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要点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081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楠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要点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陈楠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要点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陈楠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要点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陈楠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要点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陈楠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要点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楠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要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楠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要点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不同尺度区域和不同类型区域的更新。能够通过建筑更新、街道更新、社区更新、城市更新的相关案例加深理论认识;能够熟悉旧居住区、市中心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更新方法;并能够在城市改造的实践中进行运用。,第一节 不同尺度区域的更新更新的尺度由小到大有建筑更新、街道更新、社区更新、城市更新四种。一、建筑更新建筑的更新利用是城市更新的基本单位。建筑存在于城市的一个点上,它的改变牵动其所在街区的改变,最终导致整个城市的改变。1、旧建筑更新的经济性原则(1)“少费多用”原则(more with less)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和资源消耗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益。 (2)适

2、宜性原则旧建筑改建应与经济条件相适宜,与自然条件相适宜。,(3)集约化原则建筑是各项物质资源的集合体,建筑的建造及使用中消耗了全球25的能源和材科,16的净水。应积极采用轻、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以减少占用的建筑空间;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以减少空调、照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4)循环利用原则在更新中,建筑的结构构件、照明、管道等设施可以重复利用。在拆毁中,建筑垃圾如废弃的混凝土、管道以及钢筋、管线等均可以重新加工处理成为新的建筑材料用于再建设。如荷兰、丹麦及比利时三国政府于建筑法规中强制制定回收建材的比率,使90的废弃混凝土块运用于道路底层填充材料与填海造陆。,2、不同类型

3、旧建筑的更新根据空间结构形式,旧建筑可分为独立空间型、常规空间型、非常规型三类。(1)独立空间型独立空间型建筑的内部为无柱或少柱的开敞大空间。如体育馆、工业厂房、仓库等。随着城市的发展,此类建筑在特殊年代肩负的特殊功能丧失,但其开敞结构为新的需要创造了条件,有很强的可塑性,是最受欢迎的更新建筑类型。(2)常规空间型常规空间型建筑代表着大多数旧建筑的形式。如普通办公楼和住宅等。此类建筑空间较小而低,层数单层到多层不等,在有限范围内具有功能置换的可能性。,(3)非常规型非常规型建筑多指一些具有特殊形态的空间构筑物,其本身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功能。如烟囱、桥梁、测量塔等。此类建筑往往具有反映特定功

4、能的外形特征,景观功能是其再利用的切入点。改造往往会为环境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上海南市发电厂的烟囱改建: 南市发电厂位于浦西世博园区,是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1期工程。原烟囱高165米,改造为兼有气象预报、灯光地标作用的“世界和谐塔”,成为上海市民的“温度计”。,二、街道更新1、城市道路的分类机械动力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布局与道路结构。现在的城市道路主要分为两种:交通性道路(road):以交通为主要职能,供车辆快速行驶。如高速路、车行道等。生活性街道(street):以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为基本职能,如传统街巷、社区道路等。2、当社区街道变成车行道城市中不断增加的机动车街道美国:机动车

5、道路面积占市区面积的12;洛杉矶:机动车道路面积占市区面积的23;南京:机动车道路面积占市区实有道路面积的70。原本适宜社交互动的居住区域街道,现在常常只能向汽车通行让步。,仅为方便汽车通行而设计和修建的居住街道抹杀了居住街道的复合型用途。“常常我们会忘记一点,那就是,居住街道是社区的一部分,最终会扮演远远超出原设计构想的许多角色。居住街道直接为屋主提供通往他住宅的通道;疏导他门前的交通;提供栩栩如生的精致,是归家的必经之路;是一种行人循环系统;是居民碰面的场所;或者儿童玩耍的场地(不论你喜欢与否)。”美国城市土地协会,2、共享街道理论(1)定义 共享街道(shared street):社区活

6、动、儿童娱乐、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停靠和行驶都分享着同一个混合用途的街道公共空间,以达到增加互动与安全、促进步行、降低车行速度的作用。驾驶员行车时感觉 “闯入”了“有很多游客的花园”,迫使其降低车速,为可能出现的障碍物留有余地,包括:交往中的居民玩耍中的儿童景观和公共设施不规整的道路表面和边线。,(2)共享街道的特征行人与汽车共享路面,不鼓励交通畅行无阻。行人享有优先权和支配权,在每一处都可步行、娱乐;驾车者被置于一种次要状态;入口处被明确标出,道路较窄。车行道和人行道没有严格分界;道路使用不同颜色和多样化的砖石铺设(研究表明,这样的道路与柏油路相比,可使司机放慢速度),没有常规的车行道路特点(

