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600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援建项目: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海援建项 目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新 疆 新 咨 工 程 咨 询 有 限 公 司二零一零年十二月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1.1.2建设地址莎车县城南新区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1.1.4项目主管单位:莎车县人民政府1.1.5建设单位莎车县民政局1.1.6事业法人陈小波1.1.7建设年限2011年1.1.8主要功能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由儿童福利院、养老助残中心、双拥优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及配套设施组成,主要承担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残障人士以

2、及其他需要救济人员实行救助和负责供养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1.1.9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一、建筑总面积20000,其中:1、养老助残中心、双拥优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12000,设置供养床位达到孤寡老人500床位、残障500床位。其中:综合楼框架结构3层,具备老年活动中心、双拥优抚中心功能,内设有双拥优抚接待大厅和接待窗口、食堂、医务室、护理康复、棋牌室、阅览室、影视放映厅、心理咨询室、体育娱乐室。宿舍楼框架结构2层:设1000个床位、公用洗漱室和洗衣房。2、儿童福利院建筑面积8000,设置供养床位达到900张,框架结构六层。设有宿舍、食堂、

3、医务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影视放映厅等。3、配套设施包括门卫、围墙、院内绿化、室外活动场地、院内道路和停车场等。其中:门卫室65平方米,院内绿化一五000、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院内道路一八100。1.1.10项目规划用地面积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0000(约60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6900;绿化面积一五000;室外活动场、道路占地面积一八100。1.1.11项目投资估算固定资产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1)按费用构成划分:工程费用5372.6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9.54%;工程建设其他费292.4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87%;预备费335.0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5

4、8%。(2)按分项构成划分:建筑工程费6372.6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9.54%;其它费用627.4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0.46%。1.1.11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全部申请上海对口援建项目资金。1.2莎车县民政局基本情况莎车县民政局是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之一,系国家行政机关,正科级单位;位于莎车县新城路8号院。内设机构老龄办、地名办、社会事务股、救灾救济股、优抚安置股、局办公室、城乡低保管理中心、综合福利中心、社会福利院、殡葬管理所。 现有人员29人,其中行政人员一三人,工勤人员2人,参照人员4人(地名、老龄),事业人员9人(城乡低保中心),工勤岗位1人。 莎车县民

5、政局是县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行使对社会事务行政的管理,承担着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部分任务。其作用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社会管理和建设中发挥调解、稳定、助动作用,具有政治性、协调性、社会性、群众性、多元性的特点。民政工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但最直接的服务对象还是三类群体:一是受灾群众、贫困人口、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体;二是老年人、残疾人、“三孤人员”等特殊群体;三是军烈属、在乡老红军、复员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等重点优抚群体。主要业务包括: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社区建设、优待抚恤和烈士褒扬、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双拥工作、救灾救济、城

6、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社会福利事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行政区划、地名管理、边界争议调处、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管理、婚姻登记管理、殡葬改革管理”三孤人员”收养管理、福利彩票管理发行、老龄问题研究、在华难民接收安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1.3莎车县社会福利院基本情况莎车县社会福利院隶属于莎车县民政局管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7人,其中领导干部2名、护理员8名、工人7名。目前在院供养五保老人93位,其中男性53人,女性40人。莎车县社会福利院的主要职能是:根据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的规定,负责对无法定赡养人的鳏、寡、孤、独老人实施社会赡养,把党和政府对鳏寡孤独群体的

7、关怀和温暖传递到他们的心中,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目前莎车县“三无”老人共532人,由政府供养终生,其中一部分集中供养在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一部分实行分散供养。社会福利院主要任务是收养市区“三无”老人、孤残”三孤人员”、弃婴,实行养、治、教并举的工作方针,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属于上海援建项目,其主要使用功能包括老年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救灾物资储备库及设施配套设备等。1.4 项目背景2010年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按照会议确定的“结对支援”方案,19个省市分别结对援助新疆12个地(州)市的82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8、的12个师。会议要求按中央的决策部署,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支援新疆的有效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支援的优先位置,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着力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力争经过5年努力,在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10年努力,确保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针对南疆和田、喀什、克州等三地州经济社会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指出“要从这些地区的实际出发,研究并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加快这些地区发展步伐,帮助广大农牧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论述为喀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莎车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上海

