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砂石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834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0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砂石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砂石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砂石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砂石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砂石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砂石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砂石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 锦屏县平略镇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贵州省天柱公路管理段 (盖章)编制日期:2012年3月2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

2、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锦屏县平略镇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贵州省天柱公路管理段法人代表龙久添联系人王万铭通讯地址天柱公路管理段联系电话7522376传真邮政编码556705建设地点锦屏县平略镇八洋村立项审批部门锦屏县发展改革局批准文号锦发改备案

3、201114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石灰石、石膏开采(B1011)占地面积(平方米)11333.4绿化面积(平方米)500总投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2年8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项目概况锦屏县平略镇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是由贵州省天柱县公路管理段投资新建,有锦屏县国土资源局划定批复的矿区范围批复文件(附件1),由锦屏县发展与改革局批复备案(锦发改备案201114号)(附件2)。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4.0万t砂石料。投产本项目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劳动力收入,满足当地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增加

4、当地财政收入。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及其它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为此,锦屏县平秋镇半美相砂石场特委托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编制工作(附件3)。我所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环评技术人员在现场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工程内容等基础上,编制出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审批。经审查批准后,作为环境保护审批部门和环保工程设计的科学依据。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及交通本项目建于锦屏县平略镇八洋村,平略镇位于锦屏

5、县境中部,东抵三江镇和偶里乡,南接启蒙镇,西邻河口乡,北抵平秋镇。为中山河谷地形,清水江从境内穿过,距离本项目约2.0km。国土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 3043户,12589人。当地居民以苗族为主,少数侗族和汉族。省道311线经过项目北侧,交通便利,本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详见附图1。2、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当前,锦屏县结合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2011年,锦屏县围绕县域产业规划,评审通过了锦屏县城乡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规划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县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以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本

6、项目建设,可为该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须的建筑、铺路石料,符合该县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项目建设为场地不占用农耕地,不毁坏大片森林植被,封矿后及时复垦,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项目规划基本合理。3、矿山总体概况 (1) 矿区地质 矿区内及周边地带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下江群清水江组上段地层。矿区内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东北,倾向东南,矿体产状10210,块状构造,矿体地表出露面积较宽,含矿层为缓倾斜单斜地层,矿体产状和厚度较稳定,岩石局部发育有节理裂隙及层间裂隙。矿体上部分有较薄的浮土掩盖,对浮土进行剥离后即可开采矿石。(2) 地层岩性锦屏县境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下江群、震旦系、古生界的

7、石炭系及二迭系、中生界的三迭系及第四系。项目矿区地层属下江群清水江组上段地层,其岩性主要为灰、灰绿色中厚层凝灰质板岩、变余凝灰岩,夹少量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等,凝灰质岩中具有较清晰的条纹状复杂交错的层理,地层中有大量的火山碎屑物质沉积。 (3) 矿石质量本矿石主要为凝灰质板岩矿,灰、深灰色及灰绿色中厚层、块状凝灰质板岩、砂质板岩,变余凝灰质粉砂岩,夹少量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等,主要成分为SiO2、Al2O3,抗风化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抗压和抗剪能力,硬度较硬,吸水率较小,其寿命一般在100年左右,能满足一般建筑、铺路用砂石矿质量要求。(4)矿床规模及矿石开采范围本矿场矿场面积0.0226km2

8、,开采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开采为标高+450-+350m,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为(333)类,保有板岩资源量共70.80万m3,矿场设计利用资源量共16.93万m3。表1 矿区范围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拐点坐标(北京54坐标)XY1294307436607940229432203660800432943108366081364294300436608074矿区面积0.0226km2开采标高+450m+250m6、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的贵州省锦屏县交通战略物资库砂石料场板岩矿开采方案,采矿区矿体可划分为次硬质工程地质岩组和第四系松散工程地质岩组。次硬质工程地质岩组:为前震

9、旦系上板溪群清水江组,为矿山开采矿层,岩性为灰、深灰色及灰绿色中厚层、块状凝灰质板岩、变余凝灰质粉砂岩,稳固性较差,孔隙、裂隙发育,致密而性较坚硬。松散工程地质岩组:为第四系残积物和坡积物,主要由粘土及亚粘土、碎石、块石组成。结构松散,在降雨的作用下易于迁移,稳定性差。本采矿区有以上两种地质岩性为主,节理裂隙较发育,结构松散,在降雨的作用下易于迁移,稳定性差,在采矿过程中易发生崩塌或滑坡等地质灾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高度重视。7、矿山开采方式由于本矿体是开采地表板岩矿产,矿体出露面积和厚度很大,矿区地形坡度2040,且覆盖层薄,其剥采比能达到露采设计要求,适于露天开采,本矿场拟采用露天开采方式

