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课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616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课件.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组 织 行 为 学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渊源 二、组织行为学的思想萌芽 三、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准备 四、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五、组织行为学的现状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渊源二、组织行为学的思想萌芽1.亚当斯密(Adam Smith) (1)国富论(1776) (2)道德情操论(1759)2.查尔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3.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三、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准备1.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时期(1880-1930年代)(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思想理论核心: 1.管理的根

2、本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2.人要管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不管的话,放任自流,效率就会低下。3.提高效率的手段就是运用科学方法4.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精神革命”肯定泰罗制的人: 它把精确化和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引入人们的工作,提供了企业管理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效率的方法。 它改变了人们对工人的认识,使人们认识到提高生产率不仅要拥有精良的设备,还要训练工人掌握操作这些机器的最优方法。 说明他认识到了人这一重要资源,认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他的研究为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否定泰罗制的人: “科学管理”缺乏人性,把工人和工作分离,把人和他的人性分开,工人在他们眼里就像是生产流水线的组成部分一

3、样,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生产人”,或者充其量不过是追逐计件工资的“经济人”。2.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时期(1930-1950年代)3.第三阶段:现代管理理论时期(50年代以来) 它重视的是对物和工作的管理,忽视了人,尤其是人的各种需求。其管理思想的实质是“胡萝卜加大棒”,其结果使工人沦为大机器这个怪物的附属品。企业组织关心的焦点不是人,而是生产率。 (2)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 Fayol) 主要著作:1916年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主要内容:定义管理的一般职能以及管理实践的原则。 管理不同于经营,经营包括六种活动,管理只是经营职能中的一部分。管理活动包括五大因素。 提出著名的管理原则14条

4、。 他所归纳的这些原则,成为组织管理的经典理论,影响十分广泛。(3)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即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 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总之p 泰勒、法约尔和韦伯三人分别代表了当时管理理论的三个重要方面:即“科学管理”理论、“计划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在理论上卓有建树。p 但他们都轻视或忽略了一点,即人是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不考虑人是具有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的。三、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准备2.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时期(1930-1950年代)(1)霍桑试验和人际关系学派产生的背景人际关系

5、学派的诞生,标志着组织行为学的诞生。人际关系学说始于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其目的在于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p 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照明试验、福利实验、大规模访谈实验、群体实验p 尽管霍桑试验的结果带有一定的推测和联想性,其学术可靠性和论据受到一些批判,但它毕竟开创了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来综合研究人的因素的新方向,为后来的行为科学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组织行为学的诞生。p 由于“人际关系”学派的研究,引起学者对个人和群体行为研究的兴趣,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家等纷纷加入组织管理研究的行列,有大量的社会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著作相继问世。(

6、2)主要代表人物 梅奥(G. E. Mayo)人际关系学说 马斯洛(A. H. Maslou)人类需求层次说 赫兹伯格(F. Herzberg)双因素理论 麦克利兰(D. C. Macleland)成就需要理论 麦格雷戈(D. M. McGregor) X理论Y理论 波特(L. M. Porter)和劳勒(E. E. Lawler)“期望模式”综合激励模式从行为科学学派到组织行为学30年代的人际关系学50年代的行为科学60年代的组织行为学。四、组织行为学的发展3.第三阶段:现代管理理论时期(50年代以来)(1)社会系统理论(Social System Theory)(2)决策理论(Decisi

7、on Theory)(3)经验主义理论(Empirical Theory)(4)系统管理理论(System Management Theory)(5)权变理论学派(Contingency Theory)(6)管理科学学派(Management Science Theory)(7)管理过程学派(Management Process Theory)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 二、观察法 三、调查法 四、实验法 五、测验法第二章 个体理论J 第一节 人性理论J 第二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J 第三节 价值观与行为J 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J 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J 第六节 个性与行为 第一节

8、 人性理论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论人性 二、西方学者关于人性的假设 三、马克思论人性 四、近代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研究的意义n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公元前530-470年),古希腊唯物主义自然哲学家。他最先提出对立统一的思想,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n 这位2500年以前的哲学家他对自己的哲学曾经进行过这样高度的概括:我已经寻找过我自己。因为他确信,不先研究人的秘密而想洞察自然的秘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n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人文主义者、怀疑论思想家蒙田(Montaigne,1533-1592):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n 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德国的卡西尔说,即使连

