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 成果显示与应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3102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6.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 成果显示与应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 成果显示与应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 成果显示与应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 成果显示与应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 成果显示与应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 成果显示与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 成果显示与应用课件.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六),1、倾角矢量图常用的颜色模式模式有那些?含义与作用?2、什么是矢量图、施密特图、方位频率图、杆状图?,原始曲线,数据处理方法,第三章 成果显示及应用,第一节 成果显示第二节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研究地质结构 方面的应用第三节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沉积学方面的 应用第四节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裂缝地层中的 应用,倾角测井数据程序处理后,得到的成果是地层倾角和倾向。显示方式有:,打印数据表矢量图方位频率图杆状图线性极坐标图施密特图圆柱面展开图三维空间立体图,第一节 成果显示,地层倾角测井数字处理成果可用列表形式打印出来。 表中一般显示地层倾角(DIP)、地层倾斜方位角(D

2、IPAZ)、1号极板方位角(AZI1)、井斜角(DEVI)、相对方位角(RB)等主要信息。,一、数据表,地层倾角测井处理成果数据显示表,矢量图:又叫蝌蚪图或箭头图。它是用一系列随深度变化的矢量来表示各个计算点地层倾角和方位的图形。它是地层倾角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图件。,二、矢量图(蝌蚪图、箭头图),1、矢量图及矢量图的表示法,矢量图:,横坐标为地层倾角(090),纵坐标为深度;,每个倾角矢量的起点用小圆(或小三角形、小正方形)的中心表示,该中心点的位置表示计算点的深度和倾角;,与小圆相连的箭头(或线段)所指方向为该点地层的倾斜方向(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倾向变化范围0360);,小圆等图形有实心

3、与空心之分,实心表示计算结果的置信度高,空心表示计算结果的置信度低。,矢量图的地质解释是通过图上标出的许多箭头进行的,为了便于解释,对矢量图用颜色模式进行分类。常用的颜色模式有:,2、倾角矢量图的颜色模式,(1)绿色模式(2)红色模式(3)兰色模式(4)杂乱模式,矢量图颜色模式,将随深度增加、地层倾角和倾斜方位角相对稳定的一组矢量用绿色笔勾画出来,称为绿色模式。 由于沉积岩沉积时,各沉积单元之间的界面基本上是水平的,受构造运动后产生的倾角和倾斜方位角也基本一致。所以,绿色模式反映了构造倾角。,绿色模式,矢量图颜色模式,红色模式,将方位角大体一致、倾角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一组矢量用红色笔勾画出来,

4、称红色模式。 红色模式矢量图配合其它测井曲线可以指示断层、褶皱、砂坝、河床沉积、岩礁等。,矢量图颜色模式,兰色模式,将方位角大体一致、倾角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一组矢量用兰色笔勾画出来,称兰色模式。 兰色模式与沉积构造有关,可以指示古水流方向。,矢量图颜色模式,杂乱模式,难以用上述颜色模式勾画出来。断层破碎带、地层倒转点附近通常为杂乱模式。,3、细色模式和粗色模式,由于构造地质和沉积地质的差别,在勾画颜色模式时,还分细色模式与粗色模式。,细色模式,粗色模式,细色模式,粗色模式,相关对比的窗长有长、短之分,长窗长对比计算的地层倾角主要是与岩层界面的倾角有关;短窗长对比计算的地层倾角主要是与岩层内层理

5、的倾角有关。,粗色模式主要研究构造地质问题,细色模式主要研究沉积地质问题。,在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上勾画这种模式时,最好由测井资料、地质录井资料结合起来分析,否则,容易产生解释上的错误。,注意,HDT处理成果图,CAL,GR,C1,C2,DEVI,GR,RB,粗模式:构造倾角,细模式:沉积倾角,六臂倾角测井(SED)处理成果图,三、施密特图和方位频率图,施密特图和方位频率图是在研究井段中用统计的方法确定地层倾角和倾斜方位角。,施密特图:径向方向为地层倾角,这里最外圆的倾角为0度,每隔10画一个同心圆。圆周方向为方位角,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周360,一般每隔10画一条径向线。,1、施密特图,

