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609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文 摘 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情报战愈演愈烈,网络已经成为主战场。然而,国内企业对竞争情报不够重视,反竞争情报意识更是淡薄。面对跨国公司为首的国外企业的严峻挑战,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引入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对网络环境下企业自身在信息暴露区(Internet)、商务通道(Extranet)和企业实体(Intranet)中的竞争情报脆弱点以及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进行分析;然后从宏观层面上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流程,在整体上把握反竞争情报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体系,对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商务通道

2、(Extranet)和企业实体(Intranet)的自身情报进行逐层保护,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公开与情报保护的博弈均衡。关键词:网络;企业;反竞争情报;竞争情报脆弱点 作 者:卢燕秋 指导老师:项文新Study on Corporation Counter-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Internet-based Environment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ntelligence war between corporations heats up, and the n

3、etwork has become the main battlefield. However, most of domestic corporations do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To make things worse, their sense of counter-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s commonly weak. Facing the serious challenge mainly led by oversea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4、domestic corporations must put much emphasis on counter-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network-base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starts up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unit model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counter-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analyses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vulnerabilities existing in

5、Internet, Extranet and Intranet of domestic corporations in net-based environment and some challenge from intelligence activity of competitors. Then, the author gives a macro-level elaborations of corporation counter-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cess in net-based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above an

6、alysis and elaborations, a counter-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working system comes into being, providing a layering protection of corporation intelligence existing in Internet, Extranet and Intranet, thus holding a game balance betwee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ts intelligence protection in internet

7、-based environment.Key Words: internet; corporation; counter-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vulnerabilities Written by: Lu Yan-qiu Supervised by: Xiang Wen-xin目 录第1章 绪论11.1选题目的及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国内研究现状11.2.2国外研究现状31.3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41.4本文研究方法41.5本文不足之处5第2章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概述62.1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

8、争情报相关概念及关系62.1.1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62.1.2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62.1.3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关系92.1.4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与网络信息安全关系92.2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特点102.3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必要性与紧迫性11第3章 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脆弱点与威胁分析123.1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脆弱点分析123.1.1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竞争情报脆弱点123.1.2企业商务通道(Extranet)竞争情报脆弱点173.1.3企业实体(Intranet)竞争情报脆弱点193.2网络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分

9、析213.2.1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223.2.2企业商务通道(Extranet)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263.2.3企业实体(Intranet)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27第4章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流程294.1网络环境下企业关键信息识别294.1.1从自身视角识别企业关键信息294.1.2从竞争对手视角识别企业关键信息314.2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脆弱点发现324.3网络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发现334.4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策略制定和实施344.4.1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策略制定344.4.2网络环境下企业反

10、竞争情报策略实施354.5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反馈与改进36第5章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体系构建385.1企业实体(Intranet)反竞争情报实现385.1.1企业实体(Intranet)反竞争情报管理395.1.2企业实体(Intranet)反竞争情报技术415.1.3企业实体(Intranet)反竞争情报法律建设435.1.4企业实体(Intranet)反竞争情报文化建设445.2企业商务通道(Extranet)反竞争情报实现455.2.1企业商务通道(Extranet)反竞争情报管理455.2.2企业商务通道(Extranet)反竞争情报技术475.3企业信息暴露区(Int

11、ernet)反竞争情报实现475.3.1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反竞争情报管理485.3.2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反竞争情报技术51结 语54参 考 文 献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8后 记59第1章 绪论1.1选题目的及意义信息时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传统企业运行模式、组织结构和生存环境的根本性转变,也使企业跨越时空限制,实现了国内国际市场“零距离”接触。然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情报制胜已成了不争的事实。随着竞争情报活动的深入,网络已成为企业竞争情报的主战场,“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新一轮网络情报战将会比以往更加激烈和残酷。然而,国内形势不容乐观,据我国

12、竞争情报专业组织成员单位的一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53.47%的企业考虑建立正式的竞争情报组织与网络,有18.75%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工作流程与情报网络,而拥有世界级情报网络,同时具有相当反情报能力的企业则为零 白益民. 企业情报战上演“潜伏”大戏. 2009-07-23. 。再加上当前我国企业体制、机制及观念等因素影响,竞争情报在企业高层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网络环境下反竞争情报意识更是淡薄,情报泄密事件频频发生,损失惨重。面对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国外企业的严峻挑战,国内企业如何在这场网络情报博弈中找到均衡点?如何在信息公开与情报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必须正视和深思的问题。鉴于此,笔者

