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首页 青海简介 环境保护 青海简介 历史简介 地理位置 区域划分 地貌 江河湖 山脉 人口 民俗 特产 特色饮食 野生动物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下面这些是来自周华坤的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演变趋势及保护对策关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的描述 天然植被破坏严重 草场大面积退化 土地荒漠化加剧 水源减少,河湖萎缩 水土流失严重 生物多样性渐趋贫乏 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环境污染趋于加重以下信息摘自:青海地理作者:张忠孝严峻的生态形势1. 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侵蚀程度日趋严重青海省受风、水、冻融侵蚀的土地面积33.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6.4%,其中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有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受侵蚀面积
2、的35.3%。黄河流域是全省受侵蚀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7.5%。省内黄河干流平均含沙量 1.8kg/立方米,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8814万吨,年侵蚀模数650.6t/平方千米。致使下游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河床越来越高。内陆河流域和其他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42.5%。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仍以每年0.21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全省轻度侵蚀面积约占50%,中度侵蚀面积约占29.9%,强烈侵蚀面积约占20.1%。近年来,东部和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程度、危害程度均呈加剧趋势,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面积远高于全国水平。水土流失危害极大,一是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
3、,仅湟水流域每年损失耕地9000亩;二是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全省300万亩浅山耕地平均每年流失氮、磷、钾养分20万余吨;三是沟壑纵横,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大量泥沙的淤积导致地表坎坷不平,影响水利设置正常发挥作用,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失调。2. 土地沙化日趋严峻全省沙漠化面积12.5万平方千米,潜在沙漠化面积0.98万平方千米,合计占全省面积的18.7%,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和黄河源头区。目前,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33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大。据1959年调查,全省沙漠化面积5.97万平方千米,而1977年为7.90万平方千米,年均递增1.66%。据1994年青海
4、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普查,全省沙漠化面积年均递增2.14%。据相关研究资料推测,全省沙漠化面积在2030年将扩大到15.5万平方千米,全省将有1/5的土地面积被沙漠覆盖。沙漠化的加剧,使省内一些地区生态趋于恶化,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沙漠在风力驱动下,吞噬了大片草原、农田、水面、道路甚至村庄,沙区群众深受其害。据有关人员研究,每年共和盆地大约有 500吨沙粒落入龙羊峡库区,直接影响到龙羊峡库区的库容和安全。3. 退化草原面积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重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73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0.3%;严重退化草地面积440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12.2%;沙化草地面积193万
5、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3%。退化草地中以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冬春季草场最为严重,同20世纪50年代相比较,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30%80%,载畜量下降了30.86%。 退化草地分为“黑土滩”型、沙漠化型和毒杂草型3种,其中“黑土滩”型退化草地面积333万平方千米,占退化草地面积的33.94%,“黑土滩”区植被消失,地表裸露,沦为无畜牧价值的裸地,主要分布在青南玉树、果洛、黄南三州及祁连山地西部、海南州的部分地区,植被类型依海拔3700米以上高寒草甸类草地为主。沙漠化型退化草地占全省退化草地面积的46.1%,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及青南高原部分地区,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海
6、拔30003800米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温带荒漠、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和高寒草原等生态类型的草地上。其中共和盆地最为严重,沙漠化面积126.69万平方千米,约占共和盆地土地面积的91.9%。毒杂草型退化草地占全省退化草地面积的19.96%,主要发生在温带草原和高寒草甸类草地上,狼毒等毒草比例大幅上升,如贵德芨芨草天然草地,据 19811996年统计,毒草比例由0.3上升到7.5%,产草量降低了73.27%,毒草比重上升了24倍。4. 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全省野生动物由于受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物种分布区域缩小,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类
