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3889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X 页数:87 大小:6.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ppt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2014.04.02,目录1、地下车库分类2、地库停车的构成3、地库停车的注意点,1,地下车库分类,?,如何设计布置,拿到任务?,具体思考流程,因素1、停车率=地下车库总面积/ 停车位总数,因素2、场地是否有高差?因素3、地下车库层数是否受限?因素4、成本控制?,停车方式,目标位置,Z:07组000-分享工作计划7组资料库001-基础资料库002-地库库002-地下003-机械停车库,Z:07组000-分享工作计划7组资料库001-基础资料库002-地库库002-地下001-普通停车库,Z:07组000-分享工作计划7组资料库001-基础资料库002-地库库002-地

2、下005-基地有高差停车库,Z:07组000-分享工作计划7组资料库001-基础资料库002-地库库002-地下002-独立式车库(分离式),Z:07组000-分享工作计划7组资料库001-基础资料库002-地库库002-地下003-附建式车库(大底板),2,地库停车的构成,2.1 建筑构成,2.1.1出入口-数量,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a:特大、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 b: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如下图1)c:库址车辆出

3、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80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口或高架路规定,建筑基地内地下车库的出人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0m; (如下图2) b: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0m安全距离; (如下图3) c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 (如下图4),图1,图3,图2,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交叉口的距离,地下车库出入口距高架路起坡点的距离,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水平,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图4,

4、2.1.1出入口-数量及宽度,2.1.1出入口-坡道类型,整圆形坡道,半圆形坡道,坡道的类型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直线形坡道和曲线形坡道。 在选择车库坡道类型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基地条件的复杂性,往往难于采用单一类型的坡道,常常出现折线形坡道或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等坡道。,直线长坡道,直线短坡道,倾斜楼板,坡道在地下车库中的位置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方式:即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内;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外;坡道一部分在车库内,一部分在车库外。三种情况各有优、缺点,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2.1.1出入口-坡道位置,2.1.1出入口-坡度,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详见下图:,注:曲线坡道坡度

5、以车道中心线计。 停车场坡度不应超过0.5%,以免发生溜滑。技术措施,5.1.9条 汽车库内当回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场均应设置缓坡段,其直线段直线缓坡段的水平坡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为直线坡道坡度15%(最大)的1/2,即为 7.5%;曲线段的直线缓坡为曲线坡道坡度12%(最大)的1/2,即为6.0%;曲线段的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曲线半径不应小20m,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详见下图:,2.1.1出入口-坡度,入地下室车库的坡道端部宜设档水反坡和横向通长雨水截水沟,雨水截水沟通常应设两道,第一道在入口处,第二道设在坡道加顶盖的下方2000300

6、0处,详见下图:,2.1.1出入口-反坡,2.1.1出入口-通道宽度,2.1.2车位-停放形式,垂直式,平行式,斜列式,2.1.2车位-最小净距,1车2400,2车4800,3车7200,2.1.2车位-经验数据,垂直停车,后侧有墙车位,2400*5300,2400*5050(深2400*5050 ),后侧无墙车位,1、汽车尺寸1800X4800,2、停车挡距1200,3、两种停车尺寸,后侧有墙2400X5300,后侧无墙,其他2400X5050,2.1.2车位-经验数据,水平停车,水平停车位2400*6000,2.1.2车位-经验数据,2.1.2车位-与柱子关系,2.1.2车位-车位布置,停

7、车位:36 辆建筑面积:987平米单车占面积:27.4平米,停车位:36 辆建筑面积:930.6平米单车占面积:25.85平米,单建地库的面积值约35平米/车位。,2.1.2车位-车位布置,2.2建筑技术,2.2.1建筑技术-结构, 设缝或后浇带? 一般不设缝,设后浇带; 地下室分建时才设缝; 后浇带间距一般为4050米。, 柱网 双边停车最经济 底板 梁:一般不设次梁,仅设主梁; 无梁楼盖和梁板体系,谁经济?, 顶板 对建筑的要求:确定覆土厚度,确定消防车道走向、位置。 结构: 施工荷载和覆土是否同时考虑? 消防荷载 顶板的结构布置:次梁沿长向布置的单向板比较经济!,2.2.1建筑技术-结构