6、在施密特图上,用点子最多的倾角和倾斜方位角表示该段地层的构造倾角和倾斜方位角。 如图所示,构造倾角为6,倾斜方位角24。,施密特图,2、改进的施密特图,在施密特图基础上,增加如下功能:,将全部测得的地层倾角和倾斜方位角点在图上,然后在扇形格子内统计点数,勾画出等值线。,改进的施密特图,改进的施密特图,构造倾角:点子集中在极坐标的外圆一带,构出的等值线是狭长形的,倾角变化较小。,沉积倾角:等值线通常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接近极坐标的外圆,顶点指向中心。沉积倾角的特征是倾角数值变化较大。,因此,改进的施密特图可以把构造倾角与沉积倾角区分开来。,方位频率图是在研究层段中用统计方法确定构造倾角或沉积倾

7、角的倾斜方位角的一种方法。,3、方位频率图,方位频率图,方位频率图径向以倾角为坐标,它的最外圆的倾角为0度,每隔10画一个同心圆,圆心通常为60。圆周方向为方位角,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周360,一般每隔10画一条径向线。,将全部测得的地层倾角和倾斜方位角点在图上,统计圆周方向每10间隔的弧形面积内点子的数目,用径向线段的长短来代表点子的数目,圈闭弧形面积,并将它涂黑。,方位频率图,点子出现最多即圈闭的弧形面积径向线最长,它的方位角就是要求的构造倾角(或沉积倾角)的倾斜方位。 图中倾斜方位角为320。,青海油田东台1井两次地层倾角测井结果统计频率图,第一次测井:7.9-297m,第二次测井

8、:297-1250m,四、杆状图(棍棒图),将真倾角与地层深度的关系曲线沿地层对比剖面线的方位换算成视倾角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并且用与水平线的夹角为视倾角的倾斜杠来形象表示,称为杆状图。,杆状图,杆状图一般采用纵向与横向相同的比例尺绘制,能清楚地反映地层视倾角随深度变化的情况。,作用:井间对比、井周构造分析,杆状图对分析构造倾角的变化趋势非常有用。特别是有两口(或更多)井的地层倾角杆状图后,可根据每口井棍棒反映的主要视倾角的趋势,排除杂乱的视倾角,则可得出一口井到另一口井的构造倾角趋势线。,多井杆状图,多井杆状图,柳5井沉积分析,柳5井沉积分析,五、线性极坐标图,线性极坐标图,线性极坐标图是一种

9、不考虑倾角变化、专门反映地层倾斜方位角随深度变化的图件。 规定:0度方向(即正北方向)放在图的中央,左右两边为180的方位(即正南方向),在它们之间的两条线分别表示正东和正西方向。,特点: 用线性极坐标图来反映构造倾斜方位角既明显又直观,尤其是与正常的矢量图配合,可以弥补矢量图上某些层位倾斜方位角不太明显的缺陷,从而迅速确定地层的倾角与倾斜方位角。,线性极坐标图,六、圆柱面展开图,圆柱面展开图相当于岩性柱面素描展开图,便于对层面倾角和各种层理的观察。 小窗长对比得到的圆柱面展开图对分析沉积现象很有用; 长窗长对比得到的圆柱面展开图对分析断层、不整合等地质现象很有用。,圆柱面展开图图,坡2井地层

10、倾角测井资料处理成果图,GR,C1,C2,DEVI,AZI,方位频率图,矢量图,颜色模式,坡2井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处理成果图,C1,C2,坡2井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处理成果图,C1,C2,井壁跨塌,坡2井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处理成果图,坡2井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处理成果图,915m:倾角突变,地层倾角由10度跳变到20-30度。地层倾向向南。,青海东台1井,1177m:倾向突变,倾向由正南方向变为正东方向,又变为北东方向。地层倾角20-30度。,青海东台1井,1240-1300m:地层倾角增大40-60度,倾向向东。,青海东台1井,25,东台1井井旁构造恢复图,25,东台1井井眼俯视图,25,东台1井井眼东

