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专家孙维刚.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699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2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人专家孙维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育人专家孙维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育人专家孙维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育人专家孙维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育人专家孙维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育人专家孙维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人专家孙维刚.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育人专家孙维刚 案例人物简介:孙维刚,1962年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即任教于北京二十二中学,那时,他风华正茂。当他正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中时,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使得这位堪称酷爱教育事业的青年人受到了挫折,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打倒了林彪、四人帮,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孙老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大展拳脚,开始了他的教改实验。这一实验从1980年到1997年,历时三轮,共18年。伴随着累累教育硕果,荣誉也接踵而至,孙老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十大杰出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获得者,1998年3月,孙老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第九届全国

2、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各级各类的个人荣誉称号外,孙维刚还被评为数学特级教师,当选为中国数学会会理事,首批国家级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凝聚着他37年,特别是18年心血的著作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一书也已问世,成为畅销书,一连印了好几版。案例内容:一、精心设计育人方案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孙维刚教过数学、物理、历史、音乐,还兼任蓝球、排球、乒乓球校队教练,更常干的是班主任,每一样他都干得精彩。80年代初,孙维刚老师在总结以往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以德育为保障,以数学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改革方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孙维刚决定以6年为一个周期落实这个方案。他精心准备了一年多,

3、调查、研究,终于心里有了底。1980年秋季开学,他出任初一(4)班班主任,开始实施他的第一轮教改实验。他在数学这门课上进行着眼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知识结构教学。二十二中是普通学校,学生都是重点中学挑剩下的,可孙老师认为生源的差别不应该成为影响教育成果的首要因素,教育最讲究因人而异,只要方向对头、方法得当,我们的教育对象都能够成为栋梁之才。结构教学不光是方法,首先得有教材。他自己动手,一边教一边编写教材,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编写出了结构教学教材。三年过去了,当班里的41名少年步入青年时期的第一站,他们没有为中考去熬夜,没有被题海折磨得烦恼,但全部以优秀的成绩升入高中。孙老师的实验初

4、步成功了。冬去春来又三年,孙老师的学生填平了与重点学校学生间的鸿沟:41名学生参加高考,40名上线,50%上了重点线!北京大学物理系86级新生名单有了孙老师学生的名字。孙老师也因教改成绩突出被评为特级教师。1986年秋,孙老师开始了他的第二轮实验征程。他决心用六年时间在接手的初一(4)班与全体任课教师研究、实践大幅度普遍提高学生素质的课题。结构教学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后没有硬性的、繁琐的家庭作业,超前学一步,下课更轻松六年的课程三年学完,学生接连在各种竞赛中获奖。这回,他的学生成为一些重点高中的预约生。孙老师将这个班一直教到高中毕业,全班41名学生38人考取大学本科,有15人进入北大、清华

5、。那年东城区达到600分以上的考生,有一半来自二十二中高三(4)班。在前一年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北京赛区的前10名学生,该班占了4名。二、呕心沥血实施育人方案正当孙老师大展宏图之时,他被确诊患有膀胱癌,1990年6月,校领导将他送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孙老师顽强地挺过来了。当年他就重返讲台,一年后又同时担任高三(4)和初一(1)两个班的班主任。第三轮实验就是在他继续接受手术治疗的严竣日子里开始的。这一轮的实验中,他教的学生摘取了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孙老师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教师。三轮实验,16年呕心沥血,孙维刚为中国教育事业耕耘出一片育人成材的高产田。孙老师在教

6、学中,总是以大量的事例向学生说明数学工具性特点在其它学科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好数学对于智力开发、对于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他同时也深入浅出地讲解其它学科的特点、价值及其对学好数学的影响。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对中学里开设的十来门功课都下功夫研究过。多年以来,他教的学生从不偏科。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这是孙维刚一直恪守的职业信念。他的知识渊博,常给学生讲诗,讲历史,讲军事,讲世界风云,讲足球,一节数学课有时自然地联系了物理和化学。他带学生唱歌、游泳,举办球类比赛,只要对学生身心有益的事情,他都去做。他说自己最喜欢的名言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