13、认为,我国企业在重视和做好竞争情报工作同时,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已经迫在眉睫。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目前企业竞争情报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较多,从问世的10多部专著和9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来看,这方面研究已经日趋完善。而作为竞争情报硬币的另一面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从2009年5月-2010年1月对重庆维普、万方和CNKI等国内权威数据库进行连续跟踪调查,分别以“反竞争情报”、“反情报”、“竞争情报保护”等为关键词检索得到期刊论文8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9篇;博、硕士论文14篇,经过去重、综合统计结果如下表:表1:我国企业反竞争情报的核心期

14、刊论文情况年度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数量11316224523合计30表2:我国企业反竞争情报博、硕士论文情况年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合计数量1114222114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国内的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未,最早论述企业反竞争情报的是邱晓琳。她于1999年在中国信息导报中发表的企业秘密信息的反竞争情报保护中详细地阐述了企业反竞争情报的涵义、特点、工作步骤及其与竞争情报关系。之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企业反

15、竞争情报的概念、特点、泄密途径、措施、企业反竞争情报体系模型以及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整合等内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如孙励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反竞争情报博弈的构成要素,指出反竞争情报活动是一个非合作、不完全信息和动态博弈;孙涛涛在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的基础上对企业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进行整合研究;秦铁辉等人分别就OPSEC模型、米勒模型、Phoenix 模型做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并对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进行相关探讨。董淑娟将反竞争情报的博弈论和综合集成思想相结合,并分析和构建了企业反竞争情报动态博弈模型;杨之霞、张翠英则从知识流动视角探讨企业反竞争情报策略和措施,并构建基于知识流动的企

16、业反竞争情报体系。邵波还详细研究了反竞争情报体系中的早期预警及其风险识别与排序,并对反竞争情报体系中企业自身信息评估作为相关研究。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竞争情报研究的深入,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我国学界与企业界还未真正引起重视,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国内企业提供网络反竞争情报指导,也借此引起国内学界与企业界的关注与重视,这是本论文写作的初衷。1.2.2国外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对EBSCO、Elsevier Science Direct、LexisNexis Academic、PQDD等数据库进行调查,

17、分别以“counter intelligence”or“counter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or“defensiv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调查显示,国外相关文献数量相对较多,研究相对成熟。国外的企业反竞争情报最早源于军事,很多企业反竞争情报也因此与军事反情报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代表性的学者如John R.Nolan III论述了企业反竞争情报与信息安全的区别,并提出企业反竞争情报模型及工作流程;M.M.Helms等人分析了组织中信息泄露和控制措施缺失的原因及反竞争情报存在的困难和阻力,并提出积极的反竞争情报策略

18、以确保组织中关键信息安全;Steve Whitehead探讨了反竞争情报概念、作用,并提出结合企业管理保护好商业秘密和智力资产的反竞争情报策略;William M.Fitzpatrick,Donald R.Bruke在分析虚拟企业中由于业务外包和信息技术所导致的竞争情报脆弱点及威胁,并探讨虚拟企业的反竞争情报策略。Bill DeGenaro对企业反竞争情报与安全关系进行分析,并说明企业反竞争情报和竞争情报的密切联系,提出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竞争情报部门开展反竞争情报工作,并进行了相关案例分析。John J.McGonagle等人就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人员在自身情报保护中的角色转变,以及他们在网

19、络反竞争情报中的使命进行深入探讨。Ian Smith则分析了Web 2.0环境下企业员工和第三方可能通过各种新渠道-网络互动工具泄露本企业情报,如Facebook、SlideShare、Twitter等,并对这些新渠道存在的脆弱点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反竞争情报策略。 综上所述,国外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相对深入,应用性强。笔者认为,这与国外学者的自身背景存在很大联系,他们一般来自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服务的组织、咨询机构等,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从CIA或FBI军事反情报机构退役后转而从事反竞争情报工作的。同时,国外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给予反竞争情报极大关注,特别是在美、日、英等国。他们拥有专门