11、西侧视图,25,东台1井井眼南北侧视图,25,东台1井井眼漂移图,井底位移:19.07m垂深:1422.47m南北位移:12.47m北东西位移:14.44m西闭合距:19.07m闭合方位:N49.19W,七、三维空间立体图(用的较少),自学,本节要求,1、掌握地层倾角测井处理成果的主要显示方式及其作用。 2、掌握矢量图的颜色模式分类方法及其作用。,1、倾角矢量图常用的颜色模式模式有那些?含义与作用?2、什么是矢量图、施密特图、方位频率图、杆状图?,Thank You!,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七),1、什么是褶皱构造?2、褶皱主要有那些要素?3、褶皱怎么分类?4、简述背斜、背斜倒转构造的地质

12、特征,画出其倾角矢量图模式,第三章 成果显示及应用,第一节 成果显示第二节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研究地质结构 方面的应用第三节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沉积学方面的 应用第四节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裂缝地层中的 应用,打印数据表矢量图方位频率图杆状图线性极坐标图施密特图圆柱面展开图三维空间立体图,成果显示,标出各曲线名、图形名、各种矢量模式,说出倾角大小、倾斜方向,练习,构造地质的基本任务:从各种地质现象入手,研究地壳的地质构造,查明其形态,追究其原因,以及各局部构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其共同特点和分布规律,以便指导勘探工作的进行。 大量的生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是受地质构

13、造控制的。地质构造条件的好坏,是能否形成油气藏的重要因素。研究地质构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地质构造与油气藏的关系搞清楚,以便多快好省的寻找油气藏。,第二节 地层倾角资料在构造地质方面的应用,绪言,什么是地质构造?它是怎样形成的?,地质构造:就是地质体(如沉积岩体,侵入岩体,矿体等)在地下埋藏的形状。,构造形成:产生不同形状地质体的原因是构造运动。,构造运动:是形式各异的地壳运动的统称。,振荡运动:引起地壳的上升或下降,引起海进、海退,表现为岩层是连续沉积或是发生间断或缺失(没有沉积或剥蚀)、整合或不整合。,构造运动分类:按形成的构造形式可分为振荡运动、褶皱运动、断裂运动。,褶皱运动:使岩层形成

14、各种褶皱形态,如背斜、向斜、穹隆等。,断裂运动:使岩石形成各种断层,正断层、逆断层、阶梯断层、地垒等。,四川盆地地层系统与构造运动,川东高陡构造带主体垂向变异地质模式,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层构造不整合 盐丘、生物礁,常见构造及在地层倾角图上的显示,地层层面倾斜,且层面的倾角和方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基本上是一致。单斜构造往往是其它地质构造的一部分,如褶皱构造的一翼。,单斜构造,一、单斜构造在地层倾角图上的显示,单斜构造倾角矢量模式,1、什么是褶皱构造2、褶皱要素3、褶皱分类4、几种常见褶皱构造的倾角矢量图模式,二、褶皱构造在地层倾角图上的显示,褶皱构造:岩层受力作用产生的弯曲变形。褶皱:是褶皱构造的

15、一个弯曲。褶皱构造分类:背斜与向斜,1、褶皱构造,顶部谷部鞍部核与翼顶角与翼角脊点、脊线和脊面轴面、枢纽转折点、转折线和转折面,2、褶皱要素,顶部:指背斜褶皱隆起最高的部分。,褶皱要素示意图,谷部:指向斜褶皱凹陷最低的部分。,鞍部:长桓构造中两个高点之间相对低凹部分。或两个背斜构造沿长轴方向过渡的部分。,核与翼:核指褶皱中心部分的岩层;翼指褶皱两翼部分的岩层。核与翼的范围是相对的。背斜的核露出最老的地层,向斜的核露出最新的地层。,顶角与翼角:顶角指褶皱两翼的交角。翼角指褶皱两翼岩层与水平面的夹角。顶角和翼角反映褶皱两翼的倾斜程度。顶角小,翼角大,则两翼陡,反之,两翼缓。,褶皱要素示意图,脊点、