8、,2.2.1建筑技术-结构,2.2.1建筑技术-结构,2.2.1建筑技术-结构,2.2.1建筑技术-结构,2.2.2建筑技术-水, 消防生活水泵房 喷淋系统 排水系统,2.2.2建筑技术-水 泵房, 泵房位置,1、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一般合建,由于场地原因才分开设置。2、小区分期建设时,则有可能建一个以上的水泵房。分建与合建的基本原则:当一、二期规划已经确定,泵房合建;当二期建筑性质和高度等都无法确定时,泵房分开建。3、多层地下室,水泵房及水池宜都设置在地下室的底层。4、水泵房尽可能避免在住宅下设置(远离塔楼),以减小噪音对住户的影响。5、水泵房最好靠近配电间,靠近水专业主管井。, 泵房大小,备

9、注:本表面积含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2.2.2建筑技术-水 泵房, 水池布置原则:生活水池一般和消防水池布置在一起;生活水池和结构和脱开,底板脱开,侧板若和结构紧挨,侧壁留缝50,必须设顶板;消防水池和结构不须脱开,可利用结构构件。一般不设顶板。池壁厚度一般200。布置集水坑和排水沟。,2.2.2建筑技术-水 泵房,2.2.2建筑技术-水 喷淋系统,集水坑,集水坑间距一般为50米,最大可为100米。平时地面冲洗用集水坑,容积宜为1.5m3左右,规格一般为1200 x1000 x1500。消防电梯集水坑、水泵房集水坑、车道出入口集水坑容积为2.0m3,规格一般为1500 x1000 x1500;

10、消防电梯集水坑宜设在井道外侧。,排水沟,排水沟沟深200300,沟宽250。起点最小深度150mm,0.3%0.5%找坡,间距最长50米左右。建筑明沟或结构明沟,2.2.2建筑技术-水 排水系统,2.2.2建筑技术-水 排水系统,2.2.2建筑技术-水 排水系统,2.2.2建筑技术-水 排水系统,2.2.2建筑技术-水 排水系统, 照明 火灾报警 供配电,2.2.3建筑技术-电,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机械防(排)烟设施的建筑,应设置消防控制室。耐火等级: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位置及设计要求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建筑物首层的靠外墙部

11、位或地下一层,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距通往室外安全出口不应大于20m,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外墙出入口上方应设置宽度1m的不燃烧体挑檐。不应将消防控制室设于厕所、锅炉房、浴室、汽车库等的贴邻和上、下层相对应的房间。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如变配电室、柴油发动机房、电梯等。严禁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穿过。有条件时宜与防灾监控、广播、通信设施等用房相邻近。消防控制室可单独设置,亦可与安防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合用控制室,即消防安保中心,面积一般在70-80

12、。,1消防控制中心 设置条件,2.2.3建筑技术-电,2柴油发电机房柴油发电机房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二层,且宜靠两面外墙以解决进出风问题。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发电机间应有两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出口大小应满足运输机组的需要,否则应预留吊装孔。柴油发电机房内应设储油间,储油间宜靠外墙,其总储油量不应超过8h的需要量。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并设150mm高混凝土门槛。应妥善解决防噪消声、防振、通风等问题。对于排气,应设置烟囱引至高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

13、有良好的隔热措施。地下室柴油发电机房面积一般为:70-80,净高5-6m,同时需要送风井道4-5,排风井道12。3变配电机房变电机房,面积一般为200,净高5-6m,进排风井0.8,需与柴油发电机房在一起。弱电机房40。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配电间20。开闭所,净高5-6m。,2.2.3建筑技术-电,2.2.4建筑技术-暖通, 采暖 通风 排烟,通风形式,自然通风 传统风管机械通风诱导风机机械通风,2.2.4建筑技术-暖通,自然通风形式,下沉庭院通风采光,2.2.4建筑技术-暖通,通风井通风采光,2.2.4建筑技术-暖通,自然通风形式,新风机房 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一个(当有车库出入口、下沉庭院、采 光

