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799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88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任务1:参观视频会议系统应用场所5.1.1任务目标通过参观视频会议系统应用场所,了解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用途;了解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系统类型和原理组成;理解组成视频会议系统的各部分具体设备的功能。5.1.2任务内容1多媒体介绍:介绍实训室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和组成设备;2参观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分项实训室;3参观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综合实训室,亲身体验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近距离观察组成视频会议系统的各种设备;5.1.3知识点1视频会议系统介绍问题:某集团公司计划对遍布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涉及人员达几千人。这可实在要费一番周折:要安排酒店、要联系会场、各地

2、人员要安排日程空档出差、要准备会议的演讲稿和办公用品,问题是,除了耗费时间和精力以外,还需要找一个可容纳几千人的酒店式会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许多新的应用不断出现,视频会议就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多媒体通信方式。近年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视频图像的网络传输成为可能,可以通过公众和专用网络包括LAN、WAN、Internet、ISDN、ATM、DDN、PSTN等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以低廉的价格传输数据、视频和音频信号,从而实现更快、更高质量的通信服务。视频会议系统就是利用现代音视频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用户之

3、间举行会议,实时传送声音、图像的通信方式,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身处异地的人们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会议和讨论,不仅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更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动作,还可以传送相关数据资料,实现共享软件应用等更高层次的应用。视频会议对于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发布重要信息、节约费用和时间具有重要作用,符合现代社会对通信技术方便、快捷、多媒体、大信息量及交互式的要求。因而,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视频会议系统允许好几组不同地方的人参加同一个会议或讨论,互相能够看到对方全方位的活动图像,清楚地听到对方所说的话,感觉就像在一起。用这种方式,视频会议创造了这样一个环境:

4、更快地下决策,更加强大的团队工作、想法、知识,鼓励能从一个同事传向另外一个同事。还有一个更为显著的优点就是不用出差。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国际交流日趋广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商业活动的各个方面日趋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跨国经营已成为大企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是办公网络化、个人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随时随地需要与集团或他人交流。这些特点要求将信息通过网络连接到世界各个角落,提供方便、快捷、丰富多彩的通信手段。而视频会议系统就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产品,它把传统会议面对面交流的自然感带给了用户,可以在与同事、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同时,共享文件、图形、图表,甚至存在于PC中的应用程序。因此,用

5、户能更为迅速、准确地把握决策机会,使更多的人加入到重要决策当中,并形成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协作的工作环境。因而视频会议自然而然地成为集团及个人共享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迅速发展。2视频会议的发展及分类从亘古时代的烽火传讯、鸿雁传书,到现代的电话、电报、传真等方式的邮政电信业务,再进一步到目前基于互联网开展的Email、视频通信业务,人类通信的发展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电话、电视、传真和电子邮件等单一媒体提供的传统语音和文字通信服务,而需要数据、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集中方式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人们眼前。视频会议系统正是以这种信息多元化、响应及时化等特点被大

6、众接受,它将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多媒体的实时性完美地结合起来。196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第一代可视电话。借助美国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视频会议产品生产上商加大了视频会议终端产品的研发,视频会议已渗透到政府、军事、商业、金融、交通、服务、教育等各行业,其中军事、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美国军方在19811985年的军用会议电视设备费用就达9亿多美元,海湾战争后,仅美国军方的会议电视系统就发展到了200多个。911事件之后,美国出现了企业集团、个人大规模采购与使用视频会议系统的热潮,据Wainhouse调查,有91%的商业企业倾向于采取视频会议的工作方式。我国电视会议实验