16、脊线和脊面:脊点指岩层在背斜弯曲最高的一点。同一层面上脊点的连线叫脊线。连接各脊线就构成了脊面。,褶皱要素示意图,褶皱要素示意图,转折点、转折线和转折面:岩层从背斜褶皱过渡到向斜褶皱的拐点叫转折点。同理可定出转折线和转折面。,褶皱要素示意图,3、褶皱分类,按产状和两翼地层倾斜情况可分为: 对称褶皱 不对称褶皱 倒转褶皱 平卧褶皱,对称褶皱:轴面近于铅直,两翼地层倾角基本相等,倾向相反。,不对称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地层倾角不相等,倾向相反。,倒转褶皱:轴面倾斜很大,使一翼倒转过来,两翼地层都向一个方向倾斜。,平卧褶皱:轴面近于水平,一翼地层层序正常(新地层覆盖在老地层上);一翼地层倒转(老地层覆

17、盖在新地层上);两翼向不同方向倾斜。,无倾伏褶皱 倾伏褶皱 双倾伏褶皱 圆形穹隆等 。,根据枢纽倾伏情况,褶皱又可分:,无倾伏褶皱:枢纽近于水平(枢纽倾伏角小于10),两翼岩层走向基本平行。,倾伏褶皱:枢纽倾伏(枢纽倾伏角在1080 ),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同一高程的走向线向枢纽倾伏方向汇合 。,双倾伏褶皱:向枢纽两端倾伏的背斜褶皱。,圆形穹隆:构造长短轴之比小于2的背斜褶皱。,(1)对称背斜(向斜) (2)不对称背斜 (3)背斜状倒转 (4)向斜状倒转(5)平卧状倒转,4、几种常见褶皱构造的倾角矢量图模式,(1)对称背斜(向斜),如果井眼没穿过轴面,矢量图为绿色模式与单斜构造显示相同。,如果

18、井钻在背斜的顶部,测到的地层倾角很小,倾斜方位显示杂乱。,(1)对称背斜(向斜),地质特征:由地壳挤压运动造成地褶皱,褶皱轴面倾斜,倾斜角较大,一翼平缓,一翼陡峭,两翼倾角不等,倾向相反,这种构造上钻井不论是钻至陡翼或缓翼,地层层序均正常。,(2) 不对称背斜, 井由缓翼钻至陡翼 斜井钻至缓翼, 井由缓翼钻至陡翼,常见倾角矢量模式为:绿兰红(反)绿(反大)模式,出现上模式时,上下地层倾向可能相反; 当上下地层倾向相同时,则出现绿红绿模式,陡带地层倾角值最大,如果陡带层理不发育,倾角处理效果可能差,这时要依据测井曲线综合对比来确定 。, 斜井钻至缓翼,井钻至缓翼时,总体上地层倾角变化不大,基本矢

19、量模式是绿兰红绿,当出现上模式时,一般上下段地层倾向相反; 当上下地层倾向相同时,矢量模式则为绿红绿模式。,同样道理,不对称向斜与不对称背斜的倾角矢量图模式基本一致 。,(3)背斜状倒转,地质特征,轴面倾斜很大,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 倒转面上翼地层倾角小,下翼地层倾角大,上下地层层序相反(有一定对称关系)。钻井时,下翼钻遇地层厚度比上翼相应地层厚度大。通常在一口井第一次钻遇背斜状倒转,上翼地层层序正常,下翼地层层序倒转,倒转点附近地层最老,但多次倒转无此规律。,地层倾角测井特征,常见的倾角矢量模式为:绿(1)兰(12)一红(乱)(290)兰(903)绿(3大),地层层理越发育,倾角矢量模式越明