14、通风井时可不设置); 宜远离排风(烟)机房; 面积宜为35平左右;排风(烟)机房 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二个; 宜分散至每个防烟分区中心; 面积宜为35平左右;其它 空调机房;,2.2.4建筑技术-暖通,机械通风形式,传统风管机械通风,2.2.4建筑技术-暖通,2.2.4建筑技术-暖通,诱导风机机械通风,1.系统简单,无需设送风管道,只设一段排烟管道,射流器也只设在梁空之间,减少了与其他专业发生交叉的机会.2.能够有效的控制气流方向,空气流畅,无停滞死角,环境空气品质好.3.废气被大量新鲜空气稀释,废气平均浓度降低.4.可降低车库层高,降低土建成本;5.射流风量小,送,排风机静压低,大大降低噪音.,

15、2.2.4建筑技术-暖通,机械通风形式,2.2.4建筑技术-暖通,2.3建筑防火,2.1地下车库火灾特点危害比在地面上要大得多研究表明,在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是浓烟和与烟同时发生的有毒气体。而地下车库属密闭空间,因此浓烟所造成的危害就更为明显,一方面车库内一些轻质材料及防水材料等可燃物在助燃空气不足时燃烧,将大量发烟,并伴生有毒气体。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自然通风,使烟迅速达到一定浓度,短时间即可对人员造成极大的生命威胁。疏散与消防更为困难因空间大而封闭性强,人的方向感很差,在慌乱的情况下很容易迷路,火灾发生后的混乱程度比地面上更严重,且规模越大,危险性越大。同时,火势蔓延的方向和烟的流动

16、方向与人员撤离走向一致,都是自下而上,火与烟的扩散速度如果大于人员的疏散速度,就十分危险。消防扑救线路单一,只能自上而下,扑救线路与火势又相冲突,烟和热气流汇集在出入口。这些不利因素给消防人员进入地下灭火造成很大困难。综上分析,地下车库防火的关键是遵循防患于未“燃”,立足于“自救”的原则,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2.2地下车库的防火分类耐火等级汽车库的防火分类是按停车数量多少来划分类别的,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下简称规范),车库防火分类分为四类。,规范规定地下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这是因为地下车库缺乏自然通风和采光,发生火灾时,火势易蔓延,扑救难

17、度大。,2.3建筑防火,2.3地下室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划分原则:2.3.1、防火分区划分原则及面积控制 水平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 防火分区应用防火墙分隔,如确有困难时,可采用特种防火卷帘或防火卷帘加防护冷却水幕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如下图所示: 水平防火分区示意图 多层民用建筑地下室 (设有自动喷淋时,面积增加一倍,) 一般用途 500 地下商场等1000不宜设在地下三层以下 地下汽车库2000 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设有自动喷淋) a、 歌舞厅、卡拉ok:只能设在地下一层,并应符合高规4.15条规定 b、商业营业厅、展览厅

18、面积2000 c、车库 4000 (复式地下车库防火分区在4000 的基础上再减少35%,即2600 。) d、其他用房 1000 竖向防火分区 竖向防火分区是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以防止火灾从起火层向其他楼层蔓延,其建筑面积也应符合相应各类建筑物水平防火分区或防火间隔的建筑面积要求。 竖向防火分区示意图,2.3建筑防火,2.3.2、防烟分区划分原则及面积控制 按用途划分时应注意: a、各种管道穿墙、穿楼板处,应用不燃烧材料封堵; b、疏散走道单独划分防烟分区,走道上的门应用防火门,防火门的等级按规范要求; 按面积划分

19、时应注意:如所有防烟分区共用一套排烟设备,排烟风机的容量应按最大防烟分区的面积计算。(只考虑一个分区着火); 按楼层划分时应注意: a、 有效地防止烟气无限制地向上蔓延; b、对高度超过200m的超高层建筑,一般将一座建筑每1520层分为一段,利用不连续的电梯井在分段处错开,以保证排烟的效果;2.3.3防烟分区的设置一般遵循下列原则 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对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房间等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一般不跨越楼层,如需要,则以不超过三层为宜; 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 a、高层建筑、一般用