9、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四县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南疆三地州之一的喀什,是维吾尔族文化发祥地,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在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全局中地位突出。在上海对口支援四县中,莎车县、泽普县和叶城县相对集中于喀什地区的南部,巴楚县位于喀什地区的东北部。四县区域面积5.96万平方公里,占喀什地区36%,下辖16个镇、57个乡、21个农林牧场。2009年,四县区域内人口166.59万人,占喀什地区41%。在四县中,莎车县距喀什市198公里,泽普县距喀什市226公里,叶城县距喀什市260公里,巴楚县距喀什市276公里。四县距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一三00-1700公里。2009年,四县生产总值总和为125

10、.57亿元,占喀什地区38.5%;人均生产总值为7658元,三次产业结构平均为44.43:24.7:30.8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和为5.4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5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626.5元。目前,四县都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四县中,56乡镇是扶贫开发重点乡镇,54行政村是扶贫开发重点村。四县尚有贫困人口56.78万人,占四县总人口的34.4%,占喀什地区贫困人口的60%,占新疆贫困人口的1/3,其中莎车县贫困人口最多,占全地区的1/2。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发生和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等多方面的原因,莎车县民政局供养事业的现状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莎车县

11、于199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2009年末全县财政总收入1.45亿元,财政自给率不足10%。由于历史原因,莎车县目前尚有城乡无户籍人口8.一五万人,其中居住城市人口3.31万人,这部分人员居无定所,长期依靠租住他人房屋安歇,依靠打临工维持生计,居住农村人口4.84万人,由于无户籍,没有土地承包权,主要靠给邻里帮工维持基本生活,多年来,这部分人员由于生活十分困难,尤其是年老体弱人员主要依靠县民政部门的临时救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恤孤慈幼、扶老助残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海内外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社会福利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

12、力。不断改进工作,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提高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残障人士、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和孤儿的服务水平。莎车县民生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六种责任”,以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为目标,用好用足中央、自治区下拨的各类专项保障资金,稳步推进以城乡社会救助,救灾救济、优待抚恤、社会福利等各项工作,民政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为促进莎车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莎车县“三无”老人共532人,由政府供养终生,其中一部分集中供养在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一部分实行分散供养。全县城市“三无”人员的生活供

13、养标准由最低的为238元/人月,最高的为238/人月。县党委和市人民政府把“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供养问题放在心上,健全养育制度,完善福利设施,推进特殊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广大三孤人员、流浪、乞讨人员、残障人士 、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奉献爱心,使他们和其他正常人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生活。为此莎车县委、县政府提出综合福利中心的建设,将提供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生活保护场所,是切实保障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具体举措,必将有力地推动社会福利供养事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开创莎车县社会福利事业的新局面。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福利机构作为“十一

14、五”时期公共服务重点工程。该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自治区“关爱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高莎车县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水平的需要,切实保障城乡广大“三孤人员”、流浪、乞讨人员、残障人士的基本生活权益,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特殊困难保障群体,为特殊困难人群创造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莎车,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将发挥积极的作用。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项目的建设是县政府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民生基础设施更加配套,孤儿、孤老、孤残的养育、

15、护理、康复水平全面提升,社会福利事业在均衡利益、调处矛盾,共建和谐、传播文明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拟建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主要承担着全县社会“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的集中供养、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救助保护工作同时具备社会救助等方面的需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目标,为加强“三孤人员”救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方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满足“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和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有利健康生活、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16、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扩建项目实施后,将彻底改变原有的福利院面积小,床位少,集中供养率低等这一现状,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亮化美化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逐步建立以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为管理服务平台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把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建设成社会福利和敬老院的管理平台,建设成为孤老孤残孤儿提供救助的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将在莎车县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是特殊困难群体,是应由政府供养保障的重点人群。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现有配套设施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实现集中供养城乡“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散居社会