7、系统早就在国内出现,但真正实用的会议电视业务却是在1984年国家公众会议电视骨干网的开通以后才开始的。1984年9月6日,国务院首次利用国家会议电视骨干网召开了全国电视会议,全国各省市有一八0多万人收看、收听会议的内容。党政机关和国务院各大部委也经常召开电视会议。视频会议系统在我国发展之初只是针对政府、金融、集团公司等高端市场,主要在专网中运行,且造价不菲,预算往往高达百万、千万元。2003年的SARS疫情给人们带来重要影响,感觉人与人的距离拉大了,需要通信手段来解决沟通问题。由于人们对于交流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因此,除了需要语音方式沟通外,对视频通信的渴望空前强烈,这种需求带动了视频会议市场的

8、增长。我国视频会议系统市场近两年突破了以往的平缓发展局面,开始步入稳步快速发展阶段。赛迪顾问公司2007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在政府、金融、能源、通信、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机构中视频会议设备的用户比例达到了66.3%,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了我国行业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手段。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预测,未来3年内,视频会议系统将以复合年平均增长率26.1%的速度增长。视频会议在十多年的发展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数字通信网,如SDH、DDN等的会议电视系统;第二阶段是基于ISDN、ADSL网络的会议电视系统;第三阶段是基于LAN和Internet的会议电视系统。通常

9、从实现方式来看,视频会议系统有如下几类:(1)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目前最常用的实现手段。特点是使用专用的设备来完成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简单、维护方便,音视频的质量非常好,对网络要求高,需要专线来保证,整套系统造价较高。(2)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完全使用软件来完成硬件的功能,主要借助于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实现硬件解码功能。特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设备,总体造价较低。(3)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完全基于互联网而实现的。特点是可以实现非常强大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对网络要求极低,完全基于电信公共网络的运营,客户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购买软件和硬件设备,只需交费即可,视频效果一般。3视频会议的应用虽然视

10、频会议对于硬件、网络、软件等各方面要求都相对较高,造价比较大,但由于其能够强化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的协调管理,建立起总部与下属各单位、部门间的视频联系,提供语音、图像和演示的交互,能够实现部门间的平行化、及时化管理,进行交互式的技术培训、技术方案探讨等工作,达到高效办公、减少会议开支的目的。由于视频会议系统的明显优势,目前已经被各政府部门、金融、教育、医疗以及各种大型集团、企业所广泛采用。(1)远程商务会议视频会议最普遍最广泛的应用领域,适用于一些大型集团公司、外商独资企业等在商务活动猛增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视频会议方式来组织频繁的商务谈判、业务管理和远程公司内部会议。(2)远程教育利用视频会议开

11、展教学活动,使更多、更大范围的学生能够聆听优秀教师的教学,学生们可以与全球各地的同学进行通信,进行文化交流并实现国际化。在高等教育中,主校园中的课程不仅可以被其卫星学校及远程学习设备共享,提供实时互动教育外,还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这样,远程学生也可通过 Web 接入的方式查看讲座。通过这种方式,还可让更多的人接受知名教授的指导,扩大学校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学生选择这所学校。此外,视频通信还可极大地改善管理者、教授、教职工和学生之间的沟通。(3)远程医疗:利用视频会议实现中心医院与基层医院就疑难病症进行会诊、指导治疗与护理、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医学培训等等。高质量的视频业务使医生、护士在不同地方同时协

12、同工作成为可能。远程医疗对于一些中小医院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得到大医院的医学专家的咨询和会诊。(4)司法机构由于法庭和差旅成本的上升,再加上监狱系统的安全风险,视频通信正在成为司法系统进行沟通的一个替代方式。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在法庭、监狱、医院以及其他更多地点之间通过成本更低的方法对犯人、证人进行传讯、虚拟出庭作证、精神病评估等进行调查。(5)政府行政会议我国幅员辽阔,各级政府会议频繁,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现代化召开会议的多快好省的方法,它可使上级文件内容即时下达,使下级与会者面对面地讨论和深刻领会上级精神,使上级指示及时得到贯彻执行。4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组成目前主流的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主要