7、活得更美好。学生张夏不慎跌伤,是孙老师背他去医院;学生阎景准备参加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选拔赛前,多么希望得到张老师的指导呀,可他知道张老师太忙、太累了,但孙老师来了,冒着寒风赶到他的家里-壮壮是革命烈士江姐的孙子,在孙老师的严格要求教育、精心培养下,壮壮没有一丝优越感,只有更强的责任感。壮壮从孙老师那儿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本事,更感受到孙老师炽热的爱国之情和美好的情操。壮壮参加了全美最高水平的科学竞赛西屋科学奖竞赛,一举夺魁。在给孙老师的信中,他说:孙老师,是您领我走进神圣的数学殿堂,而您对人生、对社会的见解也必将使我终身受益。在国际政治形势一度紧张的日子里,壮壮不平静了,他向孙老师倾诉心里话:我

8、不怕放弃自己的学业而回国,如果国家和民族需要我作出牺牲,即使意味着献出生命,我也不会有所遗憾。烈士后代有如此的精神境界,孙老师深感欣慰自豪。三、甘为人梯,悉心推广育人方案孙维刚的第三轮教改实验就要圆满结束了,关心他的人提醒他:今年该解蹬下鞍喘口气儿了吧?该当顾问了吧?孙老师却回答:不能只种试验田呀!他想尽力推广自己的实验成果。为此,他认真总结经验,反复剖析教训,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耐心地指导青年教师。他行程万里,深入11个省市近百所基础薄弱的学校传经送宝。几年来,有近4万名教师听过他的课,6万多学生接受过他的辅导,他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做的100集共1500分钟的专栏节目-高中数学一点通,前后

9、播出4次,他的几本专著接连印了五、六版。他是中国数学理事会唯一一名中学教师。1998年,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拨款10万元设立了孙维刚教学研究基金,他又承担了更多的课题。近几年,有好几所大学派人游说,请孙维刚到大学执教,但他不为所动,这位有能力攀登数学理论研究高峰的人更乐于作一架为攀登者服务的人梯。案例述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有先进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思想的教育观念。孙维刚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设计出了先进的育人方案,他才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他看来,生源的差别不应该成为影响教育成果的首要因素,只要方向对头,方法得当,我们的教育对象都能成为栋梁之才,他要通过自己的方案,

10、努力把学生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起来,聪明的更加聪明。先进的教育方案来自于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比起我们时下的一些学校、一些老师动则搞题海战术,折磨学生,不停地培优,把学生搞得疲劳不堪来,孙老师设计的方案既不要学生为中考熬夜,也不必为高考拼消耗,而是让学生超前学一步,下课更轻松-孙老师花费不知多少不眠之夜,设计,编写的结构教学和配套教材,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孙维刚老师的事迹中我们可以体悟到。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我们非常注重教育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当前教育科学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分支繁多的庞大家族,如教育家、教育社

11、会学、教育哲学、比较教育、教育心理学等等,一位教师虽然不可能涉猎这些全部的教育理论科学知识,但必须熟悉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和教材教法等。因此这些学科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和方法,它们从理论和方法上告诉教师怎么教的问题。如果教师完全不懂这些理论,那么,他就只能做一个教书匠,绝不可能做一个有作为的教育家。其次,仅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还不够,除了将其变成先进的育人方案之外,还必须凭教师的勇气,耐心和毅力将其付诸实施。育人活动是一个周期较长,见效慢的过程,既不可以立竿见影,更切忌急功近利,长周期的实验需要的是教师优良的个人品质和心理素质。这也是

12、我们从孙老师的事迹中体悟出的一个重要道理。孙老师从事教改实验,一搞就是18年,18年中,他克服的困难不知有多少,走过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特别是1990年,他被查患了癌症,但绝症并没有将孙老师击倒,为了他的事业,为了他正在进行、已呈现良好势头的教改实验,他挺了过来,便很快地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之中。癌症在这位勇敢的斗士面前低下了头,它被孙老师的气势所征服,躲闪到了一边,孙老师用勇气和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不仅完成了他预定的三轮教改实验,而且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推广着这一先进经验,以便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教学改革的队伍中来,把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孙老师在教改实验中,不单单为教改而