17、寄养在不同家庭中。由于寄养家庭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家庭贫困,经济负担较重,其供养能力有限。同时,莎车县由于地处边远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欠发达,社会福利机构发展严重滞后,集中供养比例较低,不能满足城乡“三无人员”及其它困难人群的入住需求,与莎车县的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因此,改扩建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利民惠民势在必行。“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学习、医疗、康复和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集中供养,较好地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喀什地区属南疆三地州贫困地区,社会

18、福利机构设施服务设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数量比较少、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健全、服务不完善、居住条件较差等问题,远远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福利供养工作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以提高集中供养率为目标,以改善“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人安居环境为重点,通过新建、改扩建方式,大力推进社会福利院建设,形成了基础设施标准化、资金投入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五保工作新格局。完善的社会福利院配套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人能幸福安详地生活。项目建设也是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日益深化,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1.6

19、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6.1研究工作依据1、国务院国发20073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国务院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3、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颁发的关于福利机构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4. 民政部等一五部委关于加强“三孤人员”救助工作的意见5、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民政部令第19号;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纲要;7、 喀什地区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8、喀什地区统计年鉴2008;9、莎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1.6.2 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可行性;(2)落实项目建设的条件;(3)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4)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安排资金使用计划。1.7研究结论1.7.1 研究结论拟建项目为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项目建成后在服务质量上确保食品卫生和人身安全,而且为服务对象定期洗澡、晾洗衣被等健康、文明的五保生活照料方式,各个健身室、活动室、医疗室、阅览室等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管理方式上,理体现了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水平,既为院民提供吃穿住医的基本生理物质需要,同时也为院民提供健康、长寿的精神文化需要。项目的建设可以提升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的供养水平规模标准,位置合理,交通便利,给排水、供热、供电、通讯等配套条件可靠,建设方案符

21、合莎车县城镇规划要求,布局合理,社会效益明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1.7.2 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 单 位指 标一建设规模1规划用地面积m2400001.1建筑占地面积m269001.2绿化面积m2一五0001.3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道路硬化面积一八1002主要建设内容:综合福利中心建筑面积m2200002.1养老助残中心、双拥优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m2120002.3儿童福利院综合楼m280002.4供排水外网m27402.5室外供暖管网m22402.6室外供电管网m1260三规划指标1容积率0.502建筑密度%17.253绿化率

22、%37.50四项目建成后床位及储备容量19001儿童福利院项目建成后床位数床9002养老助残中心建成后床位数床1000五项目建设期年1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万元6000.001)综合福利中心项目建筑工程费万元5372.602)设备购置费万元3)其他费用万元627.40第二章 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2.1 建设场址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位于莎车县城南新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0000(约60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6900;绿化面积一五000;室外活动场、道路占地面积一八100。项目根据莎车县城南片区结构规划土地使用规划(2010年)规划图,用地面积约60亩,为国有划拨土地,界线清晰,无产权纠纷。2.

23、2 建设条件2.2.1莎车县社会经济情况莎车县位于新疆西南边陲,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县境内平均海拔高度1231.2米,总面积为8195.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一五7万亩。全县辖7个区(7个镇、22个乡)、7个农场、491个行政村、一五个社区。现建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远期规划60平方公里。截止2009年底,全县户籍总人口为7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8万,农村人口56.8万,有城市低保对象一三022户37165人,占全县城市总人口的20.88%,农村低保对象37460户107280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一八.89%。莎车县2009年社会生产总值