20、途的地下建筑 500 b、 地下汽车库20002.3.4 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 1) 人防工程内的防火分区应在各出入口的甲级防火门或管理门的范围内划分; 2) 水池、水库等无可燃物的房间,其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之内; 3) 设备用房如柴油发电机房、直燃机房、锅炉房等以及各自配套的储油间,水泵房、风机房等,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 4) 地下室的消防走道不应划分防火分区 5) 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当有多个防火分区时,与另一个防火分区间的联通口可视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6)每个防烟分区在设排烟系统的同时也应设进风系统;地下室一层汽车进出口坡道可作为

21、该防烟分区的补风,此防火分区可不再单独设置进风系统!,2.3建筑防火,(3)地下车库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楼梯不能自然通风采光时,应设防烟楼梯间,其楼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4)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5)地下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 IV类汽车库,即停放车辆不超过50辆的地下车库可设置一个单车道的出口。 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且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车库,仅需设一个双车道出口即可。(6)两个汽车出口之间的间距问题: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

22、火规范 6.0.10 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3.2.4 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 因此,设计时按15m。(7)当地下车库规模较大而用地狭窄需要设置多层地下车库时,可按照本条规定,根据本层地下车库所担负的车辆疏散是否超过50或100辆,来确定汽车出口数。例如:3层地下车库,地下一层为60辆,地下二层为40辆,地下三层为30辆,当车道上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地下三层至地下二层因汽车疏散数小于50辆,可设一个单车道出口;地下二层至地下一层,因汽车疏散为40+30=70辆,大于50辆,小

23、于100辆,可设一个双车道的出口;地下一层至室外,因汽车疏数为60+40+30=130辆,大于100辆,应设两个汽车疏散出口。,2.4地下车库的安全疏散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对地下车库的安全疏散做了如下规定:(1)地下车库人员安全出口应和汽车疏散出口分开设置。这是因为不论平时还是在火灾情况下,都应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避免造成交通事故,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2)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目的是能够有效地进行双向疏散。但若不加区别地多设出口,会增加车库的建筑面积及投资。因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出口。 同一时间车库人数不超过25人。 IV类汽车

24、库,即停车数不超过50辆的汽车库。 当地下车库规模较大,划分为两个以上的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 的安全出口。,2.3建筑防火,2.4地下人防,4.1人防工程基本常识 人民防空(civil air defense),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一章第一条),简称“人防”。国外把保护平民不受战争灾害或自然灾害危害的救助行为,称为“民防”。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工程(简称人防工程)是为防空要求而修建在地下或半埋于地下的防护建筑物。它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

25、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专门单独建造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有些国家还将人防工程和地下铁道、地下停车库等城市地下建设工程相结合,组成一个完整的防护群体。,4.2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方针、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明确规定:“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长期准备,就是在和平时期,居安思危,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人民防空建设。 重点建设,就是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区分轻重缓急,有重点、有层次地实施人民防空建设。 平战结合,就是人民防空建设要在平时和战时发挥作用,实现战备效益、社会效益

26、、经济效益的统一。4.3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目标:总体布局趋向合理,种类齐全配套,比例更加协调,平战转换措施更加完善。达到全国人防重点城市平均掩蔽面积人均1.0m2或2.0m3的地下空间。建设要求:人民防空法规定“建设人民防空工程,应当在保证战时使用效能的前提下,有利于平时的经济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工程的开发利用。”据此,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要求是:规模适当,布局合理,防护可靠,功能完善,平战结合。,2.4地下人防,按战时使用功能,人防工程可分为: (1)指挥通信工程, (2)医疗救护工程 (3)防空专业队工程, (4)人员掩蔽工程, (5)配套工程, (6)物资库。,2.4地下人

27、防,4.5人防工程的分级人防工程的抗力分级主要用以反映人防工程能够抵御敌人核袭击能力的强弱,其性质与地面建筑的抗震裂度有些类似,是一种国家设防能力的体现。抗力等级按防核爆炸冲击波地面超压的大小和抗常规武器的抗力要求划分。 目前常见的面广量大的防空地下室一般为抗核武器5级、6级和6B级,抗常规武器5级和6级,详见下表一防化分级是以人防工程对化学武器的不同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划分的等级,防化等级也反映了对生化武器和放射性沾染等相应武器(或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 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包括了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的各防化等级的有关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 ,详见下表二。 表一:人防工程抗力分级 表二:人