20、显。倒转点地层倾角值最大或者杂乱,上下翼地层倾角矢量图方向一致。,(3)背斜状倒转,(4)向斜状倒转,地质特征,两翼倾斜方向相同,通常上翼地层倾角比下翼大,即相同层位上翼地层钻遇厚度比下翼大。上下翼地层层序相反。,(4)向斜状倒转,地层倾角测井特征,常见的倾角矢量图模式为:(1)红(190)兰(902)红(23)绿(3)。通常上翼地层倾角(1)大于下翼地层倾角(2),倒转点倾角值最大或杂乱,上下翼倾角矢量图方向一致。,(5)平卧状倒转, 地质特征,常见的平卧倒转有对称型、背斜型和向斜型三种类型。 对称型平卧状倒转:轴面接近水平,上下翼地层层序对称,倾向相反,两翼对应地层钻遇厚度及倾角基本接近。

21、 背斜型平卧倒转和向斜型平卧倒转:上下翼对应层位地层钻遇厚度、倾角差异较大。 上翼地层钻遇厚度与倾角小于下翼相应地层钻遇厚度与倾角时为背斜型平卧倒转,反之为向斜型平卧倒转。,对称型平卧状倒转,地层倾角测井特征,倾角矢量图模式:通常为绿(1)红(190)兰(反902)绿(反2),上下翼地层倾斜方位相差约180,即地层倾向相反,倒转点处地层倾角最大(接近90),上下翼地层倾角基本接近时(即12)为对称型平卧倒转,上下翼地层倾角差异较大时分别为背斜型平卧倒转(12)或向斜型平卧倒转(12)。,对称型平卧状倒转,不同型式的地层倒转具有许多相同和不相同的地质测井特征,除此之外地层倒转还常伴有扭曲和断层发

22、生。,综述,本节要求,1、掌握褶皱构造的定义、要素及类型2、掌握几种常见褶曲构造地质特征与倾角矢量图模式,1、什么是褶皱构造?2、褶皱主要有那些要素?3、褶皱怎么分类?4、简述背斜、背斜倒转构造的地质特征,画出其倾角矢量图模式,Thank You!,地层倾角测井原理及应用,(八),1、什么是断层、断层的要素?断层怎么分类? 2、几种常见断层的倾角矢量图模式?3、什么是不整合?不整合怎么分类?倾角矢量图模式?,第三章 成果显示及应用,第一节 成果显示第二节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研究地质结构 方面的应用第三节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沉积学方面的 应用第四节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裂缝地层中的 应用,地层倾角

23、成果显示方式褶皱构造及其倾角矢量特征,标出井剖面的倾角矢量示意图,课堂练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层构造不整合,常见构造及在地层倾角图上的显示,什么是断层?,断层:是地下最常见的构造形态之一,它可以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遭破坏,也可以形成断层封闭类型的油气藏(掩蔽油气藏)。 因此研究断层的特征与分布规律,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断层构造在地质倾角图上的显示,在构造应力(拉伸或挤压)的作用下,岩层两侧沿破裂面发生相对位移,称为断层。,三、断层构造在地质倾角图上的显示,1、断层的要素 2、断层分类 3、几种常见断层的倾角矢量图模式,(1)断层面(2)断层线(3)断层上、下盘(4)断距,1、

24、断层的要素,断层要素示意图,(1)断层面:,岩层发生相对位移时,总是沿破裂面进行,此破裂面就称断层面。,(2)断层线:,断层面与地层面的交线。,(3)断层上、下盘:,位于断层面上方的岩块称上盘;位与断层面下方的岩块称下盘。,断层两盘相对移开的距离。,断层要素示意图,(4)断距:,总滑距:总断距;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走向上的分量;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分量;倾向滑距:倾斜滑距的水平分量;水平滑距:总滑距的水平分量;铅直滑距:总滑距的铅直分量。,AB:总断距(总滑距)AC:走向滑距BC:倾斜滑距DC:倾向滑距AD:水平滑距BD:铅直滑距,根据断层上、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位移情况通常可将