9、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来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说,这是因为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所以,以人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来制定政策和制度,来改变我们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方针。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论人性1.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 老子的思想,最集中地就体现在道法自然这句话中。其意思就是道的根本性质是模仿自然,以自然无为为法则,一切顺应自然。老子主张尊重自然的自然本位主义,强调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的关系2.人性善恶说孔子的人性观 与老子不同,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479年)重人事,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强调个人和社会集团的调和。这是论述个人和社会

10、、自我和他人关系的理论,其后发展演变成延续上千年的人性善恶的论战。3.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明确地提出了性善论。他说:人之性善也,并把人性具体化为仁、义、礼、智这四种善根。n 恻隐之心-仁之端(端倪)n 羞恶之心-义之端n 辞让之心-礼之端n 是非之心-智之端 他认为,人有这四端就像人有四肢一样。而所谓性恶的产生,只是物欲遮掩了本性,失去了本心,而依靠道德修养是可以恢复本性的。4.性恶论 荀子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他的理由是,既然善性能够迷失,那么就说明善的品质不是天生的东西,道德是后天人为的东西。 他主张,通过修养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创

11、造,自我完善。这就是所谓的人性改造论。5.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韩非更是进一步提出了人性自私说。 他说,人的本性就是好利恶害,恶劳而乐佚(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利害关系。 所以,韩非主张用法律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6.性二元论 这是宋代理学家的主张。他们把人性分为天理和气质两部分: 孔子以后的儒家们,高举性善论的大旗,与法家展开了持续千年的人性善恶之争。他们认为,恶行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可以通过道德修养来抑恶扬善。二、西方学者关于人性的假设1.人与动物的区别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说过,人是两条腿的动物,理性的动物,政治的动物。 这一定义从形体、思维和社

12、会这三个层次来把握人的本质,最早揭示出人的社会性本质。 德国的卡西尔在人论这本书中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的动物。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做出条件反射,只有人才能够把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运用符号创造文化。这在本质上与动物是不同的。 德国哲学家兰德曼干脆提出:人是文化的动物。人是文化性存在,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2.人与神的关系-人的崛起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同样是古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借用德尔裴太阳神庙上的一句题词“认识你自己吧” ,提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 把人与动物加以区别,这是为了强调人理性的一面,而以人对抗神,

13、又是为了强调人的生物性,即接近动物的一面。 人是界于动物和神之间的一种存在,她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非理性、或者叫做生物性的一面。3.神道主义的抬头l 当时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教父哲学。l 其主要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是一位天主教主教,他在天城这本著作中宣扬原罪说。l 他说,上帝建立幸福的天国,而黑暗的世俗国家则是魔鬼建立的,是低下的。他宣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要人们只爱上帝,而轻视物质生活,忘记自己的痛苦,不要起来反抗。结果,可怜的人有沦为神的附庸。那时人的欲望被丑化,人性被践踏和蔑视,几乎到了灭绝的地步。 直到文艺复兴(1416世纪)时期,人们才又高举起人道主义的

14、旗帜,以人性对抗神,以人道对抗神道,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发展到了现代人道主义,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他们关于人性的主张也各不相同。综 述 以上种种人道主义思潮对人性的主张虽然不同,但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把人的本质分成本能和理性来论述,并且力图在本能与理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就本能而言,他们提到自我保存、利己、自由、享乐、爱、情感、自我意识、追求幸福等等。同时,他们认为理性也潜藏在人体之中。 以这些为理论的出发点,他们把个人的需要和意志作为价值判断的基准,把个人的自由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人也就成了超越世间万物的最重要的东西,成了自己的最终目的。所以,人也就总是一个个体性存在,呈

15、现着利己主义的本性。为了达到保持和延续生命的目的,趋乐避苦、自爱自保,这就是人的自然本性。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 以马克思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对人的本质和人性进行了种种评论。其结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点:n 人最重要的属性就是社会性;n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相互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联系,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不断地获取更大的自由,由此其生存和发展才能得以实现的高级生物。 需要,是人追求自我的生命机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只有社会性才是人的本质。 所谓主观能动性,指的是人的实践、思维、