20、从事企业反竞争情报的咨询公司,如凤凰咨询、富德公司等。而且,美国已经设立了与SCIP同级别的反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Association of Counter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 , 简称ACIP)进行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探讨,这也表明反竞争情报已成为国外CI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另外,从美国FBI的最新反情报战略计划中可以发现,美国政府的反情报脚步已经开始踏入网络环境。随着反竞争情报脚步的加快,国外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将日趋完善。纵观我国企业竞争情报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力拓案众说风云,但其中也进一步暴露了我国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的不到位。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

21、情报形势将更加严峻,国内企业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克服困难,迎头赶上。1.3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本文引入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分析网络环境下企业在信息暴露区(Internet)、商务通道(Extranet)和企业实体(Intranet)中可能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以及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并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流程,把握反竞争情报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体系,对企业实体(Intranet)、商务通道(Extranet)及信息暴露区(Internet)进行逐层保护,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公开与情报保护的博弈均衡。笔者之所以引入这个

22、单元模型,是因为该模型本身具有良好的伸缩性、灵活性和可继承性,运用它可以使网络环境下企业自身的竞争情报脆弱点及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分析更加清晰、准确。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信息暴露区、商务通道和企业实体分别对应于企业的Internet、Extranet、Intranet这三大主要信息区间,这样的分析更具有针对性。这也为接下来的网络反竞争情报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保障。1.4本文研究方法本文以博弈理论、控制论等理论为依据,主要通过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实际调查法等完成本论文写作。(1)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国内外企业反竞争情报相关研究进行系统了解和全面认识;(2)比较研究法,将网络环境下企

23、业反竞争情报与传统企业反竞争情报进行比较研究,掌握其特点;(3)实际调研法,通过企业的公司主页、数据库、专利网站、政府门户网站、供应商和销售商的ERP系统等进行实际调研,了解网络环境下企业在信息暴露区、商务通道及内部实体中可能存在的脆弱点及面临威胁,从而提高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体系构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1.5本文不足之处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离不开自身的竞争情报、安全技术部门的协助。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整合,对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影响。另外,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具有很大的应用性,实证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笔者资力尚浅及时间上的关系,本

24、文尚未对这些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第2章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概述2.1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相关概念及关系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作为竞争情报的另一面,它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反竞争情报等相关概念及关系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下面对这些内容作简单阐述,以起到铺垫作用。2.1.1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也称网络竞争情报。目前学界对它的定义不多,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学者康思本认为,网络竞争情报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在网络上发布的、可供查询与存取利用的有关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策略的

25、电子信息资源 康思本. 网络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的发展趋势之一.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3722375。王知津、屈宝强等教授则认为,网络竞争情报是为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对基于信息技术形成的、通过网络获取的有关竞争环境、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客户以及同本企业发展相关的技术方面的信息资源以及对它们所进行的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和评价的过程,从而为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服务 王知津,屈宝强. 网络竞争情报:特性、原理及技术J.图书情报知识.2006(11),48。对于上述两种定义,笔者认为后者更具合理性。因为前者只是把网络竞争情报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源,而后者更贴近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

26、报的实质和内涵,即网络竞争情报不仅仅是信息资源,同时它也是企业所从事的竞争情报活动全过程。2.1.2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是竞争对手网络情报活动的动态博弈,笔者在此引入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以便更好地解释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的含义。(1) 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传统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包括企业实体、商务通道、信息暴露区、信息辐射区、竞争对手情报信息圈、外部环境六个要素 孙涛涛等.企业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整合性研究J.情报学报,2005(8):490-498。但是,网络环境下企业与外界联系存在多维性,信息辐射区界线已不太明显

27、,几乎同信息暴露区及商务通道的部分区间重合。因此,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大致包括:企业实体(Intranet)、商务通道(Extranet)、信息暴露区(Internet)、外部环境、竞争对手情报信息圈五大要素(如下图1所示)。其中,企业实体(Intranet)、商务通道(Extranet)、信息暴露区(Internet)是网络环境下竞争对手开展针对己方情报活动的主要区域。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是对竞争对手网络情报活动的反应,因此这里主要对企业实体(Intranet)、商务通道(Extranet)、信息暴露区(Internet)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并更好地对网络环境下企业反

28、竞争情报进行界定。图1: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企业实体(Intranet)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网络环境下它对应于企业Intranet的信息区间。其中流通的是企业完全可控制的、一般不公开的信息。如企业技术秘密、重大收购兼并计划、企业招投标的标底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内部还存在着信息辐射,并具有向外发散的可能;商务通道(Extranet)是企业与第三方开展商务活动的区域。网络环境下它对应于企业Extranet的信息区间,其两端分别是企业实体(Intranet)和信息暴露区(Internet),因此在该通道内的信息一般属于半公开的;信息暴露区(Internet)是企业对外的