7、车行道边线、台阶、柏油路面等);区域内设有广泛的景观美化带和休闲设施,用树木、椅子、娱乐设施和小的屋前花园强化庭院空间。景观和设施形成屏障、偏向、弯曲度、坡度和波浪形,车速受到约束。,(3)共享街道的优点增加社会交往在德国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与规则街道相比,共享街道可以吸引更多的儿童出来玩耍并进行更多复杂的游戏,而毋需家长监视。在日本开展的类似研究指出,90%的人认为共享街道主要是为人而非汽车设计的。大多数居民(66%)感到共享街道鼓励了社交互动,增进了邻里交流。促进社区安全虽然看起来把交通和生活分享同一平面有可能会发生冲撞,但警觉的司机加上缓慢的车速大大减少了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德国、

8、丹麦、日本和以色列在共享街道安全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下:与标准居住街道相比,共享街道减少了超过20的交通事故,减少了超过50的严重交通事故。从中受益最多的群体是行人、儿童和骑自行车的人。 在标准居住街道上最常发生的交通事故是与儿童有关的交通事故,而与5岁以下儿童有关的公路交通事故中的一半是发生在距他们家100米的范围内。在共享街道中,极少发生此类交通事故。,降低车速、促进步行。共享街道中的最大速度记录是218公里小时,汽车行程缩减率达到14。司机是闯入者,被迫意识到他正在进入一个行人享有至高无上特权的地带,于是意识到突发性冲撞的可能性,降低车速或选择停车步行。,共享街道理念在欧洲广受欢迎,已在多个

9、国家实施。,三、社区更新 案例分析 上海新天地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周边整个街坊原为具有世纪初海派特色的石库门里弄,且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中共一大”会址协调区范围。1997年,区政府与开发商香港瑞安集团签订了改造该地区的协议,通过大规模的动迁、开发、修复和改造,使其成为一个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商业休闲步行区,是历史文化区开发一个比较成功的实例。现在,上海新天地不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是上海小资和外籍人士的聚集地。,石库门里弄 十九世纪末,上海租界地区建造了大批连片的里弄住宅,采用欧式连排布局,单体上又具有中国传统的宅院特色,中西合璧,新旧结合,具有典型的海派特点

10、。门楣是石库门门头装饰的重点,由于受西方建筑的影响,采用半圆或三角形山花图案装饰。,修旧如旧 新天地广场的设计方案定为将传统上海石库门里弄的青砖步行道、清水砖墙、石库门、以及山花门楣等历史特色保留,这一过程需要付出比新建建筑高出一倍的成本。,为重现这些石库门弄堂当年的形象,新天地的开发商以此弄堂区域原设计者的原有图纸为蓝本,墙、铺地及屋顶都尽量采用原来的旧砖、旧瓦,务求贴近它原来的面貌。连上世纪60年代朱红色油漆写的对联、历史性的标语、石柱上的墨迹、墙上的涂鸦,都被保留下来。 为保证旧房屋寿命,开发商从德国进口昂贵的防潮药水来注射砖、瓦和砖缝。屋顶铺瓦前先放置两层防水隔热材料,再铺上注射了防潮

11、药水的旧瓦。,外旧内新 设计及工程以保留房子原貌为原则,但内部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原先的户隔墙被打断,设有中央空调、自动电梯、宽频互联网等现代化设施,成为全新概念的经营消费场所。 原有旧房是没有地下排污管、煤气管等基础设施的,新天地每幢楼都要挖地数米,部分需深达9米,铺埋地下水、电、煤气管道,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在旧房只维修不拆除的前提下,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采用机器作业,全由人工深入地下布置完成,施工难度相当大。,营销策略 新天地的所有房屋几乎都要经过大兴土木和脱胎换骨才能使用,且石库门建筑最高不超过4层,如此大面积、低密度、保护式开发的房产改造项目,成本高达2万元/m2,也非普通居民能够