13、教改,也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而进行教改。他更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把做人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渗透到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教改活动之中。孙老师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为此,在实验中,孙老师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身心素质和艺术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要求学生诚实、正直,使得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更幸福。这句话,成为他和学生们共同的座右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孙老师以他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高尚的师德品格影响、熏陶和教育着自己的学生,在使他们成才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人,他的学生深受其影响,他们在孙老师的教育下,成长为才华横溢,又品德

14、德优良,随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需要献出一切、直至生命的有志有为之士。让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孙维刚如何让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正确的观念和有效的实行两个方面。一、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人们常把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的地位与数学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同等看待,其实,它们有着重要的不同。几乎在一切人类活动中,都离不开数学工具,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切领域,数学更是重要的工具,是基矗但以此来认识中学数学教学的作用,却不够全面,甚至是舍本取末了。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各科知识吗?诚然,它们是需要的,但是,仅此而已吗?爱因斯坦曾援引过劳厄的一段名言:“当一个学生毕业

15、离开学校时,如果他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忘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 我理解这“真正成果”,是指知识之外的东西,是人的能力、素质。就是说,学校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教育既要见“物”(知识)更要见“人”(能力、素质)。数学教学,尤宜如此。北京大学张筑生教授曾谈过一种看法:“数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方式的科学。”因此,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自然地应当表现为,通过教授数学知识,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在这个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里,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且由于能力和素质的

16、大大提高,必将使其它课程的学习效果大大改观。在非智力因素等同的条件下,智力的差异是决定性的。因此,把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定在“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聪明日益长进”上,不恰恰是使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远见卓识吗!而且也正是中学教育的需要。二、有益的实行1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总使知识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使学生养成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知识、认识世界和进行思考。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同时,着意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更着重哲理观点的升华。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哪一位不同时是思想家、哲学

17、家?他们都是站在思想的高度、站在哲理的高度进行观察与思考的。把这些思想和哲理观点编成教材来教中学生,他们无法接受,学会了也是教条,无助于他们以此为武器进行思考和应用,当然增长不了聪明才干。但是在数学教学中点点滴滴地长期渗透,则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过程中得到熏陶。课堂上,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学生“超前思维,向老师挑战”的课堂气氛。例题写出来了,由学生思考、分析,到讲台上讲解;定理、公式写出条件时,鼓励学生想出它们的结论;再进一步,学生主动构造定理、公式;甚至,瞻前顾后,审时度势,提出应该给谁以定义和如何定义;乃至,对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都抢在前面猜想它的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做的优点,将使学生在思

18、维活动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同时,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完成,历景艰难”,熟知其中的“沟沟坎坎”,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学生向老师挑战,如果思考失误了,将从反面加深对正确认识的理解;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当然要大大改善只模仿教师一个人的局限性。另外,这种给学生们以在自己同伴面前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将是一种很好的鼓励青年积极追求的方式。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学数学需要做题,别的课程也如此,但怎样才能起到做题的作用,达到做题的目的呢?我认为,题不在多而在精彩。在这里,精彩是指题目本身无错误,不只是对定义、定理、方法进行复述,题目的思路应充满活力、综合性强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一题多

19、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一题多解,将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多解归一,是寻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乃至不同知识类别及思考方式的共性,上升到思想方法、哲理观点的高度,从而不断地抽象出具有共性的解题思考方法多题归一。为了这种“把题做透”的目标能够实现,教师必须少留作业。倡导学生从小进行学术研究。围绕中学数学内容,从初一到高三只要你去发掘,可以研究的课题大量存在。近年来,我的学生在报刊、杂志发表的及在中学生论文比赛中获奖的论文,有篇以上。这里也一定要指出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学生进行研究,最大的收获不是成果本身,更不是获奖,而是成长。 解读孙维刚老师 一、德育只是为了高效形成想要达成的环境服务而已