13、由承载层、终端设备以及多点控制单元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三部分构成,如图5.1.6所示。终端设备和MCU是视频会议系统所特有的部分,承载层是与视频会议系统所承载的宽带网络紧密相连的。而一套完整的视频会议系统应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单元MCU、网络管理软件、传输网络以及相关附件五大部分构成。没有两个组织的做法、想法、甚至交流方式是相同的,再加之用户已有的网络状况、硬件设施各有特色,所以对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频会议终端系统、多点会议控制单元MCU、网络管理软件等部分的要求也各不一样,所以视频会议设备供应商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和服务供选择。(1)视频会议终端视频会议终端

14、主要作用是将终端处会议点的实况录像信号、语音信号及用户的数据信号进行采集、压缩编码、多路复用后,送到传输信道上去。同时把从信道接收到的会议电视信号进行多路分解、视音频解码,还原成对方会场的图像、语音及数据信号,输出给用户的视听数据设备。与此同时,视频会议终端还将本点的会议控制信号(如建立通信、申请发言、申请主席控制权等)送到MCU,同时接收MCU送来的控制信号,执行MCU对本点的控制指令。视频会议终端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话筒、监视器、扬声器、回波抵消器、终端处理器、会议控制器等。摄像机、话筒是视频会议系统的输入设备,把会场的图像与声音转换成电信号,送入终端处理器进行处理。监视器和扬声器是视频会

15、议系统的输出设备,用来显示会场的声音和图像。十人以下的会议室可采用74cm或86cm的监视器,会场人数较多时,可采用电视墙或投影仪。回波抵消器用来抑制回声。因为在第一会场中输入话筒的声音信号除了有本会场发言人A的声音外,还会有其他会场(例如第二会场)发言人B通过第一会场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它经过终端处理器和通信链路传到第二会场后,就会在第二会场形成发言人B的声音。接入回波抵消器使第一会场中由扬声器进入话筒的电信号与原来输入扬声器的电信号反相叠加,使第一会场送入通信线路的信号中发言人B的声音信号被抵消,即消除了回声。终端处理器是视频会议系统终端设备的核心,它把本会场由摄像机和话筒输入的视频、音频

16、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并进行编码、压缩和复合,送往通信链路;又把其他会场经过通信链路送来的数字信号经过解码、解压缩和分接,送往监视器和扬声器,变成声音和图像。会议控制器用于完成会议过程中对终端的操作、控制和管理。例如摄像机的转动和切换,话筒音量的调整,主席会场对其他会场的控制,以及系统的设置、管理和维护等。除上述设备外,有时在会场上还需要放置计算机、传真机、扫描仪、录像机、幻灯机等设备,向参会人员提供录像、幻灯和其他资料。有时还需要电子白板、书写机、打印机等,供与会人员讨论问题时写字、画图、形成会议文件时使用。常见视频会议终端设备如图5.1.7所示视频会议终端主要有三种:桌面型,机顶盒型,会议

17、室型。 桌面型终端桌面型终端是强大的桌面型或者膝上型电脑与高质量的摄像机(内置或外置),ISDN卡或网卡和视频会议软件的精巧组合。它能有效地使在办公桌旁的人或者正在旅行的人加入到会议中,各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主要应用:桌面型视频会议终端通常配给办公室里特殊的个人或者在外出差工作的人。虽然桌面型视频会议终端支持多点会议(例如会议包含2个以上会议站点),但是它多数用于点对点会议(例如一人与另外一人的会议)。 机顶盒型终端机顶盒型终端是以简洁著称。在一个单元内包含了所有的硬件和软件,放置于电视机上。安装简便,设备轻巧。开通视频会议只需要一台普通的电视机和一条ISDN BRI线或局域网连接。视频会议终