12、购买和入住的。 虽然针对高收入人群出售房产可以迅速回笼资金,但为了保留营销理念、创造一个国内鲜见的成功商业空间,开发商瑞安公司只租不卖,靠租金回收新天地的改造投入。并且,为了使新天地成为具有独特卖点的商业中心,租户必须符合三大要求:,了解、喜欢石库门文化;具有特色和个性,兼有各国风情;从未在上海开店,或在上海其他地方已开店但把旗舰店设在新天地。 开放商并不期望通过新天地项目赚钱,而是通过此项目推广一种旧城改造理念,营造一个时尚文化区域,并借此提升区域房价和公司品牌形象。新天地项目并不是孤立的,它是瑞安在上海卢湾区太平桥地区总体开发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卖新天地,为的是卖好它周边的办公楼和住宅楼

13、。,四、城市更新 案例分析 昆明城市更新,第二节、不同类型区域的更新一、旧居住区的整治与更新根据旧居住区结构形态形成机制的不同,可分为有机构成型、自然衍生型、混合生长型三类。1、有机构成型旧居住区 以“目标取向”作为结构形态的形成机制,其目标取向的依据主要为型制、礼俗、观念、规范和规划等。1.1、物质结构形态特征建筑形式和谐统一;序列性强,不同的道路等级有不同的宽度和路面标准;体现了地方文化、礼俗、观念等;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我国有机构成型旧居住区历经里坊制、坊巷制等传统型制,直至近现代在西方居住区规划理论影响下产生的邻里单位和居住小区。坊巷制结合街巷制和里坊制的特点,民宅均沿街巷布置,直接向

14、街巷开门,但保持里坊制以坊为单位的行政组织,在街头、巷口立坊门,无门扇,悬挂刻有坊名的匾牌。居住小区与我国传统的有机构成型住宅区域相比,更注重功能而非礼制,基础设施更完善;往往以城市干道来划分不同的居住区,区内有大路、小路、入户路等,形成较完整的道路系统;有周边式、行列式、混合式和自由式等多种组团空间方式;空间组织的基本因素不再是“户”而是一栋住宅楼(多户)。,1.2、社会结构形态特征(1)居民同质性强 有机构成型居住区形成之初,居民通常是同类而聚的(依照等级、职业、血缘、祖籍或宗教)。 虽然历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化的变迁,居住人群的同质性却大体保留下来。解放后虽取消了等级差别,但单位建房

15、、分房加强了居住分区的业缘性。(2)活跃频繁的社会交往 有机构成型居住区里,居民的整体性较强,在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上,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此类居住区往往有比较明显的社会网络,居民间熟识度较高,居民归属感较强,易形成公共生活。,1.3、有机构成型旧居住区的更新改造(1)物质结构形态方面有机构成型旧居住区通常位于城市较为中心的区域,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民情。此类居住区应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保护对于文化价值较高的区域,应强调建筑保护与文化延续;对于建造年代较晚、建造材料和手段趋于现代化、使用价值较高的区域,应普遍采取加强维护的办法,防止提早衰败;对于那些既无文化价值,又无使用价值的危房区,应彻底

16、清除,推倒重建。 (2)社会结构形态方面的更新保存原有的建筑文化和空间氛围;保存居民的同质性;,案例分析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 历史悠久的菊儿胡同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一个缩影,但也曾是危旧房较为集中的街区,吴良镛教授用“有机更新”的理论成功指导了菊儿胡同改造,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获得1992年世界人居奖。有机更新 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方式,在顺应城市肌理、继承传统文脉的同时,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居住空间。 吴良镛 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菊儿胡同改造中,原有居住建筑的处理根据房屋现状区别对待:质量较好的年代以后建的房屋予以保留;具有文物价值的四合院予以保留;现存较好的民居四

17、合院经修缮加以利用;破旧危房予以拆除重建。,菊儿胡同的物质结构形态更新:按照“类四合院”模式来规划改建,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在合院体系改造上取得重要成果:将传统四合院独门独户的居住形制与单元楼相结合,兼有单元式楼房私密性强和院落式住宅邻里感强的双重特点,在保障居民现代生活需要的同时,较好地延续了传统社会网络;居住区内的道路保留胡同式的街坊体系。建筑外观尽量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风格,灰瓦白墙,新建筑高度基本上是23层;,菊儿胡同的社会结构形态更新:鼓励原住户就地安置免征建筑税和营业税;免交四源(水、电、气、热)费和大市政费;每平方米造价为900950元。采取住户承担350元,工作单位补贴2