20、。“德育的成功,将有力地促进开发智育的进程;而德育的苍白或紊乱,将滞误智育工作顺利地进行”(孙维刚语)二、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孙维刚训练学生,一要“敢”提问题;二要“会”提问题;三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出此知识与彼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别人要花一个月,他们仅用三个半天便讲完了高中数学的118个公式。初中三年便提前学完了高中的全部数学课程,而且还增加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和部分大学的数学课程。 初二上到一半,便可以优异的成绩答完前一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而孙维刚学生的成绩,总是和“付出”之间有一道“不等式”:课前不用预习,课上没有笔记,课后没有作业。孙维刚到底靠什

21、么呢?他说:“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在孙维刚的书橱里,记者找到了一摞大硬皮本。数数共有二十二个(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上面画着三角、圆锥等各种几何图形,旁边则是密密麻麻的解题笔记。他为学生开创了解题的“三级跳”: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又是他为学生归纳了4个大规律,15个中规律,30多个小规律,使他们从初一到高三,从代数到几何,再没有不会做的题目了。三、在可见的系统中学习,知道自己还缺什么,知道自己已拥有什么。达到知己知彼。魏书生认为,教学中首先应当帮助学生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为此,他与学

22、生多次讨论、商量,画出了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图,整理成了支干、小杈、叶子的系统,即所谓“语文知识树”,或叫“知识地图”。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当思维的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时有了这张地图,目标才能明确,少走冤枉路”。孙维刚则把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分成了三层意思:一、每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的传输,都是在见树木更见森林、见森林才见树木的状况下进行的;二、在教学过程中,对任何细节都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凡事都去问为什么,寻找它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三、在系统中进行教学。孙维刚认为这种做法所起到的作用是:“使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而到后来,知识好像在手心里,了如指掌,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

23、瓦砾、一片望而生畏的戈壁滩。”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魏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做法是:第一,提高学生对培养自学能力的认识;第二,教给学生学语文的方法:如怎样读一本语文书,怎样读一篇文章,怎样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怎样制定语文学习计划等;第三,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计划,并制定了科学的管理系统加以落实。第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他把传统教学中教师干的一些事也交给了学生去做:教会了学生怎样留作业,怎样批改作业,怎样出考卷。孙维刚在每届6年的数学教学中:第一,几乎每道例题、每个定理、每个公式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第二,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造成学生总是想在老师前面、向老师(包括课本)挑战的氛围

24、,让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让一个个学生到前面来讲,促进了学生之间聪明才智的相互传染。第三,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在知识上指导学生注意追根究底,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站在哲理的高度思考问题,注重联想。第四,在解题中指导学生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多解归一,归纳共性,分离个性,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解题规律。第五,提倡和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写总结。第六,不能忽视回顾总结工作,学生完成作业后,要回顾、总结、反思,只有掩卷反思才会有所发现和优化。第七,世上不存在没有“为什么”的事物,凡事需问“所以然”o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

25、胆创新,各抒己见,展开争论。孙老师认为:老师给学生讲题,如果只把题目的解法过程一步一步讲清楚,哪怕再细致明白,而讲不出这些解法步骤是怎么想出来的,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效果是不大的,甚至起消极作用。要讲清楚自己当时的心绪和想法,在笨拙中学会反思,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五、编写出结构教学教材六、其它孙维刚说,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课堂上老师常会重复以前的知识,这时候学生应努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学习数学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在他的课上,基本上是先出题,写出公式,然后让学生讨论,上黑板演示,老师在一旁点拨,让

26、学生学会寻找规律。孙维刚老师的素质教育 孙老师出院了。做了直肠癌手术。30多人次的家长陪护了他日日夜夜。在北京市校园史上,我还不曾听说过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位中学数学老师,一位普通的班主任,为什么受到了如此的尊敬和爱戴?孙老师在今年1月份受到意想不到的心灵伤害后,身体情况大大恶化,原本维持了好多年的膀胱癌身躯,一下子被摧垮了。“五一”节那天,原高三(1)班全体同学看望了身患绝症、快要做手术的孙老师。大家默语无声,含着眼泪,再听一次孙老师的谆谆教诲。此时此刻孙老师落泪了。自打4月24日知道不幸的消息后,他没有掉过一滴眼泪。而迈入大学的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爬上他住的8层楼时,感情的泪水再也控制