18、端还可以加载一些外围设备例如文档投影仪和白板设备来增强功能。主要应用:机顶盒型终端通常是各部门之间的共享资源,适用于从跨国公司到小企业等各种规模的机构。也往往是公司购买的第一种会议室型终端。 会议室型终端会议室型终端几乎提供了任何视频会议所需的解决方案,一般集成在一个会议室。会议室型终端通常组合大量的附件,例如音频系统,附加摄像机,文档投影仪,和PC协同文件通讯。双屏显示、丰富的通讯接口、图文流选择使终端成为高档的、综合性的产品。主要应用:会议室型终端主要为中、大型企业而设计的。表5.1列出了不同类型的视频会议终端可采用的附属设备:表5.1 视频会议终端可采用的附属设备桌面型机顶盒型会议室型文

19、档投影仪扫描仪与打印机机柜监视器/电视机大型扩音器麦克风大型摄像机DVD播放机录像机外部遥控器写字板中央控制记忆卡放映机等离子屏计算机监视器(2)多点控制单元MCU多点控制单元也叫多点会议控制器,英文名为Multi Control Unit,简称MCU。MCU是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交换机的作用,它将来自各会议场点的信息流,经过同步分离后,抽取出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和信令,再将各会议场点的信息和信令,送入同一种处理模块,完成相应的音频混合或切换,视频混合或切换,数据广播和路由选择,定时和会议控制等过程,最后将各会议场点所需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起来,送往各相应的终端系统设

20、备。(3)传输网络传输网络即宽带连接方式,通常有LAN接入、ADSL接入、cable modem接入方式和无线接入等四种方式。(4)附属设备一套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哪些附属设备需要看具体应用需求,通常用到的附属设备包括投影仪、监视器/电视机、大型扩音器、麦克风、大型摄像机、DVD播放机 、录像机、外部遥控器、写字板、中央控制 、记忆卡、放映机、等离子屏、计算机监视器等。5视频会议的基本功能(1)点到点会议在会场使用遥控器直接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或从电话本选择呼叫)即可,无需其他人协助,如果呼叫不成功,根据反馈的提示信息(类似于对方忙等),用户做少许操作即可完成呼通进行视频通信。(2)多点会议多点会

21、议使用有两种方式:方式一:主叫呼集功能,即由召集会议人在会议室通过终端的电话本选择要召集的会场确认即可召集成功,然后由召集人申请主席主持会议,由召集人自己完成会议的各种控制功能。方式二:由管理员在会议管理系统上预定义好会议,预定义的会议可以选择立即召开,也可以选择在某个时刻召开,会议召开后,由召集会议人申请主席主持会议。对于被召集人参加会议,若终端正常开机,将自动加入会议;若中途加入会议,只需要呼叫系统特服号码即可入会;对于采用匿名方式的会议,通过呼叫会议接入号码和密码方式入会。(3)常用会议功能 实时音、视频广播:优秀的音、视频交互能力。在主控模式下,由主持人选择广播参与会议成员的视频,系统

22、允许同时广播多路语音、视频。 查看视频:为了更加真实再现会议的临场效果,会议成员间可以相互自由查看视频。视频会议系统可灵活选择多画面显示模式,这样各会场都能在一个显示设备上同时显示,极大的增强了会议的临场效果。多画面会议中,还可以启用语音激励模式,即多画面显示模式中的大画面将实时显示会议中发言的会场(声音最大的会场)。通常的视讯终端只能同时传送1路摄像机活动图像,即使终端同时接了多台摄像机,通常只能采用切换方式选择其中1路传送。选择内置双视传送功能的视频会议终端,在不增加会议带宽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将2路的摄像机实时图像传送给远端,通过该功能,大大增强了视频会议的临场效果。例如,主席会场的终端可