7、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1990年统计约有5万余只。1992年以来,遭捕杀的藏羚羊约在3万只以上。仅在2003年5月中旬的一次盗猎事件中,遭捕杀的藏羚羊就有700余只,加上母羊腹中的小羊,有上千只藏羚羊死于盗猎分子枪下。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1987年首次发现并命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青、甘、宁、新等省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觅食竞争加剧、被捕食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仅在青海湖区狭小区域内分布。据有关部门估算,19942005年总数为300只左右,普氏原羚是濒临绝迹的一种珍稀动
8、物。省内众多湖泊中,天然鱼类资源丰富,但过度捕捞使资源赋存量急剧下降。县青海湖裸鲤储藏量仅为50年前的10%,几乎到了濒危境地,由于鱼类资源数量锐减,迁徙鸟类生存受到威胁,青海湖鱼鸟共生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由于鸟类数量减少,青海湖畔广袤的草原虫灾不断,加快了草场退化。川陕哲罗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由于长期以来滥捕,现已濒临灭绝。分布于海西、果洛的盐湖卤虫资源,由于非法捕捞严重,资源量也大大减少。5. 水资源不断减少,局部地区严重缺水全省地表水总量的84.6%流入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据黄河源头区19561989年间水文实测资料,黄河上游年均流量667立方米每秒,而据19901996年实测
9、,年均流量527立方米每秒,因此减少了22.7%。据水文部门观测,近10年来黄河年均流量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24%,造成黄河下游“水荒”、“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自1972年发生首次断流以来,至1997年的25年间,黄河总计出现断流69次,特别是1997年出现了汛期断流的情况,断流时间长达228天,成为黄河历史上断流期最早、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断流里程越来越长,20世纪70年代为135千米,80年代为179千米,90年代296千米,其中1997年断流长达768千米,接近整个黄河下游的全河长。 1997年的黄河断流导致下游25万平方千米,1亿多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严重困难。1996年黄河源头去
10、扎陵湖和鄂陵湖首次出现断流,湖水面下降1米左右;1999年夏,笔者在黄河源头区考察时,鄂陵湖出水口处的流量在20 立方米每秒以上,2003年12月,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黄河源头区4000多个湖泊,现有一半以上已经干涸。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在西宁段时有断流,给西宁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带来困难。青海湖自19082005年间,湖水面下降了12.6米,平均每年下降13.5毫米,仅 2000年1年内就下降了21厘米。20世纪50年代,鸟岛还是一个完全的岛屿,到了1975年,鸟岛成了三面环水的半岛,2000年开始,鸟岛与陆地连为一体,而且湖滨东缘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目前海晏湾正在
11、脱离母体成为第三个子海。流入青海湖的河流约一半由常年河边为季节河,还湖区沼泽面积减少了约100平方千米,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消失。6. 城镇地区“三废污染日趋严重”青海省工业和人口集中的西宁、格尔木等一些城镇,“三废”污染日趋严重。2005年西宁市排入湟水的污水总量达14 227万吨,即平均每天排入湟水河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和生活废水达39万吨,有害有毒污染物20余种,其中以COD、酚、汞、六价铬等最为突出,许多有害物质超过国家地面水三类标准,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酚、汞等物质,造成西宁市以下的黄水河段
12、鱼类绝迹,其他生物也寥寥无几。而灌溉使湟水谷底受到污染的农田面积达30余万亩,对粮、油、瓜果、蔬菜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2005年对西宁市、格尔木市和大通县空气质量检测得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4.13、3.13和6.38,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和日均值均为国家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和点日均值均超标,总悬浮颗粒物是影响全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2005年西宁市降水PH为4.687.81,共出现6次酸性降水,酸雨频率为8.7%,为“十五”期间出现平率最高年份。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过量及不合理使用,对土壤、水体、农产品造成一定污染。全省各地六六六
13、、DDT残留污染较为普遍,经检测,木业土壤中六六六残留检出率为75%,每千克土平均含量0.071毫克,农业土壤中六六六和DDT检出率为 88.8%,每千克土平均含量0.06毫克。7. 次生盐渍化使一部分耕地失去了生产能力不合理的农田灌溉,是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地区次生盐渍化普遍发生。全省共有盐碱化土地110.3万平方千米,其中柴达木盆地约100.3万平方千米。目前,柴达木盆地28万多亩农田发生盐渍化。盐渍化农田的治理改良困难较大,使一部分农田因次生盐渍化弃耕。生态恶化原因分析1. 世界性气候变化和高原生态的脆弱性环境学家研究认为,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大,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14、体大量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正在向干旱、增温方向变化,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0.2。