29、信息发布系统,也是企业开展业务的公开的信息区间。网络环境下它对应于企业Internet的信息区间。在该区域,企业的信息迟早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公布或发布出去;外部环境包括企业外围的各种因素,分为广义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两大类。广义环境指企业面对的一般环境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竞争性环境指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任务或行业的某些特征。企业竞争对手情报信息圈,它不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圆圈,而是指企业竞争对手对该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信息范围。它在理想状态下包括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商务通道(Extranet)、企业实体(Intranet)及外部环境等。(2)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概念

30、通过上述模型分析,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主要是针对竞争对手(含第三方)的网络竞争情报活动做出积极、快速、有效反应。它是模仿竞争对手监测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商务通道(Extranet)和企业实体(Intranet)的日常经营活动全过程,分析自身在这些信息区间中可能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及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为企业反竞争情报提供早期预警。在此基础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阻止、妨碍或迷惑竞争对手获得本企业情报的一系列活动。它实质上是控制、延缓网络环境下企业实体(Intranet)中的关键信息向商务通道(Extranet)、信息暴露区(Internet)传递,尽可能缩小竞

31、争对手情报信息圈。从定义上看,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的对象,即竞争对手(含第三方)网络情报活动及非法窃取活动;保护内容是本企业的竞争情报;目的是抵御和反击网络环境下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及非法间谍活动,保护企业自身情报安全;态度是积极的。同时,从策略本质来看,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主要包括进攻和防御两个方面。进攻是针对竞争对手情报活动给予反击,即通过企业自身存在的漏洞向竞争对手发送虚假情报,以达到迷惑对手或使其情报活动无效,这也是与网络信息安全理念的本质区别;防御则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竞争对手情报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好本企业情报,是积极、主动的防御。2.1.3网络环境下企业

32、反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关系从上述定义可知,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反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的关系密切。它主要包括两个层面:首先,网络环境下企业自身的反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是互补关系,它们是一个完整竞争情报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并且通过整合可以实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功能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是竞争对手网络竞争情报活动的动态博弈,它们之间则是一种互逆、对抗关系。2.1.4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与网络信息安全关系 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与网络信息安全这两个概念在企业情报保密工作中常常被混淆。而且,国内有些企业情报保密工作直接由安全部门负责,保护措施大多偏向于静态的计算机软硬件安全及法律保护。究

33、其原因,这可能是企业安全部门人员大部分有着计算机技术或法律等专业背景。然而,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不能等同于网络信息安全,它是网络竞争情报的另一面。它只是在某些工作环节中需要借助网络信息安全等技术,以此做到更加完善。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与信息安全在各自涉及范围、本质属性和方法手段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 John A.Nolan III. Confusing Counter-intelligence with Security Can Wreck Your Afternoon. The Phoenix Consulting Group,1997。(1)从涉及范围看,前者主要是针对网络环境下企业

34、竞争对手或第三方情报活动而展开积极、主动的防御和反击,一般属于前端控制和主动反击。而后者主要从技术视角,寻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它涉及范围包括网络的软件、硬件和信息等安全,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保护,大多偏向事后被动防御。(2)本质属性或职责上看,假设你的围墙上破了一个洞,网络信息安全部门人员的工作是及时把这个漏洞修补好。而反竞争情报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一方面,它要搞清楚这个洞是怎么产生的,什么人进来过,带走了什么东西,又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另一方面,很可能将计就计,利用这个漏洞向对手散播虚假情报,使对手获取的情报无效,做到反其道而行之。(3)从方法手段上看,信息安全是通过政策、程序和实践等

35、方面结合来保护公司内部信息财产的静态安全,而反竞争情报则是通过各种富有想象、灵活和主动的措施致使对手的网络情报收集活动受阻或无效,并且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本企业情报的动态保护。2.2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特点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对手及其情报活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使企业反竞争情报较传统环境下有了很大的变化。除反竞争情报的一般特点外,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象全球化、反应实时化、手段智能化、策略复杂化、工作连续化。(1)对象全球化Internet的普及将竞争对手扩展到了全球范围,包括国外企业、跨国集团、国内企业都可能成为本企业的竞争对手。同时,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第三方,如合

