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292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 程 地 质 学 Engineering Geology,土木工程学院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第4章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4.1 概述 4.2 土的组成 4.3 土的结构、构造 4.4 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指标 4.5 土的工程分类 4.6 土的成因类型特征 4.7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性质,4.1 概述,土的定义,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在原地残留或经过不同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土的物质组成,包括作为上骨架的固体矿物颗粒、孔隙中的水及其溶解物质以及气体。因此,土是由颗料(固相)、水溶液(液相)和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体系。,4.2 土的组成,a.固体颗

2、粒,在土的三相组成物质中,固体颗粒(以下简称土粒)是土最主要的物质成分。 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组成土的土粒的大小和矿物类型,即土的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4.2 土的组成,粒组 界于一定粒径范围的土粒,称为粒组。,1. 基本概念,粒径(度) 颗粒大小以直径(单位为mm)计,称为粒径(或粒度)。,粒度成分(或称颗粒级配) 土中不同粒组颗粒的相对含量,称为土的粒度成分(或称颗粒级配),它以各粒组颗粒重量占该土颗粒总重量的百分数来表示。,4.2 土的组成,划分方法不完全一致,一般采用的粒组划分及各粒组土粒的性质特征见表2-1。表中根据界限粒径200、20、2、0.075和0.005mm把土粒分为六大

3、粒组: 漂石(块石)颗粒: d200mm; 卵石(碎石)颗粒: 200mmd 20mm ; 圆砾(角砾)颗粒: 20mmd 2mm ; 砂粒: 2mmd 0.075mm; 粉粒: 0.075mmd 0.005mm; 粘粒: d 0.005mm 。,2. 土的粒组划分标准,4.2 土的组成,颗粒愈细小,与水的作用愈强烈。所以, 毛细作用由无到毛细上升高度逐渐增大;透水性由大到小,甚至不透水; 逐渐由无粘性、无塑性到具有愈大的粘 性和塑性以及吸水膨胀性等一系列特殊 性质(结合水发育的结果);在力学性质上,强度逐渐变小,受外力 时,愈易变形。,3.各粒组特征的规律,4.2 土的组成,4.粒度成分对土

4、工程性质影响的实质,1)组成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土的比表面不同,则土粒与水(或气)作用的表面能大小不同。因此,不同大小颗粒与水(或气)相互作用的程度,以至含水的种类、性质和数量不同。土的比表面一般用单位体积所有土粒的总表面积表示。由于土粒大小不同而造成比表面数值上的巨大变化,必然导致土的性质的突变。2)天然土中不同大小颗粒的组成矿物类型不同,直接影响土的工程特性。,4.2 土的组成,土的粒度成分的测定方法:是通过土的粒度分析(亦称颗粒分析)试验测定的。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粗粒土,可用筛分法测定。粒径小于0.075mm的粉粒和粘粒难以筛分,一般可以根据土粒在水中匀速下沉时的速度与粒径的理论

5、关系,用比重计法或移液管法(见土工试验有关书籍)测得颗粒级配。,5. 粒度分析及其成果表示,颗粒分析试验成果表示:可以绘制如图所示的颗粒级配累积曲线。,4.2 土的组成,有效粒径d1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重量累计百分数为1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d10。,4.2 土的组成,6.表征土粒特征的概念,限定粒径d60: 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重量累计百分数为60时,该粒径称为限定粒径d60。,不均匀系数Cu d60与d10之比值反映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称为不均匀系数Cu :,4.2 土的组成,工程上把Cu5的上看作是均匀的;Cu10的土则是不均匀的,即级配良好。,Cu=d60/d10,曲率系数(Cc)

6、 用于来说明累积曲线的弯曲情况,从而分析评述土粒度成分的组合特征: Cc = d302/(d10 d60) 式中d10,d60的意义同上,d30为相应累积含量为30的粒径值。 Cc值在13之间的土级配较好。Cc值小于1或大于3的土,累积曲线都明显弯曲(凹面朝下或朝上)而呈阶梯状,粒度成分不连续,主要由大颗粒和小颗粒组成,缺少中间颗粒。,4.2 土的组成,根据组成土的固体颗粒的矿物成分的性质及其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不同,分为以下四大类别: (1)原生矿物; (2)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以粘土矿 物和硅、铝氧化物为主); (3)可溶盐类及易分解的矿物; (4)有机质。,4.2 土的组成,7. 土的矿物