23、将会场中与会者的活动图像和主席台上演讲人活动图像同时传到远端会场,这样各分会场就可以同时看到主会场与会者的图像以及演讲人的实时图像,更真实的再现主会场的情况。 字幕功能:会议中经常需要使用字幕功能,如用于重要提示、会议通知、欢迎词等,选择内置字幕机功能的视频会议终端,会议中可通过滚动或其它方式将信息实时发送给其它会场。 多媒体功能,包含:(a)电子白板:系统提供多块白板,与会人员都可通过白板进行绘制矢量图,可以进行文字输入、粘贴图片等。在主控模式,主持可以禁止其他人使用白板。(b)文字讨论:会议成员可以通过会议系统中的文字聊天系统与全部、部分会议成员或其中某一位成员进行文字聊天、发送信息。另外

24、,系统具有的词典过滤功能可以过滤那些经常出现的不文明词汇。(c)系统消息:显示会议系统发生的事件,如其他人查看你的视频、系统中的发言、主持人的部分系统操作等。(d)发送文件:在会议开始之前或会议进行中,发言人可以把自己的演讲稿发送给与会者。(e)程序共享:视频会议的辅助功能,主要用来解决协同办公时相互之间的紧密协作问题。该功能是由发言人把自己的操作的程序共享给大家,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其他会议成员可以共同操作该程序。(f)演讲稿列表区:会议发言人可以事先或在会议进行时,把准备好的演讲稿放在演讲稿列表区,当被主持人列为当前发言人时,可以将该文档同步展示给大家。(g)网页同步:会议成员可以引导大家上

25、某一个具体网站,共同分析问题。(h)座位列表显示区:显示参与会议的人数和各自状态,可用来查看视频和赋予发言权。 会议投票:在会议进行中,会议主持人可以就某一问题,提出几个不同观点,通过会议投票系统可以了解人们对各种观点的支持率,领导可借此实现快速判断决策。 会议管理,包含:(a)主持助理:在会议过程中,主持人正在演讲,主持助理可以拥有主持人赋予的部分权限。如:主控模式下,当有人举手时,主持助理就可以为主持人处理发言请求,主持助理就可以事先与举手的会议成员进行沟通,通过试听功能控制举手人员的发言质量,同时也可以在不影响会议进程下协商发言的内容(主要用于正规的、人数较多的会议中)。(b)试听功能:

26、主持人或主持助理在让某人发言前,能够通过试听功能确认发言人能否把声音传输给大家,同时可把声音效果调整到最好。(c)会议录制:在会议进行中,会议录制功能能把整个会议录制下来,供会后编辑、参考、存档。(d)远程设置:为确保会议顺利进行,主持人通过远程设置,可以把会议成员使用的带宽调整到合适的范围。(e)踢出会议室:强大的控制功能,能轻松地把不遵守纪律的会议成员请出会议室。(f)设为发言人:主持人可以把某一会议成员设为当前发言人,该成员就可以广播自己的屏幕、把他的演讲稿展示给与会人员。(g)系统设置:会议成员可以根据网络环境情况,选择相应的视频压缩格式,从而调整系统所需带宽,保证会议能以最好的效果进

27、行。(h)用户管理:可以灵活地添加、删除能够使用会议系统的用户,灵活地修改已有的用户信息,避免没有权限的其他人员进入会议系统,干扰会议的正常进行。任务2:视频会议系统实施准备5.2.1任务目标了解视频会议结构及技术协议,了解设备生产商及产品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视频会议系统设备。5.2.2任务内容1视频会议系统结构及技术协议简介;2视频会议系统设备选型方法;3主流视频会议生产商及产品简介;4根据实训室视频会议系统功能要求,进行简单系统需求分析与设备选择;5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前的计划、准备工作。5.2.3知识点1视频会议系统关键技术简介 由于视频会议系统传输的是声音、动态图像等多媒

28、体数据,信号的数据量较大,无法在一般条件的数字线路上传输。同时,基于对实际使用效果的要求,要求传输的声音、图像信号连续平滑,其他辅助功能易于使用。因此,对系统在声音、图像压缩、数据应用程序共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1)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压缩和处理。视频会议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就是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过程。目前新的理论、算法不断推进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着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带宽不富裕的条件下,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已成为视频会议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最核心的技术指标是编码标准、体系结构与流媒体服务。