36、作伙伴、战略联盟、虚拟企业成员由于自身利益关系,也是本企业潜在的竞争对手。另外,网络环境下使得传统市场中无法与大企业相匹敌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几乎同等的竞争机会,这也无形中扩大了竞争对手范围。(2)反应实时化网络环境下信息扩散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企业关键情报被窃取所造成的损失之大是传统环境下所不能及的。而且,竞争对手获取手段更趋实时化,这也给企业反竞争情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需要实时监控与发现潜在脆弱点及面临的威胁,提供反竞争情报预警,以并及时做出反应。(3)手段智能化网络环境下竞争对手情报获取手段更加智能化,更多地运用因特网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站监测技术

37、等。面对竞争对手疯狂的情报掠夺,网络环境下企业要集成信息隐藏技术、网络信息内容审计技术、网络信息监控技术、虚假情报技术等,并结合本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优势,为出色完成反竞争情报使命做好技术准备。(4)策略复杂化网络环境下竞争对手的多元化、情报手段的隐蔽性以及企业自身泄密途径多样化,再加上网络病毒、网络间谍及黑客肆无忌惮的攻击。以上种种因素致使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较传统更为复杂。企业需要针对信息暴露区(Internet)、商务通道(Extranet)和企业实体(Intranet)进行逐层保护,这不仅是管理问题,也是技术难题。(5)工作连续化由于网络环境下竞争对手(包括企业的第三方)情报活动更

38、具突发性,这就要求企业反竞争情报实时监测、更新竞争对手数据库,经过连续的观察分析,及早发现竞争对手变化及其常用情报手段和情报源,确保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工作连续化。2.3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必要性与紧迫性网络作为企业经营与对外宣传的窗口,它使企业与外部信息交流超越了时空限制,电子商务成为企业崭新的发展舞台。同时,企业间从竞争开始走向竞合,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战略联盟、合作伙伴、虚拟公司等应运而生,也因此颠覆了企业原有的生存环境。企业在信息暴露区(Internet)、商务通道(Extranet)及企业实体(Intranet)的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滋生了企业大量的竞争情报脆弱点,并面临着竞争

39、对手情报活动的严重威胁。然而,当前国内企业对竞争情报普遍重视不够,网络反竞争情报意识淡薄,保护措施落后。单单依懒过时的静态信息保护理念和被动的保护措施已经无法胜任21世纪企业竞争情报保护使命,网络环境下企业反竞争情报迫在眉睫。第3章 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脆弱点与威胁分析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脆弱点及威胁分析,它包括企业竞争情报脆弱点分析和面临的竞争对手情报活动威胁分析两部分。前者主要是确定企业最容易泄露关键信息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哪些员工或哪些部门泄漏?应该保密的地方是否不必要地透露了过多的信息?而后者主要是分析企业自身关键信息被竞争对手获取的可能性,并且在被获取与利用后,企业将面临哪些损失等

40、。下面分别对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脆弱点及面临的威胁进行分析。3.1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脆弱点分析从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来看,网络环境下企业日常经营及自身宣传主要通过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商务通道(Extranet)和企业实体(Intranet)三大信息区间进行。而管理不当和技术上的缺陷很可能导致这些信息区间或其中涉及的人员成为最容易泄露本企业关键信息之处。因此这一环节分别对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商务通道(Extranet)和企业实体(Intranet)中可能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进行分析。3.1.1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竞争情报脆弱点网络环

41、境下企业在信息暴露区(Internet)主要通过公司主页、网络数据库、各类网页/网站、网络互动社区、网络博客、网络新闻媒体等区域主动或被动地公开自身信息。但在这过程中,企业未能对这一信息区间中的信息公开、出版及发布等进行有效管理及相应技术支持,这里有可能成为泄露本企业关键信息的地方,并很容易成为竞争对手公开获取本企业情报的主要区域。下面对这些区域可能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进行分析。图2:企业信息暴露区(Internet)的主要构成要素(1)公司主页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公司主页作为网络环境下企业对外的主窗口,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发布管理,这里最容易滋生竞争情报脆弱点。几乎所有的公司首页中都设有公司概