10、,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的半自动化开采方式采矿。由于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边坡稳定性较差,结合矿权设置及开采设计,为保证生产安全,设计生产台阶高度为10m(4个小台阶合并为一个台阶),清扫平台宽度为6m,工作台阶坡面角为70,最终台阶坡面角为60。露天开采必须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8、开采工艺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的半自动化开采方式采矿,打眼放炮落矿。首先对采场表面盖层经清理、整治、清除危岩等工序,然后沿山坡地形等高线,以台阶状分阶段从上至下层层剥离式开采。各水平工作面推进方向由上盘向下盘推进。开采阶梯为10m(4个小台阶合并为一个台阶)。9、产品方案:年产碎石20000 m3、瓜米砂20

11、000 m3。10、服务年限:4年。11、占地情况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1333.4m2(包括生活用房、储备库房、战备物资库房、沥青拌合站、集料堆放场、旱厕),矿区为山坡,建筑库房等为山下平地,全部为非农耕地,所占用山坡及周围植被为灌草丛和林地,植被有黄茅草、马桑、小米柴、白栋、竹、禾本科、菊科、蕨科等灌草丛,林地主要树种有杉木、少数马尾松、柏木等。12、土建工程内容根据采区项目规模和实际功能需要,本着经济合理利用,减少建设投资的原则,拟建项目工程包括生活用房、储备库房、战备物资库房、沥青拌合站、集料堆放场、旱厕。采石区位于整个场地的东南侧,集料堆放场紧邻采矿区北侧;砂石加工场、储备库房、生活区

12、及旱厕位于矿区南侧;战备物资库房在北侧;沥青混泥土拌合站、弃土场修建在矿场西侧。拟建项目主要土建工程见表2。13、总平面布置整个矿石场可大致分为采矿场和附属设施两部分,采石场位于整个场地的东南侧,矿石为一山坡地带;附属设施包括集料堆放场、加工场、储备库房、战备物资库房、沥青拌合站、弃土场、生活用房、旱厕,全部建于矿山下平地。集料堆放场紧邻采矿区北表2 拟建项目主要土建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建筑面积(m2)备 注1集料堆放场4666.692加工场12503储备库7504战备物资库房200砖混结构5沥青混泥土拌合站30006弃土场4007生活用房200砖混结构8旱厕8简易侧,建筑面积约4666.6

13、9m2;砂石加工场、储备库房位于矿区南侧,靠近采石场,方便操作,节约人工成本,建筑面积约2000m2;生活区、旱厕位于矿区南侧,距采矿场约200m,有利于矿场人员安全;战备物资库房在北侧,靠近311省道,方便物资运输,建筑面积约200m2;沥青混泥土拌合站建筑面积约300m2,弃土场建筑面积约400m2,修建在矿场西北侧。整个矿场从节约人工成本、注意人员安全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设施、设备布局,此项目平面布置基本合理。项目场区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 14、原材料消耗:本项目矿石爆破任务实行外包形式,业主不自备爆破原材料炸药、雷管等、原辅材料预计用量见表3。表3 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序 号原辅材料名

14、称单 位用量备 注1炸药t/a2.8按工时到锦屏县公安局适量购买2雷管发/a9603导火线m/a40004石油沥青t/a605nd50自来水管m5006电万度/a11.215、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见表4。表4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型号1反击式破碎机1180*1402二破机1100*1603震动筛分机1180*3004装载机1柳工505挖掘机1CAT3206搅拌机17变压器1S9-900/6.316、劳动定员及工作时间劳动定员10人,采用每天一班,8小时工作制,年生产300天,长期在场食宿职工为2人,年平均在场食宿职工为8人。17、供电、给排水(1)供电:项目供电自