29、1)编码标准和一般的数据业务不同,视频信号的数据量很大,未经压缩的数据流为165.888Mbps,这样码率的数据信号在网络上是无法传输的,会轻易造成网络拥塞甚至崩溃。因此,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就是视频压缩。目前在众多的视频编码算法中,被广泛使用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压缩标准是H.26x和MPEG。H.26x是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H.261和H.263。H.261只能传输QCIF格式(176144)或CIF(352288)格式的图像,它的视频效果较差,只适合低速率下相对静止的图像传输。1996年ITU-T在H.261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推出了H.263标准,但它仍然不能实现高清晰度

30、图像的传输,只适合低带宽下的应用。MPEG本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这个专家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子委员会IEC于1988年联合成立的,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的标准化工作,MPEG制定的标准主要有MPEG-1、MPEG-2和MPEG-4。MPEG-1制定于1992年,它主要是在1.5Mbps情况下,对35228825帧/秒的运动图像进行处理。它的算法框图基本与H.261相同,在时间域正负方向进行的运动补偿的帧间内插,使其具有以下优点:具有更高的图像压缩倍数;能够恰当地对待突发背景;能较好地保存边缘轮廓,降低原

31、始图像的噪声。但正由于它的双向帧间预测使得图像显示顺序与编码顺序不同,造成较大的系统延时,且压缩比越高,延时也会越大。MPEG-2制定于1994年,主要应用在广播电视图像的传输和数字存贮媒体(DVD)。与MPEG-1的区别在于MPEG-2有了等级之分,共分为4个等级LL(35228825帧/秒)、ML(72057625帧/秒)、H1440L(14401一五225帧/秒)、HL(19201一五225帧/秒)。它在带宽充足的情况下MPEG-2可实现高清晰度图像的传输,甚至能满足HDTV的要求。但它和MPEG-1具有同样的缺点,即延时较大、带宽要求相对较高。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由于不要求交互且能提供足

32、够的带宽(广播电视系统可为每路图像信号提供8M带宽),这些缺点体现不明显。但当它应用到视频会议系统中时,要达到ML(72057625帧/秒),需要3M以上的带宽,且会有1s以上的延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视频会议系统的需求。为了解决时延与压缩比的问题,ISO于1999年通过了MPEG-4标准,它与其它标准的最大区别在于MPEG-4是基于内容进行编码,将编码对象由原来的矩形图像改为单独的对象,即将每幅图像分为不同的自然对象单独进行编码。由于这种合成对象/自然对象混合编码,大大降低了帧间图像的信息冗余,因此MPEG-4编码技术可利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在视频会议系统实际应用中,可在1.5Mb

33、ps情况下实现高清晰度图像(72057625帧/秒)的传输,同时将时延控制在300ms以内。另外,MPEG-4还把提高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因此它比其他编码方式更适合交互式的视频服务和远程监控。2)体系结构视频会议的体系结构有两种:ITU-T H.320和H.323。H.320是一个传统的电视会议标准,在过去几年被广泛使用在ISDN网络中。它的网络结构主要是H.243标准下的主、从星形汇接结构,每个终端必须与它对应的MCU建立电路连接,组网结构非常固定。由于基于电路交换,它能提供确定的带宽保证,充分保证视频会议的质量。H.323的标准名称是基于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它凭借

34、TCP/IP这一协议,使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和业务与基础传输网络无关,因此可以利用H.323将多种应用和业务(如视频点播、流媒体组播等)叠加到视频会议系统中。因为H.323视频会议系统建立在基于分组交换、QoS得不到保证的通信网的基础上,因而会议系统中的码流必须打包成一个一个分组,根据分组标签统计复用。由于不同信息码各有特点,所以对下层网络的承载要求各不相同。例如视音频码流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可以容忍少量的分组丢失,因而它要求下层网络能提供实时性好的传送机制;而对于数据和控制信息,情况完全不同,要求下层提供可靠性传送。H.323作为下一代多媒体通信平台代表着未来多媒体会议的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它的