16、自我意识、情感、意志等等有意识有目的的对象性活 动,通过这些活动人们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 总之,人不仅能用意志来观念性地反映客观世界,还可以能动性地改造世界。我的观点v 人就是一个自然的动物。v 人性是自然产物,没有好坏之分,是客观存在。四、近代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假设X理论l (1)职工基本上都是受经济刺激物的激励的,不管是什么事,只要能向他们提供最大的经济收益,他们就会去干。l (2)因为经济性刺激又是在组织的控制之下,所以职工的本质是一种被动的因素,受组织的左右、驱使和控制。2.社会人假设l (1)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l

17、 (2)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其结果是使工作失去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l (3)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正式组织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l (4)领导者应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作效率会随着职工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提高。3.自我实现人假设l (1)人具有寻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才能与资源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l (2)厌恶工作并非是普通人的天性。相反个人总是追求在工作中变得成熟起来。l (3)人主要还是由自己来激励和控制自己,外部施加的刺激物与控制很可能对人变成一种威胁,并把人降低到较不成熟的状态去。

18、l (4)自我实现和使组织的绩效更富成果,这两方面并没有生而与俱的矛盾。4.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l (1)人类的需要是分成许多类的,并且会随着个体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l (2)由于需要与动机彼此作用并组合成复杂的动机模式,所以满足需要,达成激励目的的方式是复杂多变的。l (3)人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情境中习得新的动机。l (4)每个人在不同组织中或是同一组织中的不同下属部门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需要来;l (5)人们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类型的动机基础上,成为组织中生产率很多的一员,全心全意地参与到组织中去。l (6)职工们能够对多种互不相同的管理策略做出反应,这要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动机和能力,也决定于

19、工作任务的性质。第二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一、需要与行为所谓需要(need)是指客观的剌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行为: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所做的反映,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人的需要的产生人的本能客观环境外部刺激需要内部二、什么是动机1.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以达到一定目的地内部动力。2.动机的分类l 内部动机:1.好奇心、求知欲 2.好胜心、成就欲 3.互惠欲、协作欲l 外部动机: 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而产生的动机目标刺激(原因)需要动机行为3.动机产生的条件l 首先,需要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可能成为动机并引发

20、行为。l 其次,还必须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或诱因。三、影响个人动机的因素 1.嗜好与兴趣 2.价值观3.抱负水准 所谓抱负水准是指一种想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一个人的嗜好与价值观决定其行为的方向,而抱负水准则决定其行为达到什么程度。个人抱负水准的高低不同,基于三个因素: 个人的成就动机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胜过他人; 过去的成败经验与个人的能力及判断力有关,过去从事某事经常成功,自然就提高抱负水准,反之则降低; 第三者的影响如父母、教师、朋友、领导的希望、期待或整个社会气氛都指向较高目标,则个人的抱负水准自然也随之提高。四、动机和行为的关系1.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

21、行为可能出自不同动机3.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行为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第三节 价值观与行为一、含义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的评价和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二、分类1.Spranger的六类价值观:A.以知识真理为中心的理论性价值;B.以形式与调和为中心的美的价值;C.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政治性价值;D.以群体他人为中心的社会性价值;E.以有效实惠为中心的经济性价值;F.以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性价值;工具价值观终极价值观2.罗可奇的价值观分类四、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u 1.影响对他人的看法,影响人与人之间

22、的关系u 2.影响个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u 3.影响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对于道德伦理的看法u 4.影响个人及组织对成功的看法u 5.价值观的变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一、关于知觉的概念1.感觉 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部感觉:如饥、饱、渴、疼等。运动感觉:如动、静、平衡。2.知觉 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地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3.知觉的特征 整体性(整体优先性) 背景性 接近性 相似性 理解性 恒常性二、影响知觉的因素1.客观因素: 大小法则 动感法则 重复法则 新颖法则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反复出现的对象、运动变化的

23、对象、新奇独特的对象。2.主观因素u (1)兴趣 (2)需要与动机 u (3)个性特征 (4)情绪u (5)经验 三、错觉人们知觉并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知觉的经验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产生错觉。错觉产生的原因 事物的不同结构 知觉的选择性 人的不同需要 思想方法的片面性 其他原因 时间;情绪;对比四、社会知觉1.概念 指人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在组织行为学中,它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基础。2.社会知觉的误区 p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p (3)近因效应 (4)定势效应 (5)对比效应 (6)与我相似效应五、归因理论1.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u (1)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u