24、280920万元,比上年增长35.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一五6745万元, 比上年增长33.79;第二产业增加值489一三万元,比上年增长53.8%;第三产业增加值75262万元,比上年增长27.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0一三元,增长33.一五 %。莎车县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56.3:一五.3:28.4调整为2007年的55.8:17.4:26.8。2.2.2气候莎车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稀少,气候干燥,日照长,蒸发量大,晴好天气多,年平均气温11.4,极端低温-27。降水季节颁布不均,多集中于夏季。常年多西北风,春夏风带较大,年平均风速1.9米/秒

25、。无霜期长,平均为210天,最长达243天。2.2.3交通莎车县境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3一五国道、2一五省道贯穿全境,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3.11公里。拟建场址位于莎车县市区内,交通十分方便。2.2.4 场地拟建工程场地位于莎车县城南新区,拟建筑占地范围之内无建筑物,场地内未发现坑、穴,滑坡、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条件较好,基本平坦,坡降不大,有优越的建设条件。2.2.5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对拟建场地进行的现场踏勘,结果如下: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经野外勘察和室内实验分析结果,地基土主要由粉土及细砂构成,在冬夏两季勘测其稳定地下水位为自然地面以下2.

26、7-3.0米,土壤含盐量相对较高。1、地层构成自然地面以下地层结构自上而下分为三层,其中粉质粘土为主要土层。第一层:粉砂,该土层分布不均匀,自然地面以下0.30.9米,平均厚度0.55米,呈稍密至中密状态。第二层:粉土,局部加有粉质粘土和中砂土薄层。含少量钙质结构,该土层呈湿-很湿,可塑-软塑状态。该层埋深至自然地面以下0.82.5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fak=90kpa。第三层:粉质粘土,该土层呈湿-很湿,可塑-软塑状态。该层埋深至自然地面以下2.54.5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fak=一五0kpa。2、地下水该项目工程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其稳定水位为自然地面以下2.7-3.0米,工程场地和

27、地基较稳定。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结论(1)拟建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乙级,地基等级为三级。(2)拟建场地类型属软弱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标准冻土深度0.8m,属非永久性冻土。(3)该场地为均匀性场地,场地为稳定场地。2.2.6 配套条件莎车县城镇规划建设整齐,水、电、路基本配套。拟建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位于莎车县城区内,水电路等设施均入莎车县城市供排水网络和城市电网,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1)供水水源由莎车县自来水公司供水主干管接入,拟建项目的用水只须

28、从支管引入即可。(2)排水主要包括污水和雨水。项目建设污水经处理后排入莎车县城市的排水支管网,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3)采暖由新建锅炉房集中提供供暖系统。(4)项目的电源、供电由县电力公司供给。(5)消防系统均为室外消火栓系统结合室内消火栓系统和手提灭火器。建筑周边间隔50米设1个消火栓;在楼内设1个100立方米的备用消防蓄水池;室内采用消火栓和手提灭火器;消防系统用水来自城市管网和地下消防水池。2.2.7施工条件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拟建场地周围空地较大,场地平整、开阔,道路畅通,具备施工场地和供电、供水、运输等条件。2.2.8场址现状1、土地权属类别本项目占用的土地为国有土地,用地类型

29、为居住建筑用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为划拨。本次项目用地范围内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2、部门意见及土地现状根据县建设规划部门、国土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项目建设符合城镇总体规划,项目用地符合县土地使用总体规划。2.2.9征地拆迁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县城南新区,无征地拆迁。2.2.10建设条件评价拟建的建设项目位于县城南新区,场地地势较平坦,地质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周围空地较大,具备施工场地和供电、供水、运输等条件。当地砂石料来源丰富。公路运输条件好。同时,有较多的施工经验丰富的建设施工队伍。因此,本工程建设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是可行的。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方案3.1 建设原则和目标1、项目建设具备社