27、不住了。一个学生的爷爷,已经74岁了。特意给孙老师画了一幅竹子,题写道:“急风暴雨后,翠竹挺安然。”孙老师把这句话转赠给同学们。同学们不会忘记,去年暑假时,最后一次全班同学和80位家长的班会。孙老师亲手把一张张庄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发给每个同学。在40人中,有22个考上北大、清华,这大概是全国班级集体绝无仅有的数字。这个班连小学五年级数学奥校都算上,整整8年啊!这个密不可分的集体,这个具有相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体,这个连学生家长都算上的120人的班集体,实在太珍贵了。孙老师是这个班的舵手,他把孩子们送到了一个个重点大学的门口。他的心血没有白流,学生们带来了一个个亲切的问候,带来了他再次战胜疾病

28、的信心、勇气和希望,带给了他顽强的生命之舟。同学们不会忘记,临毕业前孙老师提出过十条要求。一是建班之本成为我们的立事之本(诚实正派正直、有远大的理想和丰富的感情);二是闻过则喜,与那些指出你缺点的人做朋友;三是不断修身;四是慎重交友;五是遵纪守法;六是不抽烟、不喝酒、不玩游戏机;七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八是凡事多用脑,不盲从;九是遇到难事,多与家长、老师通气;十是我们仍是一个班集体。这十条要求,孩子们不仅印在了脑海里,随口就能背出,而且他们确确实实做到了。孙老师会心地笑了。孙老师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曾带过三个试验班。这恐怕是最后一轮了。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对于现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最有发言

29、权的。近40年班主任工作,他有着全套的历史经验。从素质教育来说,他是亲身实践者、取得成功者和社会公认者。孙老师的素质教育体现在他的辩证思维上,他所理解的教育方针是全面的,他所教育的学生素质是很高的。先从生活习惯上来说,每天让孩子们晚上9:30睡觉,换来第二天充沛的精力去听讲,这正体现了学习的辩证法。一方面要求大家刻苦学习,一方面要求学生有健康的体魄、清楚的大脑。这不正是重要的素质吗?他要求孩子们每天跑步,坚持不懈,无论春夏秋冬。直到现在,许多孩子还保持着这个好习惯,在大学跑步比赛中,名列前茅。再从提高思维能力来说,让孩子的大脑聪明起来,使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这是孙氏名言和

30、定理。其中含有独到的教育方法。他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用矛盾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启发学生做每一道数学题,分析每一件事物。要求学生解立体几何时,“飞上跳下,钻进钻出,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一样”,观察立体几何的图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一道题,启发同学们有多种解法,进行前后左右、全方位的思考,结果得出24个解法,开发了学生智力,学生能不聪明吗?他常说,够到房顶,上桌子还难吗?重视每次区、市、全国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认为这种竞赛最能检验学生的智力、大脑和成绩。一位也教数学的、当老师的家长感慨地说,我教数学这么多年,从没有像孙老师那样灵活地、辩证地启发学生,更没有得出24个解法。这样的教学方法真使她找