15、备安装一台变压器(600千伏安),就近引入国家电网高压电,矿山自行安装动力线路及设施设备,用电量约11.2万度/a。采矿场用电安全要求: 采矿使用低压电气设备,采用380/220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 每台设备必须有独立的控制开关,建议主要电气设备采用自动空气开关,一般设备采用常规开关; 变电所应有独立的避雷系统和防火防潮防意外事故设施; 固定供电线路应架空或使用电缆线; 危险区域应有保护罩或警示牌。(应放到措施处)采矿场用电安全要求:(2)给排水供水:本项目生产和生活用水由矿场抽取附近干溪河水。干溪流经之地是典型山区乡村环境,方圆数公里范围内无大型企业,无其它严重污染源,生态植被良好,干溪河水

16、水质优良,能满足一般生活用水需求。总用水量为2.02t/d。矿场职工饮水由矿场在市场购买商品桶装纯水。排水:本矿场建筑场地地势相对较低,为防治雨季山洪冲入矿场内,应在矿场周围必要地段修筑排水(截)沟。采场内无地表水体,对矿床冲水影响不大。本项目露天开采,机械化程度高,产生的生产废水量少;建议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排入矿场自建排水沟,排入地表水体-干溪,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项目自备集水池,沉淀后回用于生产,厨房废水排入旱厕,与旱厕固废自然发酵熟化后用作农肥。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锦屏县平略镇八洋村,周围群山环绕,森林茂密,主要生态植被植被有黄茅草、马桑、小米柴、白栋

17、、竹、禾本科、菊科、蕨科等灌草丛,林地主要树种有杉木、少数马尾松、柏木等。山坡开垦率不高,植被覆盖率较好,水土流失率低;当地无其它工厂企业;项目东北侧有311省道公路通过,有少量汽车尾气影响,当地无其它严重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主要为:311省道公路过往车辆产生的少量汽车尾气和周围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极少量农业污染影响。主要环境问题为:本项目投产时产生的粉尘,若不经处理会对周边的植被及区域空气环境有所影响;生产机械噪声会对区域声环境有轻微影响;本项目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泥土,若露天堆放,不采取任何措施,受雨水冲刷浸蚀,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施工期及营运期,破

18、坏部分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49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一 、地形、地貌、矿区属低山切割剥蚀、浸蚀地貌区,地势南髙北低,植被茂密。海拔标高在+320-+560之间,相对高差240m,坡度2040之间。二、地质构造矿区出露地层属上元古界下江群清水江组,其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及灰绿色中厚层、块状凝灰质板岩、砂质板岩,变余凝灰岩,夹少量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等,总体为一简单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产状12010。三、地质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区域无地表水体和常年流水溪沟,地表水体不发育;区内第四系坡积松

19、散层较薄,分布不均;地下水主要为板岩、粉砂岩裂隙水,且裂隙水不发育,地下水也不发育。矿区的最低开采标高为350m,高于当地的最低浸蚀基准面(标高320m),地下水对矿区的开采无影响。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采矿区内出露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矿体可划分为次硬质工程地质岩组和第四系松散工程地质岩组。次硬质工程地质岩组:为上元古界下降群清水江组,为矿山开采矿层,岩性为灰、深灰色及灰绿色中厚层、块状凝灰质板岩、变余凝灰质粉砂岩,稳固性较差,孔隙、裂隙发育,岩石孔隙度差,致密而性较坚硬。松散工程地质岩组:为第四系残积物和坡积物,主要由粘土及亚粘土、碎石、块石组成。结构松散,在降雨的作

20、用下易于迁移,稳定性差。本采矿区有以上两种地质岩性为主,节理裂隙较发育,结构松散,在降雨的作用下易于迁移,稳定性差,在采矿过程中易崩塌或滑坡等地质灾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四、环境地质条件矿区为山地地貌,地形坡度2040之间,坡度较陡,但由于周围植被良好,尚无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开裂等地质灾害发生。雨季有轻微水土流失和自然崩落发生。本矿为板岩矿体,露天开采时,很可能发生边坡稳定失控引发崩塌、滑坡等灾害;废石、废渣及堆场被雨水、山洪冲刷危害周边植被、河流等危害,因此,矿体开采时应严格按照采矿工艺进行,周围必要地段修筑防洪(截流)沟等,慎防事故发生。五、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发的中国地震

21、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附录A我国主要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规定,该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历史上和近年来无破坏性地震记录,属较稳定的地区,未发现新构造运动。因此,项目建设区域地质构造简单,区域地壳较稳定。六、气候气象锦屏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到境内复杂的地形和植被条件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山地主体气候和林区气候的特点。气候温和,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均气温16.4,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境内常年降水量在1250-1400毫米之间。相对湿度为80%。全年日照1086.3