24、 (2)社会推论问题u (3)行为的期望和预测美F海德的归因理论 情景归因和个人倾向归因 海德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原因的,其原因或决定于外界环境,或决定于主观条件。 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如环境、他人、奖赏或惩罚、运气、任务的难易等,称为情景归因。 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努力及其他一些个体所具备的特点,称为个人倾向归因。 维纳认为,在对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时,除了把行为的原因归为情景因素与个人因素外,原因的稳定性是第二个重要的问题。这样,个人的行为可归入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的四个范畴之中。 个体行为决定因素分类

25、内在因素:令人产生内疚、无助感外在因素:令人产生气恼、敌意稳定因素:降低工作积极性不稳定因素:提高工作积极性成功归结于内在因素:令人感到满意、自豪外在因素:令人感到惊喜、满意稳定因素:提高工作积极性不稳定因素:提高或降低工作积极性失败归结于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一、态度 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喜欢或不喜欢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和意向u 1.认知:看法,评价,叙述u 2.情感:好恶,带有感情色彩u 3.意向:行为的反应倾向2.态度一致性和认知失调理论指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协调。3.态度与行为u 影响认知与判断 影响

26、行为效果 影响忍耐力u 影响相容性 影响工作效率第六节 个性与行为2.个性的特征 u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等);u 个性倾向性(兴趣、价值观、态度、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倾向性制约和调节;另一方面,个性倾向性也受个性心理特征促进和影响。3.个性的特点 p 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爱好,在这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p 稳定性 不过,稳定性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个性是可变的,还是不变的?人们为此一直争论不休。4.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p (1)遗传 遗传,奠定个性赖以生存的

27、物质基础。我们统一这样一些认识 一、应该承认个性的客观性 二、应该承认和容忍个性的差异 三、应该重视遗传的因素,尽量去改善遗传p (2)环境因素 有许多环境因素对性格起着塑造作用,例如,家庭教育方式、生活环境、习惯、社会经济基础、文化教育背景、人际关系、群体规模以及个人体验。 这其中文化所建构的规范、态度、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等代代相传,稳定持久地影响着人们,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 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 教育在个性形成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社会实践是个性形成发展的主要途径;二、气质1.气质的定义 指的是人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特点的总和,它是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形态。2.

28、气质的类型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问题。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提出了四种体液的气质学说。他认为人体内有下列四种体液:u 血液血出于心脏,性质干燥。u 黄胆汁肝脏有黄胆汁有热的性质。u 粘液 脑有黏液,有冷的性质,失去黏液的人就患癫痫病。u 黑胆汁胃有黑胆汁,有渐温的性质。他认为,人体液混合比例中哪种体液占主导成分,便形成哪种气质,构成了各人不同的体质。故而有四种气质类型:u 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燥:性情急躁、动作迅猛。u 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热:性情活跃,动作灵敏。u 粘液质:粘液占优势冷:性情沉静、动作迟缓。u 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温:性情脆弱、

29、动作迟钝。4.气质与管理u 对于气质进行分类的意义只是相对的。u 而且,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种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气质相同的人,也会有地位上、成就上的天壤之别。另外,每种气质都有相适应的一些工作。比如 胆汁质的人:冲动冒失,可反应迅速,热情直爽,爆发力强;适合应急性强、冒险性大的工作,如抢险、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员、救护等; 多血质的人:情绪丰富,机敏灵活,活动能力和适应性强,但兴趣转移快,耐力差;适合社交性、多变性的工作,如企业管理者、医生、律师、运动员、公安等; 粘液质的人:感受性低,反应慢,但感情深刻,办事稳重,耐性强,善于自制;较比合适于原则性强的工作,如人事、调查、保管

30、等; 抑郁质的人:耐受力差,易疲劳,可谨慎细致,观察力敏锐。适于做平静、刻板、按部就班的工作,如会计、秘书、档案管理等。5.了解气质有重要的意义(1)贯彻气质互补原则 即在工作中根据气质安排职业。 一方面可以在用人上扬长避短,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职工个人心情愉快,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反对气质绝对原则既然大多数人是多种气质混合,既然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既然绝大多数工作对气质的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那么,我们就不能把气质看得太重。 只有一些特殊的行业,例如,飞行员、宇航员、运动员等,需要承受高度的身心紧张,才对对气质、心理素质有比较严格的讲究。(3)提倡气质发展原则既