28、防工程防化分级,2.4地下人防,4.6人防工程防护措施 对地面冲击波的防护防空地下室的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力,满足抗核爆动荷载和建筑物倒塌荷载的强度要求。为了把冲击波阻挡在室外,战时出入口设置防护门或防护密闭门。为了把冲击波阻挡在室外,战时通风口设置消波设施,为了把冲击波阻挡在室外,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和其它孔洞应在临战前进行封堵。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包括防生物武器和放射性沾染等)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放射性沾染虽属三种不同性质的杀伤武器,但它们都必须进入室内才能对人员产生杀伤作用,因此对这三种杀伤武器(或因素)的防护可以采用相近的工程防护措施来处理。为使防空地下室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密

29、闭区,防空地下室应满足以下要求: a.人防围护结构要满足密闭要求。 b.战时出入口设置密闭门。 c.通风口设置密闭阀门。战时在隔绝防护时间内,为能给室内人员提供起码的生存条件,防空地下室主体内部应有足够的人员生存空间。在室外染毒情况下,能给室内人员提供必要的新风,在进风系统中设置滤毒通风设施。在室外染毒条件下,使人员能够进出防空地下室,在主要出入口设置防毒通道和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包括防热辐射和城市火灾等)早期核辐射、热辐射和城市火灾其性质虽然不同,但这三种杀伤因素的防护可以采用相近的工程防护措施。()围护结构要满足一定的厚度要求,必要时在顶板上方进行覆土。()出入口通

30、道设90的拐弯,并满足通道长度要求。对常规武器的防护(包括对地面建筑物倒塌形成堵塞的防护)为了降低炸弹的命中率,提高防空地下室的生存概率,需要控制主体的规模,对于较大的防空地下室,按照规定在主体内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为了尽量提高出入口战时的可靠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每个防护单元的出入口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至少两个)。 b.每个防护单元至少设置一个室外出入口,出入口要尽量分散配置。,2.4地下人防,防空地下室工程防护措施汇总表,2.4地下人防,4.7人防地下室的合理位置,2.4地下人防,4.8出入口设置出入口分类按设置位置-防空地下室出入口可分为: A.室内出入口:通道敞开段(即无顶盖段)

31、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范围以内的出入口,通常位于上部建筑的楼梯间。 B.室外出入口:通道敞开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范围以外的出入口。室外出入口一般用作主要出入口。 C.连通口:人防工程(包括防空地下室)之间在地下相互连通的出入口。防空地下室中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又称单元连通口。按战时使用功能-防空地下室出入口可分为 : a.主要出入口:战时能保证人员或车辆不间断地进出,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 b.次要出入口:主要供平时使用,战时可以不再使用的出入口。 c.备用出入口:平时一般不使用,战时在必要时(如其它出入口被破坏或被堵塞时) 才被使用的出入口。出入口形式 a.按照平面方向划分为:直通式、

32、单向式(拐弯)和穿廊式 b.按照垂直方向划分为:水平式、倾斜式和竖井式,C,A,B,地上建筑,2.4地下人防,出入口数量一般防空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小于两个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竖井式除外)。战时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出入口。共用出入口: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两个相邻防护单元,可在防护密闭门外共设一个室外出入口。均为人员掩蔽工程时或其中一侧为人员掩蔽工程另一侧为物资库时;均为物资库,且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大于6000m2时;,倒塌范围与出入口设置战时作为主要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其敞开段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