7、成分,在自然条件下,土中总是含水的。在一般粘性土,特别是饱和软粘性土,土中水的体积常占据整个土体相当大的比例(一般为5060,甚至高达80%)。研究土中水,必须明确有关土中水的如下概念: (1)水分子H2O是强极性分子. (2)土中水是水溶液。 (3)土中水溶液与土颗粒表面及气体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4.2 土的组成,b.土中水,土中水的分类,4.2 土的组成,按土中水所呈现的性质差异及其对土的影响性质与程度,可将土中水分为结合水和非结合水两大类。,4.2 土的组成,土中水分类,土中的气体,主要为空气和水气。但有时也可能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沼气及硫化氢,这些气体大多因生物化学作用生成。 气体的存

8、在形式:一种是封闭气体,另一种是游离气体。,4.2 土的组成,c.土中气体,4.3 土的结构、构造,土的工程性质及其变化,除取决于其物质成分外,在较大程度上还与诸如土的粒间连结性质和强度;层理特点;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以及土质的其他均匀性特征等土体的天然结构和构造因素有关。,4.3 土的结构、构造,1)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土颗粒大小、形 状和摩圆度及表面性质(粗糙度)等。2)土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特点:粒间排 列及其连结性质。,a.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和颗粒问相互关系的综合特征,具体来说是指:,土的结构类型 分为单粒(散粒)结构和集合体(团聚)结构。,4.3 土的结构、构造,单粒结构(散粒

9、结构),单粒结构为砂性土所特有,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主要在于其松密程度。,集合体结构,也称团聚结构或絮凝结构。这类结构为粘性土所特有。,1)具有单粒结构的碎石土和砂土,虽然孔隙比较 小,而孔隙大,透水性强,土粒间一般没有内 聚力,但土粒相互依靠支承,内摩擦力大,并 且受压力时土体积变化较小。2)再者,由于这类土的透水性强,孔隙水很容易 排出,在荷载作用下压密过程很快。因此,即 使原来比较疏松,当建筑物结构封顶,地基沉 降也告完成。3)对于具有单粒结构的土体,一般情况(静荷载 作用)下可以不必担心它的强度和变形问题。,4.3 土的结构、构造,单粒结构特点,1)孔隙度很大(可达5098 ),而各单独

10、 孔隙的直径很小,特别是聚粒絮凝结构的孔隙 更小,但孔隙度更大,因此,土的压缩性更大。 2)含水量很大,往往超过50,而且因以结合水 为主,排水困难,故压缩过程缓慢。3)具有大的易变性不稳定性。,4.3 土的结构、构造,集合体结构特点,土的构造:指整个土层(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特征的总和。,4.3 土的结构、构造,b.土的构造,1. 土的构造定义与研究意义,整个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包括:层理、夹层、透镜体、结核、组成颗粒大小悬殊及裂隙发育程度与特征等。这种构成上的不均匀性是由于土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变化所造成的。,(1)土体构造特征反映土体在力学性质 和其他工程性质的各向异性或土体 各部位的不均

11、匀性,因此,要掌握 其变化规律。如,由砂土和粘性土 组成的层状或互层构造土体的物理 力学性质皆显示其各向异性特点。(2)土体的构造特征是决定勘探、取样 或原位测试布置方案和数量的重要 因素之一。,4.3 土的结构、构造,研究意义,(1)对于碎石土,粗石状构造和假斑状构 造是最普遍的;(2)对于砂土和砂质粉土,各种不同形式 的夹层、透镜体或交错层构造,较为 普遍。(3)在粘性土中,常见有层状、显微层状 构造及各种裂隙、节理构造。,4.3 土的结构、构造,土的构造特点,4.3 土的结构、构造,4.3 土的结构、构造,4.4 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指标,1. 三相及三相比例指标,颗粒相对密度ds,重度,

12、干重度d,饱和重度sat, 浮重度(有效重度),含水率(含水量)w,饱和度Sr,孔隙比e和孔隙率n,4.4 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指标,2. 决定无粘性土力学特性的因素及指标,紧密状态,孔隙比e,相对密度Dr,4.4 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指标,3. 决定粘性土力学特性的因素及指标,塑性,界限含水率,塑性指数IP= wL-wP,液性指数IL=(w-wP)/IP,4.4 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指标,4. 土的压缩特性及指标,建筑物沉降地基压缩,压缩曲线,压缩模量Es,压缩系数a,压缩指数Cc,压缩试验,4.4 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指标,5. 土的剪切特性-变形与强度,地基承载力土的强度,直剪试验,强度曲线,强

