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362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复习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 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综述】,本专题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脉络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不同特征。内容主要包括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文学成就和戏曲艺术等。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都曾走在世界的前列,硕果累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考向预测】,(1)四大发明的影响、书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文学发展体现的时代特征、京剧的形成和艺术特色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复习时应格外重视。同时注意运用文字图表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对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体现的文化成就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历史信息、认识判断文化现象的能力。,(2)从题型上看,以

2、选择题为主,但非选择题自对戏剧发展的考查后,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命题将着眼于对古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时代政治、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时注重从通史的角度考查科技及文化的相关史实。,【复习策略】,(1)按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的顺序梳理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等科技对世界的贡献。 (2)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书画艺术发展的脉络和不同时代文学艺术的不同特征。注意一定时期作品所体现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3)科技文化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学习时要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理解各个领域的成果,

3、运用图表法、分析比较法等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构建本专题的知识体系,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答案】造纸术指南针宋词小说小篆行书京剧,探究点一古代四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作用和影响,例1.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C【解析】解答此题,注意题中关键词“今(雕)板之幸也”,可以判断正是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儒学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名师点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高考命题中占有一定的位置,特别是四大发明

4、,高考命题频率较高。预计2012年还会以四大发明对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等方面命题,同时要注意其他科技成就产生的时代特征。,探究点二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每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以现实生活为源泉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宏的时代。,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5

5、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例2.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 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的理解。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

6、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答案为B。,名师点津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近年高考考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复习时应注意文学作品体现的阶段特征,同时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的可信程度如何等。,探究点三古代中国书画戏曲艺术的成就,1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及其基本特征 (1)发展阶段: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以魏晋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发展历程 秦汉:主要以小篆和隶书为主,属于实用性文字时期。魏晋时期:楷书、行书盛行,是书法艺术的成熟时期。

7、 隋唐时期:楷书、草书、行书书法艺术盛行,大家名作较多,是书法艺术的高峰时期。,宋明清时期:追求个性发展,书法艺术逐渐平民化。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对中国“文人画”特点的认识 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文人画从描写的物象来看侧重山水花鸟,从创作手段来讲,多是简括的、即兴式的、书法式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文人画的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思,其目的并不止于绘画本身而是超乎其上,所以才使用了这些对创作约束力较小的艺术手段和对思想约束力较小的绘画

8、内容。,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文人画强调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思,故答案选A。,名师点津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有着“书画同源”的说法,而戏曲艺术具有梨园百春的特点。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对古代书画戏曲艺术特征及其成就的考查。复习时应注意分清书画艺术的特点、书画戏曲艺术的成就的时代特征,加强对书画戏曲艺术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理解。,【热点综述】,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发展和积极进行中外文化交流,如中国俄语年、中意文化年等,吸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发展的经验教训,认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阶段特征,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推进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热

9、点演练】,1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B【解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2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有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学”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A BC D,D【解析】本题解答关键抓住外来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影响。陆王“心学”包容儒佛道传统三教思想,佛教是西方传入的,故符合题意;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符合题意,记载

10、从美洲引入甘薯及推广种植甘薯的经验,符合题意;活字印刷术和授时历都是本土文化,故答案为D。,3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A【解析】经济是基础,决定政治、思想,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根源。,1下列对北朝时成书的齐民要术的表述,正确的有 ()总结了11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方

11、法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A BC D,B 【解析】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北朝存在的时间是公元386年581年,所以错误;齐民要术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因此错误。故选B。,2“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载运米粮漕运的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 ()A写意画 B风俗画C山水画

12、D宫廷画,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据题干中的描述,可知该画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场景,属于民间风俗画。,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A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的青花瓷片C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D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三星学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C 【解析】资治通鉴作为史学著作记载的是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不能反映宋代社会的状况;“南海一号”沉船上的青花瓷片反映的是明代手工业的发达;洞庭春色赋是苏轼赞美洞庭春色的书法作品;而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

13、代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发达情况。,4元史顺帝纪载:“禁优(艺人)盛服,许男子裹头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反映了 ()A元朝有严格的职业服装规定 B歧视汉人C艺人地位低下 D杜绝明星崇拜现象,C 【解析】从材料“禁优盛服,许男子裹头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可以理解其大意是:禁止“艺人”穿华丽的衣服、进行华丽的装扮,只允许男艺人裹头巾,女艺人穿紫衣,不允许戴笠乘马,这反映了在元代艺人的地位低下。,5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D 【解析】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可排除A、B项;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主要与领土被金占领有关;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直接得益于当时城市经济繁荣发达与市民阶层的壮大。,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