18、50元,其余的300350元由国家扶持;无单位补贴条件的,采取低息贷款方式解决。房产使用权归住户所有,5年后可以转让。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集资的住户,可以同改建区外居民互换住房。 1期工程完工后,原计划还准备进行2、3、4期工程,以求完成破旧房整治,但完成2期后,由于资金难以平衡,居民支付房款有困难等诸多原因而未能继续下去。住户就地安置的设想也未能实现,大部分原住户都通过换房而外迁。,2、自然衍生型旧居住区 以“过程取向”作为结构形态的形成机制,没有明确和先验的目标,而是通过城市机体内蕴的自然生长力不断协调达成的,从而具有自然、随机的特点。 自然衍生型旧居住区的形成大致有两种情况:城郊或

19、乡村的自然形成聚落,因城市范围的扩大而被包容进来;老城区内的外来人口自发聚集地,因处于城市总体布局中不是很重要的地区,在城市的强制力之外自然发展。,广州石牌村:位于市建成区东部,过去村民长期以耕地农作维持生计,现在多靠收租过日子。由于外来打工租客的增加,村民利用自留地和补偿款大建握手楼,造成村内建筑物密布,景观杂乱无章。,2.1、物质结构形态特征原本为自然、松散、随意的建筑布局;由于加建、扩建严重,原来松散的布局被逐渐填充,成为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均较大的危房集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缺乏,在使用上远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基本需要。用地混杂;环境质量较差;建筑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总体状况较差;,2.

20、2、社会结构形态特征(1)居民同质性强 这一类旧居住区居住的居民有共同的生活背景、相关的利益和相同的观念意识,因而具有一定的内在凝聚力。在强大的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下,“求同质”的趋向非常明显。(2)人际关系复杂矛盾 社会生活在此类居住区中也是以平和的方式进行,并多与日常家居生活密切相关。但一方面是由于居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恶劣的居住条件,使居民日常生活难以避免磨擦和冲突,表现出人际关系复杂矛盾的一面。,2.3、自然衍生型旧居住区的更新改造(1)物质结构形态方面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建筑美学价值的旧居住区,在保留恢复的前提下进行全面整治;而对于大部分没有上述价值的破

21、旧平房区或棚户区,则应通过重建方式予以更新改造。(2)社会结构形态方面生活条件的恶劣和自身素质的限制使得自然衍生性旧居住区的社会组织是有内聚力也有冲突的矛盾整体。应通过自主建房、社区自主更新、拆迁回迁、重新分配等手段加强居民交往机会,加强同质性;建立居委会等社区组织以扩展社会网络。,案例分析 城中村改造城中村:位于市区或城乡结合部,伴随城市郊区化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的原有农村聚落,是乡村向城市转型不完全的具有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的地域实体。城中村改造:广义的城中村改造,包括社区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状态的全面改进或局部改善;而狭义的城中村改造,仅指物质层面的彻底改观或局部改观。城中村

22、的特征空间特点:政府“绕开村落”发展城市的空间拓展思路,使城中村呈“镶嵌状”散布在城市中,有的甚至在城中心。经济特点: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依靠村集体物业的“外生式”出租经济,以及靠租金和集体分红生存的“寄生型”村民生存状态。文化特点:内向性较强,村内居民可以方便地与外部城市交往,但外部城市居民却很少走进这个区域。物质特点:建筑老化严重,乱搭乱建现象明显,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较差;,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原位改造低收入廉租住房社区改造资金来源方面:放弃拆迁补偿的运作模式,采用原位改造,只对物质空间进行调整,不改变集体出租物业的经济收益方式。政府只是担当管理者的角色,既不谋其区位,也不谋其利益。