25、断层分为 :,2、断层分类,正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井下标志:地层缺失。,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井下标志:地层重复。当断层面倾角小于45时,又称逆掩断层;大于45时,又称冲断层。,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的走向相对移动。,平移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斜向下滑。它既有平移断层的特点、由于正断层的特点。,注意,油气勘探开发中,发现的断层很少是单个的,往往成一定的组合或排列形式出现。,地垒和地堑:由两条大致平行的正(逆)断层组成。地垒的中间是共同的上升盘;地堑的中间是共同的下降盘。,阶梯断层:有许多大致平行的正(逆)断层组成。这些断层的断层面倾向相同。,(1)断层面没

26、有变形的断层 (2)有断裂破碎带的断层(3)旋转断层(4)有拖曳现象的断层,3、几种常见断层的倾角矢量图模式,只要断层面没有变形,则不管断层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在矢量图上的显示均为绿模式(与褶皱构造中的单斜构造的显示完全相同),此时地层倾角测井无法显示断层。,(1)断层面没有变形的断层,断层面通常不是一个面,而是一个破碎带,该破碎带宽度从几厘米到数十米不等。在宽度较大的情况下,由于破碎带的地层倾角没有固定的方向,故而形成的倾角矢量图模式通常为绿-乱-绿模式 。,有断裂破碎带的断层通常发育在碎性地层中。有时为“白模式”,(2)有断裂破碎带的断层,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地层产生了旋转,上下盘的倾角和倾

27、向不再相同,矢量图的显示为绿绿模式 。,(3)旋转断层,有柔性的塑性地层上、下盘沿断层面作相对运动时,由于摩擦作用,在断面附近产生变形,通常产生所谓的有拖曳(或牵引)现象的断层。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种情况:,正断层逆断层逆掩断层,(4)有拖曳(牵引)现象的断层,(4)有拖曳(牵引)现象的断层,正断层:,断层面与地层面倾向相同:倾角模式通常为绿-红-兰-绿。,断层面与地层面倾向相反:倾角模式通常为绿-兰-红-绿。,正断层:,(4)有拖曳(牵引)现象的断层,断层面与地层面倾向相同:倾角模式通常为绿-红-兰-绿。,逆断层:,(4)有拖曳(牵引)现象的断层,逆断层:,(4)有拖曳(牵引)现象的断层,断层

28、面与地层面倾向相反:倾角模式通常为绿-兰-红-绿。,断层面倾角小于45的逆断层叫逆掩断层:倾角模式通常为绿-红-兰-绿。,逆掩断层:,(4)有拖曳(牵引)现象的断层,在迅速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中,底部有层超高压泥岩,沉积物快速沉积在泥岩斜坡上,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层断裂,其上盘沿泥岩层面斜坡向盆地最低点方向滑动,一边滑动,一边在断裂面处出现空隙,两盘沉积物就向断层面空隙陷落(主要是断层的下降盘),就像滚进断层层面,形成滚动断层。,(5)滚动断层,(5)滚动断层,断点:白模式,温泉1井,现场实例,断点:乱模式,云安10井,茨竹1井,断点1:白模式,断点2:乱模式,柳5井,油气勘探发现有不整合油气藏,因

29、此,寻找不整合构造是非常有意义的。,四、不整合在地层倾角图上的显示,岩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比较平整,没有风化侵蚀面,产状一致,说明沉积是连续的或无明显的沉积间断。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就称为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高低不平,有侵蚀面,说明发生了沉积间断。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就称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又分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不整合的概念,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侵蚀面)上下地层产状基本一致。,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不整合分类,2、假整合与角度不整合的倾角矢量图模式,角度不整合,3、现场实例,风化带,角度不整合,断层,不整合,本节要求,1、掌握断层的要素、断层分类 2、几种常见断层的倾角矢量图模式3、不整合、不整合的分类及倾角矢量图模式,1、什么是断层、断层的要素?断层怎么分类? 2、几种常见断层的倾角矢量图模式?3、什么是不整合?不整合怎么分类?倾角矢量图模式?,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