31、然我们了解到人的气质有差别,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气质上的特点和缺陷,有意识地去克服自己的弱点,去学习别人的优点。既然我们了解到气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修炼自己,把各种气质的长处、优点集于一身。三、性格性格是一个人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因为,了解了一个人的性格,就可以预测他的行为,同时性格还决定着人个性的其它方面,如兴趣、能力等的表现。 1.性格的定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2.性格的类型(1)向性说1913年,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arl Gastav Jung,18751961)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提出他的人格理论,他说,人格结构是由

32、许多两极相对的内在动力形成的。人格是发展的,相对的两极逐渐趋于调和,并向成熟的一方发展。人格的日臻成熟是30岁以后的事情。u 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的成分渐减,意识的成分渐增;u 升华与压抑压抑的情形渐减,升华的情形渐增;u 理性与非理性非理性的成分渐减,理性的成分渐增;u 个性内向与个性外向外向的成分渐减,内向的成分渐增。内向性格是安静的、富于想象的、爱思考的、退缩的、害羞的和防御性的,对人的兴趣漠然。性格上表现为沉静、含蓄、内敛,较多关注自己的内部主观世界,较少注意外在的事物。一般不善于表露情感,不喜欢社交活动,对知识性思考性的工作较有兴趣。外向性格是爱交际、好外出、坦率、随和、乐于助人、轻信

33、、易于适应环境。高度关注他周围发生的一切,性格上表现得活泼、开朗、果断、好动、好表现、好言辞,善于表露情感,喜欢参与社会活动,有卓越的实行力和统帅力。(2)机能类型说按照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来分类。可分为:u 理智型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u 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行为受情绪左右。u 意志型目标明确,行为主动。(3)独立顺从说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可分为(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u 独立型善于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抓主要矛盾,有主见,自信,果断,喜欢强加于人。u 依赖型独立性差,轻信,易受暗示,盲从,缺乏主见,屈从权威,紧急时刻张皇失措。3.性格与管理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Hotland)提出了著

34、名的性格工作搭配理论(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也有人称之为职业偏好理论。l 实际型害羞、真诚、持久、稳定、顺从、实际;喜欢从事进取性行为,需要利用身体的技术、力量与协调,对外界和技术感兴趣;l 研究型分析、好奇、创造、独立;喜欢从事思考、组织与理解等活动,较不带直觉与情感,对知识和科学方面感兴趣;l 艺术型富于想象力、无序、杂乱、理想、情绪化、不实际;喜欢从事表达自我、艺术创作或情感性活动,富于创造性,对文学、艺术、音乐及写作领域感兴趣;l 社会型社会、友好、合作、理解;喜欢从事人际间的活动,而非智能性或体力上的活动。对做人的工作感兴趣;l 企业型自信、进取、精

35、力充沛、盛气凌人;喜欢从事以语言影响他人或得到权力与地位的活动,喜欢说服和领导别人;l 传统型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象力、缺乏灵活性;喜欢从事有规章制度的活动,愿意为组织或拥有权力地位的人而牺牲自己的需求。喜欢细节,有计划的行动。4.设计理想的性格内向和外向方面 p 感觉和直觉方面 知觉和判断方面 思维和情感方面 随和性方面 责任心方面 情绪稳定性p 总之,内向、直觉、思维、判断、随和、责任心、稳定、开放为主,兼有外向、感觉和感性。如果大家能把自己的性格塑造成这样的话,就将具有广泛的工作适应性,没有什么工作是你们干不了的。就可以信心百倍的去走上社会了。四、能力1.能力的概念 简单的说,是指个

36、体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能力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地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效率(速度、质量)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叫做体能或技能; 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叫做社会能力或者领导能力; 表现在处理事物方面的能力,叫做才能; 表现在吸收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叫做智能等等。u 同时,心理学中能力的涵义不仅包括人的实际能力,还包括人的潜在能力。l 所谓实际能力就是个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加上在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l 所谓潜在能力是指将来个人有机会通过学习,在行为上可能表现出来的能力。2.能力的分类(1)心理能力p 计算能力:快速准确的运算