23、在物质更新方面:改善内部环境和基础设施,提高居住质量;在社会文化更新方面:让城中村继续发挥为低收入流动人口提供住房的功能,规范城中村出租物业的市场经营;通过培训,在保留分红制度之余提高村民就业的积极性和职业能力。广州:三旧改造突破土地瓶颈http:/,3、混合生长型旧居住区 不是由目标取向或是过程取向单独作用,而是以两种机制共同作用形成的。混合生长型是我国城市旧居住区中最为常见,也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3.1、物质结构形态特征新质旧质掺杂:其单体建筑的材质风格、乃至局部区域的空间布局,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空间上,要么表现为整体上的有序和具体上的无序,要么表现为整体上的无序和局部上的有序;不同功

24、能混杂:其用地状况常常是居住、商业、办公、工厂或一些特殊用地混杂。基础设施差异较大:改造过的地段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未经改造的地段仍非常落后。,3.2、社会结构形态特征(1)居民差异性强 由于居民来源不一,聚居心态和聚居方式并不相同,职业文化水准、心理素质以及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居住环境质量好的地段,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满足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高层面需求;居住环境较差的地段内,主要问题还停留在如何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这样的较低层次上。(2)有限的社会交往由于差异悬殊,不同层次的居民很难打破实际的和心理的界限进行交往;首属关系(长期全面的、广泛深入的人际关系)减少,次属关系(交往频率低

25、、关系疏远的人际关系)增多;社会交往因此变得临时化、表面化、匿名化。,3.3、混合生长型旧居住区的更新改造(1)物质结构形态方面的更新 混合生长型旧居住区结构形态在三类旧居住区中最为复杂,物质结构形态差异大,布局和使用功能混乱,社会结构形态极为复杂、松散。应综合采取重建、整建或维护的手段进行更新。(2)社会结构形态方面的更新 混合生长型旧居住区结构形态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还不在于物质结构形态的环境恶劣和功能复杂,而是其社会结构形态的复杂和松散,这才是加快这一类旧居住区老化和解体的根本原因。对于复杂松散的社会结构形态,应利用公共设施、社区活动和服务来提高居住区凝聚力和集体感,有时甚至可以通过推倒重建

26、的更新办法来重新建构良好的社会网络和人际关系。,案例分析 上海老城厢的“拆、改、调、留”拆对于结构差、损坏严重的房屋,拆除重建;改对现有旧房进行改造,达到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功能、改善市 容市貌的效果;调调整土地和房屋的使用功能,改进用地布局,合理优化配置用地;留保留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整治,严加保护。,二、中心区的再开发与更新1、现代城市中心的发展趋势中心性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地区;城市中心区是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最强的核心。高价性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地价最高的区位;区内的商务活动支付最高的地租,在城市土地利用中价值最高。可达性城市中

27、心区一般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或较为居中的位置;城市中心区具有良好的交通体系,城市的各个边缘到中心区都有相对较短的路程。,集聚性中心区的活动集聚: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商业及相关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最高等级商业活动的地区;中心区的空间集聚:由于中心区高昂的地价必须在土地的高强度利用中得到回报,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密度和土地使用率都明显超出城市其他地区。流通性人流:由于人流的大量流通,中心区总是呈现出繁忙和拥挤的景象;信息流和资金流:由于信息和资金流通的需求,中心区总是聚集着金融业、各公司总部、信息服务设施。,2、城市中心区的再开发与功能重构 由于中国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城市中心职

28、能加强和功能结构重构采取的是“城市总体布局的调整和拓展”这一外延扩展与“城市中心结构的调整和完善”这一内涵调整结合并行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拓展 包括总体布局扩展、空间容量扩大、城市规模调整等等。中心结构完善 包括基础设施改造、商业网络重构、交通组织完善、布局形态调整、用地结构调整等等。,背景历史上的远东贸易、运输、金融和经济中心;人口密度全国第一的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落后。措施改变原有城市规模过小、空间容量不足的状况结合浦东新区开发,提高城市化地域面积。集中的城市化地区(中心城)用地从300km2扩大到1000km2。从区域规划着眼,发展中心城、辅城、二级市、郊县4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建立

29、以中心区为核心的多心组团式都市圈;调整城市中心布局结构将污染环境的生产性工业向指定地区外迁;重点发展中心区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功能;治理中心区河道(黄浦江、苏州河),合理调整岸线;增强城市绿化;改善基础设施;,案例分析 上海的中心区更新,规划不同层次的城市区域规划中央商务区(CBD),称为经济活动的中枢,以金融、办公、经贸、信息、交易、服务等为主。包括外滩、苏州河、西藏路、延安路之间的2km2和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1.7km2,共约3.7km2;规划中心商业区,在中央商务区周围,成为上海最繁华的区域,约30.6km2;规划市级中心、副中心、专业中心、地区中心等不同规划和功能的中心;规划中心城