35、传输网络无关性、灵活性,使它越来越得到普遍地应用,但H.320凭借其在带宽保证方面的优势,仍是很多视频会议用户的最终选择。为了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充分保证用户的投资,现阶段的视频会议系统设备一般同时支持H.320和H.323。3)流媒体服务随着视频会议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媒体服务概念也被引入到其中。流媒体指的是在网络上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如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实时视音频流,流媒体的数据流总是随时传送随时播放的。在视频会议系统中主要使用的流式传输技术是实时流式传输,它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的匹配,且总是实时传送特别适合视频会议,同时也支持随机访问。在视频会议系统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流媒体播

36、放方式得到充分应用:单播:在终端与MCU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从一台MCU发送的每个数据流只能传送给一台终端。这种方式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但非常灵活,适合召开双向交互式视频会议时使用。组播:IP组播技术通过构建一个具有组播能力的网络,可以让MCU只发送一个数据流给多个终端共享。这种方式非常节约带宽,适合在一些需要单向收看视频会议的场合中应用。点播:点播是指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内容项目来初始化终端连接,对数据流可以开始、停止、后退、快进或暂停。它主要应用于会议录像的点播。编码标准、体系结构、流媒体服务是多媒体信息处理众多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三项指标,各种视频会议系统的区别也主要集中于此。(2)基于

37、宽带技术的IP网络随着Internet的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迅猛发展,进一步扩展网上运行的业务种类并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是目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由于IP协议是无连接协议,Internet网络中没有服务质量的概念,不能保证有足够的吞吐量和符合要求的传送时延,只是尽最大努力(Best-effort)来满足用户的需要,所以如果不采取新的方法改善目前的网络环境,IP网络对传输实时的多媒体信息而言是不适合的,无法大规模发展视频会议等新业务。但由于TCP/IP协议对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没有根本性的限制,因此,目前世界主要的标准化组织、产业联盟、各大公司都在对IP网络上的传输协议进行改进,已制定出RTP/RTCP、

38、RSVP、IPv6等协议,为在IP网络上大力发展诸如视频会议之类的多媒体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预测,IP网上的视频会议业务将会大大超过电路交换网上的视频会议业务。在现有的网络技术中,从支持QoS的角度来看,ATM作为继IP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因此ATM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处处适用的技术,人们最终将建立通过网络核心便可到达另一个桌面终端的纯ATM网络。但是,纯ATM网络的实现过于复杂,导致应用价格高,难被大众所接受。同时,相应的网络业务开发没有跟上,导致目前ATM的发展举步维艰。由于IP技术和ATM技术在各自的发展领域中都遇到了一定实际困难,因而两种技术

39、的融合正在发展、完善之中。(3)媒体处理器技术视频会议系统要求不同媒体、不同位置的终端能够同步收、发信号。多点控制单元(MCU)可以有效地统一控制,使与会的不同终端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有效协调各种媒体的同步传输,使系统更具有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和处理方式。通信、合作、协调正是分布式处理的要求,也是交互式多媒体协同工作系统的基本内涵。多点控制单元(MCU)的应用催生了多媒体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蓬勃发展,采用DSP芯片设计多媒体设备,成为人们关注的方向。飞利浦、ADI、TI、中星微电子等半导体供应商都十分看好媒体处理器市场,并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高处理能力DSP芯片的出现给视频会议带来更

