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3283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洪学军,教学内容,一、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结构二、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三、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特点,学习目标,掌握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熟悉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微细结构。了解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特点。,一、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功能结构接头前膜:Ca2+通道、 囊泡(含Ach)接头间隙:组织液 AchR、接头后膜:Na+等通道、 胆碱酯酶,二、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导过程当运动神经纤维上传来动作电位时,神经末梢膜 发生去极化;膜上的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Ca2+顺浓度差由细 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触动轴突

2、末梢内的囊泡位移并与接头前膜接触、 融合,以出胞的方式将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入接 头间隙;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与终板膜上的化学门控通道的结合位点相结合;,结合乙酰胆碱的通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而使通道 开放,产生以Na2+内流为主的正离子跨膜移动;这些离子跨膜移动的综合效应是使终板膜发生去 极化,产生局部兴奋,即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以电紧张传播的形式影响邻近的骨骼肌 细胞,使后者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时,爆发动作电位并传播整个肌细胞。,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当神经冲动传到运动神经轴突末梢,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轴突末梢内囊泡前移、融合、破裂,囊泡中AC

3、h释放,ACh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肌细胞膜爆发动作电位,三、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特点1.化学性传递2.单向传递3.一对一传递4.时间延搁5.易受药物和环境因素影响,影响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因素1、影响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肉毒杆菌和破伤风杆菌毒素、黑寡妇蜘蛛毒素。2、影响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 美洲箭毒、-银环蛇素等。3、影响乙酰胆碱分解失活: 有机磷中毒、新斯的明等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的降解、重摄取与再利用,随堂练习,

4、1、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C、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E、Cl-通道关闭 2、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肾上腺素能受体 B.5-羟色胺受体C.ACh受体 D.多巴胺受体 E.组胺受体,随堂练习,3、终板膜上与终板电位产生有关的离子通道是( )A.电压门控Na+通道 B.电压门控K+通道C.电压门控Ca2+通道D.化学门控非特异性Mg2+通道E.化学门控Na+和K+通道,随堂练习,4、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N-型Ach门控通道结合,使终板膜( )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D.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对ACh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5、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化学性突触传递 B.局部电流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D.非突触性传递 E.电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