30、区(内环)、外环、辅城等不同层次区域;成果 近年来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使大量居住条件较差的市民搬离中心区域,地处黄金地段的黄浦区常住居民以每年1万人的速度递减,并呈现不断加剧趋势。这象征着上海城市规模和空间容量的扩大,以及中心区域金融服务功能的加强。,三、历史文化区的保护与更新1、历史文化保护的概念演进(1)国际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一个“保护建筑艺术品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物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城市及其特色文化”的过程。1933,雅典宪章中提出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的保护问题,确定了一些保护基本原则。1964年,威尼斯宪章中强调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

31、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1976,内罗毕建议从立法、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更广泛角度对历史街区提出相应保护措施,并强调把街区的保护修复与街区振兴结合起来。1987,华盛顿宪章对内罗毕建议进行了概括和提炼,并对威尼斯宪章做了重要补充,是一部至今仍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法规。它把城市文化价值也纳入了保护范围。,(2)国内与西方各国较为不同,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跃进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细化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问题”的过程。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内容中首次提出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风貌”,但并没有明确提出把能体现古城传统风貌的地区作为“历史街

32、区”予以保护。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予以保护。1997年8月,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单体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次”。,2、历史文化区的保护与更新途径2.1、开辟新区,保护古城 开辟新区,逐步拉开城市布局,减轻旧城压力,是当前协调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抉择。 新城渐渐取代老城成为经济、政治、商业中心,而老城主要承担文

33、化和旅游的功能,从而保持了古城的完整性,使其免受大的破坏。,2.2、保护古城格局 城市格局是城市物质空间构成的总的宏观体现,包括城市平面轮廓、功能布局、空间形态、道路骨架、自然特色等,其保护与继承发展对城市固有特色的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城格局的保护难度较大,原因:面积大,范围广,不易控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城市格局产生新的要求。,2.3、保护环境景观特色 城市环境景观对于城市历史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协调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城市特色。E.g. 合肥环城公园 围绕护城河,在南宋古城墙遗址上建设城市绿化带,总长8.7km。它成为多数居民易达的、有一定容量的绿色空间,有效改

34、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设计中,与古城墙遗迹和文化相结合,与各段地形特征相结合,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园林景区。既保护和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游憩场所。,2.4、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 有片面观点认为,保护历史文化风貌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妨碍城市经济发展。其实历史文化风貌和景观特色是一种珍贵的不可替代资源,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从长远看,古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远远胜于其他产业。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应严格实施保护控制和管理,可持续地发展无烟工业旅游经济。南京夫子庙地区 古代“十里秦淮”的核心,约0.5km2,1984年全面修复历史风貌后向游客开放。至1994年该地

35、区游客日益增多,最高峰达到2030万人/天,营业额达到78亿,并解决了78千人的就业问题;此外,旅游产生的高回报率吸引了众多商业开发者,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政府也愈加注重夫子庙地区的生态环境管理。,2.5、精心城市设计 建立整体城市设计思想,以高超的城市设计技巧,进行精心的规划设计,将城市设计思想和原则贯彻到更新改造的整个过程。 北海大桥:原称金鳌玉竦桥、金海桥,是皇室内部桥道,黎明百姓和一般官吏都不能使用。民国后,皇室阻隔被打破,北海大桥成为东西向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原桥缺陷:桥身过窄,两头还有金鳌、玉竦两个牌楼阻隔,行人车辆十分拥挤,经常堵塞,坡陡弯急,常发生交通事故。改造的两种极端意见拆桥东北角的团城,把马路取直;旧桥原封不动地保存,在南边另建新桥通过。,原桥改建方案两种意见争执不下,难以决策,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仔细权衡得失后,最后决定采取原桥改建的方案,在改善交通的同时保持了原有风貌:桥面从8.5m拓宽到34m;坡度从8放缓到2;移除牌楼,保留团城;大桥两侧仍然沿用汉白玉栏杆,使桥体与北海、中南海的景色融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