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428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咏史怀古诗 教学目标: 学会根据特征去判别出该类诗歌,并掌握概括这类诗歌主题的方法。,定义: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咏史怀古诗一、赏析三部曲:1、弄清史实:写了什么人和事?2、体悟主旨:为什么要写这些人和事?3、分析技巧: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技巧?,二、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三、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四、常见意象:古迹:乌衣巷、赤壁古代都城:咸阳、金陵、长安、姑苏、洛阳、汴京发生重大事件地方:骊山、新亭、隋堤、马嵬

2、、华清宫、汴河、淮水、柳营,名人故居、陵墓:乌江亭、陈琳(“建安七子”之一)墓、李白坟、湘妃祠。古代历史: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宋史、南唐后蜀;重要人物:周瑜、诸葛亮、廉颇等。具有荒凉意味的景物:鹧鸪、丘冢、荒草、残月,五、内容及情感要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昏庸无道、社会不合理名地昔盛今衰;吊古伤今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六、思想情感A、理性反思: 诗人置身事外,冷静评述历史事件,表达对历史事实的独特看法。,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3、。,B、怀人伤己: 表达诗人对古人的某种感情(敬仰、惋惜、缅怀),抒发诗人个体感慨(年华已逝、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渴望建功立业),C、怀古伤今:表达对历史、人生的感叹。诸如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繁华易逝,自然永恒,人世沧桑,世事变迁,盛衰无常,D、借古讽今: 讽喻统治者要吸取古人教训(荒淫误国;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不图收复,怯懦无能) 同情下层劳动人民。 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担忧国家民族命运。,七、手法:借古讽今、借古伤今、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比喻、欲扬先抑、即事议论、衬托等。吊古伤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借古讽今:借评

4、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评论)现实;借古抒怀:借古人古事抒发情怀;以景衬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或铺垫主人公的心情或者思想;即事议论:就一件事情发表一议论。,八、语言特点:含蓄隽永、生动形象、雄浑深沉,3、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例析 (1) 咏怀古迹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A、从哪些特征看出这一首诗是咏史怀古诗?B、白居易听琵琶女的弹奏,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又寄托了怎样的情怀呢?,A、特征:咏怀古迹,荆门,明妃,青冢B、杜甫时年5

5、5岁,“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昭君入宫见妒,远嫁边疆,身死异国:杜甫入朝见妒,无辜遭贬,漂泊西南。两人遭遇何其相似,故诗人借王昭君之事来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主题:本诗通过描摹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表达昭君的怨恨之情,同时寄托了自己远离故乡的身世之感,和不被重用的忧思,怀才不遇的感伤。,归纳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同病相怜和对比失落。,2)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问:请从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这一角度,来分析诗人所寄托

6、的感慨。,前三句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对比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归纳二怀古伤今:1.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不让人做冷静的思考。,(3)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

7、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问: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第一首题乌江亭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第二首夏日绝句是从节操(气节)的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认为项羽是有傲气,宁死不屈、铮铮铁骨的一条汉子,,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第三首乌江亭是从民心向背角度来评价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

8、规律不可违背。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项羽败势难回,过江也无法东山再起,不死也没用。,归纳三:理性反思: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3、考试设题角度:(1)写景、用典意图(2)分析评价思想感情(抒发怎样的感慨?)(3)分析艺术手法,4、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1)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果不是常

9、识,诗下注释会有)。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的理解蕴涵其中的诗意。,2)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做到知人然后论诗。诗家怀古咏史,抓往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如果是感慨个人的身世一类的,感情成分较浓。此时,我们只要知道一些作者的情况(在诗下注释中一般会有),然后与诗歌所用典故比对,就不难理解了。 3)分析技巧,体察诗旨。,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10、。,迁移训练,特征关键词:金陵,怀古,玉树,景阳兵,千官冢,六代宫 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陈亡之后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注释】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1)这首诗以“台城”为题,其中蕴,涵着诗人怎样的历史反思?(2)结句“只缘一曲后庭花”显示了这首怀古诗高超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1)诗人反思了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原因:奢侈豪华,荒淫误国。 (2)诗人借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用听觉形象来代替议

11、论,无边野草凄凉中,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中回荡,使人联想起当年翠袖曼舞的场面,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答: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了人世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说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