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近百年来我国气候也在变暖,省气象监测资料显示,青海省内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上升超过0.6,青南不少地方甚至在1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前 56年。不少地方暖冬现象进一步加剧。青海乃至青藏高原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敏感区。气温的普遍升高,空气干燥,加快了干旱荒漠化进程,并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产力水平出现新的变化格局。青藏高原大部份地区海拔超过3000米,青南高原4200米以上,由于水热条件的制约,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植被地带只能发展畜牧业,因
15、产草量低,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受到限制。海拔2500米一下地形面积狭小,且主要以山地为主,只有在河谷水热条件良好的部分地区,才适合发展河谷农业。海拔30004000米之间地区低温、干旱气候明显,是省内重要的畜牧业和旱作农业区,该区水热匹配较好地段生长高寒性森林、灌丛。柴达木盆地由于极度干旱,荒漠、戈壁广布。青藏高原现有的草原、灌丛、森林等植被是在长期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甚至更本无法恢复,青藏奥原生态表现出敏感性和脆弱性。2. 人为因素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环境虽严酷、脆弱,但古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曾创造了辉煌。我们从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得到答
16、案:人为因素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1)滥垦草原、滥伐沙生植被加速沙漠化青海省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 60年代提出“以粮为纲”、“开荒为纲”的口号,导致人们滥伐森林、滥垦优良草原种粮。这期间遭破坏的草原面积达1000万亩,砍伐森林灌木138万余亩,破坏沙区植被2000万亩。5090年代,环青海湖区曾进行过4次大规模开荒,开垦草原近50万亩,这些被开垦的草原因粮食产量低而逐步弃耕,但弃耕后的草原植被恢复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省林业部门测算,19951999年嘚年间,环青海湖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增加2.7%,而在20002004 年的5年间,环青海湖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3%,是环青海湖区
17、沙化土地面积日益增加的局面逆转。这种局面的出现,跟实施退耕还林草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直接相关。柴达木盆地由于垦荒,造成具有固沙功效的沙生植被如柽柳、梭梭以及胡杨被毁坏,被毁坏的天然植被达1/3以上,使沙漠化进一步加剧。据调查,全盆地一年要烧掉约50001000kg天然植被。分布在盆地的柽柳、梭梭、白刺、麻黄等荒漠植被,是从古地中海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植物种类,他们适应干旱、风沙等恶劣环境,是固沙的“卫士”。一个高10米的柽柳包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形成,而挖掉一个柽柳包就相当于80立方米的沙子失去控制开始流动,就等于破坏了 30亩沙生植被。据调查,40多年间,柴达木盆地平均每年有2万吨沙生植被及
18、其根茎被挖掉,植被破坏速度每年10 0万亩,盆地原油3000万亩沙生植被已所剩无几。由于对固沙植物麻黄的掠夺式开采,共和盆地麻黄分布面积由1987年的85万亩下降到1997年的9万亩,减少了89.38%。(2)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是沙漠化进一步扩大由于盲目追求牲畜存栏率,天然草场超载过度放牧,使优良牧草被反复践踏、食用,得不到繁衍生息的机会,造成草地群落组成中优良牧草比例下降、杂毒草比例显著上升、可食牧草产量大为减少、群落植被覆盖度下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最终导致草原退化。放牧过度严重地段,出现大片寸草不长、地表完全裸露的“黑土滩”,完全失去了放牧价值,如果重新种草恢复原有植被,难度很大。黄河
19、源头的玛多县,曾有400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素有“千湖之县”美称。20世纪70年代初,玛多草原碧绿如画,羊群淹没在草丛之中,涓涓溪流流淌在草地上,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7080年代,该县牧民的年人均收入曾连续3年高居全国之首。10多年后的马多大小湖泊只剩下2000个,上千条小河、溪流大半因水源固结而干涸,草地黄沙滚滚,退化草场面积占全县天然草场面积的70%,大约38%的牧户因原地区无法生活而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玛多县在短短20年时间内有如此巨大变化,归结到一点,就是过度放牧,盲目追求牲畜存栏率,牲畜数量远远超过了草场所能承受的极限,这一悲惨的结局作为教训值得反思。据省林业部门调查,青海湖
20、流域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为365万只羊单位(羊单位:是牲畜的计算单位,一只羊等于一个羊单位,一匹马、驴、骡个等于五个羊单位,十只鹅等于一个羊单位。),但目前这一地区放养的草食牲畜折合羊单位近600万只,超载放牧致使刚察、天峻、共和和海晏等4个县的1300万亩草场退化。除了过度放牧外,工程建设、采挖药材、淘金等人为因素也造成对草场的破坏。对于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如雪灾、风灾、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目前控制能力还很有限,这也加剧了草原的退化。草原生态被破坏,使鼠、虫害更加猖獗,更加速了天然草原退化。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高原鼠兔的密度与栖息环境植物群落的高度与覆盖度有关,当弃耕地上植被覆盖度为9