22、h,日照百分率为25%。风向春夏为东南风、秋冬为西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SE风,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导风向为SE,主要出现在春夏季,次主导风为NW风,主要出现在秋冬季。年风速平均为1.5m/S。主要灾害性气候:干旱、秋绵雨、霜冻、暴雨等。平略镇属亚热带大陆性山地湿润季风气侯区。风向春夏为东南风、秋冬为西北风,风速平均为1.5米S。年平均降水量为1326毫米,暴雨多集中在57月。最低气温4,最高气温35,年平均气温16,平均气温16.1左右,相对湿度年平均84,日照1086.3小时。七、水文(1)、地表水项目区约距清水江2km,干溪约200m。本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由企业抽取干溪河水,总用水量

23、为2.02 t/d。本矿场废水产生量不大,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收集在自建的废水池中,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或用于抑尘浇洒,不外排;厨房含油废水排入旱厕,与旱厕固废充分发酵后用作农肥,因此,项目废水对清水江、干溪河水质影响不大。清水江发源于都匀市斗蓬山,由西向东经都匀凯里剑河进入锦屏县,横穿县境西北,锦屏县境内河长57.47公里,落差67米,河流比降1.19,流域面积1591平方公里。清水江在境内共接纳河溪支流147条。其中黔府发199422号,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清水江贵州境内河段水质保护目标为类,锦屏县城河段不作为饮用水源。干溪属于清水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归故,流经归朝、岩寨等,地

24、面河长约12.5km,流域面积约102.8km2,年平均流量1.2 m3/S ,主要功能为农灌,在项目区域附近汇入清水江,水质现状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拟建项目区域水系图见附图3。(2)、地下水本项目附近200m范围内无地下水出露点,无地下水源污染问题。九、土壤锦屏县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红壤和水稻土,其中黄壤分布最广,占全县土面积的63.6%,其次为红壤,占19.64%,水稻土占5.59%。土壤性质均呈酸性,有机质层深厚。项目区域主要为黄壤和红壤,质地粘,有机质含量高。项目点土壤主要为黄壤和红壤。十、生物多样性建设项目周围为山坡地带,主要植被为杉木林、少量针阔

25、混交林、灌草丛林等。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无名胜古迹与风景旅游资源,也无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本项目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8、矿产资源锦屏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黄金、水晶石、石灰石、陶瓷、高岭土、铁矿、煤矿、青石等,预测黄金储藏量在50万两以上,纯度达90%以上,石灰石储量在2905.5万吨,陶瓷高岭土总储量为100万吨。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锦屏县位于贵州省东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部,东经1084837-1092 435,北纬262329-261649。全县辖15个乡镇,213个村,1491村民小组,总人口217385人,有侗、苗、汉等17个民

26、族,少数民族人口占 85%,属少数民族边远县。全县面积15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2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 0.62亩;全县年总产粮食19888吨。平略镇,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部,全镇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60亩,辖17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43户,人口12589人。2010年总产粮食3057吨,总产值1017万元,财政收入89万元。小城镇规模雏形初现。全镇交通、通讯较为便利,今年将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通车里程约110公里。 该镇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社会保障体系健康发展,项目所在地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约1200人。镇卫生院医院占地面积1965平方米,业务用房

27、700平方米。卫生院现有在职职工13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护师2人,检验师1人、其它技术人员2人。现辖区内有村卫生室15所,其中:非营利性村卫生室13所,营利性村卫生室2所。现有的主要设备为200MAX光机, B超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分析仪等,能开展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病症的医治。历史文化种类繁多,有刺绣工艺、民族服饰、银饰加工、侗布制作等。嘎佤作为侗族民族歌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地位,得到众多年轻人的挚爱。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项目所在地没有工业企业,该区域属于农村地区

28、,环境质量现状较好。1、环境空气质量项目所在地没有工业企业,该区域属于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区域附近地表水河流有清水江和干溪,水质较好。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 噪声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地没有工业企业,该区域属于农村地区,项目四面为山坡,声环境现状良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 4、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四面为山坡,周围植被主要为灌丛、马尾松,生态环境较好。 (4) 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地处锦屏县平略镇八洋村,项目建设区域四面环山,土地利用少,植被