31、到了自己的差距。家长们说,其实在孙老师那里,最能体现开放性思维,最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孙老师更是略高一筹。他培养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高尚的情操。一次,看自行车的老人与孩子们发生了争执。孙老师严厉批评了同学们。在一些同学看来是“刁民”的人,孙老师不这么看。认为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能为学校看自行车,摆放的整整齐齐,是不容易的事。即便本班学生被错怪,也不应与老人发生争吵,有失班里的班风。当时学生们有些愤愤,但后来,觉得还是孙老师的话对。为人处事,须以端谨长厚养其心,为一生人品之根基。在这方面他有自觉的严于律己意识。做人,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32、。一次他迟到了(因为帮助路人),自罚自己在外面站了多少分钟。班里同学再也看不到有谁不遵守纪律。育人,他有主旋律,始终不渝。在班里,他树过两个学生先进典型。一个是后来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比赛冠军阎军,一个是后来在高考前夕入党的王一。在典型示范下,学们素质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提倡多参加跑步、打篮球,锻炼孩子们钢铁般的意志,培养学生们集体主义观念。他爱好音乐,亲口教同学们唱过去的一些老歌,但不提倡唱哼哼唧唧的不健康的流行歌曲。据报道,不健康的流行音乐对社会和青少年已起到负面作用。孙老师防患于未然,确有先见之明,有社会责任感,不仅教书,而且对孩子们的一生都负责,作为家长,没有比这更放心的事情了

33、。 孙老师的素质教育,还表现在与家长的有力配合上,经常开家长会,是孙老师的教育方法之一。孙老师每次开家长会,几乎都是在晚上和礼拜天,牺牲了他许许多多的休息日。对于每次家长会,他都认真备课、写板书,家长们如同听课一样,认真记着笔记。现在无论你找到哪位家长,他都会找出孙老师讲话的原始记录来。那篇篇记录,既是教育精品,又是艺术享受。许多家长体会颇深:在家长会上听孙老师的讲话,如同得到了教育孩子的法宝,哪怕是生活小事上的安排,孙老师都考虑得很周到、很细致。当孙老师受到一些媒体伤害时,最愤怒不已的是学生,更有家长。难怪80位家长那么心齐,联名写信给有关领导,反映孙老师教书育人、为师之道的八年情况,反对某

34、些媒体主张的那种教育上的自然态和无政府主义。孙老师深知校园的份量,学生的位置,教师的责任。他保护同学、爱护同学、要求同学,决不能等问题出现再去收拾,再收拾就晚了。尤其是青春期情爱方面的东西。在这方面,与其后来寻找各种补救措施,不如早些警觉、早敲警钟。他抓住了刚上中学、十三四岁这个重要而危险的年龄段,看准了社会风气不好从而造成的中学生早恋的低龄化,从孩子似懂非懂时,就先入为主,打起预防针、筑起防火墙。“能够预防疾病的医生,才是真正的医生。”孙老师如是说。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班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他培养学生们的专注精神截然分不开,与他从小就培养孩子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分不开,与他采取的断然措施分不开

35、。防患于未然,是他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他重要的教育方法。有人不喜欢“智者与圣者于一身”的班主任,而我们喜欢。因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教师的人格永远镌刻在学生心里。 全班55%怎样考上清华北大 我在成希春校长的领导下,1980年开始进行教学教育实验。事实上,这是任教我们班全体老师和我们班同学及家长们风雨与共齐心协力的集体实验,我的工作,绝对离不开大家的帮助。一、想法的产生和演变(一)请给我时间北京22中不是重点中学、生源不理想,但改变一个孩子的情况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所以,我要从初一接新生,请给我6年的时间。今天我说22中生源不理想,人们会认为我夸大其词,这是因为大家只了解现

36、在的情况。1980年我接的这个班,没有一个第一志愿报22中,除了两个第二志愿外,都是第一志愿市重点,第二志愿区重点,第三志愿才是22中。即使这样,仍有一些人不来报到,我们只好又补进了一些就近分配的学生。我当时就认识到孩子的改变应当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思想品德。所以,我教学数学,更当班主任,从初一到高三,6年一循环,其中我患膀胱癌的1991-1992学年度,我同时担任高三(4)和初一(1)两个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课,这样,三轮实验完成共用了17年。(二)击一猛掌1986年,第一轮实验班的蔡冰冰同学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首届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引起轰动。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一个6年前考