42、览、产品战略等信息栏。他们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宣传自己,提高自身知名度。这虽是很好的推销方法,但若对信息描述深度把握不当,其中可能蕴含着大量本企业情报;主页上的公司服务、主要客户及战略联盟等信息列表中将公司能够开展哪些服务,主要客户和联盟信息表达得过于详细,有的甚至把他们的联系方式都列得清清楚楚,这将过多地透露本企业重要客户和联盟信息;主页上的新闻栏大多报道本企业重要活动及相关信息,有的公司还将领导传记、重要会议讲话的视频文件作为附件直接上传至网上。这些文件中往往涉及公司内部重要信息和敏感数据;上市公司由于业务上的需要,会将销售报表、年报等上传至主页,有的甚至原封不动地将这些内容呈现在网上,这

43、也滋生了竞争情报脆弱点;大多数公司主页拥有人才招聘这一板块,这对于吸引人才确实有很大帮助。但若描述不当,将适得其反;企业往往将其组织结构设置显示于首页,并将各部门页面分别开发,直接汇集到首页上,这样公司组织结构很容易暴露出来;公司主页上的对外链接也在不同程度上向外界泄露自身的伙伴关系等。(2)网络数据库中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网络数据库中的大部分内容来源于企业在网上公开的原始信息(如公司主页),也包括员工及第三方在日常工作中形成并公开发表的科研文献等。如果企业在这些环节中未能严格把关就很可能造成本企业关键信息泄露,这也无形中增加了竞争情报脆弱点。目前国内网络数据库涉及的企业信息主要包括:公司、厂

44、商及产品信息;市场信息;行业信息;金融信息;贸易信息;宏观经济信息;科技成果及技术项目信息;经济预测信息;专利信息等。而在国外联机数据库检索系统如DIALOG、ORBIT、OCLC、DATASTAR中包含企业的专利、商标、版权、标准、科研报告、市场行情、企业名录、重要新闻等信息 黄晓斌.网络环境下的竞争情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这些数据库中的内容很可能涉及本企业关键信息,因此,这里也可能成为本企业情报泄密的重要渠道。(3)各种网页/网站中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可能在各种网页、专利网站、网络广告与招聘求职网站、政府网站、行业协会网站、地方新闻报纸杂志网站以及商

45、贸出版物网站中公开本企业相关信息,这也产生了很多脆弱点。各种网页中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网页是传递、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主要途径。企业往往通过网页向用户、业务伙伴及合作伙伴等传递自身相关信息,如合同详细资料、设备说明书、企业兼并联盟、市场策略、研发活动、扩张计划、工厂产量、合作方式、客户名单及技术实施等。这些信息在网络搜索引擎的作用下将被一览无遗。专利网站中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据统计,全世界新技术的90%-95%是通过专利文献公之于世的 邵波.企业竞争与反竞争情报中的专利分析J.情报科学.2006(2), 361-366。专利网站中提供大量本企业相关的专利信息。经过智能化专利工具的分析,本企业情报将

46、在这里被泄露出来。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的比例对应着企业的技术研制成熟度;根据最新专利申请与授权可能泄露了本企业的市场开发方向;拥有的专利数量与国外专利数量之比对应着本企业经济实力。而且,目前国内企业过多地关注专利申请带来的好处,而未考虑时机是否成熟,是否适合申请等问题。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本企业的竞争情报脆弱点。网络广告和招聘求职网站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网络广告和招聘求职网站是网络环境下企业进行自身宣传和人才招聘的普遍方式。但是由于只注重宣传目的,它描述内容时往往未能考虑到情报保护的一面。其中很可能涉及本企业技术、策略、研发重点及扩张计划等敏感信息。另外,前雇员往往通过这些求职网站公开张贴

47、个人简历,简历中也很可能透露了他在本企业所从事的工作细节等。政府网站中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大多数政府在互联网上都设有自己的网站。由于他们掌握着大量信息,又是法规、规章的制定者。在信息公开和服务理念的倡导下,这些网站向公众提供越来越丰富的信息,如官方出版物(地区年鉴、地方志等)、统计资料、事实数据、研究报告、会议文件、企业注册登记查询、政策法律等。当然在这些公开的信息中也蕴含着大量本企业重要信息和敏感数据。行业协会网站中存在的竞争情报脆弱点行业协会整合了企业各种数据。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提供的信息中涉及各大钢铁企业的年生产量、出口量、盈利与亏损、行业总体态势及存在矛盾等重要信息;该网站的科技创新专栏中还把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