,却终身无子,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不等于白费笔墨!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行 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菊 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三节 新乐府运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分乐府为十二类,其最后一类标

35、名为“新乐府辞”。 新乐府即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是乐府诗的继承和发展。 建安诗人借古题写时事。 杜甫 “因事立题,即事名篇”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除白居易而外,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也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

36、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新乐府” 三点注意: 用新题。 写时事。 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白居易的诗论,第一,要求诗歌为政治服务。 第二,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认为诗歌 植根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第三,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白居易总是把内 容放在首位,要求语言、形式为内容服务。 “不务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诗歌的局限性: 过分强调诗歌创作要“合于时”“俾补时阙”,把为封建统治服务视为诗歌的唯一功能,而往往忽视了诗歌多方面反映现实人生、抒写个人感情的作用。 过分强调“事核而实”,而往往把艺术真实同生活真实

37、混合起来;他过分强调“质直”、“顺肆”,而往往否定了诗歌艺术风格、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张籍(约766年 约830年),唐代中后期诗人。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访张籍。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15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籍为太祝10年。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15年后,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年),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年

38、),迁国子司业。 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和当时的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 如采莲曲江南曲。,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

39、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 今

40、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张籍,本事诗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苏曼殊,张王乐府,1、好用七言歌行体,2、篇幅都不长却又都好换韵,绝少一韵到 底,令人有急管繁弦之感;3、结尾两句重笔(同时配合换韵)来突出 主题,但主观议论较少,往往用人物的 自白,或只摆一摆事实,便戛然而止。4、语言方面,也以通俗明晰为主,但颇凝 炼清新。,五、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诗歌 永贞革新: 永

41、贞元年(805),唐顺宗李诵即位 ,他的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居翰林用事,引用韦执谊为宰相。他们与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结成政治上的革新派,共谋打击宦官势力。,朝廷宣布罢宫市五坊使 、停宦官俸钱、取消进奉、收夺宦官兵权。罢免贪官,蠲免苛杂。引起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及与之相勾结的节度使的强烈反对。 王叔文被贬后赐死,王伾外贬后不久病死,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及韦执谊8人均被贬为外州司马 。“二王八司马” 。,(一)刘禹锡:,朴素唯物主义者 天人交胜 白居易曰: 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1.讽刺诗 (玄都观两首,纯用比体)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

42、子 :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2.寓言诗(托讽禽鸟,寄词草树) 3.怀古诗:乌衣巷、西塞山怀古 4.竹枝词,善于熔形象与哲理于一炉,反映诗人对社会、人生理智观察与思考。 芳林新叶摧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天地英雄气, 千秋当凛然”。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雄浑爽朗 “诗豪”(白居易语),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43、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二)柳宗元 魏庆之诗人玉屑:“万世不能磨灭” 。 清吴乔:围炉诗话“诗之圣” 。,柳诗的特色: 清劲苏轼、方回 神骨泠然,绝出烟火胡应麟 峻洁王士祯 哀怨沈德潜,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 行峻洁兮貌齐庄, 气混溟兮德洋洋。,柳诗的特点:峻洁、冷隽、劲峭。,柳宗元与刘禹锡, 政治上:一起参与永贞革新。 创作上:诗文俱佳,相互唱和。 生活经历上:一起进京应试,同榜登进士第。同朝为官,一起共事。后又因革新失败双双一贬再贬。 刘贬朗州,柳贬永州。十年后,先后结束贬官生涯聚会长安。刘禹锡阙下口号呈柳仪

44、曹:“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第二次又双双被贬。 柳被贬柳州,刘被贬播州,改贬连州。 柳宗元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柳宗元四十七岁时含冤长逝,四子皆未成年。 刘禹锡为柳宗元整理遗稿、收养后代。,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柳宗元五言诗“妙绝古今”。 高古淡泊,气韵沉郁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翁的精神世界: 清高孤傲,甚至凛然不可侵犯。 这是一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 过于孤独,过于冷清 渔翁的形象: 遗世独立,峻洁孤高 寒江独钓图,韦诗“出手稍易”平和淡雅 柳诗“构思精严”刻削峻洁,登柳州

45、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愈高愈远感物起兴 辽阔的境界、深广的情意 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近处所见风急雨骤 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 赋中兼有比兴: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由近

46、及远心驰远方 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 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上实下虚, 两句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具有“流水对”的优点。,尾联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望而不见,或可互访相慰或互传音问; 然山岭重叠,江流纡曲,终各滞一乡,孤独潦倒。 一同被贬,已属心伤;彼此隔离,则情何以堪 !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藉 一垫一转,沉郁顿挫。 此联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慨叹相同的宦海遭遇,点明寄书寓意,照应收束了上文。,全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 构思缜密,感情深沉,蕴藉含蓄,极富感染力。,余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也。 陈衍石遗室诗话 开元是唐诗极盛,尽变古体的时代。 元祐则是苏、黄出而宋诗风格大备的时代。 元和之变是唐、宋诗转变的关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