37、不上重点中学的女孩子,竟取得北京市中学生数学顶尖成绩,这不是仅仅着眼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知识所能达到的,更不是督促学生大量做题,刻苦加刻苦所能企及的。而是从以知识为目标,转移到以活生生的学生本人为目标,通过教学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睿智非凡,全面发展他们素质使他们成才。这件事击我一猛掌,于是从1986年入学的第二轮开始,我提出了新的想法。(三)新的想法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强调这个发展是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把德作为第一标准,因为我们需要的为大众谋福利的人才。智,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要通过知识的教与学,不断发展孩子的智力素质,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把不聪

38、明的孩子变聪明起来,让聪明的更加聪明。爱因斯坦援引劳厄的话,说:“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把老师教他的知识都忘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老师在他身上教学的真正成果。”这就是说,真正的成果,是知识之外的东西,是能力,更是能力之上的智力素质。如何实现这个想法?二、我的做法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把德、智、体融为一体,统一在建设一个优秀集体为人民炼一炉好钢的实践中。德育和智育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远大的理想将产生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反过来智力素质提高,使人看得远,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健康的身体,不但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同时,艰苦的体育锻炼,将造就坚强的

39、意志品质。在德育的实践上,我们提出:1、诚实、正派、正直;2、树立远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多做贡献;3、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更幸福。在教学上发展智力素质,我们的主要做法有:1、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八方联系,浑然一体,造成学生总是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思维状态;2、更着重向哲理观点的升华,高屋建领;3、课堂上,造成学生超前思维向老师(包括课本)挑战的势态,在思维运动中训练,互相传染聪明与才智;4、题不在多而求精,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5、从初一开始即进行问题研究,写论文;6、各科都少留作业,数学不留硬性家庭作业,不收作业,保证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左右,6年如一

40、。在学校的体育安排之外,我们班内组织小组蓝球赛,集体游泳,练田径,每天放学后,女生跑800米,男生跑1500米。教歌,每年举办一次文艺演出班会。三、实践来检验实践指什么?指效果。教学教育上的效果,更在于时间延伸中的考察。虽然我们为实验班22中时期的进步而高兴: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班风正派,纪律严明,课堂安静,教室干净,考试时即使老师发完卷子离开,铃响同学自己收卷送去,也绝无人作弊;向社会及希望工程捐款捐物,我们班最为踊跃;学校扫除,各处室都愿意我们班去帮忙;每个寒暑假,都要拿出一两天,把全校师生数吨重的新课本,练习册从区仓库搬运回学校;同学之间真诚友爱,困难抢担,利益相让,谁有了好书、好解法,巴

41、不得立即让全班都知道。有人说,高考中差一分,能差出一操场人。可是,对于每人可能在高考中加10分的4个直辖市级三好生名额,班上排名前15名的同学都放弃了,这是为了增加靠后一些的伙伴考上北大、清华的机会,而这肯定要让自己去担风险。智力素质上,以第三轮班为例,闫王君同学获第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为国争了光,为22中、东城区、北京市争了光,这块金牌是近5年来北京市唯一的一块数学国际金牌。第四届雷达表中国青少年英才科学奖竞赛(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作文、计算机、外语)中,北京籍得奖学生共4名,其中2名在本班:陈硕、闫 王君。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区前10名中,第二轮班占了4名(包括第1名

42、),第三轮班,则是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1997年高考,全班40人全体上线,上本科线39人,重点线38人,进入北大、清华22人,占全班人数55%,而6年前小学升中学的考试中,只有16人的分数达到区重点最低录取线,另有15人的分数属就近分配数段。 身体素质上,当年身材瘦小的初一(1),6年后变成了平均身材在年级里最大的高三(1),上高二、高三后,校田径运动会上团体总分压倒性第一(高中组12个班,一般的班为30分左右,而本班126分一次,122分一次)任晓军获北京市中学体操个人全能第二名,合唱比赛每次都是第一,7人会钢琴,4人会手风琴,1人会小提琴,陈帆的书法获北