30、会救助功能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其他需要救济的人员实施救助,提供临时住宿场所,提供食物、医疗等服务。2、项目建设具备供养残障人士、孤老和孤儿功能。负责供养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和孤儿。3、项目建设具备医疗护理、康复娱乐、教育娱乐功能。为需要救助人员、残疾人、智障人、老人以及孤寡老人、孤儿提供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和教育培训服务。4、项目建设具备双拥优抚功能。指导和协调全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负责做好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等的抚恤补助优待工作。建设项

31、目以一个中心主题,两条活动主线,三大功能分区。分另别是:一个中心主题,即整体园林 式风格:两条活动轴线,以纵贯东西、南北两个方向为主线,以使用人群对环境的动、静需求为方向,决定基地内各功能分区的定位,靠近出入口处布置好动、热闹的功能,如综合楼、儿童活动场地。越往基地深处行进,随着环境的安静布置了好静、安宁的功能。如老人公寓、残疾人供养中心。两条主线的中心相交区域,布置公共服务功能分区,利于不同分区的人群享受公共服务;三大功能分区,即综合功能,服务功能,疗养居住功能。3.1.1 建设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基本建设和“三孤”人员安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

32、建设规模,做到选址合理、功能健全、设施完善、安全卫生。布局要合理,规模要适度,标准要合适,设施要实用,量力而行,保证改扩建后的设施用得上、用得好。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适应“养、教、治、康”及职业技能培训的服务内容,为“三孤”人员提供环境优美、设施健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养育保护场所和设施设备,形成满足“三孤”人员生活和全面发展需求的建设格局。3、科学配置,完善功能。实施建设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建设,围绕“三孤”人员生活需要,逐步提高政府的投入和保障水平。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运行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运行效率。

33、4、力行节约,严格管理。贯彻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依托现有社会福利设施进行建设。建立和落实项目责任制,加强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监督和评估;在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管理费用,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坚持科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5、社会福利机构设施建设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3.1.2 建设目标1、项目建设老年人以养老为主,通过适当劳动、思想教育和文娱活动,使老人身心健康,心情舒畅,幸福地度过晚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居”。2、对健全孤儿和学龄“三孤人员”,做好养

34、与教相结合,使他们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对孤残低能“三孤人员”,做好抚养、治疗、教育等工作。3、建成后达到新增1900张床位。实现全市城乡“三孤”保障群体集中供养的床位数达到2000张的目标,实现城乡“三孤”特殊困难群体等保障对象,供养率力争达到80%以上。3.2 总体布局3.2.1总平面布置项目布局采用整体园林风格,将多栋建筑有机地整合到适当的位置,使整个项目看起来醒目大气、整体性强,在一定范围内能起到标志性作用。项目内部采用园林式布局,通过建筑物的单体摆放、连接,形成一定的视觉屏障,使整个院区的景观有了纵深感并具备可持续观赏性。供养中心整体设计处处

35、体现了人文理念,美化环境与建筑群和谐统一。主要功能区分:儿童福利院、养老助残中心、双拥优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四项功能3.2.2交通组织 1、结合交通道路规范设计原则 A. 统一性原则 交通组织与功能分区相统一,交通组织与空间塑造相统一进行路网规范。 B. 安全性原则 即以人为本,人车分流的组织形式。 C. 舒适性原则 道路与环境相适合,尺度宜人,创造滞留空间。3.3 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实际情况,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0000(约60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6900;绿地景观一五000.00;室外活动场、停车场道路占地面积一八100。一、建筑总面积20000,其中:1、养老助残中心、双拥优抚中心

36、、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12000,设置供养床位达到孤寡老人500床位、残障500床位。其中:综合楼框架结构3层,具备老年活动中心、双拥优抚中心功能,内设有双拥优抚接待大厅和接待窗口、食堂、医务室、护理康复、棋牌室、阅览室、影视放映厅、心理咨询室、体育娱乐室。宿舍楼框架结构2层:设1000个床位、公用洗漱室和洗衣房。2、儿童福利院建筑面积8000,设置供养床位达到900张,框架结构六层。设有宿舍、食堂、医务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影视放映厅等。3、配套设施包括门卫、围墙、院内绿化、室外活动场地、院内道路和停车场等。其中:门卫室65平方米,院内绿化一五000、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院内道路一八1