29、覆盖良好,水土流失轻微,生态环境质量优良。项目建设区域植被有黄茅草、马桑、小米柴、白栋、竹、禾本科、菊科、蕨科等灌草丛,林地主要树种有杉木、少数马尾松、柏木等。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厂区附近未发现珍稀动物。2、 主要环境问题根据评价单位对工程建设厂址周围环境情况进行充分调查表明,项目区域原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311过境公路少量汽车尾气和农业生产产生的农药、化肥等局部轻微面源污染。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植被破坏,施工扬尘。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生活废水,开矿、破碎矿石粉尘和机械噪声污染。所以项目施工期、运营期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加,地表水污染、空气环境

30、污染和环境噪声问题。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锦屏县平略镇八洋村,项目东北面有八洋村和清水江,八洋村相距约500m,居民约150户;距清水江约2km。西南面为干溪,相距约200m。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4、拟建项目与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关系见附图5。表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编号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名称与本项目位置关系保护规模保护标准方位距离(m)1大气环境八洋村部分居民 EN500150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2水环境清水江EN20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干溪WS2003声环境八洋村部分居民EN500150户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

31、962008)2类标准3生态环境周围植被四周紧邻-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区域环境功能规划,采用如下环境质量标准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述。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见表6:表6 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 单位:mg/L(除pH外)类别pHCODBOD5TPNH3-N类692040.21.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见表7:表7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单位:mg/Nm3)污染物名称TSPPM10SO2NO2年平均0.200.100.060.08日平均0.300.150.150.121小时平均0.500.2

32、4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见表8 :表8 环境噪声2类标准限值声环境功能类别时 段昼间dB(A)夜间dB(A)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新建项目的生产特征以及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采用如下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控制。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见表9 :表9 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污染物标准值(mg/L)依据pH69(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COD500SS400氨氮25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3290)标准;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见表10 :表10

3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2类排放限值 单位:dB(A)类 别昼间夜间2类60504、大气污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见表11:表1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二级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外排,建议不给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由于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噪声和粉尘,所排粉尘为无组织排放,影响范围有限,且粉尘排放量不大,建议不给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砂石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噪声、粉尘弃土噪声、粉尘噪声、粉尘破 碎爆 破钻打炮孔剥离表土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噪声、粉尘 筛 分装载运

34、输成 品制 砂 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沥青烟废气沥青烟废气、粉尘加热溶化沥 青成 品搅拌机搅拌砂 石图1 项目工艺流程简图工艺流程说明:该采石场为露天开采,首先对采场表面盖层经清理、整治、清除危岩等工序,然后沿山坡地形等高线,以台阶状分阶段从上至下层层剥离式开采。各水平工作面推进方向由上盘向下盘推进。开采阶梯为10m(4个小台阶合并为一个台阶)。沥青混凝土生产为天柱县用于段修补公路,生产量不大,工艺简单。主要污染工序: 主要污染工序: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征,主要工程内容是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平整、矿石爆破、制砂、沥青混泥土拌合等。因此,根据拟建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排污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5、进行分析,可将拟建项目分为两个时期,即施工期和营运期。一、施工期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作业扬尘、运输车辆扬尘、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对项目区生态环境影响等,详细情况如下:1、大气污染源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扬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装卸车辆产生扬尘。2、水污染源本项目施工人员不在场食宿,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房屋建筑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3、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由于施工机械、汽车运输噪声、工人嘈杂声等产生施工噪声。4、固体废弃物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建筑废物和生活垃圾。5、生态影响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是扰动地表、破坏

36、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二、营运期从生产工艺看出,营运期的污染工序如下:1、大气污染源本项目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为钻孔与爆破、破碎、采装工序产生的粉尘;沥青溶化及沥青混泥土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废气。2、水污染源本项目矿石开采为露天开采,生产过程中用水量不大,因此,水污染源为生产及职工生活、办公产生少量生产废水和办公废水。3、噪声本项目营运期的噪声源主要为钻孔与爆破、破碎、采装工序产生的机械噪声。4、固体废弃物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影响为剥离表土层,产生弃土和生产职工产生少量生活垃圾和旱厕固废;5、生态影响营运期生态影响主要是剥离表土层、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景观影响。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