43、京市中学生一等奖。 但是,更使我们受鼓舞的,是同学们离开22中以后的表现,第二轮进入北大、清华的15名同学1997年大学毕业,其中11人被保送国内研究生,或出国全奖学金研究。超过了人才荟萃的北大、清华毕业读研究生的比例,其中,李毅到美国密士根大学的第二年,获全美大学生计算机机芯设计比赛第三名。第三轮班现在读大二,其中在北大、清华的22人中,有18人的成绩在中等以上,其中半数在前几名,须知在北大、清华的学生个个都是全国各省市屈指可数的拔尖生。联想到他们在22中的阶段,我们不搞题海,不买练习册,高中数学不买课本,每天睡眠9小时左右,等等,充分表明,我们所选择的不搞应试教育而走发展智力素质的道路,是

44、正确的。 在身体及其他素质方面,刘婷上大一时获清华大学生运动会女子800米第三,1500米第四,第二年则获清华大学女子800米第一名。张海飞获北京大学男子铅球第三,桑丽芸获北京大学女子800米第七。而北大、清华的近两万名学生中不乏特招的体育特长生,任晓军入选清华大学男子健美代表队,陈帆则代表清华大学获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书法二等奖。 评价效果,我们更看重恐怕也最不放心的,是对思想品德的素质检验。到目前为此,情况让我们踏实。第一轮班的同学大学毕业已经9年。用团支书苏泳的话说,咱们班的同学在工作岗位上,哪个不是好样的!例如李兵同学刚进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就参与并完成了两个课题,目前已被确定为中科

45、院科研骨干,完成了两个“八五”攻关课题和一个攀登项目。而吴岳则设计了刚刚竣工的秀丽的国际金融大厦,他的领导,北京建筑设计院的李铭陶副院长对我说,在设计院年轻一代建筑师中,吴岳是最优秀的,第二轮班有8人进清华,其中4人(吕华威,廖诩民,戴亦欣,蒋博澜)以德、智、体的良好素质得一、二、三等奖学金。第三轮班则有7人在北大、清华获一、二、三等奖学金,第三轮班的同学1997年进入大学不久,就有9人被选为班长、团支书、系学生会部长、副主席,其中有7人是在北大、清华当干部。北大数学科学院院长彭立忠教授说:“孙老师给我们北大送来了一批高素质的学生。”他称赞担任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长的闫王君全面素质很好

46、;而担任文体生活部长的女同学曹君诚实、热情,受到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同学们的称赞;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编辑说他去清华时,听到对刘婷同学的好评;在北大生命科学院担任团支书的桑丽芸同学主持2000人参加的全北大新生军训结营式,圆满成功;担任北大物理系学生会统筹部长的雷易鸣同学,每天自带面包当午餐,去香饵胡同希望工程工作站当志愿者,度过了自己宝贵的暑假,开学后,以被选为北大物理系学生会副主席。已经是清华大学经(72)班班长的王一同学,以其优秀的表现,以被选为清华大学经济学会会长。第二轮班的彭壮壮同学在获得美国西屋科学奖(俗称少年诺贝尔大奖),进入哈佛大学后给我来信,请转告打听他归宿的人们,唐朝诗人王昌龄有两

47、句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不过,就时间的延伸而言,现在还不到做出结论的时候,历史刚刚开始。我希望我们三轮班的每一位同学,时时检点,刻刻奋进,使自己真正成为人民可信赖的人才。同时,我还衷心的希望得到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汇报批评指正,使其中错误的,不致谬种流传,使其中有益的,能为青年老师参考。因为,这些实在不是我的发明,是22中、东城区、北京市领导和那么多老师教给我的 神奇的孙维刚刘天时 苗炜 1992年,孙维刚执教的北京22中高三(4)班,高考平均分达534分,全班40人中有15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19961997年度全国数学联赛中,全班共14人获奖;1997年高考,全班40名同学平均分为558.67分,数学平均分为117分,38人达到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600分以上的9人,22人考入北大、清华。而在当年升入中学时,这个班2/3的学生,成绩低于区属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 孙维刚怎样教数学?他说:“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孙维刚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他从不担心学生的脑子够不够使,比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课本上只是延长三角形底边并做出一边的平行线引导学生做出证明,而孙维刚则是把问题交给学生,上来就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