21、6.6%,草群植物平均高度为69.3厘米时,每0.25平方千米面积上的鼠洞为3.95.8个;当退化草原植被覆盖度为66.7%,草群植被平均高度为2厘米时,每0.25平方千米面积上的鼠洞为43.315.3个。据现场勘测,挖一条冬虫夏草药材至少毁坏0.3平方米的草山。初步估算,全省每年因滥挖冬虫夏草毁坏草山约10万亩。全省自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其中三江源区退牧还草5000多万亩。2006年,省气象研究所遥感监测及生态评估中心利用EOS/MODIS卫星数据发现,全省大部分牧区牧草产量100400千克每亩,同期全省气温为上升的情况下,草地生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全省草地集中分布“三江源地
22、区”,实施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禁牧及季节放牧等措施密不可分,说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主导作用。(3)森林、草地植被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几乎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而且还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千米,各河流含沙量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加大的趋势。成为全国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河湟谷地地区社会发展历史悠久。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大片森林、草地辟为农田,为扩大耕地面积,浅山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地也被开垦,导致水源涵养功能大大下降,湟水及其众多支流水量锐减,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形势十分严峻。据粗略估计,
23、全省每年砍挖林草植被被充当燃料的约5亿千克,相当于砍掉了近百万亩灌木林,自然生态环境自我调控能力大大下降,干旱、洪水、风沙、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4)灌溉方式不当导致次生盐渍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在耕作中生产方式粗放,缺乏合理的科学灌溉用水量,大水漫灌,超过了合理的灌水定额;二是渠道水利设施质量差,渗漏现象严重,大量的水渗入地下;三是灌排系统不健全,灌水量过多又无排水设施等。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导致地下水位抬升产生盐渍化。尤其是柴达木盆地内陆湖相沉积层含有大量盐类物质,耕地多处与细土带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交换地带。目前,柴达木盆地约有1/3的耕地由于地下水位偏高,处在次生盐渍化潜
24、在威胁之中。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危害是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使土地利用价值降低。此外,次生盐渍化土地上植被稀疏甚至消失,极易造成土地的荒漠化,加重水土流失。3.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普遍存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十分普遍。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有关保护区法规规定,在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保护区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通过专家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流入青海湖的巴哈河等几条主要河流,是青海湖湟鱼产卵繁殖的主要通道,每年37月亲鱼逆河而上,到上游寻找适宜的水域产卵。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引水浇灌,在河上建起水坝,使湟鱼无法
25、逆河而上产卵,大量亲鱼在水坝下因断水致死;有的单位和部门为在青海湖地区发展旅游业,未经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同意,擅自在湖畔草原上建帐房宾馆接待游客,在湖中筑堤建港口。1994年12月1日 ,青海省人民政府对青海湖实行了封湖育鱼,但违法捕捞和贩卖湟鱼者至今屡禁不止。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非法捕杀藏羚羊1只立案,2只属重大案件,3只以上为特大案件。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盗猎藏羚羊的犯罪活动屡禁不止,这与执法不严、以罚代刑、重罪轻判有很大关系。4. 下垫面性质变化,促使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旱化程度加剧全省水土流失、沙漠化、退化草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7.46%。这三种生态问题的一个共同
26、特点,是植被衰退或完全丧失,导致部分或全部地面裸露。森林、灌丛、草原是地表水源的涵养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涵养水源的功能大大降低。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因素在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难以改变,人类往往通过对其下垫面性质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的改变,促使某一区域气候的变化。以茂密植被、水面、冰雪面为下垫面的地区,由于水量蒸发、植物蒸腾作用,这些下垫面上部的空气湿润,气温变化不大,有较适宜的气团从此经过时,容易成云致雨。反之,如果地面很干燥,缺乏植被,甚至是干旱荒漠环境,下垫面上部的空气很干燥,更加剧了这个区域的干旱化程度。有关研究成果表明,青海省近年来气温同20世纪60年代相比,约平均升高0.55左右,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雪线普遍上升,使干旱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青海.门源油菜花 摄影: 驴友 雪龙岭希望多年以后,还能看到青海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这纯粹的油菜花.青海.土地荒漠化 图片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