33、以外。在倒塌范围以外的室外出入口口部建筑宜采用单层轻型建筑。因受条件限制,室外出入口通道敞开段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内时,其口部建筑应采用防倒塌棚架。倒塌范围取值详见下表:,2.4地下人防,应平时设计施工到位,不建议做装配式棚架。,室外出入口的防堵塞措施:对于主要出入口而言 a.在倒塌范围外,宜采用轻型单层口部建筑,易被冲击波吹散。 b.在倒塌范围内,或敞开段距离地面建筑不足5m(纯剪力墙除外), 应建防倒塌棚架。 C.备用出入口,2.4地下人防,4.9防护单元与防爆单元指标一般情况下按下表的要求划分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注: 当防空地下室的上部建筑层数为十层或多于十层(不足十层或无建筑,但

34、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时,可不划分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 乙类或甲类的核5、6、6B级,当上下相邻楼层分别划分为不同的防护单元时,位于下层及以下各层可不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防护单元要求 每个防护单元防护设施和设备应自成系统,其内不应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 单元之间设置防护密闭隔墙(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墙); 两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连通口。,出入口尺寸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每樘门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门洞的净宽。战时出入口最小尺寸详见下表:,2.4地下人防,抗爆单元和抗爆挡墙:降低命

35、中率,减少伤亡,并不要求防护设备和出入设施自称体系。抗爆单元隔墙可临时构筑。,防护单元和防护单元隔墙:降低命中率,减少伤亡,减少破坏范围。要求各自成体系,防护单元内不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安装双门的墙厚500mm,2.4地下人防,地下人防平面示意,2.4地下人防,3,地库停车的注意点,地下车库成本控制,决定地下车库成本的因素1 、固有因素:是项目本身具有的,如规模、人防面积等,详规阶段就已经确定,不受具体设计技术的影响。2、建材因素:钢筋、砼含量等建材成本。3 、设计技术因素:通过柱网、设备房、人防口部、轮廓线、布车方式等方式,控制停车率,这直接受设计师设计经验及技术水平的影响。,排除固有因

36、素及建材因素,如何通过设计降低成本?,3.1地下车库注意点,停车率概念,停车率=地下车库总面积/ 停车位总数,停车率越低,成本就越低!,适应范围:适用住宅楼下的普通地下车库,不包括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复式停车库、别墅TH私家车库等特殊的地下车库,3.1地下车库注意点,改变停车率的七个注意点,1、地下室轮廓线应平直方正,无用的面积一定要剔除2、柱网布置应符合车位及行车道模数,达到紧凑布置3、避免行车道靠外墙布置4、避免布置平行或斜向车位5、设备房及非机动车库不允许挤占行车道两边的停车位 设备房面积勉强够用即可,不能有富余6、 人防口部设施应布置在不影响停车的地方7、关键的部位对结构构件进行局部转换

37、,3.1地下车库注意点,无效面积,1、地下室轮廓线应平直方正,无用的面积一定要剔除,3.1地下车库注意点,车位,车位,6000,不符宽度模数,浪费面积,7000以上,车道太宽,浪费面积,这部分无实际用途,浪费面积,2、柱网布置应符合车位及行车道模数,达到紧凑布置,3.1地下车库注意点,靠边墙布置平行车位,停车效率低,行车道靠墙布置,停车效率低,车道,车位,车位,外墙,地下室方案平面实例,3、避免行车道靠外墙布置,3.1地下车库注意点,行车道靠外墙布置,停车效率低,外墙倾斜,行车道出现无效面积,4、避免布置平行或斜向车位,地下室方案平面实例,3.1地下车库注意点,设备挤占车位空间,地下室建造成本

38、高达2000元/M2以上,行车两边是停车布置的黄金宝地,若这里被挤占,那么要想得到相同数量的车位,需用三倍的面积来实现,一般因设备用房挤占停车位、或设备用房过大都会造成成本极大浪费。,设备房,5、设备房及非机动车库不允许挤占行车道两边的停车位,3.1地下车库注意点,6、 人防口部设施应布置在不影响停车的地方,3.1地下车库注意点,地下室方案剖面实例,成本分析,1650,3900,300,地下室面积3.56万M2,层高最4.355.0M(平均层高可降低80cm),综合优化、覆土厚度、垫层、结构找坡等可节省200元/M2。,层高 垫层 覆土,7、关键的部位对结构构件进行局部转换,3.1地下车库注意点,未完待续,地库库,THANKS,基础知识,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