37、00。3.4 工程论述3.4.1 建筑工程设计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工程,在规划用地的正中间与其他建筑物成环形布局落成,同时在规划区内合理布置协调好新建建筑与旧建筑的位置关系。项目建成后,集办公、服务、疗养、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环境优美。项目建设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民生基础设施更加配套的体现 ,实现了孤儿、孤老、孤残的养育、护理、康复水平全面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3.4.2平面设计A、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筑设计,应考虑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在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功能流程明确并满足消防要求;室内外应尽量绿化。B、建设项目建筑风格应体

38、现民族地区特色、生态化和人性化等有机结合,整体造型错落有致,舒适大方,利用新型建材符合三无人员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空间,并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同时,突出结构形式和在造型中的作用,在外观设计上要与院内已形成的特色与近代建筑相结合的传统,建筑设计要有科学精神,其建筑艺术基调要凝聚时代特征,具超前意识,更体现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趋势和格调,并吸纳城市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文脉,体现出建筑个性及明显的标志性。C、在充分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社会发展要求,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空间,注重建筑物功能的设计。 D、充分利用地形环境,注重环境设施和绿化建设,使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创造优美、宁静的室内

39、外环境。E、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政策法令和有关规范规程,积极合理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达到先进合理、高效经济、安全适用等要求。F、注意环境保护,满足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G、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以利用节能;采取有效的外保温措施和节能材料,注意节约能源。3.4.3建筑标准(1)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01版),建筑物按其重要性分类,本工程属于乙类建筑,应按本区设防烈度7度进行抗震验算,并按7度进行抗震构造措施设置。(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2007-2001),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

40、级为乙级。(3)按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分三个安全等级,本工程属二级,结构构件按裂缝控制等级,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按三类考虑。(4)本工程平面利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编制的“建筑结构三维分析程序”(PKPM)进行结构计算。(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6)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7)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4.4建筑设计标准一、墙体1、建筑结构外围护墙采用250厚砌块墙外加60厚聚苯板保温墙;2、内隔墙采用100厚砌块墙轴线中分;3、风道、烟道及卫生间隔墙采用100厚五

41、防板隔墙;4、砌体隔墙与承重墙柱交接处,沿高度每0.5米,设26拉接筋,伸入墙内1米;5、两种不同材料墙体接缝处,沿缝贴300mm网格布,然后进行墙面抹灰施工;6、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房间室内防水层为1.5厚聚氯乙烯(PVC-P)柔性防水卷材。二、楼地面1、卫生间用洗衣房地面标高应低于相邻楼地面0.02米,并从门口向地漏找0.5坡。2、卫生间用洗衣房地面设防水层沿立墙卷起,高出楼地面0.30m。卫生间防水为双组份聚合物改性水泥灰浆;3、管道穿楼板时采用预埋套管法,套管高出楼面0.05m,管道与套管之间用沥青麻丝填塞严密。4、管道井门下口距地100,设100高门槛。室内地面:基层分层夯实,一五0厚

42、C一五砼垫层,用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后贴地板砖面层。三、屋面和地下室防水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施工做法必须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要求。具体为:刷着色剂图案保护层、2层3mm厚SBS防水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CL陶粒砼找坡层、80mm厚聚苯板及100mm厚加气块保温层、聚氯乙烯防水涂料隔气层及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门窗1、选用节能型门窗:室内采用0.8m*2.0m的实木门、单框双玻塑钢窗。2、根据地区基本风压值和建筑物高度核算门窗抗风压强度;3、各类门窗产品均须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明,防火门和防盗门产品应有消防局和公安局销售许可证;4、门窗护角为