37、能力。适于会计工作。p 言语理解:听说读写,理解表达能力。适应组织领导管理工作。p 知觉速度:迅速准确凭视觉辨认事物异同的能力。现场工作。p 归纳推理:由个别特殊到一般,凭经验作出推理的能力。适应预测事物,市场调研。p 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能力。适宜于做出决策。p 空间视知觉:方位辨视及空间关系判断的能力。室内装饰。p 记忆力:保持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数字、符号、姓名等的记忆。(2)身体能力、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l 身体能力:肌肉力量、身体灵活程度、平衡性、耐力。l 基本能力(一般能力):指那些单因素能力,如感知、记忆、思维、肌肉运动等能力;l 综合能力:有些活动需要把一些基本能力

38、结合成综合能力(特殊能力)才能完成。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飞行能力、管理能力等等。3.智力(1)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2)个体的智力高低由其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表现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运用经验,吸收、储存及支配知识,适应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心理学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其余的80%都依赖于非智力因素。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生理、环境以及道德品质等等许多方面。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等,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情商因素。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p 人的自我意识(认识自身的

39、情绪)p 自我激励p 情绪控制(妥善管理情绪)p 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的管理)p 挫折承受能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先天素质、后天教育、社会实践以及个人努力四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5.能力与管理(1) 能力阈限原则 (2)能力互补原则(3)能力开发原则 (4)对能干和肯干加以区别五、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倾向。六、意志自觉确定目的,并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七、情感人们通过知觉、思维等反应客观事物所产生喜、怒、哀、惧、爱、恶等心理体验。第三章 群体理论第一节 群体及其发展阶段第二节 群体特征第三节 群体内行为第四节 群体间行为第五节 团队管理第一节 群体及

40、其发展阶段一、群体定义群体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群体特征1.群体有一定的规范,群体成员在行为上相互制约。2.群体成员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3.群体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二、群体类型1.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小群体相对于大群体凝聚力大,关系密切;大群体决策慢,群体规模的增大与个人绩效有关。2.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组织精心设计与规划的有明确目的和规章,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有稳定、正式结构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

41、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群体。4.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安全需要:通过加入一个群体,个体能够减少独处时的不安全感,会减少自我怀疑,增加行动的力量。地位需要:加入一个被别人认为是很重要的群体,个体能够得到被别人承认的满足感。自尊需要:群体能够使成员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群体成员的身份除了能使群体外的人认识到群体成员的地位之外,还能使群体成员自己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情感需要:群体可以满足成员的社交需要。人们往往会在与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中感受到满足。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工作的相互作用是他们满足情感的最基本的途径。权力需要:权力需要是单个人无法实现的,只有在群体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实现目标的需

42、要: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目标常需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主管人员就需要依赖正式群体来完成目标。三、群体形成的阶段1.五阶段模型1.形成(forming)阶段 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2.震荡(storming)阶段 群体内部冲突阶段。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对于群体的约束仍然予以抵制。3.规范(norming)阶段 群体成员形成较为密切的关系,表现出一定凝聚力。4.执行(performing)阶段 群体结构充分发挥作用,并已被成员完全接受。注意力转移到完成任务上。5.中止(adjourning)阶段2.间断平衡模型l

43、 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l 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依照管理进行l 在第一阶段结束后,群体发生一次转变l 这个转变引起群体的重大变革l 变革后,群体活动又会依照惯性进行第二节 群体特征一、角色1.角色的概念 OB中的角色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每个人都需要根据所处情境的不同扮演不同的角色。2.角色知觉 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怎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行为者对他人希望的解释的基础上的。3.角色期待 指他人对处于某一特定情境的人应该如何行事的客观要求。4.角色冲突 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时,就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如果个体服从一种角色要求,就很难服从另一种,就产生冲突。二、规范1.定义 所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志,是群体对其成员行为的共同期望,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应按这种共同的期望行事。2.形成 p 群体中的领导者或某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所做的明确规定。p 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p 私人友谊。p 过去经历中的保留行为。三、地位是个人在群体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 地位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工资、头衔、资历、实权等等。其中一个因素的改变就可引起地位的变化。四、凝聚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