13、度理论,1)根据土类,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基本工程特 性,并结合其他因素评价地基土的承载力、 抗渗流与抗冲刷稳定性,在振动作用下的 可液化性以及作为建筑材料的适宜性等; 2)根据土类,可以合理确定不同上的研究内 容与方法; 3)当土的性质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也需根 据土类(结合工程特点)确定相应的改良 与处理方法。,4.5 土的工程分类,1. 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1)工程特性差异性的原则。即分类应综合考虑 土的各种主要工程特性(强度与变形特性 等),用影响土的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作为 分类的依据。 2)以成因、地质年代为基础的原则。土的工程 性质受土的成因(包括形成环境)与形成年 代控制。 3)分类

14、指标便于测定的原则,即采用的分类指 标,要既能综合反映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又 要测定方法简便。,4.5 土的工程分类,2. 土的工程分类应遵循的原则,老堆积土 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堆积的土层,一般呈超固结状态,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一般堆积土 第四纪全新世(文化期以前Q4)堆积上层; 新近堆积土 文化期以来新近堆积的上层Q4,一般呈欠压密状态,结构强度较低。,4.5 土的工程分类,3. 我国土的工程分类,(1)土按堆积年代可划分,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风积土和冰川沉积土,各成因类型沉积土的特征见书中有关章节。,4.5 土的工程分类,(2)土根据地质成因分,(

15、3)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可分为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和泥炭。,1)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的土。2)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 ,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的土。根据颗粒级配分为砾砂、粗砂、中砂、 细砂和粉砂。3)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不超过全重50 ,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根据颗粒 级配(粘粒含量)分为砂质粉土和粘质粉土。4)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根据塑性指数 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4.5 土的工程分类,(4)土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具有一定分布区域或工程意义上具有特殊成分、状态和结构特征的土称为

16、特殊性土,规范分为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包括淤泥和淤泥质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盐渍土、污染土。,4.5 土的工程分类,(5)特殊类土,4.6 土的成因类型特征,沉积环境:指沉积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搬运动力类型和强度等。,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的统称。,(1)残积土(Q-el):岩石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岩屑和土形成的堆积物.,(2)坡积土(Q-dl):经雨雪水洗刷、剥蚀、搬运,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上部与残积土相接。,具分选现象:下部多为碎石、角砾土,上部多为粘性土;土质(成分、

17、结构)上下不均一,结构疏松,压缩性高,土层厚度变化大。,(3)洪积土(Q-pl):由暂时性洪流,将山区高地的碎屑物质携带至沟口或平缓地带堆积形成的土。,(4)冲积土(Q-al):,指河流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松散物质被河流流水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床较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冲积土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由于搬运作用显著,因此碎屑颗粒磨圆度好。随着河流的流速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小,冲积土有明显的分选现象。上游沉积物多为磨圆粗大颗粒,中下游沉积物大多由砂粒逐渐过渡到粉粒和黏粒。,冲积土的“二元结构”,土质均匀,质纯,孔隙大,结构松散。最常见的是风成砂及风成黄土,风成黄土具有湿陷性。,(5)风积土(

18、Q-eol):,风积土是指岩石风化碎屑物质经风力搬运作用至异地降落,堆积所形成的土。,4.7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性质,指土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时产生的湿陷变形量达到一定数值的土。包括:湿陷性黄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具有崩解性的碎石土和砂土。黄土在我国特别发育,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指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蒙脱石)所组成的粘性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湖北、河南、安徽、四川、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广东等地。,指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类岩石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作用所形成的褐红色的粘性土。由于下卧岩面起伏及存在,一般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土的温度等于或低于摄氏零度,含有固态水。当自然条件改变时,产生冻胀、融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季节冻土占中国领土面积一半以上,其南界西从云南章凤,向东经昆明、贵阳,绕四川盆地北缘,到长沙、安庆、杭州一带。多年冻土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西部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及青藏高原等地,总面积为全国领土面积的1/5强 。,湿陷性土(Collapsible Loess),膨胀土(Expansive Soil),红粘土(Red Clay),季节性冻土(Frozen So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