43、M10水泥砂浆展面200,高度与门窗口同高;5、凡外墙面窗与墙身接口处必须用聚胺脂发泡剂嵌严密实。五、采暖:室内均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方式;六、给排水:卫生间内设有洗面器及蹲便器,贴板底设通风器;七、室外地坪采用200mm厚C20细石砼随打随抹,6m*6m设置伸缩缝并用沥青灌缝。3.4.5建筑的使用功能根据初步设想,莎车县综合福利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实用功能具体如下:(一)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0000(约60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19000;绿地景观5000.00;菜园、果园17166.6;室外活动场、道路占地面积12167。1、养老助残中心、双拥优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12000,设置供

44、养床位达到孤寡老人500床位、残障500床位。其中:综合楼框架结构3层,具备老年活动中心、双拥优抚中心功能,内设有双拥优抚接待大厅和接待窗口、食堂、医务室、护理康复、棋牌室、阅览室、影视放映厅、心理咨询室、体育娱乐室。该功能分区布置于整个场地中心位置,是各功能分区的联系节点,兼具餐饮、公共娱乐、医疗服务等多种功能。宿舍楼框架结构2层:设1000个床位、公用洗漱室和洗衣房。按照老年人性格特点有好动喜静之分,老年人公寓分栋布置,好动的老年人居住在靠近入口一方,方便进行公共活动,喜静的老人居住在离出入口稍远处,由公共服务部分的单体作为自然的屏障,很好的间隔出一块安静的转合式园林公建,方便老人小范围活

45、动与交往。2、儿童福利院建筑面积8000,设置供养床位达到900张,框架结构六层。设有宿舍、食堂、医务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影视放映厅等。项目建设设置于主、次入口之间,地块属于动区,切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附近布置儿童活动中心,并能通过中心活动区与生性喜动的老人进行交流。(二)、单体设计项目居住建筑居住布局均采用南北向通布局。在景观布置上力求做到每户有景的目标。1、根据实际需要,购置公寓楼配套设施(宿舍设备、床、卫生间、浴室、多媒体教学、医务室、食堂及厨房用具、网络室、值班室等配置。居室应配设单人床、床头柜、桌椅、衣柜、衣架、毛巾架、毯子、褥子、被子、床单、被罩、枕芯、枕套、枕巾、时钟、梳妆

46、镜、洗脸盆、暖水瓶、痰盂、废纸桶、床头牌等,介助、介护床头安装呼叫铃。2、室内家具、各种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餐厅应配设餐桌、坐椅、时钟、公告栏、废纸桶、窗帘、消毒柜、洗漱池、防蝇设备等。洗手间及浴室应配备安装在墙上的尿池、坐便器、卫生纸专用夹、废纸桶、淋浴器、坐浴盆或浴池、防滑的浴池垫和淋浴垫、浴室温度计、抽气扇等。3、设有必备的洗衣室:内有洗衣机、熨斗等。4、室外配置健身场所的健身器材,为“三孤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营造了舒适、整洁、安全的生活起居环境,有力提升了该院的收养规模和收养档次,使这些特殊群体能够在这个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大家庭里生活。3.5竖向设计拟建场地地势较平坦,坡度为1.5-2.2。设计中采用平坡布置方式,合理布置绿地,为污水、雨水、雪水的排放提供便利条件。3.6交通流线1、场地内有便捷明确的交通路线,在交通组织上,将人流与车流分开。路面为混凝土路面,横坡0.5,对内对外联系安全方便。2、区内道路与主干道直接相连,考虑了道路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并满足环形通道要求。3.7绿化与美化室外绿化面积一五000平方米。将广植低矮树木、花卉和草坪,绿化率达30%以上,以保证区内环境的文明整洁和优美。3.8建筑的使用功能综合福利中心建筑总面积20000并建设有附属供暖用房。项目建设功能布局表序号项目单位面积1综合福利中心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