37、况内容类 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 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建筑施工粉尘少量少量营运期厨房厨房油烟少量少量钻孔、爆破、转运等粉尘5.6t/a0.84t/aCO、NOX少量少量破碎、制砂、筛分粉尘少量少量沥青混泥土加工沥青烟气沥青烟0.034t/a少量苯并芘7.5g/a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建筑施工施工废水少量少量营运期生产废水生产加工少量0生活废水(246.3m3/a)COD200mg/L 0.051t/a0BOD150mg/L 0.041t/aNH3-N35mg/L 0.071t/aSS300mg/L 0.0082t/a固体废物施工期建筑建筑垃圾少

38、量回填、回收利用旱厕旱厕固废少量充分发酵后用作农肥营运期表土剥离弃土0.5t/a0生活生活垃圾1.5t/a定时运送当地垃圾填埋场填埋旱厕旱厕固废少量充分发酵后用作农肥噪声挖掘、破碎等生产设备,在所有设备开机情况下噪声源强为94dB(A)。爆破点放炮噪声100120 dB(A)。其他主要生态影响(可附另页)拟建项目的建设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矿产开采不可避免的造成植被破坏,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本项目主要空气污染物为粉尘,粉尘被植物叶片截留后会阻塞植物叶片气孔,阻碍气孔传导和气体交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并降低产量和使籽粒品质下降。

39、因此,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粉尘对附近耕地植被和疏林地植物会造成一定影响。2、损失资源、破坏植被。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多少资源便损失多少。对于植被的损失,开采面积多大就破坏多大的植被面积。另外,场区周围山坡上有生长有大片植被,砂石开采将给植被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粉尘的飘散会阻碍植被生长。3、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物量。矿产资源的开采,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生态功能,野生动物和鸟类原有生境局部遭到破坏,降低了系统动物数量。同时,由于采场周围植被遭到破坏,也降低了系统植物数量。4、导致水土流失。矿石的开采,破坏山林生态系统地表植被,增大地表裸露面积,降低了土壤抗蚀能力,受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由此可

40、能堵塞排灌沟,淹没大面积植被。5、破坏自然景观。矿石的开采破坏绿色植被,地表凹陷。土壤岩石裸露,这与周围未被破坏的绿色植被形成鲜明对比,破坏了自然景观。在不超过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环境影响分析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规定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因此属于允许类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无冲突,符合产业政策,且本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二、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利用闲置荒山进行建设,提供建筑材料,增加经济收入;采石场建设地地

41、质条件较好,能满足本项目工程地质的要求,建设单位只要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开采和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不会产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环境问题。根据本次环境影响分析的结果,本项目产生的“三废一噪”,其中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不大,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生产固体废物均用于回填,不外排;生活垃圾年排放量不大,定点堆放,定时运送清理,对环境影响不大;采矿及砂石加工粉尘、沥青烟经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小;项目生产加工地点与噪声环境敏感点最少相距约500m,对噪声环境敏感点影响很小;有限的植被损失,只要及时修复、复垦,使植被尽快恢复原貌,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选址基本可行。三

42、、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建设生活用房、储备库房、战备物资库房、沥青拌合站、集料堆放场、旱厕等,施工期约3个月。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建筑施工和物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期噪声及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等,施工期工作人员为附近居民,不在建设场地食宿,无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沉清后回用。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项目在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工程废水,本项目主要建筑工程为修建生活用房、战备物资库房,砖混结构,总面积400 m2,结构简单,工程量不大,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房屋修建、基础设施时开挖、冲洗砂石料、混凝土搅拌及养护等施工过程,施工废水除正常损失外,建议项目修建一个1.0m

43、2.0m1.5m的集水池,收集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没有施工废水外泄;石料堆场、加工场、储备库、沥青混泥土拌合站、为砂石地面,弃土场为原土壤地面,建筑过程主要是推土、铺砂、平整地面,无需混泥土搅拌等环节,旱厕为简易结构,施工废水量少;因此,施工期废水对当地地面水环境影响轻微。2、施工期扬尘及防治措施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土石方的挖掘、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施工垃圾的清理、车辆运输等产生的动力扬尘以及建材和施工垃圾的现场堆放产生风力扬尘。扬尘量的大小与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对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按相关计算方法,当风速为2.4m/s时(锦屏县平略镇境内多年平均风速1.5m/s),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为其下风向150m之内(下风向150m处一般可达到TSP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被影响区的TSP浓度平均值为0.491mg/m3。本工程的施工场地最多风频风EN下风向150m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