40、小的延迟和更高的帧频。尽管媒体处理器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已得到广泛关注,可以预见媒体处理器将会快速应用到多媒体设备制造业中。(4)视频会议的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时延问题被媒体处理器技术和标准(如组播技术、带宽预留协议和实时控制协议)逐步解决,基于IP的视频会议方案将可以把终端互操作性和高传输性能结合了起来,视频通信将会变得更容易,费用会更低。1)视频会议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实现更先进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和更专业的图像及语音前后端处理技术。2)MCU与交换机和路由器融合,随着网络宽带化,视频会议终端也将智能化,其发展方向是小型化、全信息化家庭网络中心宽带智能终端,将通讯、娱乐、信息等各种功能融合在一起

41、。3)视频会议系统功能多元化。除音、视频外,还可以方便地传送和显示电脑文档,用于培训、汇报、交流;视频会议与电话系统一体化,可方便接入会议电话系统,通过电话、手机也可加入会议;视频会议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有机结合,实现网上进行会议组织、会议邮件通知、会议控制、系统维护和升级;网上实现个人可视通话及多方会议;网上只用普通PC即可在任何时间学习会议或培训内容;集中指挥、远程调度,通过电视墙统览全局,远程指挥。4)系统组网多样化。只要有网络就能开会,可以通过专线、ISDN、IP(ADSL、LAN接入)、电话等现有网络接入各种多媒体终端。5)图像清晰化。通过更优异、更成熟的图像编解码技术,实现更清

42、晰的图像传输。6)使用、维护简捷化。易于使用,可自行组织、控制会议;进行远程管理、远程维护、升级,大大降低维护成本;更新设计,大幅提高系统稳定性。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一系列国际标准的出台,视频会议的应用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视频技术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流应用之一。2视频会议系统主要技术协议简介视频会议的各种交互信息的传输媒介是各种通信网络,如电信网、Internet、有线电视网等。在这些网络中,视频会议能够顺利进行,不仅要依赖于网络和视频会议系统的硬件设备,还要依赖于各种网络通信协议以及与这些协议相适应的视频会议标准,即软件。为此,国际电信联

43、盟(ITUT)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议电视标准,适用于不同的网络。表5.2.1 视频会议国际标准标准H.320H.321H.322H.310H.323H.324颁布日期199019951995199619971997应用网络窄带交换数字网N-ISDNB-ISDNATM宽带保证的包交换网络(ISO Ethernet)B-ISDN ATM非宽带保证的包交换网络(以太网,Internet)PSTN,移动,N-ISDN视频编码H.261H.263H.261H.263H.261H.263H.261H.262H.261H.263H.261H.263音频编码G.711G,722G.728G.711G.722G.7

44、28G.711G.722G.728G.711G.722G,728MPEG1.2G.711G.722G.728G.723.1G.729G.723.1多路复用H,221H.221H.221H.222.0/H.222.1H.225.0H.223通信控制H.230H.242H.242H.242H.230H.245H.245H.245数据传输T.120T.120T.120T.120T.120T.120安全机制H.233H.234H.233H.234H.233H.234H.235通信接口I.400AAL I363AJM I.361PH.YI.400I.400&TCP/IPAAL I363AJM I.361

45、PATS I.400TCP/IPV.34modemITU-T有关会议电视的一系列国际标准的制定,对会议电视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H.320协议于1990年提出并获得通过,是第一套视频会议国际标准协议。H.320协议也成为被大众广泛接收的关于ISDN的视频会议标准协议。1997年提出的H.323协议,为现有的分组网络(如IP网络)提供多媒体通信标准,随着INTERNET及计算机的迅猛发展而得到普遍应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协议。目前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个技术标准。MPEG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这个专家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子委员会IEC于1988年联合成立的,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的标准化工作,MPEG制定的标准主要有MPEG-1、MPEG-2和MPEG-4。和其它标准相比,MPEG-4压缩比更高、节省存储空间、图像质量更好,特别适合在低带宽条件下传输视频,并能保持图像的质量。目前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个技术标准。(1)H.320协议的特点在视频会议系统领域,特别是专网中,基于H.320的视频会议系统占据主要市场。在国内,一些大集团、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